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竞争与合作_长三角城市群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竞争与合作_长三角城市群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群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城市群的概念与长三角城市群

1.城市群的概念及其内涵。城市群的概念首先源于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的著作。戈特曼在研究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发展动态后,以美国1950年的人口统计为数据基础,于1961年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了" Megalopolis" 一词(这也是他的著作名),借以指从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连绵带。" Megalopolis" 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特大的城市,原意中并无城市群的意思。戈特曼在他的研究和著作中," Megalopolis" 一词也是专门指从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连绵带。以后的学者逐渐开始深入研究" Megalopolis" 这种现象,并发现" Megalopolis"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发展状况,而且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Tomoya Mori,1997;William N.Goetzmann,1998)英美一些大型的词典和百科全书,也把" Megalopolis" 一词加以收入,对该词的一种解释是“非常大的城市”;另一种解释是“由许多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区域,可以近似于看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组合体”(A region made of several large cities and their surrounding areas in sufficient proximity to be Considered a single urban complex.)。国内原先将" Megalopolis" 翻译成城市连绵带,后因城市群的用法比较普遍,现在一般都翻译成城市群。应该指出,城市连绵带和城市群还是有细微差别的,至少在空间形态上有差别,多数情况下," Megalopolis" 指的是紧密的带状城市组合体,而城市群既可以是带状的,也可以是圈状的。

紧密的城市组合体的具体形状并不是顶重要的,或者说不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给城市群下一个定义:城市群是由许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密切交互联系并连成一体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巨大的都市空间形态。城市群的核心内涵是多城市化、都市化和区域内部的一体化。多城市化是指在城市群内部,由多个城市(有可能十几个,也有可能是几十个)共同组成,其中有一个中心城市或几个中心城市。都市化是指城市的外延不断扩大,郊区和农村已完全被城市渗透,城市化达到很高的程度,都市化发展是城市群区域发展的显著特征。区域内部的一体化,是指城市群内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逐渐趋同,尤其是随着城市间公共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城市间交往的紧密,城市群逐渐发展成一个巨大的城市联合体,各城市的界限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和地名差异上。

戈特曼曾经预言,世界上除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西岸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地区外,还有几个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大都市带。这几个有可能发展成为大都市带的地区是:欧洲西北部从巴黎经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到鲁尔、科龙的地区,英格兰中部从曼彻斯特、利物浦到伦敦的区域,后来他又提出其它的几个可能形成大都市带的区域,分别是美国与加拿大的五大湖区、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和我国华东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戈特曼的预言在欧美区域发展中得到验证。之所以说戈特曼的预言在欧美区域发展中得到验证,是因为我国华东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和几个已经形成世界级大都市带的区域尚不能相提并论。无论是城市的规模,还是城市化的水平,尤其是一体化发展的程度,均相差甚远。国内许多媒体把长三角地区称作世界第六大都市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眼球,夸张的成分过多。

2.长三角城市群概况。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被公认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表1)。

表1 “长三角”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地位(2003年)

GDP

财政收入 外贸出口总额 实到外资

区域

(亿元)(亿元)

(亿美元) (亿美元)

长三角 23767 53551414 258

全国11669421691

4384 535.1

所占比例(%) 20.37 24.69

32.25 48.20

数据来源:http://tjj.huzhou.gov.cn/

长江三角洲又是我国城镇最为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内部城镇体系完整,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组成城镇系统,各类城市的数量呈现“金字塔型”特点,由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组成的完整的行政建制等级体系。长三角城市群共有直辖市1座、副省级城市3座、地级市11座、县级市67座、建制镇1479个,地级市、县及县级市、建制镇数量比例为1∶4.5∶98.6,形成了我国最密集的城市群(见表2)。

表2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行政建制等级

城市等级 城市数量(个)城市名称

直辖市 1 上海

副省级城市3 南京杭州 宁波

地级市 12镇江 扬州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通 泰州 湖州 嘉兴 绍兴 舟山 台州

丹阳 杨中 句容 仪征 江都 高邮 常熟 昆山 吴江 张家港 太仓 江阴

县级市 37 宜兴 溧阳 金坛 兴化 靖江 泰兴 姜堰 启东 如皋 通州 海门建德 富阳

临安 余姚 慈溪 奉化 海宁 平湖 桐乡 诸暨 上虞 嵊州 临海 温岭

资料来源:《长三角洲城市年鉴2003》,p109

3.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变迁。每个城市群都有至少一个中心城市,毫无疑问,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中首屈一指的中心城市。然而,从长三角城市形成及嬗变的数千年历史来看,上海的这种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却也只是近百余年的事情。如果把眼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则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曾经历过数次重大变迁,所有城市的变动都是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

