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年世界电弧炉发展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龚奂彰,黄秀玉[1](2021)在《钢铁行业碳减排技术应用与展望》文中认为论述了中国钢铁行业推行碳减排技术的重要意义,从多角度阐述了钢铁行业各类高效碳减排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效果。首先分析了短流程炼钢工艺电弧炉炉容大型化趋势、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废钢预热工艺和废钢供应情况;然后分别剖析了高炉富氢冶炼、富氢-气基竖炉和纯氢-气基竖炉工艺3个主要的氢冶炼工艺;之后介绍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最后,结合中国钢铁企业现状,展望了钢铁行业在大力推进直接还原铁技术和短流程炼钢生产工艺的情况下,未来高品质钢材低碳化、绿色化冶炼的发展之路。
习小军[2](2021)在《电弧炉熔池内废钢快速熔化机理》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电弧炉炼钢以废钢为主要原料,通过电极与炉料间放电产生电弧将废钢加热并熔化。由于电弧加热属于点热源,造成电弧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废钢局部熔化速度慢,能量利用率低。现代电弧炉炼钢广泛采用大留钢量平熔池冶炼,留钢量在40%以上,利用钢液将废钢加热熔化。由于钢液的含碳量低,废钢熔化初期主要受钢液的传热所控制。因此,若能加速钢液与废钢之间的热量传递,将有助于废钢快速熔化及降低电弧炉冶炼能耗。基于此,本文借助于热模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熔池内废钢快速熔化机理,利用水模型实验分析了电弧炉熔池内废钢熔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弧炉熔池内不同堆密度和自由堆料条件下废钢熔化时间计算模型,预报废钢的熔化时间及能量消耗。研究了熔池内单体废钢熔化特征及熔化规律。结果表明:废钢浸入钢液瞬间其表面形成的凝钢层是导致废钢熔化时间增加的重要原因。减小废钢的尺寸,也即增加废钢的比表面积,提高废钢的预热温度以及增加熔池内钢液的温度、碳含量和搅拌强度,均能有效减少废钢表面凝钢层的存在时间,降低凝钢层对废钢熔化过程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废钢的熔化速率。开展了废钢中心升温规律的研究,探明了不同熔化条件下钢液与废钢之间的传热规律。研究了加热和熔化过程中废钢表面氧化脱碳、烧蚀剥落以及凝钢等行为特征,分析了废钢的熔化规律,结果发现高碳废钢比低碳废钢更容易被氧化,而脱碳速率则相反;高碳废钢表面凝钢层的厚度及存在时间均小于低碳废钢,熔化时间比低碳废钢降低20%以上。开展了熔池内多级废钢熔化规律的研究,探明了废钢间距、孔隙度和预热温度对废钢熔化过程相互凝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废钢间距增加至6 mm以上、孔隙度增加至0.90以上、以及废钢预热温度增加至800℃以上时,可大幅度减轻或消除废钢之间的凝结现象,提高废钢的熔化速率。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电弧炉熔池内废钢熔化水力学模型,分析了电弧炉熔池内废钢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加冰块的比表面积、底吹和侧吹气体的流量,以及降低顶吹气体的高度,均能有效降低冰块的熔化时间,缩短溶池的混匀时间。在实际电弧炉炼钢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大比表面积废钢的入炉比例、优化电弧炉底吹搅拌以及提高炉门供氧和炉壁供氧冲击搅拌强度,有助于废钢的快速熔化及钢液温度和成分的均匀混合。基于熔池内废钢熔化机理及电弧炉熔池内废钢熔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了电弧炉熔池内不同堆密度及自由堆料条件下废钢熔化时间计算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电弧炉实际结果相吻合,可准确预测电弧炉内废钢的熔化时间。运用废钢熔化时间计算模型,结合电弧炉冶炼过程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可预测电弧炉炼钢能量消耗,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废钢快速熔化措施和电弧炉冶炼降耗措施。
杨阳[3](2020)在《典型冲击性负荷下电能质量混合补偿优化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钢铁、电力系统行业一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动脉和能源支柱。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高度重视,排污较为严重的中频炉等传统的炼钢工艺正在加速被淘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以高效、清洁的电能为主要热源的电弧炉炼钢工艺的高速发展。然而作为一种具有三相不对称、非线性特性、波动性较大的典型大功率冲击性负荷,电弧炉在投入电网运行后会引起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因此,分析研究电弧炉所引起的电网电能质量问题,优化谐波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的治理,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及电弧炉负载的运行效率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电弧炉钢铁冶炼流程的工作原理及冶炼特点的基础上,以能量守恒关系为原则建立交流电弧数学模型,并将电弧数学模型应用于电弧炉电气系统模型中来分析电能质量。同时构造了一种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模糊-PI复合控制器,并设计了一种混合补偿优化协同配置的控制策略来改善、治理电能质量问题。