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经济增长论文,中国论文,系统分析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1)02-0010-06
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考虑到中国城乡差异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来进行国际比较不堪确切。文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在考察了三大地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基础上,对1978~1998年20年间三大地带经济不平衡发展作了以下系统地分析。
1 三大地带之间差距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距经历了缩小—扩大的过程。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内地一直是全国投资建设的重点。“一五”时期内地建设投资比例为55.9%,694个大型项目中,472个摆在内地,“二五”时期内地建设投资的比例为59.4%,“三五”时期高达70.6%,“五五”仍高达54.2%。投资倾斜的结果使沿海和内地的差距一度缩小。1952~1978年,东部工业产值比重下降了8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上升了4.5和3.5个百分点;东部农业下降了2.7个百分点,西部上升了2.1个百分点,中部略有上升。1952年人均国民收入东部为西部的2.19倍,1978年为1.95倍,表明地区差距已有所缩小。改革开放以后,一度缩小的东中西差距又有了扩大,见表1。东部、中部对西部的比都在增加,但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扩大得更快些,东部人均GDP已接近西部的2.5倍。可见,从人均GDP的角度看,三大地带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明显的。
表1 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人均GDP的变化[1)2)3)]
元/人
Tab.1 Compare of east,middle and west in the change of GDP
地区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1980~1999
增长率/%
东部 573 1064 2095 6893 8106 9025 9686 10310
16.43
中部 391
719 1362 3683 4445 4969 5277
5429 14.85
西部 323
584 1158 2980 3486 3758 4018
4250 14.53
1)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东部地带,也是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12个省区;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内蒙,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西部地带:西北和西南,即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10个省区。
2)增长率未扣除物价因素,这不影响南北对比结果。
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各年份的统计年鉴,如不特殊说明,下同。
中国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998年全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1倍。由于三大地带城市化水平的不同,为了避免城乡差异对三大地带差异分析的干扰,我们进一步分别考察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别,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中我们看到,用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所揭示的三大地带的差距,远比用人均GDP所描述的差距小:农民人均纯收入,东部高出西部89%,高出中部28%;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东部比西部高出33%,比中部高出45%;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西部甚至高于中部。可见,中国三大地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三大地带同类型居民的收入差异,远较城乡差异要小。
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世界上少有的,中国城乡二元分割之深刻也是举世无双的。考虑到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经济学意义,笔者认为,描述我国三大地带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用后两者更有意义。由此我们说,中国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并不那么大和那么可怕。
表2 三大地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对比(1999) 元/人
Tab.2 Compared of east,middlean dwes tin per r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households
2 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
2.1 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中国东部属于湿润地区,降水充沛,地形以冲积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水土资源匹配较好。中西部自然条件差于东部,西北缺水,西南缺土,水土资源匹配欠佳,耕地多以中低产田为主;西北干旱,风沙严重,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带。中国经济不平衡发展是有客观原因的。
中国古代经济繁荣地区是从西向东、从北向南演变的,即从黄河流域的关中、中原地区向淮河、长江流域发展,最后达沿海地区。鸦片战争以后,东部地区最先接受了西方文明和近代工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沿海12个省区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工业产值[1]。可见,沿海和内地发展不平衡是历史形成的。下面我们依据1978~1998年数据的变化,着重探讨这20年来人均GDP变化的原因。
人均GDP的变化,取决于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长。考虑到东中西三大地带在这20年来的人口数量对比变化不大,所以,我们着重讨论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如经济结构基础,生产要素的投入,出口的变化等。
2.2 结构的作用
首先看一、二、三产业这个层次(表3)。无论是1980年,还是1998年,东中西三大地带GDP的结构差异都是明显的,东部地区二、三产业发达,所占比例很高;中、西部地区虽然二、三产业增长也很快,但基数小,份额有限。而在1978~1998年间,中国GDP增长主要靠二、三产业,一、二、三产业的增长指数(1978为100)分别为263,917和739。东部地区二、三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47.96%和38.50%,而中西部地区的这两个数分别比东部少2~6个百分点。据此计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将比中西部地区分别快0.0287和0.0377个百分点。
表3 东中西GDP结构及其贡献的对比
Tab.3 Compared of east,middle and west in structure of GDP and in its contribution
资料来源:改革开放17年,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年鉴(1999)。