长三角地区的第一个中心城市是苏州,古时称吴县,这是由历史地理条件所决定的。苏州位于开发较早的太湖流域中心,地理条件非常有利,而运河的苏州至镇江段,早在春秋时已经形成,这为吴国逐鹿中原提供了便利的水上条件。再加上吴人很早就发展了海上航行,交通甚为便捷。吴人选择了今天的苏州建为都城,其政治地位的重要和地理位置的优越使苏州自然地成为长三角地区第一个中心城市,而苏州的繁华中心地位也维持了千年的时间。

今天的湖州市是太湖流域地区出现的第二个中心城市,自战国时楚春申君建菰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著名的东南望郡,历史古邑。湖州成为中心的原因也在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是东西苕溪水会合处,之后注入太湖。自楚秦设县名菰城后,汉兴县治迁子城,东吴置郡始称吴兴,隋置湖州,取名湖州是因为濒临太湖。

隋唐统一时期,长江下游北岸又出现了长三角地区第三个中心城市——扬州(治广陵县),扬州作为中心城市与其发达的水路交通枢纽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繁华程度使其成为不仅是长三角地区,还是当时全国范围内的第一工商业中心城市。在历史上,长三角地区曾形成扬州、苏州、湖州鼎足而立的局面。

太湖流域东南部还有一个中心城市——嘉兴。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辖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隋朝开凿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

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是直到19世纪中叶后才确立的,19世纪中叶外国列强经济势力侵华,上海开埠,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才出现了新的格局。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长三角城市群及其地域的变迁,可以看出城市的位置和城市及城市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嬗变之中,曾经无比繁荣的城市,今天也许已销声匿迹,或只能处于今天的从属地位;而曾经微不足道的小城镇,今天也会变成繁华的中心。中国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划一直是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长三角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上的共同优势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的情况下,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关系是有必要的。

二、当代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及其内部差异

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构成了我国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形成的客观的潜在基础,但近20多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由潜在基础发展成现实条件,主要是经济发展因素造就的。自20世纪70年代末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繁荣,开放经济成为全国的聚焦之地,上海作为全国“第一龙头”地位的显现,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地区城市群的形成。

1.上海经济辐射力的凸现与周边城市的响应。当代长三角城市群的产生和发展与以上海为中心的龙头城市作用密切相关。长三角诸城市以上海为中心,围绕着上海这个区域增长极,形成几个经济实力圈层,经济以空间形态扩散。第一扩散圈层是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第二扩散圈层是南京、嘉兴、绍兴、常州和镇江,第三扩散圈层是扬州、南通和舟山。三个圈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形成一定的落差,基本上呈梯次扩散。各城市均从不同角度要求呼应上海,主动接受上海辐射的发展策略。随着各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内的产业分工趋势将得到加强,这种区内的紧密联系更有助于上海增长极的经济扩散和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2.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放开发以来,长江三角洲呈现出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地区。可以说。开放型经济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力。2003年1-11月,长三角地区实现出口总额1247亿美元,同比增长50.4%,其中上海2003年1-11月出口总额达到449亿美元,同比增长54.5%,占长三角的比重达到36.0%;苏州出口总额286亿美元,居长三角第2位;宁波出口108亿美元,排第3位,杭州、南京、无锡3个城市出口超过50亿美元,列4-6位。从增幅来看,苏州同比增长73.9%位居第1位。在江苏与浙江的比较中,江苏沿江8市出口总额506亿美元,同比增长53.2%,占长三角的比重为40.6%,浙江6市进出口总额292亿美元,同比增长40.2%,占长三角的比重为23.5%。

3.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以各种要素与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联动互利、共同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区际乃至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城市群的内在本质就是区域内众多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经济条件。长三角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促进了这一地区城市群的形成。

4.经济地理因素。长三角临靠东海、黄海和长江,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作为沟通长江流域腹地和海外国际市场的独特区域,长江三角洲具有十分难得的良好区位,这为本区域内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地理条件。此外,区域内交通发达,已建成通车的有沪宁、沪杭、宁杭、苏嘉杭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加上已有的南京长江大桥以及沪宁杭铁路,组成了一个十分便捷发达的城市间交通网络。这一区域还是我国港口和机场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而且,长三角区域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苏浙沪等地,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相互联系十分密切,这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非常有利。