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建立了电弧数学模型,估算了模型相关参数以及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电弧炉影响电能质量最严重的熔化期为例,将建立的电弧模型应用于电气系统模型中,并以某钢铁冶金企业一台100t的电弧炉为基础分析了电网谐波畸变、三相系统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2)综合应用模糊控制与传统PI控制的优点,构造了一种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模糊-PI复合控制器,仿真分析了此复合控制器在电能质量问题上的改善效果。(3)综合应用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和静止无功发生器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混合补偿优化协同配置的控制策略,仿真分析并比较了此控制策略在改善电网谐波无功问题方面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电弧数学模型是有效模型,设计的混合补偿优化协同配置的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改善电能质量的能力。
姚静[4](2019)在《电弧炉负荷对电网的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弧炉作为炼钢行业最为典型的不平衡负荷因其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钢厂冶炼过程中,由于电弧的变化导致电弧炉供电邻近区域电网产生波动进而对电网产生比较大的冲击,这会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治理。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弧炉电气系统的结构,分析了电弧炉的运行特性,依据其运行特性建立了电弧炉的等效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应用于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以扬州高邮地区的宇浩源钢厂为实例,分析电弧炉负荷对电网的影响,包括:电弧炉无功冲击在公共连接点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弧炉有功冲击对周边机组产生功率振荡,电弧不稳定燃烧产生的三相,不平衡,以及由上述因素导致的谐波。在此基础上,针对电弧炉负荷产生的电压波动,分析其治理措施,并重点研究了采用无功补偿装置对电压波动的抑制效果,分析对比了无源静止无功补偿器(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和有源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ic Var Generator)控制原理和方法,随后通过仿真比较了二者补偿效果的异同,最后给出实际应用结果来进行进一步验证。而对于电弧炉负荷产生的谐波,在研究了有源电力滤墟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的结构、原理和模型以及相应的谐波抑制策略基础上,从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两方面重点分析和验证了有源电力滤波器对于电弧炉产生谐被的抑制和治理效果上。本文通过钢厂电弧炉负荷实例分析电弧炉负荷对电网的影响,针对其中影响较大的电压波动和谐波,着力探讨相应的治理和抑制措施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对于减小电弧炉负荷对电网的影响,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赵建军[5](2019)在《交流电弧炉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文中认为一直以来,钢铁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十三五以来,国家对于环保更加重视,要求全面淘汰能效低、污染高的炼钢设备,这也促进了电弧炉朝着大容量、高功率的方向快速发展。然而,作为一种典型的冲击性负荷,大容量电弧炉接入电网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在电弧炉电能质量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电网侧谐波和无功补偿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首先对电弧炉的发展概况、工艺流程、电气设备、用电特性等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以80吨电弧炉为研究背景,搜集了该企业供电线路和电弧炉用电设备的资料,并对治理前的企业110kV进线和电弧炉负荷进行了电能质量测试,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处理,给出了测试结果。建立了电弧的非线性时变电阻模型,并结合电气系统模型对电弧炉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对比,说明了所建立的电弧模型可以真实反映该企业电弧炉的谐波特性和电压波动与闪变问题;通过改变某一相弧长输入,分析了三相电弧的耦合规律;通过调整三相弧长给定,仿真给出了熔化期和精炼期电弧电压电流的变化特点。介绍了普通负荷的无功电流检测法、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适用于电弧炉负荷的正负双序电流内环解耦控制策略,采用三角波比较法,建立了SVG仿真模型。仿真SVG对平衡负载和不平衡负载的补偿效果,并通过补偿后的系统电压和电流基本保持同相位,功率因数得到提高,验证了SVG模型的有效性。为改善电弧炉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本文设计了SVG+FC综合补偿方案,先用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然后利用实际设备投运后的企业110kV进线电能质量测试评估结果说明了本方案对电弧炉电能质量问题的治理效果。
李思锐,江秀龙,马德武,蒲灵[6](2018)在《我国电弧炉炼钢发展现状及前景》文中研究说明主要阐述了我国电弧炉炼钢的发展概况及市场形势,介绍了电弧炉炼钢的主要原料状况,探讨了目前电弧炉炼钢的主要技术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预测了电弧炉炼钢发展的前景。
