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急诊分诊 护理管理 护理评估表 满意度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7.6.66
作者单位:255031,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作者简介:王静(1980—),女,山东省淄博市人,本科,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急诊护理。
侯颖(1979—),女,山东省淄博市人,本科,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睡眠监测主管护师,主要研究睡眠医学。
急诊分诊是急诊科室常见的工作环节,也是保证患者得到专科救治的关键,由于急诊科每日面临的危重病患者数量巨多,其中很多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若急诊护士预检分诊受阻,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救治[1]。为减少急诊患者在急诊科室的逗留时间,我院于急诊分诊工作中应用护理评估表,经长时间的实践调查,取得效果十分显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急诊科分流不畅问题,更大幅提升了就诊工作效率,现对护理评估表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作用加以总结,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急诊科,其中2014年间就诊患者共62730例,记作对照组,分诊后急诊妇科5936例、急诊外科18739例、急诊内科40832例、其他急诊科室2777例;2015年间就诊患者63192例,记作观察组,分诊后急诊妇科6018例、急诊外科18468例、急诊内科41769例、其他急诊科室3063例;经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组间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就诊后,分诊护士将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并询问患者病情,依据患者的主诉情况借助护理人员的经验,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后分诊至相应科室;患者进入急诊科室后,诊疗医师需边诊断边处理,若期间发现患者存在危重疾病即刻送入抢救室,而患者抢救过程需再次检查、诊疗。可见,传统的急诊分诊方式下,护理人员与医师需对患者进行多次预检分诊工作,病史询问重复进行,诊断效率低,很大程度上延缓急诊工作,提高了风险发生概率。
1.2.2观察组 我院急诊科每日接诊的危重病患者较多,为提高分诊效率,自2015年起开始设计并应用护理评估表,减少重复预检,完善分诊记录内容,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1)设计护理评估表。我院自2015年开始将护理评估表应用到急诊分诊中,表格形式与包含内容见表1。
表1 急诊分诊护理评估表
(2)护理评估表填写要求。表格内所涉猎的内容分诊护理人员需如实填写,其中病情级别I类指濒危患者,II类为危重患者,III类急症患者,IV类为非急症患者,为突出表格重点内容,护理人员在进行病情级别选择时,需采用不同墨色进行标注,其中I类与II类应用红色笔选择,另两类采用蓝色或黑色笔墨选择;分诊护士签名需由具有分诊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且在签署姓名时字体工整,名字无误,且签署人应对表格内容承担法律责任。
(3)护理评估表应用流程。急诊分诊过程中,将从初诊与复诊两方面加强对护理评估表的应用:首先,护理评估表已成为急诊病历的重要内容,急诊科接诊患者后,分诊护理人员将记录患者主诉信息,并对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客观将掌握的患者信息填入表格之中,为诊疗医师节约问诊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其次则为复诊环节的应用,将以上表格内容制作为印章,救治的急诊患者来院复诊时,将表格印于病历上,按照填表要求如实填写患者资料。
1.3效果评定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从两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0例参与研究,于急诊患者出院前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等级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其中;对比分析两年内急诊科存在的投诉事件,比较两组投诉率;其中满意度越高,投诉率越低则急诊分诊护理效果愈好。
1.4统计学方法 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临床数据资料加以处理;计量资料以(±s)形式、计数资料以(n,%)形式,分别行t检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的组间对比 两组满意度统计结果见表2,其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2%)明显高出对照组(88.8%),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表2 两组患者对急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例(%)]
3讨论
急诊分诊制度的建立存在重要的作用,简单概述则包含患者登记、治疗、公众关系、资料收集与分析等四方面,依据分诊制度要求,急诊科医护人员需完善分诊记录,一方面是维持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为医疗纠纷提供重要的依据[2-3]。新时期以来,伴随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出的要求逐渐增高,急诊科整体护理模式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急诊护理工作。护理评估表是依据急诊分诊实际制定,符合评估、病情分析、实施急救、评价、分诊等护理流程要求,有效提升了分诊护士独立工作的能力,促使分诊工作更加制度化与系统化。
急诊分诊护理工作,危重病患者急救过程中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医院原有的预检分诊程序显然已不再适用,难以满足现代护理要求,不利于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提升。护理评估表在急诊分诊环节的应用,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分诊制度缺陷,发挥了如下几方面突出作用:
