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营构论文_岳梓豪

清华大学 北京市 100084

摘要:快速的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乡村社会问题与乡村环境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建设,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的构建,“继承”“延续”将会成为未来乡村建设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对乡村公共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将乡村公共空间归纳为“点”“线”“面”状空间,结合国内外优秀的乡村建设案例,提出乡村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为今后的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理论经验。

关键词:乡村建设;公共空间;乡村振兴;环境设计

一、引言

乡村是一个地域概念,是城镇规划区之外的地域空间和社会综合体,与城镇相对应。同时,乡村是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的变迁,乡村的内部结构、组成形式、主体功能、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内涵在不断延伸。

乡村振兴战略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就是要让这一自然、经济、社会的地域综合体,与城市互促共进,两者共同构成兼具生产、生活、文化等多种功能的人类生存空间。正如英国著名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所言:城市与乡村拥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他们从不同角度以及方面去丰富人类的生活,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他们都是同等重要的[1]。

乡村公共空间指的是村民可以自由出入、相互交流、参与社会系活动和处理公共事务的空间场所的总称,其满足了村民最基本的社交需求,同时,乡村的公共空间也是村落传统文化、民俗风、地域性特征貌最直接的空间载体。

二、乡村公共空间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对乡村的公共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了乡村用地被一步步蚕食,许多乡村的传统风貌被极大地破坏。在城市的产业转移过程中,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乡村的空间格局与村落机理早已不复当年,乡村传统公共建筑如祠堂、戏台等也随着乡村活力的降低早已荒废,在拆除原有村落建筑后,取而代之的是简单仿古或欧式风格的小平楼,整体风貌已然变成了一种缩小版的城市。乡村建设者往往只注重乡村乡村建筑的外在形式,对村落公共空间环境的关注度极度缺乏,简单模仿城市中广场、平台的建设形式,村落公共空间被使得乡村公共空间环境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丧失了人际交往、休憩纳凉等社会性活动功能。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年轻劳动力的大规模外迁导致了“空心村”的出现,在村落里只剩留守老人,乡村缺乏活力,人居环境恶化,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更加没有意愿留在农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同时城镇化的推进对村民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观念的改变,导致了在进行乡村建设时寻求“现代感”与“西式风格”,传统乡村民居成为了落后和贫穷的象征,以城市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传统地域性建筑与风貌不复存在。同时,由于村民缺乏对乡村地域性风貌与文化的正确认知,传统风俗、民俗技艺、乡土文化也逐渐被城市化浪潮吞没。

部分乡村因急于发展经济,大规模建设工业厂房,耗占了大量农业、林业用地,严重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系统。另外,为了确保耕地产量,大量的化肥、农药的使用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污水的随意排放,使得村民的基本生活环境愈发恶化,加剧了乡村的人口流失。

三、乡村公共空间的空间构成

乡村公共空间是由点状空间、线状空间、面状空间构成的完整空间体系[2]。村落的公共空间既有传统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如空间范围、空间形态、空间肌理等,又承载着乡村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是乡村活力与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地域风貌传承与延续的保证。同时,乡村公共空间并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空间范围内物体通过与村民多种感官互动所产生的区域集合。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夏天村民在古树下攀谈、休憩,借助古树形成的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划分,即产生了村落中的公共空间。

点状空间是村民集散、交流、休憩的主要空间场所,在村落空间位置上较为突出,容易形成视觉焦点,具有较为明显的标识作用和形式意义,如乡村中的牌坊、古树、桥梁或有标识性的空间节点。在功能上,点状空间首先起到了视觉焦点的作用,形成人流汇集的视线指引,增强公共空间的聚集效应;点状空间同时是乡村中重要的交通节点,承载了村落中的交通枢纽功能,是村民通行的必经之地;另外,点装空间具有一定的纪念性与文化意义,集中反应了乡村的历史文化与风俗风貌,如乡村入口处的牌楼,是对外展示乡村形象的集中体现,通过牌楼的建造方式与材质构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村落的地域性特点。

线状空间是整个乡村体系的骨架,是点状空间与面状空间相互链接的“纽带”,也是村落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线状空间将点状空间与面状空间相互串联,最终形成完整的乡村公共空间系统。街巷承载了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交通功能,是村民重要的公共生活平台,同时也是村民休憩交流的主要场所。在我国南方地区水乡地区,河道则是乡村中主要的线性空间,与水城威尼斯一样,河道承载了乡村中的交通功能,是村民日常生活、生产、交流的主要场所,同时还具备举办如赛龙舟等水乡文化习俗活动的功能。