艾磊,何春来[7](2016)在《中国电弧炉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中国电弧炉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炼钢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制约我国电弧炉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电弧炉炼钢的原料、能源状况,指出未来我国废钢供应量和电能富余量将增加,有利于发展电弧炉炼钢流程。同时分析了新型电弧炉的使用情况,指出了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趋势。
郑瑶[8](2017)在《电弧炉智能冶炼工艺优化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弧炉炼钢利用电能作为热源进行冶炼,可冶炼特殊工具钢、高合金钢等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要求严格的钢种。与转炉炼钢相比,电弧炉炼钢具有炉内气氛可控、钢液温度可灵活控制、热效率高、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等优点。除此之外,电弧炉炼钢利用废钢作为原材料,有效解决了废钢污染及炼钢矿石紧张等问题。随着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弧炉炼钢更加具有竞争力。课题以达力普公司电弧炉冶炼工艺为研究背景,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利用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仿真平台设计,建立优化配料模型、钢水温度预报模型、终点成分预报模型等智能控制模型,实现人机一体化。建立元素收得率动态数据库,实时准确地获取不同钢种中各元素的收得率,并在确保出钢成分的前提下,以成本最低原则,建立优化配料模型。建立能量平衡模型,为后期温度预报模型提供理论依据。预报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对算法的分析与改进,确定适合本模型的算法,并对模型中各参数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最终确定适合本模型的网络结构、输入和输出参数。加入数据筛选模块,有针对性的对模型进行训练,提高模型预报精度。本课题采用达力普公司2000炉数据作为预报模型的研究数据,通过前期对数据的预处理,最终确定1550炉训练样本和50炉测试样本。分别对终点成分预报模型和钢水温度预报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模型的训练与测试,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1)运用优化配料模型可使吨钢入炉炉料的成本降低2.46%~7.65%,平均降低5.31%;(2)对终点成分预报模型进行验证,得出终点C元素质量分数的均方误差为0.0418%,预报值与实际值的最小误差为0.0045%,最大误差小于0.079%,误差值小于0.02%的命中率为66%,误差值小于0.05%的命中率为94%。终点P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均方误差为0.0033%,预报值与实际值的最小误差为0.0009%,最大误差小于0.0057%,误差值小于0.003%的命中率为84%,误差值小于0.004%的命中率为94%;(3)对钢水温度预报模型进行验证,其均方误差为0.0362%,有6%炉次的误差绝对值小于2℃,96%炉次的误差绝对值小于12℃。最后,对本模型误差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对模型的验证,本模型对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合理性与指导意义。
宁玉宝[9](2016)在《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冲击负载是指具有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突变特征的负载,大型冲击负载是指接入系统电压等级高、功率变化幅度大、功率变化频度高的冲击负载,其主要负荷特性包括功率冲击特性、非线性特性和三相不对称特性。随着工业现代化及电力电子能量变换技术广泛应用,各类广义冲击负载大量投产,在实现节能增效的同时,其引起的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包括:有功不平衡引起的频率偏差和电网资产利用率低;无功不平衡与波动引起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线损增大;谐波引起的电力设备非线性故障和功率损耗;负序电压引起的电机发热和运行不稳定等。目前,在我国影响而最大的冲击负载为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论文重点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大型冲击负载的负荷特性、对公用电网的影响、接入系统设计和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以宝钢150t交流电弧炉为例,研究交流电弧炉运行功率建模方法、交流电弧炉对电网的冲击特性及补偿装置控制功能的测试评估技术;以张家港地区电弧炉冲击负荷群为例,研究电弧炉负荷群对公用电网影响评估和接入系统技术;以宁杭高铁湖熟牵引站为例,研究电气化铁路负荷特性建模与仿真、测试评估和电气化铁路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开展基于FCM模糊聚类算法的冲击负载分类方法研究。由于冲击负载种类繁多,负荷特性、接入电压、PCC点容量、有功冲击和无功冲击等不尽相同,其电能质量评估方法、系统设计优化和综合治理措施也各具特点,为探求冲击负载普遍规律,应用FCM模糊聚类算法,根据实测的PCC点容量、有功冲击和无功冲击,提出了将冲击负载划分为大型冲击负载和中型冲击负载的分类方法,得出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是最具代表性大型冲击负载,为后续建模、接入系统计算和仿真、电能质量评估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2)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建模研究。