另一方面,虽然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比较快速,但在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上,这个城市群的内部存在着不平衡和较大的差异。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总量有巨大落差;第二,产业发展阶段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总量的差距表现在由东向西依次减弱,南部总量比北部大。2003年,上海的GDP总量是6250.76亿元,苏州市是2801.56亿元,杭州和南京分别是2092亿元和1576亿元,这几个城市与上海相比,总量有3500—4500亿元的差距。经济总量最小的是泰州市,2003年的GDP总量只有580亿元,只有上海的9%。

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一方面表现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上,如上海2002年的三次产业比重是1.6∶47.4∶51,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三二一”格局,说明上海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处在一个经济的成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表现在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如上海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房地产、贸易、航运物流、信息咨询等部门,已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其他多数城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有的城市则刚从工业化初期阶段过渡到中期阶段,工业化是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即便是靠近上海的南通市,2003年的产业结构比重是13.8∶51.4∶34.8,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高达13.8%。

由于城市群内部的城市总体上均处于工业化的过程当中,依然把工业发展当作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途径,城市的功能定位不甚明确,区域内产业分散投资,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相似度高、产业集中度低和产业结构低度化。沪苏浙三省市均提出要重点发展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产值排在前9位的主要工业大类,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为100%,只是排序不同;江苏与浙江,上海与浙江,9大产业中有8个是相同的。城市群内产业结构高度相似,结果造成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低度化,也必然会加剧城市间的经济竞争,城市群本应具有的功能分工和产业分工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在城市群区域内部,通过不同职能和规模等级的城市的相互作用,能够有力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内部,核心城市起到增长极的作用,是区域内部创新活动的中心;次级中心城市一方面接受核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向核心城市提供原材料和市场,同时积极调整自己在整个城市群内的产业,向低一等级的区域转移产业,带动低一等级区域的经济发展;处于最低等级的城市则接受转移过来的产业,并向高等级的城市提供原材料和市场。决定城市等级规模的因素非常多,如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土地面积等。

在长三角范围内,未来将会出现2-3个人口规模(指常住人口,下同)在1000~2000万的特大型城市(上海除外),南京和杭州人口规模将在未来10年内达到1000~1200万,上海的人口规模将在未来20年内达到2500万左右,届时长三角城市群将会形成更加庞大的规模,优势也将更加明显。

上海作为该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核心,担负着调配该区域经济和社会资源,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三大中心的重任,根据上海工业发展条件,以轿车、通讯设备、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设备、微电子和电脑、生物工程等作为21世纪的重点行业。

南京和杭州将会成为这个国内最大城市群的次区域中心城市。南京是长三角城市群西部的首位城市,由安徽、江西、河南方向进入太湖核心区域的人流、物流一般都要经过南京,因此,南京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交通门户作用方向。其次,南京本身具有经济腹地,对包括镇江、扬州以及安徽的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地,有较明显的辐射作用。杭州是浙江的首位城市,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适于人居,与上海不仅地理靠近,而且关系十分密切,今后与上海间的轻轨交通或高速铁路建成后,有可能成为首先与上海连成一片的城市。

三、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竞争关系

1.提升经济地位的竞争。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5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城市综合实力相当,客观上也存在着为加快发展提升经济地位而展开的竞争。在这个城市中,苏州在发展中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他4座城市难以企及。2002年,苏州的GDP就超过了2000亿元大关,进入国内为数不多的GDP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行列。最近两年,苏州的发展速度又超过了深圳,2004年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深圳,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城市。杭州、无锡、宁波的经济发展水平最为靠近,杭州领先的趋势比较明显,今后几年会继续保持下去。

2.利用外资的竞争。外商投资的方向选择主要在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投资回收快、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这对各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各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各项体制和制度向国际转轨的重要助动力,另一方面FDI又进一步提升了贸易外向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空间内,FDI的总量是既定的,一个城市吸引的FDI流量大了,另一个城市吸引的FDI流量就会相对减少,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就是利用外资。

表4显示了10年来长三角各城市的FDI总值与外商投资项目总数,2002年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无锡、南京、宁波、常州、杭州。从吸引FDI的总体情况来看,距离上海较近的城市,如苏州、无锡,就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而距离上海较远的城市,如南通、扬州等地区,就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龙头地区带动所致,此外,规模效应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表3 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经济实力的比较分析(2002)