其次看工业中的轻重工业比重的差别。东中西轻重工业对比(1995,1998)见表4,东部轻工业比重远大于中西部。而这20年来,中国的轻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重工业的增长速度,1998年全国轻工业增长指数(以1978为100)是1998,而同期重工业是1309,二者相差接近700。中西部重工业比重大,当然工业总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工业增长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1978~1998年期间)的贡献率是41.71%,中西部GDP增长缓慢由此可以得到部分解释。以1995年数据为基准计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将比中西部地区分别快0.0294和0.0371个百分点。
再来看看工业中所有制结构的差别。表5给出了1998年三大地带的情况对比,虽然东部地带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从业人员很多,比重较大,但在产值构成上,东部地带的国有比例却大大小于中西部,甚至不到西部的一半。而在这20年里,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4.8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增长速度只有7.65%,工业的增长主要靠非国有企业,其对全国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是73.58%,远远大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贡献率(26.42%)。据此计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将比中西部地区分别快0.0372和0.1137个百分点。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东部地区国有工业产值要比中西部高得多,说明东部地区的发展,国有企业也是功不可没的。
2.3 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固定资产和投资)等,首先看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的对比,见表6。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1998年间,东、中、西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的差别是十分巨大的,东部地区投资额超过了中西部地区的总和,人均投入额是中西部人均额的2倍多。据此计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应比中西部地区分别快约0.8和1.1个百分点,其中有一半作用是国有单位投资发挥的。
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更是如此,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人均额,没有东部地区的零头大,见表7。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外商投资使中国1990~1994年的GDP增长提高了0.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8.6%[2]。1990~1995年中国工业增长过程中,资金的贡献率是39.34%[3]。假定中国各行业的资金贡献率相似,根据外商投资占中国总投资的1/5,可以知道,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39.34%/5=8%。两个结果差不多,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很大的,近年可能还会高,估计可达10%甚至更多。据此计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将比中西部地区分别快0.16和0.22个百分点。
表7 东中西三大地带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对比
Tab.7 Compared of east,middle and west in FDI
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动力,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多,外商直接投资多,经济增长自然要快。但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国有单位投入的也不少,但其所占的比例,已经小于非国有单位了。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国有单位投入仍占主导,这就是说,东部地区发展得较快,并不完全是国家投入的差别所致,而且主要的也已经不是国家投入差别的结果,东部地区已经进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阶段,今后将主要靠自身的力量和外商来投入,国家的投入重点,可以逐渐地转向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投入既表现为数量,也表现为质量。因为中国事实上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意义不大。所以,我们只考察劳动力的素质,着重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另一个是城市人口的比例。表8给出了三大地带的对比情况,东部和中部城市人口比例差不多,文盲、半文盲比例东部还略高于中部,说明中部与东部发展的差别,不是劳动力素质的差别,而主要是结构,特别是国有经济比例和重工业比例太高,外商直接投资数量不大,新经济增长点没有更快地成长起来等原因所致。西部与中东部的城市化比例及文盲、半文盲比例差别明显,不能排除人口素质、劳动力素质差别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另外,西部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中东部高出一些,这也是导致西部人均GDP增长缓慢的一个因素。
表8 社会文化因素的对比(1998)
Tab.8 Compared of east,middle and west in soci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15岁及以上
城市人口文盲、半文
人口自然
地区
总人口/万人 比例/% 盲比例/%增长率‰
东部
5073926.41
14.88
6.15
中部
4403326.82
13.73
7.49
西部
2851021.44
20.84
9.6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和中国统计年鉴(1999)推算。
2.4 进出口的作用
表9给出了三大地带进出口额的对比,东中西人均额之比目前大约是15∶1.5∶1,中西部差别不是很大,但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别则是十分巨大的。根据出口乘数定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增加,可以成倍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依据全国31个省份的数据计算,人均GDP(Y)与人均出口额(X)之间的关系是
Y=1429.786X[0.3648],
模型检验参数F=97.3518,R=0.8778,可信度达99.9%。东部地区进出口,尤其是出口能力比中西部地区高出这么多,其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收入当然要高要快很多了。根据中国外贸依存度约为40%,进出口大致平衡的事实和上述数据模型,可以推算出,由于出口能力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将比中西部地区分别快0.5231和0.9762个百分点。
表9 东中西进出口总额的对比
Tab.9 Compared of east,middle and west in total amount of imports and exports