交流电弧炉炼钢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复杂,电气化铁路运输方案、牵引供电、列车运行控制、运营调度等流程也十分复杂,须深入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的影响机理。根据交流电弧炉系统组成、工艺流程、供电技术条件和实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功率计算的电弧阻抗模型,模型精度高,可优化电极控制,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耐材和电极损耗,以及对电网的冲击影响;根据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其用电特性,建立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荷特性的通用模型,由牵引变压器、牵引整流器、牵引逆变器和牵引电机等若干子模型组成,为进一步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预评估和测试评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预评估和测试评估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用电均具有冲击性、非线性、不平衡等共性特点,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同时对电网电能质量也会造成重大影响和污染,涉及供配用电多方位多层次交互作用和交互影响,须深入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预评估方法。基于小干扰暂态稳定三个阶段对系统变化进行理论分析,运用系统方法,依据电网和冲击负载特性等资料,运用PSASP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和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冲击负载对电压波动、电压闪变、谐波、三相不平衡、有功冲击电能质量指标进行系统预评估的方法,并应用江苏省电能质量监测平台提供的电能质量指标和曲线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模型和预评估算法的有效性,为后续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和测试评估奠定了基础。(4)开展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冲击负载聚类分析结果,遵循分层分区、协同治理策略,提出了冲击负载接入电压等级选择优化方案,为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研究了集群冲击负载与敏感负载解耦隔离供电治理方案,以张家港地区集群冲击负载接入电网为例,将电弧炉冲击负荷群由500kV电压等级供电,由于群组叠加效应,减少了总干扰量,使治理成本下降,并有效地实现了与敏感电力用户的解耦和隔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电弧炉群接入500kV电网在国际上属于首例。针对电气化铁路机车合闸冲击励磁涌流大和开关器件切换引起的高次谐波问题,提出在自动过分相装置前增设准同期控制装置,增加接触网侧电压相角判据,使励磁涌流减少50%以上,投资仅为动态补偿装置的0.2%;提出在牵引变电站装设“RPC+高通滤波器”,有效解决牵引供电系统功率冲击和高次谐波放大问题,从而建立了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李亮[10](2015)在《复合智能控制和解耦技术在电弧炉电极调节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电弧炉炼钢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最主要的炼钢方式之一。我国电弧炉炼钢起步较晚,虽然冶炼技术有了大幅提升,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弧炉炼钢规模小,控制技术落后,电极损耗大,废料利用率低,电能消耗大,冶炼周期长,产品质量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因此,提高电弧炉炼钢的技术水平,对于促进我国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电弧炉冶炼过程中,电极调节控制系统是电弧炉炼钢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调节电极在炉内的移动位置,使弧长保持恒定,电弧电压和电流的比例恒定,从而使输入功率稳定。由于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时变系统,采用常规的PID或者单一的控制方式已无法满足控制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集成的、复合的智能控制策略来解决日益复杂的控制系统。首先,在全面了解电弧炉的工作原理和冶炼工艺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交流电弧模型、三相电极模型、供电系统模型和液压系统模型,分析了电极弧长与弧流、弧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针对三相电极间的耦合问题,结合传统的解耦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单神经元的自适应解耦控制器,即在控制器和被控对象之间加上解耦补偿器,从而削弱了三相电极间的耦合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解耦补偿器具有良好的解耦能力和抗干扰性能。最后,根据电弧炉的工艺特点和不同时期的冶炼要求,对熔化期和氧化还原期进行分段控制。在熔化期,炉料燃烧不稳定,系统受到的扰动剧烈,弧长频繁改变,需要电极调节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升降电极。为此,设计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在氧化还原期,燃弧变化比较稳定,扰动相对减小,希望有比较高的控制精度,因此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智能控制器能够满足电弧炉各个冶炼阶段的性能要求。
二、2010年世界电弧炉发展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10年世界电弧炉发展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钢铁行业碳减排技术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 |