第一,提升危重病患者抢救效率。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其中存在很多的病情隐匿者,其体征与症状表现均不显著,若按照传统的分诊方法与流程,分诊护士需按照就诊流程依次进行病情诊断,繁琐的环节与预检必然会延缓治疗,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4]。应用护理评估表后,分诊护士将对每位就诊的患者监测记录生命体征,促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获悉患者病情,避免延缓对隐匿病症的治疗。以笔者工作期间案例为主,67岁梁某(男性),因严重腹泻前往当地卫生院就诊,卫生院诊断为“胃肠炎”并给予治疗,两日后病情加重转入我院,分诊护士对其进行病史、生命体征等进行记录,预检分诊中发现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并依据病情做出分析判断后分诊专科加以救治,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
第二,促使急诊分诊记录有据可查。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的提升,医疗纠纷事件也日渐增多,急诊分诊记录作为重要就医材料,可作为医疗纠纷案件中的重要证据。传统急诊分诊方式下,分诊护士往往按照个人习惯随意填写分诊登记,分诊内容不够完善、字迹不工整难以辨识等,致使分诊记录丧失法律效应[5]。应用护理评估表后,分诊登记具有了统一格式,且表格的填写十分严格,有效规范了分诊护士行为,提高了分诊记录的法律效应,即便面对医疗纠纷事件,急诊科也有据可循。
第三,提升了急诊分诊护理服务水平。急诊科是医院的服务窗口,日常接诊患者数量庞大,且多危重、急症患者,能否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状况[6]。护理评估表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对分诊流程提出较高的要求,更对分诊护士给予更高的执业准入标准;其一,分诊环节方面,采用护理评估表后,分诊护士需对每位就诊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将各项资料数据客观统计,同时对病情等级做出评估,由分诊护士签字负责,从而实现对潜在疾病的诊断与处理[7];其二,护理评估表实施后,急诊科对分诊护士提出更高的执业资格要求,上岗分诊护士需具备3年及以上的护理工作经验,且具备执业资格,有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需接受正规的培训考核;其三,科室相应的完善了分诊制度与设备配置。为满足护理评估表的应用需求,急诊科不断优化分诊制度,并引进先进的快速血糖仪、心电图机、快速测温仪、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检查床等,为分诊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8]。
第四,降低投诉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经本次研究发现,急诊分诊环节应用护理评估表后,急诊科发生的投诉事件明显降低,由原有的投诉率0.03%降至0.01%,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由传统分诊方式下的88.8%升至98.2%。出现以上结果,主要是由于采用护理评估表后,患者接受全面的病情与生命提升检查,患者及家属更加感受到医院对其重视,同时分诊效率的提升,为患者救治缩短了时间,赢得了最佳治疗时间[9]。
综上所述,护理评估表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促使诸多作用效果更为突出,比如提升危重病患者抢救效率,促使急诊分诊记录有据可查,提升了急诊分诊护理服务水平,降低投诉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可见,护理评估表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分诊工作的系统化与完善,值得在急诊分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赖晓娟,岑美珠,黄婉兰等.护理评估表在急诊分诊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3):62-63.
[2]王飒,陈水红,曹巧丹等.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41-243.
[3]史海娜,陈冬琴,王连馥等.生命体征评估法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5):399-401.
[4]孙伟,陈玲,谭泽辉等.快速分诊评估系统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1-3.
[5]陈秋菊,方方,黄萍等.急诊分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63-966.
[6]蒋蓓蓓,李政.创伤评估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7):1028-1029.
[7]郭芝廷,金静芬.急诊危重度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判别模型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594-598.
[8]张茹.护理评估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5,2(12):195-196. [9]胡登科,刘利生,刘晓海等.院前病情评估表对急诊患者分诊的指导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4,18(35):4225-4226,4227.
(收稿日期:2016-01-23)
(本文编辑:高丛菊)
论文作者:王静,,侯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病情论文; 急诊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危重论文; 护士论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年2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