面状空间是乡村公共空间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代表了乡村内一定的“区域范围”,但这种“区域范围”更多是一种心理感受,其实体边界的划分并不明确。乡村中的面状空间主要由小型广场、公园等组成,是村落居民的主要休憩空间。

乡村公共空间的尺度感也需要充分考虑,依据村落格局、人口、地方气候、以及文化特点的不同,乡村公共空间的尺度也不尽相同;同时,在同一村落内,需要各个公共空间依据其依附功能的不同,调整适宜的尺度,使大小不同的空间尺度相互配合,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是由村民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等长时间的习惯性生活方式下形成的,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一种经验性的建设。在进行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与建设时,应充分尊重村民的原有生活方式,有效合理组织“点”“线”“面”状空间,满足村民的基本功能需求,形成合理、完整的公共空间网络体系。

四、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实例研究

古川町是位于日本关西岐阜县北边的小镇,周边生态资源丰富,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日本正经历经济告诉发展所带来的生态严重破坏问题,古川町的河道被堆满生活垃圾,大量居民向城市迁移,人居环境与乡村活力严重衰退。但是经过政府、村民四十多年持续不断的乡村环境建设,如今古川町已经成为被郁郁葱葱的山林环绕,水质清澈、环境优美,同时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木结构建筑的特色古镇。1993年,由于其广泛而多样的乡村环境建设互动,获得日本“故乡营造大奖”(图1)。

在古川町村落内部有一条水渠,在历史上被用来当作当地居民的生活水源,而在随后由于缺乏合理有效保护和治理,村民将生活污水与垃圾倾倒在水渠中,最终演变为一条肮脏的臭水沟。自60年代起,由于乡村营建的介入,着重对水渠进行治理,全村的居民都投入到了污水整治与垃圾清理中,并且为了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村民形成新的生活习惯,在水渠中放养锦鲤,时刻提醒居民维护水质,现如今水渠已经变成清澈的亲水空间。水渠的有效治理,成为了古川町乡村公共环境建设的起点,村民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设活动中。

在古川町公共空间的改造过程中,乡村居民对当地的建筑技艺与材料进行了充分发掘,形成了统一的规划建设标准,使得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风貌相统一,致力于对全村整体风貌恢复,尽可能保留乡村原有的历史建筑风貌。古川町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一直以传承其木匠工艺为特色,而古川町也被称为“木匠的故乡”,这里的木匠工艺被称为“飞驒”。他们建造的房屋运用传统技术建造而成,不用任何金属构件,每一位工匠在完成建造作品后都会在建筑的装饰纹样中打造独具个人特色的云式雕饰,整个村落形成了整体观赏性强又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风貌。在当地还建造了一座飞驒文化艺术博物馆,用来向游客展示古川的工匠技艺以及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建设是古川町乡村建设的里程碑,通过博物馆的改造有效带动了周边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提升,博物馆周围也被打造成为新的村镇中心,成为了乡村居民休憩交流的重要空间场所。

图1 古川町放养锦鲤的水渠

(图片来源:https://image.baidu.com)

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建设,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的构建,“文化环境”包括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风土人情等,保护乡村的“文化环境”不仅需要在认识上重视传统,更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古川町村民对当地的传统节日与风俗非常重视,竭尽全力使乡俗传统得以延续,古川町在每年的四月都会举行为期两天的迎春庆典仪式,每年冬季的三寺参拜、雪蜡烛、起太鼓、非驼古川祭等传统节日和习俗,都是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完成的[3]。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成为了古川町宝贵的旅游资源,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参与其中,有效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同时对传统文化的良好形象展示,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使得传统民俗民风得以延续传承。

除了村民的自发参与保护建设,为了保证古川町街巷、建筑、广场等公共空间的传统风貌得以延续,在村民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在新建房屋或建筑改造时,需要将建筑的风格、高度、色彩、肌理等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形成统一而优雅的氛围。并在随后出台了“地方景观条例”,对新建房屋进行有效约束,保护古川町传统的建筑风貌和空间韵味,同时对房屋建设中符合传统营构方式并兼具时代美感的设计颁发“景观设计奖”,增强乡村居民对地域性传统建筑的价值认同。