2.1 电弧炉炉容演变 |
2.2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
2.3 废钢预热 |
2.4 废钢供应 |
3 氢冶炼工艺 |
3.1 高炉富氢冶炼工艺 |
3.2 富氢-气基竖炉工艺 |
3.3 纯氢-气基竖炉工艺 |
4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
5 展望 |
(2)电弧炉熔池内废钢快速熔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电弧炉炼钢 |
2.1.1 电弧炉炼钢的特点 |
2.1.2 国内外电弧炉炼钢发展概况 |
2.1.3 发展电弧炉炼钢的必要性 |
2.1.4 电弧炉炼钢发展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2.2 电弧炉炼钢快速熔炼技术 |
2.2.1 废钢破碎分选技术 |
2.2.2 强化供氧技术 |
2.2.3 泡沫渣技术 |
2.2.4 氧燃烧嘴技术 |
2.2.5 废钢预热技术 |
2.3 钢液熔池内废钢熔化行为的研究 |
2.3.1 废钢熔化机理研究 |
2.3.2 废钢熔化特征研究 |
2.3.3 影响废钢快速熔化的关键因素 |
2.3.4 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2.4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2.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4.2 研究内容及方案 |
2.4.3 创新点 |
3 单体废钢熔化特征研究 |
3.1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3.3 实验过程与方法 |
3.3.1 废钢熔化速率实验 |
3.3.2 废钢中心升温速率实验 |
3.4 废钢熔化数值模拟研究 |
3.4.1 模型建立 |
3.4.2 控制方程 |
3.4.3 参数设置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钢棒熔化形貌随浸入时间的变化 |
3.5.2 废钢浸入深度对熔化速率的影响 |
3.5.3 废钢大小对熔化速率的影响 |
3.5.4 废钢形状对熔化速率的影响 |
3.5.5 废钢预热温度对其熔化速率的影响 |
3.5.6 钢液温度对废钢棒熔化速率的影响 |
3.5.7 加热过程废钢中心升温速率的测定 |
3.6 本章小结 |
4 废钢熔化过程行为特征及机理分析 |
4.1 废钢加热过程氧化脱碳行为研究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4.1.3 加热温度对废钢氧化行为的影响 |
4.1.4 加热温度对废钢脱碳行为的影响 |
4.2 钢液中不同碳含量废钢的熔化机理 |
4.2.1 实验过程与方法 |
4.2.2 废钢氧化对其熔化速率的影响 |
4.2.3 不同碳含量废钢的熔化机理分析 |
4.3 熔池含碳量对废钢熔化速率的影响 |
4.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2 熔池不同碳含量下废钢棒的熔化规律 |
4.3.3 废钢渗碳助熔机理分析 |
4.4 钢液运动对废钢熔化速率的影响 |
4.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4.2 熔池不同吹气量下废钢棒的熔化规律 |
4.4.3 钢液与废钢间对流传热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多级废钢熔化过程研究 |
5.1 实验过程与方法 |
5.2 双棒熔化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废钢间距对其熔化过程的影响 |
5.2.2 预热温度对不同间距废钢棒熔化速率的影响 |
5.3 多棒熔化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电弧炉复吹制度下废钢熔化过程的水模拟研究及理论解析 |
6.1 复吹操作制度下废钢熔化过程的水模拟研究 |
6.1.1 水模型实验的设计 |
6.1.2 水模型实验方法 |
6.2 水模型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1 水模型实验模拟废钢熔化过程的局限性 |
6.2.2 冰块大小对冰块熔化过程的影响 |
6.2.3 底吹气量对冰块熔化过程的影响 |
6.2.4 顶吹枪位对冰块熔化过程的影响 |
6.2.5 侧吹气体流量对冰块熔化过程的影响 |
6.2.6 冰块形状对冰块熔化过程的影响 |
6.3 冰块熔化过程理论解析 |
6.3.1 冰块熔化过程数学方程的建立 |
6.3.2 冰块熔化过程理论解析计算 |
6.3.3 冰块熔化过程理论解析计算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电弧炉熔池内废钢熔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7.1 电弧炉熔池内废钢熔化数学模型 |
7.1.1 废钢熔化模型的假设 |
7.1.2 废钢熔化模型的建立 |
7.1.3 电弧炉熔池内废钢熔化模型的验证 |
7.2 废钢快速熔化及电弧炉冶炼降耗措施 |
7.2.1 物料平衡模型 |
7.2.2 能量平衡模型 |
7.2.3 物料平衡及能量平衡计算 |
7.2.4 废钢快速熔化及冶炼降耗措施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典型冲击性负荷下电能质量混合补偿优化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冲击性负荷电弧炉炼钢简述 |
1.2.1 冲击性负荷 |
1.2.2 电弧炉炼钢简述 |
1.3 冲击性负荷电弧炉对电网性能的影响 |
1.3.1 配电网结构 |
1.3.2 影响电网性能 |
1.4 研究现状 |
1.4.1 电弧炉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2 电弧炉治理补偿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第2章 电弧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分析 |
2.1 电弧炉的炼钢流程及其工作运行特性 |
2.1.1 电弧炉的钢铁冶炼流程 |
2.1.2 电弧炉的钢铁冶炼特点 |
2.2 电弧模型的建立 |
2.2.1 电弧数学模型的推导 |
2.2.2 电弧数学模型相关参数的估算 |