指标 单位上海 南京 苏州 无锡 杭州宁波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5408.81295.00

2080 1601.71781.80 1500.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7740.61973.30

3465.92447.12400.30 2000.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2158.4603.00812.5 537.8 769.80 601.3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2035.2525.20451.6 444.3 523.50 462.9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726.6 100.90363.9 97.4 131.10 122.7

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105.8 21.70 100.7 68.3 9.7032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50.3 15.50 48.1 20.2 5.2012.5

财政总收入亿元2022.3264.90290.8 200.9 257.10 262.2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 亿元719.8 144.10147

106.5 118.30 111.8

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 亿元877.8 161.90158.1 111.1 140.50 145.3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14035.8

3005.90

2232 1626.83373.20 1906.2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10550.9

2549.30

1491 1047 2752.40 1479.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250 9157.00

10617 9988 11778.0012970

数据来源:《宁波统计年鉴》(2003)

表4 长三角城市群16城市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及总额

城市项目总计(个)金额总计(万美元)

名称1990200020021990 2000 2002

上海203 1814301221400 639000 1057600

南京156 369

81277

150162

苏州130 943 246511000 288338 481398

无锡359 745

108240 174019

常州43 329 363 1751 55977

56120

镇江27 179 349 515

28925

50095

南通229 369

14292

23848

扬州65 670 734 1492 665425580

泰州28 154

10197

18060

杭州68 315 587 751

43093

52186

宁波89 550 10172197 62186

124696

嘉兴15 188 456 131

15318

48054

湖州19 115 344 224

820538473

绍兴41 156 484 503

11598

38167

舟山11 23 26 203

10551124

台州9

120 173 21508311790

数据来源:《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3)

3.争取上海经济辐射的竞争。随着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全面推进,上海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经济中枢地位凸显,苏州无锡的飞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上海对国际资源的巨大吸引力的溢出效应。苏州无锡与上海经济成功对接,以及上海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使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开始主动拉近与上海的距离,争取在国际竞争与合作方面与上海经济产生良性互动。

在长三角范围内,江苏的沿江城市在着力建设制造业高地的同时,针对上海实施战略北移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与上海的对接。除了苏州、无锡继续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文化优势外,南通正在打通与上海的通道,力争作为“北上海”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泰州和扬州也要全面融入苏南,并在融入苏南的过程中进一步接受上海的辐射。而杭州、宁波等环杭州湾都市圈城市也加快了“南上海”的建设,以杭州湾大桥建设、大小洋山港及北仑港的建设为契机,与上海经济在资源、产业、市场建设等领域展开了全面的对接。

在浦东开发时,浙江的一些城市曾因担心上海强大的聚集效应会影响本地的经济发展,采取了回避策略,而苏州、无锡则主动采取错位分工的方式与上海经济对接,事实证明,苏州、无锡的城市发展战略是成功的。浙江的嘉兴虽然与在区位优势上与苏州不相上下,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经济地位与分工格局都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了。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杭州湾地区的城市迅速加大了与上海对接的步伐,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并在此方面与苏州无锡等江苏的城市展开新的竞争。杭州湾跨海、沪杭高速铁路、大小洋山港等重大设施建成后,上海与杭州湾城市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随着上海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提高,长三角的各中心城市都已经认识到与上海经济对接的重要性,由于现阶段各城市均以接受上海产业梯度转移为目标,围绕上海“四个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开展物流网、交通网、金融网的对接,因此,各城市间针对上海的合作地位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4.南京与杭州的第二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南京与杭州分别是江苏与浙江的省会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城市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次区域中心城市。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长三角多极化的发展,南京与杭州自然被推到了长三角城市群内部仅次于上海的第二极或第三极中心城市竞争的前沿。

由于南京和杭州分别处于长三角内以上海为中心的两端位置,各自均有较大的经济腹地,在接受上海经济辐射的同时,又将经济能量辐射至周边的城市和地区,形成了大城市群内的亚城市群,如在南京及其周围,有南京都市圈这一亚城市群;在杭州及其周围,有环杭州湾城市群。两座城市客观上扮演着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副中心城市或二级中心城市的角色。然而,同样作为区域性副中心城市或次区域中心城市,其中心功能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着作用,与上海这个最为核心的中心城市互补作用有多大,换言之,南京和杭州在长三角区域内,谁能够扮演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城市”之角色,又是需要各自努力和争取的,因此,无论城市间的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间的竞争多么难以直观的察觉,南京与杭州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四、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前景