五、乡村公共空间环境的营构

乡村公共空间是随着乡村的发展,在自我更新与自我营造中不断完善的,作为乡村的重要公共区域与社会性活动场所,乡村公共空间无论是功能、形式和文化性上都不同,其营构方式也根据村民的生产、生活特点而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通过环境设计的介入,将乡村公共空间的“点“线”“面”通过不同营构方式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公共空间体系,增强乡村的活力,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点状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日常社会性活动的主要场所,且在空间位置上较为突出,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点状空间一般由线装空间进行串联,形成较为完整的乡村公共空间体系,是村落中重要的空间节点与视线焦点,部分还承担着交通枢纽的功能作用。“点”状公共空间可以是村落标志性建筑单元、牌坊、古树等,在设计介入的背景下,可以将其进行有机更新与重构,实现功能性、集聚性、文化性的提升。在山西许村的村落更新(图2),将破旧的民居古寨进行实体空间改造,改造为具有服务性质的休闲娱乐空间,咖啡馆、餐厅等,实现废弃空间的再利用与村落的有机更新,为乡村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促进村落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将废弃空间改造为公共文化空间,如乡村图书馆、博物馆等,用以展示乡村的历史文化,培养乡村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为村落中的年轻人提供传承本土文化的再教育场所。

线状公共空间主要指乡村中的街巷空间,是整个村落体系的骨架,也是乡村中最为重要的交通空间,是乡村活跃度最高、人流最密集的空间场所。乡村中的街巷空间需要具有良好的尺度感,建筑界面高度与街巷宽度的比例直接影响居民的空间感受,随着建筑高度与街巷宽度比例的增大,会给人带来较强的压迫感,形成较为封闭的街巷空间。而随着比例的缩小,空间带给人的疏远感会逐渐增强,带给居民以较为宽阔的空间感受。街巷空间的尺度感同样是村落地域性风貌的集中体现,所以在进行更新改造时,要注重保护村落原有的街巷尺度。

线状公共空间是乡村的“骨架”与“脉络”,承担着交通与生活交往的功能,是乡村生活中最活跃的场所[4]。众多骨架互相穿插,通过链接方式与街巷形式的不同,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街巷空间。不同的街巷形式会形成不同的空间特点,如蜿蜒曲折的街巷空间会增添趣味性,笔直的街巷方向性与指引性较强,有强烈的秩序感。面对主要街巷、次要街巷、沿河步道或景观步道等不同街巷功能时,需要在街巷空间的营造形式上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用以丰富空间层次。界面的围合与街巷形式相互组合,形成了完整的街巷系统。街巷的围合界面主要指建筑里面、开放景观等竖界面与地面铺装等底界面。底界面的高差、铺装的形式变化会形成迥异的空间效果,增强空间的趣味性与生命力,在不同村落环境中发挥独特的功能性。街巷空间中竖向界面的营构,主要由建筑立面的改造与景观要素的运用组成。如自然连续的竖向界面,形成凹凸连续的层次效果,强调街巷空间的连续性与生活性;半开放的竖向界面强调空间的开放与视线的通透;带有出檐“灰空间”的竖向界面则突出庇护感。

图2 山西许村艺术公社

(图片来源:https://image.baidu.com)

面状公共空间是村民集聚、进行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例如乡村中的广场、院落、祠堂等,都是与村民生活、传统风俗紧密联系的,具有强烈的生活性、文化性、在地性特征。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乡村面状态公共空间设计时,充分考虑村落的自然资源状况、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以村民真实需求为原则,有效提高乡村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文化性。可以通过适宜的广场尺度提高空间的“亲和力”;打破广场空间空旷的格局,增加一定的景观小品,提供庇护空间与生活性元素,提升空间活力;充分考虑民俗节日活动的需求,提供照明、休憩座椅等基础设施,根据不同的功能、仪式性需求,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

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当地居民,村民才是乡村环境的实际拥有者与使用者,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是需要由村民对乡村的环境进行保护与修缮。在进行乡村建设与更新时,需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为乡村建设提供现实依据,体现其合理性。并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村民对乡村的文化认同。同时,由于乡村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受到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的较强约束,需要统筹乡村发展水平与自然条件,适应乡村发展的需求与特点,并充分挖掘地域性特色和潜在价值,因地制宜,将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尊重地方风俗传统,保护乡村的原有格局、结构和肌理,实现乡村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延续。

六、结语

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营造,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入,同时也需要多种专业相互配合。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建设,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的构建,“继承”“延续”将会成为未来乡村建设的主旋律。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社会力量介入到乡村环境建设中来,充分尊重乡村的原有传统文化、民风民俗、自然风貌,更好发挥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性、集聚性、文化性,实现乡村文化、生态、产业的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Ian Lennox McHarg.Design With Nature[M].Natural History Press,1969.

[2]朱雪梅.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3]李明彦.乡村社区中的公共空间营造设计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5

[4]王鹏.社区营造视野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论文作者:岳梓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营构论文_岳梓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