2.3 电弧模型的仿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弧炉电气系统模型的建立与电能质量问题的分析 |
3.1 电弧炉电气系统 |
3.1.1 电弧炉电气系统的组成结构 |
3.1.2 电弧炉电气系统的主电路设备 |
3.1.3 电弧炉电气系统的状态方程 |
3.1.4 电弧炉电气系统模型的仿真验证 |
3.2 电弧炉系统的谐波分析 |
3.2.1 仿真实验 |
3.2.2 电弧炉系统的谐波影响分析 |
3.3 电弧炉系统的三相不平衡分析 |
3.3.1 仿真实验 |
3.3.2 电弧炉系统的三相不平衡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弧炉引起的电网谐波问题的抑制方案研究 |
4.1 SAPF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4.1.1 SAPF的基本工作原理 |
4.1.2 SAPF数学模型的推导建立 |
4.2 SAPF的谐波电流检测算法 |
4.2.1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
4.2.2 p-q检测法 |
4.2.3 i_p-i_q检测法 |
4.3 SAPF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1 SAPF双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 |
4.3.2 SAPF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参数调节设计 |
4.4 SAPF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
4.4.1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2 模糊-PI复合控制器的设计 |
4.5 SAPF控制系统的仿真 |
4.5.1 SAPF仿真模型的建立 |
4.5.2 传统PI控制与模糊-PI复合控制补偿性能的比较分析 |
4.5.3 传统PI控制与模糊-PI复合控制对电弧炉系统谐波补偿性能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弧炉电能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及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 |
5.1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取 |
5.2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5.3 电弧炉电能质量问题的综合补偿治理方案 |
5.3.1 混合补偿系统的结构 |
5.3.2 混合补偿系统的优化协同配置控制策略 |
5.4 混合补偿系统的仿真分析 |
5.4.1 仿真实验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电弧炉负荷对电网的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弧炉模型研究现状 |
1.2.2 电弧炉接入对电网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电弧炉负荷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弧炉电气系统等效模型 |
2.1 交流电孤炉电气系统结构 |
2.2 交流电弧炉电气系统数学模型 |
2.3 交流电弧炉仿真模型 |
2.3.1 工程概况 |
2.3.2 单相模型 |
2.3.3 三相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流电弧炉负荷对电网的影响 |
3.1 无劝对电网的影响 |
3.2 有功对电网的影响 |
3.3 三相不平衡分析 |
3.4 谐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流电孤炉电压波动治理技术和无功补偿装置应用 |
4.1 电弧炉电压波动治理技术 |
4.2 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类 |
4.3 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和控制方法 |
4.3.1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4.3.2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
4.4 无功补偿仿真分析 |
4.4.1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4.4.2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
4.5 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源滤波器治理交流电弧炉引起的谐波研究 |
5.1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结构 |
5.2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基本原理 |
5.3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模型和谐波抑制策略 |
5.3.1 p-q理论 |
5.3.2 电流检测环节 |
5.3.3 电流跟踪环节 |
5.4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仿真分析 |
5.5 应用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交流电弧炉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电弧炉发展概况、工艺简介及其对电网危害 |
1.3 电弧炉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电弧炉设备及电能质量监测分析 |
2.1 电弧炉的主要机械设备 |
2.2 电弧炉的电气设备 |
2.3 电弧炉的用电特性分析 |
2.4 电弧炉治理前的电能质量监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电弧炉电能质量研究 |
3.1 三相电弧炉电气系统建模 |
