初中物理“特殊测量”方法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测量论文,物理论文,初中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初中物理涉及的测量,有直接用测量仪器测量出结果的“直接测量”,如:刻度尺测量长度、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等;和用仪器测量出一些量再进行计算才能得到结果的“间接测量”,如:用天平、量筒测量密度(ρ=m/V)、“伏安法”测电阻(R=U/I)等.这类测量是基本的、一般的测量,不妨称之为“常规测量”.
但如果测量的物理量较特殊或条件受到限制,比如,要测量电压,却只有电流表,用常规测量就不行了,只能采用比较特殊的测量方法——“特殊测量”.广为流传的《曹冲称象》故事,说的就是一种特殊测量.
“特殊测量”固然有其特殊的地方,但也并非靠“灵机一动”或“妙手偶得”,而是一种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科学思维方法,是有其规律可循的,以下是一些初步探讨和归纳,以供参考(方法名称是根据习惯叫的).
一、测多算少法
这种情况,是由于所测的物理量太小,以至于达不到常规测量工具的“分度值”、“精度”、“感量”而无法准确测量,因此,便想到用相等的这些“小量”进行“叠加”成“大量”,再进行均分算出即可.
[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一枚图钉的质量、细铜丝直径等,都可用此法.具体做法(略).
二、测少算多法
此法与上法情况相反,所测物理量超出了常规测量工具的量程(最大测量范围),因而无法直接测出,所以,想法是:(按比例)测出其一部分“小量”,再(按比例)计算出“总量”,故称“测少算多”.请看下面几例:
[例如]给你一只学生用电压表(最大量程15V),怎样测出电压大约有36V的一个电源的电压?你还需要些什么器材?
分析:这个问题若从“按比例”测出一部分“小量”的想法,就比较自然会想到用“电阻R[,1]、R[,2]串联分压”,测出“分电压U[,1]”,算出总电压U=(R[,1]+R[,2])U[,1]/R[,1],只要分压电阻比值选择适当,便解决问题,如图1.
俗话说,“秤砣虽小压千斤”,其实质,说的也是利用“按比例”来“测少算多”,是用了杠杆中力臂比例关系的例子.以这个思路,再来看一个问题:有一棵已砍倒的大树(不均匀,但较直),质量约有数百千克,怎样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器材(如杆秤、卷尺等)称出大树的质量?
方法:用石块(或绳子)将大树的某处支起来,使之恰能水平平衡,这点即是大树的“重心”处的位置,如图2(a),稍移动支点,在欲上翘一端挂一个石块(其质量m可以用杆秤称出,或直接挂上一质量已知的“砝码”——秤砣,并至适当位置,使大树再次水平平衡;再用刻度尺测量出大树重力和石块重力的两“力臂”L、l,如图2(b).即可用杠杆平衡原理MgL=mgl算出大树的质量M=(l/L)m.
至于,“用一个小轮(比如自行车轮)、米尺测操场跑道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测大石碑(或大油罐中油)的质量”等等,能否用此法?请读者考虑.
三、测此算彼法
这是我们在缺少相应的测量工具时,可以通过测量出一个物理量,利用有关的原理,计算出另一个物理量的办法.
比如,测出直径,算出周长(用C=2πR),测出体积、面积,算厚度(用V=Sh),等等,是大家熟悉的利用数学公式的例子.
“怎样用量筒量出100克酒精”,“怎样用天平称出125毫升酒精”可利用密度公式ρ=m/V来进行质量和体积的“彼此互算”,从而“测此算彼”.
类似地,在电学中,“用电流表和已知电阻测电压(U=IR)”,“用电压表和已知电阻测电流(I=U/R)”,以及推广为这两种情况下测电阻、测电功率,都是“测此算彼”法的应用.
举例:给你电源、电流表,“2.5V”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10Ω)各一个,以及电键、导线等,如何测量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如图3所示,小灯泡与10Ω电阻并联,因而两端电压相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与10Ω电阻串联的电流表示数为0.25A,即保证了小灯泡两端电压是2.5V,灯泡正常发光.保持滑动变阻器不动,测量出此时灯泡中的电流I,即可得灯泡的额定功率:
P=2.5V×I
四、替代法(等效代换法)
替代法也是常被列入考虑的特殊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一个产生同样效果的(同样大小的)“容易测量的量”或“已知量”,去代替一个不便测量的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以直代曲”
比如地图上的“铁路”、大树的“周长”是弯曲的“曲线”,无法用直尺测量,便可用一根等长的棉线来代替它,然后拉直了测量即可.
2.“以零代整”
著名的“曹冲称象”就用到了此法,即用与大象同等质量的零碎的石头,代替大象来分开称量,得出大象的质量.其实质,也用到“测少算多”.