3 讨论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三大地带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中西部的发展速度也是令人欣慰的,只是由于东部地区占据了更多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经济发展更快些,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有所拉大。这不完全是国家投入的差别所致,政策的因素,外商和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才是东部地区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表10给出了各有关因素定量分析的结果,即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差别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分别比中、西部地区快0.8和1.1个百分点;人均出口额的差别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分别比中、西部地区快0.5231和0.9762个百分点;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差别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分别比中、西部地区快0.16和0.22个百分点;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差别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分别比中、西部地区快0.0372和0.113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结构的不同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分别比中、西部地区快0.0294和0.0371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别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分别比中、西部地区快0.0287和0.0377个百分点。因为上述各因素是融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所以,定量结果是不能加和的。
表10 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因素差异分析结果汇总(东部比中西部快的原因)
Tab.10 Collect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sults(east increasing faster than middle and west)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东部的综合经济效益比中西部强得多,工业综合效益东、中、西之比为106∶95∶96。要维持国家经济实力的较快增长,暂时还不能一下子把建设的重点都摆到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当然,即使是东部地带,目前的经济效益也不高;全国都要注意努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从资本投入的角度看,经济增长都是完全粗放型的(即固定资产投入弹性系数大于1),经济增长速度远没有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东部和西部尤甚。中国目前最缺资金,从这个角度说,近期的投资重点,应放在中部地带。考虑到中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低于西部地带的事实,笔者认为,近期经济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中部城市。这也符合技术扩散和梯度推移理论。
(3)扭转和缩小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差距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利用国外资金、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高新技术、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同时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国提供新的经验。中西部地区,要积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
3.2 建议
(1)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全国性基地的中西部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实行投资倾斜。跨地区的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进行建设。调整加工工业的地区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大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探力度。
(3)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央财政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中央财政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比重。
(4)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也要提高。
(5)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继续组织中央各部门、社会各界和东部沿海地区,以多种形式支援西藏等民族地区、三峡库区和贫困地区的工程建设[4]。
(6)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投资,组织好中西部地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采取多种形式与中西部地区联合开发资源,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
(7)组建若干个都市圈[5],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城市和区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城市作为这个统一整体的经济作用中心,对区域经济有吸引和辐射功能,而区域受城市经济吸引和辐射能力的大小,不仅受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制约,而且遵循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规律”。中国地域辽阔,靠三大地带的梯度转移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只靠一两个重点开发轴带也带不动全国的整体经济。因此,应以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为基础,组建8~10个大的协调、协作区,使每个大区内部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各区间相对均衡;在各大区内建立增长点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进而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有可能形成的都市圈大体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天)津、上海、西安、重庆、广州—深圳—香港、乌鲁木齐、兰州等都市圈。
致谢:文章得到意大利TRENTO大学的资助和该校COAST教授、TREVISAN教授和ARNOLD研究员的帮助,特此致谢。
收稿日期:2000-11-06;修回日期:2001-03-19
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gdp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江苏gdp论文; 辽宁gdp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