3.2 电弧炉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研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电弧炉谐波及无功治理 |
4.1 无源滤波器的设计 |
4.2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4.3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无功电流检测方法 |
4.4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
4.5 SVG的控制器设计 |
4.6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系统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5 电弧炉综合补偿方案设计 |
5.1 企业电能质量综合补偿方案设计 |
5.2 系统综合补偿仿真分析 |
5.3 系统SVG投运后实际运行分析 |
5.4 项目方案节能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电弧炉炼钢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电弧炉炼钢的发展概况及市场形势 |
3 电弧炉炼钢的原料 |
4 电弧炉炼钢技术发展 |
4.1 超高功率电弧炉技术 |
4.2 强化用氧技术 |
4.3 泡沫渣技术 |
5 电弧炉炼钢的前景 |
6 结语 |
(7)中国电弧炉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现在电弧炉市场形势 |
1)从质量上来讲 |
2)从经济性上讲 |
2 电弧炉的原料 |
2.1 铁水 |
2.2 废钢 |
2.3 绿色炼钢的需求 |
3 电能 |
4 新型电炉的发展 |
5 结论 |
(8)电弧炉智能冶炼工艺优化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电弧炉简介 |
1.2.1 电弧炉炼钢简介 |
1.2.2 电弧炉冶炼设备 |
1.3 电弧炉冶炼工艺原理 |
1.4 国内外电弧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1.4.1 电炉炼钢基本现状 |
1.4.2 国内外电弧炉技术发展现状 |
1.4.3 世界电弧炉发展方向与展望 |
1.5 计算机控制在炼钢领域的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仿真平台搭建 |
2.1 计算机控制理论 |
2.2 仿真系统设计 |
2.3 模型开发工具的选择 |
2.4 仿真系统的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弧炉优化配料模型研究 |
3.1 收得率的获取 |
3.2 优化配料模型的建立 |
3.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2 模型求解 |
3.3 模型配入量验证 |
3.4 优化配料模型系统开发 |
3.4.1 优化配料系统设计 |
3.4.2 配料模型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终点成分预报模型研究 |
4.1 神经网络 |
4.1.1 神经网络算法的特点 |
4.1.2 神经网络的种类 |
4.1.3 BP算法的计算机实现 |
4.2 模型结构的确定 |
4.2.1 输入层与输出层的设计 |
4.2.2 隐含层数与节点数的选择 |
4.3 数据预处理 |
4.3.1 数据的筛选 |
4.3.2 数据归一化处理 |
4.4 终点成分预报模型的实现 |
4.5 预报结果与分析 |
4.5.1 成分预报结果 |
4.5.2 输入节点对终点成分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水温度预报模型研究 |
5.1 能量平衡模型 |
5.1.1 吹氧量计算模型 |
5.1.2 能量输出计算模型 |
5.1.3 能量输出量计算模型 |
5.1.4 能量损失量 |
5.2 模型结构的确定 |
5.2.1 钢水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
5.2.2 隐含层数与节点数的选择 |
5.3 数据预处理 |
5.4 钢水温度预报模型的实现 |
5.5 模型预报结果及误差分析 |
5.5.1 温度预报结果 |
5.5.2 输入节点对钢水温度的影响 |
5.5.3 误差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9)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词汇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大型冲击负载发展概况 |
1.1.2 大型冲击负载的负荷特性及对电网的影响 |
1.1.3 开展大型冲击性负载研究的必要性 |
1.2 冲击性负载研究现状 |
1.3 冲击负载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冲击负载关键技术和难点 |
1.4.1 建模和接入系统仿真 |
1.4.2 测试评估技术 |
1.4.3 综合治理系统优化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FCM模糊聚类算法的冲击负载分类研究 |
2.1 引言 |
2.2 冲击负载分类方法 |
2.3 模糊集合描述及其基本原理 |
2.3.1 模糊集合描述 |
2.3.2 模糊集合相关定理 |
2.3.3 模糊集合模糊等价关系 |
2.4 模糊聚类方法分析原理 |
2.4.1 数据标准化 |
2.4.2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
2.4.3 模糊聚类方法分析 |
2.5 冲击负载模糊聚类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流电弧炉冲击负载接入系统与影响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交流电弧炉系统描述 |
3.3 交流电弧炉冲击特性及负荷建模研究 |
3.3.1 交流电弧炉冲击特性 |
3.3.2 交流电弧炉负荷建模 |
3.4 交流电弧炉冲击影响评估及治理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3.4.1 理论基础 |
3.4.2 研究方法 |
3.5 交流电弧炉冲击负荷系统计算和仿真 |
3.5.1 接入系统相关技术 |
3.5.2 冲击负载电能质量评估体系与限值计算 |
3.5.3 接入系统与冲击影响评估仿真计算 |
