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技术运用论文_傅宁玲

浅析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技术运用论文_傅宁玲

淮安市淮海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省 223001

摘要:在实施建筑设计工作的环节中,应该对于工艺技术等层面的内容施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先进合理的建筑防火技术进行建筑防火设施的建设。建筑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火灾事故的威胁,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防火技术作为支撑,才能够将火灾安全隐患控制在最小限度内,积极提升民用建筑项目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技术;运用

1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1.1人群密集,疏散困难

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城市中的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地产开发商为了节省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往往在民用住宅的建设中倾向于高层建筑,居民居住条件较为集中,单位面积的人口居住数量增多。同时,民用建筑目前的内部构造与以往相比更为复杂,电器使用率高,这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火灾发生的隐患。在这种建筑条件下,一旦出现火情,由于居民基数大、可燃烧物品多,这对居民的疏散问题极为不利。居住在高层的居民在疏散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穿越火场,狭窄的消防通道在大量人流集中之时会显得拥堵不堪。此外,因燃烧所产生的有毒气体也会影响人们的视线和正常呼吸,这种情况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

1.2火势蔓延速度较快,增加了救援难度

在较多的民用建筑中,所使用的都是B2级的可燃材料为外墙保温材料,所以,一旦不能及时的扑救火灾,就会将保温层引燃,进而导致火情出现上下串连的情况,使得内外火势夹攻态势迅速形成。而因为高层民用建筑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在进行消防救援时,有限的云梯高度及数量,以及不能很好快速的发挥水炮、水枪作用,这些都会导致火灾蔓延速度加快。通常来讲,裙房是高层民用建筑外围常有的建筑,而其对消防人员的登高造成了较大的难度,进而阻碍了救援进程,除此之外,如果高层民用建筑内不能保证人才分流,那么消防救援的进度也因为周围的私家车而受到阻碍,大大影响了救援的效率。

2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技术运用

2.1建筑格局的防火预设

在当前建筑格局防火设计中,如何确保建筑模式的防火性能是重点,在设计过程中,以火灾防范作为基础,严格执行。在整体格局优化中,需要根据的是地形、地势以及风向等进行合理设计,合理化设计后能避免火灾情况蔓延。消防车的救火措施有序应用能为救火创设条件。在建筑内设计中,实现分区以及防火分离设计等。建筑物通过合理的防范指导后,在不同区域进行设计调整。其中一个区域发生火灾后,可以采用防火分离措施进行隔离处理。在防范举措落实中,为了避免火灾蔓延的现象,进行耐热性和防火性分析。在整个预设阶段,确保气体隔绝性能,只有实现防火分隔区的启动预设,才能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安全性。

2.2选择合适有效的建筑施工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民用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建设效果,因而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之中,需要针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品质越优越,防火性能也就越高。当前引发建筑火灾事故方面的建筑材料因素主要是包含了两个方面:①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做出合理的设计,重视建筑材料的防火性,同时考虑建筑材料的造价成本。②一些建筑材料中包含了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当出现火灾事故的时候,燃烧情况出现之后,建筑材料将会释放出大量的烟雾颗粒和有毒气体,这些燃烧后的物质不仅会加剧火势蔓延情况,同时还可能会对居民的逃离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各项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综合考察各项材料本身的性能和价格,从而选择到最佳的建筑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防火防烟分区与分离

建筑物内划分防火防烟分区,可以有效的控制火势蔓延,有利于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火灾,从而达到建设火灾损失的目的。例如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m 2;并且各区直接的连接位置必须设置防火门、防火卷帘进行隔离,防止发生火灾后蔓延到其他区。而防烟分区则是考虑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通过烟气向另一防火分区蔓延,采取的措施是挡烟垂壁,挡烟垂壁一般的是采用梁或者不燃材料制成。

2.4安装完备、高效的给水系统

由于小区高层化趋势的发展,出现了消防用水水压不足的情况,无法点对点的对高楼层居民进行第一时间的灭火处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防火设计阶段进行准确的评估,进而准确的判断,保证出现火情后第一时间处置。同时,也要保证给水通道的畅通,避免出现需要使用消防栓时出现供水不畅的情况。

2.5建筑防火墙体的设计

防火墙的整个过程预设也是关键,防火设计指导中,针对墙体的厚度以及材料的应用情况来说,如何确定合适的指标是重点。在建筑物防火墙设计中,需要确保厚度达到理想的指标,在防火墙设计中,进行倒塌风险评估。在火灾发生后,为灭火以及人员营救等提供充足的时间。此外防火墙体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也是重点,选择防火、耐高温的材料,此外可以采用空心砖、实心砖和加气混凝土砖等强度比较高的材料,达到理想的设计要点。建筑设计成本和成本等匹配,在管理中定期进行检查,在防火墙设计中可以提前开设孔洞,避免防火墙受到影响,通过合理的监督和排查后,对故障处理,能确保整体性能的合理性。

2.6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设置

所谓安全出口与疏散的出口的设置要求位置、数量、宽度必须满足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疏散和安全撤离的通道口。设计人员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防火规范区别对待,应该充分考虑区域内使用人员的特性,合理确定相应的疏散设施,为人员疏散提高安全的条件。例如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建筑大于27m,但是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个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其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通过屋面连通,以满足疏散和救援需要。

2.7按要求设计中庭防火空间和避难空间

随着民用建筑高度的增加,中庭空间的高度也明显增加。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或通过中庭空间快速扩散,增加人员逃生难度,甚至因吸入过多的有毒气体,导致人员出现休克和昏迷的现象。因此,在中庭防火空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烟气层高度进行有效控制,充分考虑人体承受范围。通过合理设计排建筑•节能烟方式,减少中庭空间的烟量。目前民用建筑的排烟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然排风、机械排风、混合排风。其中,混合排风形式的效果更好,在较为高大的中庭空间排风设计时,应优先选择混合排风形式。另外,高层民用建筑必须合理设计避难空间,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情况,考虑消防登高设备等方面的因素,合理选择避难层。一般要求楼层间隔在15层左右,间隔高度不能超过50m。在发生火灾时,避难层是建筑内部人员临时避难的场所,其内部不能存在安全隐患。楼板、墙面等防火材料必须达到相应的防火等级。通常情况下,避难空间设计为全封闭结构,如果必须开窗,也要选择防火窗,以满足发生火灾时的紧急避难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包含多方面内容,通过全方位考虑防火设计需求,把握好建筑空间结构、材料选择、避难空间等各方面的设计要点,可以有效提升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水平。在发生火灾时,最大化的保障建筑结构安全性,提升逃生和救援效率,将火灾损失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姚龙圣.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83-84.

[2]段晶.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2):90-91.

[3]韩培培,聂文宝.浅议智能化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7):29-30.

论文作者:傅宁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浅析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技术运用论文_傅宁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