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中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DPN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5.13%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予以中药熏洗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片;中药熏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常会累及患者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属造成其残疾或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该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无特效治疗方法,以依帕司他片治疗虽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单一使用疗效有限。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治可显著提升疾病治疗效果[1]。本研究采用中药熏洗治疗DPN患者,旨在分析其治疗该病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DPN患者78例,均符合《内科学》[2]中糖尿病有关诊断标准,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因外伤、药物中毒等引发的神经周围病变及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等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8.73±7.92)岁,病程2~11年,平均(5.46±1.09)年;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8.02±8.31)岁,病程2~12年,平均(5.93±1.3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降糖、运动锻炼、控制饮食等常规干预。
1.2.1 对照组 采取依帕司他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12)治疗:50 mg/次,3次/d,口服。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组方:鸡血藤30 g,红花20 g,地龙10 g,透骨草30 g,姜黄10 g;以疼痛为主症者加穿山甲10 g、苏木10 g、细辛10 g;麻木为主症者加皂角10 g、僵蚕10 g。加水1000 ml煎到600 ml左右,而后将药液倒至北京千安达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ADA-23电子按摩浴盆内熏泡双脚,每次熏泡约20 min,2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3]
治疗2个月后肢体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未见缓解,且神经传导速度增加不足3 m/s为无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且神经传导速度增加3~5 m/s为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超过5 m/s为显效,将有效、显效计入总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效果;(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等)。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9.0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效果n(%)
2.2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产生胃肠道反应1例,皮肤过敏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3/39);对照组产生胃肠道反应1例,皮肤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2/39),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
3 讨论
DPN发病机制较复杂,与代谢障碍、血管损伤等多种原因有关,患者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等,可对其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依帕司他片为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之一,可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降低红细胞内山梨醇含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中,单一采用依帕司他片治疗总有效率为71.79%,提示采用该药治疗临床效果尚可,但仍需进一步提升。由中医角度分析,DPN可归于“麻木”、“痹证”、“络病”等范畴,主要因消渴病内热伤阴耗气,阴损及阳,致使阴阳俱虚,久病入络或者因虚致瘀,导致筋脉与肌肤失养而引发,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本研究所用中药熏洗基本方中,鸡血藤、红花可活血化瘀,通络;姜黄可苦泄温通、活血行气止痛;透骨草可活血止痛祛风;地龙可熄风通络,诸药联用可共奏活血化瘀通络之效。现代药理学证实,鸡血藤、红花、姜黄均可降低血浆黏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透骨草可起到抗炎、镇痛等作用;地龙内地龙蛋白含有蚓激酶、纤溶酶、胶原酶等成分,可发挥解热镇痛抗炎、抗血栓等作用,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此外,中药熏洗可借助热力促使药力经皮肤黏膜达病变部位,加速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与局部组织营养代谢,进而增强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中,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另由本研究结果可知,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提示采用该方案治疗安全性良好。
综上,DPN患者予以中药熏洗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张宏颖,苏海玉,王永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6,44(3):102-104.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90-493.
[3]张磊,王馨曼,王国豪,等.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5,22(12):36-43.
[4]裴继艳,田丽.西药依帕司他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126-128.
论文作者:杜亮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周围神经论文; 中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地龙论文; 效果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