3.6 交流电弧炉冲击负荷测试评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接入系统与影响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气化铁路系统描述 |
4.3 电气化铁路冲击特性及负荷建模研究 |
4.3.1 电气化铁路冲击特性 |
4.3.2 电气化铁路负荷建模 |
4.4 电气化铁路冲击影响评估及治理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4.5 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荷系统计算和仿真 |
4.5.1 接入系统相关技术 |
4.5.2 电气化铁路接入系统与冲击影响评估仿真计算 |
4.6 电气化铁路测试评估关键技术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冲击负载综合治理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聚类分析在冲击负载接入电压等级选择优化中的应用 |
5.3 集群冲击负载与敏感负载解耦隔离供电治理方案研究 |
5.4 电气化铁路冲击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
5.4.1 准同期控制装置在电铁冲击控制中的应用 |
5.4.2 动态补偿装置在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复合智能控制和解耦技术在电弧炉电极调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弧炉炼钢原理及发展现状 |
1.1.1 电弧炉的发展现状 |
1.1.2 电弧炉炼钢原理 |
1.2 电弧炉炼钢设备与冶炼工艺 |
1.2.1 电弧炉的机械设备 |
1.2.2 电弧炉的电气设备 |
1.2.3 电弧炉的冶炼工艺 |
1.3 电弧炉电极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性能要求 |
1.3.1 国内外电弧炉炼钢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电弧炉炼钢对电极调节器的性能要求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电极调节系统的建模 |
2.1 电极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交流电弧模型 |
2.2.1 交流电弧的物理特性 |
2.2.2 电弧的伏安特性 |
2.2.3 电弧的阻抗特性 |
2.2.4 电弧模型的建立 |
2.3 三相电极的数学模型 |
2.3.1 电极电压和弧长的关系 |
2.3.2 电极电流和弧长的关系 |
2.4 供电系统模型 |
2.5 液压系统模型 |
2.5.1 液压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 |
2.5.2 比例阀模型 |
2.5.3 液压缸模型 |
第3章 电弧炉电极控制策略的选择 |
3.1 电极控制策略分类 |
3.1.1 恒电流控制策略 |
3.1.2 恒功率控制策略 |
3.1.3 恒阻抗控制策略 |
3.2 电极控制策略的选择 |
第4章 电弧炉解耦技术的研究 |
4.1 传统解耦控制方法 |
4.1.1 对角矩阵法 |
4.1.2 相对增益法 |
4.1.3 状态变量法 |
4.2 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 |
4.3 智能解耦方法 |
4.4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弧炉解耦控制 |
4.4.1 三相耦合特性分析 |
4.4.2 单神经元模型 |
4.4.3 单神经元自适应解耦控制器的设计 |
4.4.4 神经元解耦补偿器的设计 |
4.4.5 电极解耦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5章 电弧炉电极调节复合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
5.1 常规PID控制器 |
5.1.1 PID控制算法 |
5.1.2 PID控制在电极控制中的问题 |
5.2 熔化期的神经网络PID控制 |
5.2.1 BP神经网络控制算法 |
5.2.2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设计 |
5.2.3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仿真 |
5.3 氧化还原期的模糊PID控制 |
5.3.1 模糊控制概述 |
5.3.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5.3.3 模糊PID控制仿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2010年世界电弧炉发展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钢铁行业碳减排技术应用与展望[J]. 龚奂彰,黄秀玉. 中国冶金, 2021(09)
- [2]电弧炉熔池内废钢快速熔化机理[D]. 习小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典型冲击性负荷下电能质量混合补偿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 杨阳.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4]电弧炉负荷对电网的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D]. 姚静. 江苏大学, 2019(05)
- [5]交流电弧炉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D]. 赵建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1)
- [6]我国电弧炉炼钢发展现状及前景[J]. 李思锐,江秀龙,马德武,蒲灵. 四川冶金, 2018(02)
- [7]中国电弧炉发展现状及趋势[J]. 艾磊,何春来. 工业加热, 2016(06)
- [8]电弧炉智能冶炼工艺优化模型的研究[D]. 郑瑶. 东北大学, 2017(06)
- [9]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D]. 宁玉宝. 东南大学, 2016(01)
- [10]复合智能控制和解耦技术在电弧炉电极调节中的应用[D]. 李亮. 沈阳理工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