3.“以明代暗”
以物理量已知的物体(如砝码)代替物理量未知的物体,使它的被测的物理量方面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从而便得出:未知量(暗)=已知量(明).举例说明如下:
问题1:一架天平(或一个杠杆等),有砝码,但因为制造的失误,使得两臂不等长,所以不准确,如何用它来测量一个石块的质量?
方法:先用正常的方法步骤,去称石块的“质量”,但不需读数,而是保持“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不动,将“左盘”中的石块拿掉,并向“左盘”中试加砝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这时“左盘”中砝码代替了原来的石块,作用效果相同,质量相等,所以“左盘”中砝码的质量,即为被测石块的质量.
问题2:给你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一只电阻箱,电源及导线,如何较简便地测量出一个未知电阻的值?
方法:将待测电阻R[,x]与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测量出电流I,然后用电阻箱换下待测电阻,并调节其值,使电流表示数也为I,则未知电阻值就是电阻箱的显示值(R[,x]=R[,箱].).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尚未学习到欧姆定律知识的情况.如果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呢?请读者自己考虑.
4.以水代“它”
水有一些特点(如水的密度是已知的,水为无毒害的液体等),所以可用水来代替其它一些物质,以便测出所需的量.
比如,如何测出一个不规则形状瓶子的容积,就可以将瓶子里面装满水,用量筒测出瓶中水的体积即解决问题.
如果用水代替后,再结合“测此算彼”等法,便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具体例子请见“综合法”.
五、综合法
有些测量并非只用某一方法就能解决问题,而要利用相关知识,采用多种方法才能达到目的.
以密度的测量为例,由于密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涉及力学的多方面知识:液体压强P=ρgh,重力G=mg=ρVg,浮力F=ρ[,液]V[,排]g等,若用到“水的密度值已知”再加上“代替法”,“测此算彼”法,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就使得密度的测量有多种测量方法,请看:
1.连通器法测液体密度
原理:连通器的“各容器”中分别盛装水和另一被测液体,根据“连通器平衡时压强相等”的原理,就可以得到ρ[,水]h[,水]g=ρ[,液]h[,液]g,只要用刻度尺测出h[,水]、h[,液],便能算出ρ[,液]来,象以下一类问题就可以运用此法(只要稍作处理):
①给你一根软的透明的塑料管、水、油和刻度尺,怎样测量出油的密度?(软塑料管弯为U形管连通器)
②给你一根玻璃管、玻璃杯、水、油和刻度尺,怎样测量出油的密度?(玻璃管插入玻璃杯中也构成连通器)
2.弹簧秤称浮力法测密度
原理:利用弹簧秤称出物体重力G,以及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下浸没水中时的示数F,就可以算得浮力:F[,浮]=G-F,再运用阿基米德原理算出:V[,排]=(G-F)/ρ[,水],因为物体浸没于水中,所以有:V=V[,排],且m=G/g,从而算出石块的密度为:ρ=m/V=Gρ[,水]/(G-F)
例如下几个问题都可以用此法(稍作变化):
①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水、细线,测量一个铁块的密度?(基本的)
②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水、细线、铁块等测量一个木块的密度?(木块不会沉入水,可以“悬铁”,想想看,具体怎么办?)
③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水、细线、铁块等测油的密度?(用“基本的”两次,然后联合即可办到)
3.只有量筒法测密度
原理:利用物体漂浮时:F[,浮]=G,且G=mg,F[,浮]=ρ[,水]V[,排]g,算出物体的质量m=F[,浮]/g=ρ[,水]V[,排],而物体的体积V及V[,排],可由量筒测出.所以,
ρ=m/V=ρ[,水]V[,排]/V
问题:只有水、量筒和橡皮泥,如何测量出橡皮泥的密度?
方法:解决问题时的关键,要想办法使橡皮泥漂浮于量筒的水中,这只要将泥做成空心即可.
类似地,问题中的“橡皮泥”还可以换成“小酒杯”“马铃薯”等.
4.只有天平(杆秤)法测密度
思路:要想测量物体的密度,根据公式ρ=m/V,就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因为只有天平,只能测量质量m,不能测量体积V.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而想到用“代替法”,使等体积的水来代替物体的体积(V=V[,水]),而水的质量可用天平测量出m[,水],再采取“测此算彼”——V=V[,水]=m[,水]/ρ[,水]就算出了物体的体积V,便解决问题.
例如: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杆秤,小塑料桶,水,石块等,怎样测出石块的密度?
方法:在桶中放适量的水,称出其质量为m[,1],再将石块浸没在桶里的水中,在水面处做上“记号”,取出石块,补入水到“记号”处,然后称出桶和水的总质量为m[,2],显然,与石块体积相同的水的质量为m[,水]=m[,2]-m[,1],石块的体积即可得出:V=V[,水]=(m[,2]-m[,1])/ρ[,水],其余略.
总之,每一个既然称之为“特殊”的问题,总是有它不同于一般的特殊之处,万千变化,也就不可能一一而足.本文所述,只能是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