1.城市间经济合作是大趋势。城市群的形成过程也是各城市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城市只有顺应区域经济全方位整合的潮流,在城市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调整城市产业布局,把单个城市融入城市群的整体中,才能在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在发展中共享利益。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间的竞争。因此,对同处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城市,相互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问题,调整自身发展定位,尤其是产业定位。

国际经验也表明,城市群内部大多具有高度分工和合作。例如,在美国东北部“波士华”大都市带和日本东海道都市内部,各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的特定职能,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联系越来越紧密。纽约的定位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发达的金融保险业、商业零售业、国际贸易、航运物流、信息咨询为整个城市群提供服务,同时发展高度化的房地产业、文化娱乐业、休闲时尚业,吸引更多的大公司把世界总部、美国总部或地区总部吸引到纽约,更加凸显这座城市的核心地位和辐射功能。纽约也有一些制造业,但全都是都市制造业,如印刷业、时装业、珠宝加工业等。在同一城市群内,波士顿则主要定位与发展文化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城市群的制造业聚集地主要在费城一带。

2.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合作的前景。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推进,以下领域的合作有较好的前景:

(1)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的共同规划和共同建设,可能是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和合作机制进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因为这一领域不仅是城市群快速发展所继续加强的,而且互利双赢的效果比较及时明显。正在施工中的有沪湖高速、润扬长江大桥、沿江高速、苏通长江大桥、新长铁路,已经列入规划待建的还有贯穿长三角地区的京沪高速公路、沪杭高速铁路、宁启铁路、南京长江三桥以及连接上海与崇明岛、南通之间的跨江隧道和跨越杭州湾大桥。在港口方面,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已进入我国沿海港口的前五位,南京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航空方面,除浦东、南京禄口、杭州、宁波、南通等机场外,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也正在进行。这些发达的交通网络在长三角区域内以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物流、人流、资讯流、技术流,对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城市群内部可以进一步联手推动区域内公路、航道、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的协调与衔接,推进区域大交通体系规划,并着手研究长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的规划;加快三省市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建设,实现区域内气源互补。

(2)信息共享。城市群可以共同出台三省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和信用体系资源的共享方案,制订三省市电子地图的建设方案,统一协调海底光缆的维护工作。目前,两省一市工商局已就市场准入、政策信息共享、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开通三省市著名商标保护直通车等达成共识;信息工程专家已就“高性能宽带信息网长三角示范应用”项目进行商讨,为长三角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铺平道路。

(3)环境治理与人才共同市场。围绕太湖水污染治理,可以建立三省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合作框架,并建立三省市环境违法行为联防机制。“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论坛”召开,就建立区域人才共同市场、共融共通新制度框架、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认定等问题进行探讨;江浙沪两省一市特种设备施工企业凭本地许可证可走遍长三角,在区域内任何地方从事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都不必重新审批。

(4)旅游资源整合与金融合作。可以整合城市群内部的整体旅游资源,加快区域旅游业合作,推进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并共同编制环太湖旅游规划和三省市旅游手册。此外,江浙沪16个城市人民银行官员,已就长三角金融合作框架、金融监管跨地区合作、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联动合作一体化进行磋商。

(5)产业分工。产业分工是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机制中最难破题的,但也是最关键的,没有产业上的适当分工,就没有真正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也就没有真正形成有机的优势互补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合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地就是表现在产业分工上,城市间工业体系相似,结构雷同。长三角城市普遍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构架给以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整合、结构优化与升级等一体化进程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也迫切需要区域内城市在现有进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间的合作。

由于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在整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的过程,每个城市又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加快工业发展当作本地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地位的主要路径,再加上旧体制的制约,各个城市为了做大GDP总量,都把主导产业放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及汽车零件、医药等大容量的制造业上,结构高度相同,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效率和技术创新。上海原先有“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由于条件的不成熟,同时也是在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压力下,近来着重强调“航运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建设,开始不把“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放在优先位置,并同时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杭州原来并不具有发展制造业的基础和优势,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整合与分工是困难的,只有后于而不会先于其他领域的合作。

标签:;  ;  ;  ;  ;  ;  ;  ;  ;  ;  ;  ;  ;  ;  ;  ;  

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竞争与合作_长三角城市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