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寄语台湾(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杨玲[3](2020)在《外宣视角下的《中国文学》研究(1976.1-1980.12)》文中认为1951年创办的英文版《中国文学》,在人民共和国的十七年时期(1949-1966)、文革时期(1966-1976)和新时期(1976年)以来,曾是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期刊。作为中国外文局主管的刊物,《中国文学》实际参与中国对外宣传的国家形象建构。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中,文学艺术的对外翻译活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学》必然要纳入到这一双向流动的过程中加以考察。论文以1976年1月至1980年12月英文版《中国文学》所刊载的中国现代当代作家作品的英文译介作品、政治家文本的英译刊载作品,《中国文学》的封面图片选择为分析中介,试图挖掘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翻译中的选择问题(对象、作品篇目、主题内容),内容涉及对现代当代文学作品、文学政策、艺术家作品的译介,试图还原在对外政治宣传主导下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历史过程,和对外文化交流观念的细微变化。总体来看,中国国家形象在具体的中国文学翻译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传达,但这一刊物的文学性质必然使它在承担国家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可以称之为“交织与矛盾”的复杂纠葛状态。
梅新林[4](2019)在《“不惑”之年的回望与思考——纪念《红楼梦学刊》创刊四十周年》文中指出在1979年《红楼梦学刊》创刊迄今的四十年间,按照其出刊期数与年限,曾分别于三十、五十、一百辑与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六个重要节点举办过相应的纪念活动。由此回望和总结四十年来的不平凡历程,《红楼梦学刊》不仅在凝聚红学研究队伍、汇集红学研究成果、引领红学研究发展、促进红学传播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与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研究所形成"三位一体"体制与机制,为推动红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红楼梦学刊》"不惑"之年的庆祝与纪念,必然再次走向对于红学本身发展的学术反思与展望,并于历史与未来的交会中获得富有意义的启示。
朱晓莲[5](2019)在《“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海峡两岸的阻隔,对着名“女兵作家”谢冰莹的研究亟待加强。本文在充分发掘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按照时间线索探讨谢冰莹在北伐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退居西北大后方时期及赴台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力图从两岸整合的视角剖析她在不同历史境遇下的心路变化和立场抉择,从而丰富现代文学史的文人书写。、绪论和余论部分外,主体内容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分析“大文学”的文化内涵及1920年代文坛的“大文学”写作趋势,揭示《从军日记》轰动一时的背景因素;其次从《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的办刊理念着手,指出文笔粗疏的《从军日记》获其青睐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纯文学”,而是包含了“战争”、“女性”与“革命”这些因素在内的“大文学”;最后,探讨北伐过后谢冰莹在创作上尽力弥补语言技巧上的不足,在文学活动方面加入北方左联,并两次东渡日本留学,力图突破与完善自身的“大文学”写作理念。第二章重点考察1937-1940年谢冰莹在国统区多元文学形态共同存立的论争场域内,抛弃党派意识、阶级意识,坚持“民族本位”的文学追求,并多次组织战地服务团救护伤员,充当战地记者,撰写抗日宣传文章。这一时期她的报告文学创作呈井喷之势,直率激昂的文体风格和多维度艺术手法的运用,在抗日文坛上独树一帜。第三章主要探讨1940年谢冰莹在凋敝的西北文化生态环境下,受个人境遇、文学使命认知和西北政治局势的合力影响,参与创办并接受主编了大型文艺刊物《黄河》;在主编《黄河》期间,她努力跳出体制内办刊的藩篱,在文章的选择上全面突出抗战主题,对国民政府的文艺政策进行了适当取舍,使《黄河》的文艺气息超过了党政色彩;《黄河》的创办与发展加强了西北文苑与全国文坛的区域互动,壮大了西北文艺队伍,推动了西北大后方的文化建设。余论部分对谢冰莹赴台后的创作走向和思想变化做了整体性把握。分析她在“战斗文艺”的官方话语下,隐匿和修正自己的左翼思想;在文学创作方面,以1956年为界,创作重点逐渐从“社会问题式”小说向散文及儿童文学倾斜。指出从赴台前到赴台后,她“关注民生,忠于民族”的立场是不变的;“女兵作家”到“学者型作家”的转变,谢冰莹也并非“个案”,而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典型“现象”。
赵妍煜[6](2019)在《20世纪90年代《大众电影》“群众影评”现象论析》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是《大众电影》杂志发展的鼎盛时期。目前学界对于“群众影评”的研究视角大多聚集在这十年,对于“群众影评”继这十年之后的研究极为缺乏。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90年代与80年代“群众影评”的比较,分析90年代“群众影评”的特点,从而探寻其变化的原因。第一章梳理了《大众电影》杂志的发展历程,详细论述了“群众影评”现象以及其在《大众电影》杂志中的具象呈现。《大众电影》杂志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至1966年崭露头角时期、1979年至1990年辉煌时期和1991年至今转变时期。而“群众影评”现象作为《大众电影》杂志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是指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以群众为主体参与者的独特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批评、鉴赏、评论等形式。“群众影评”现象在《大众电影》杂志中的具象呈现方式表现为“读者论坛”“我是观众”等栏目。第二章主要论述90年代“群众影评”在《大众电影》中的栏目特点及其原因,通过与80年代的“群众影评”对比,探寻这一时期特点背后的成因。相比于80年代“群众影评”栏目种类繁多和栏目数量庞大的特点,90年代的“群众影评”呈现出栏目种类单一、栏目数量急剧减少直至消失的特点。而造成90年代栏目特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众文化的兴起、电影的市场化追求以及明星效应。第三章主要论述90年代“群众影评”在《大众电影》中的内容特点及其原因。不同于80年代“群众影评”的内容纷杂,90年代“群众影评”在《大众电影》杂志中所占的版面越来越少,篇数也急剧下降。主旋律影片成为90年代“群众影评”的主要评论内容。造成“群众影评”内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强调主旋律影片和电影娱乐性。第四章在90年代与80年代“群众影评”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了“群众影评”的变化反映的是当代电影泛娱乐化与批评失语的结论。
李月寒[7](2019)在《晚清广东报刊词研究》文中提出1833年,报刊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传入中国。广东因地处沿海,与外交流频繁且出版政策相对宽松,报刊出版行业较为发达。晚清时期广东出版了百余种报刊,在目前可见的半数报刊中,载词刊物占19种。报刊编选者或者出于艺术性原则、或者出于写实原则考量,总共选入报刊词142首。受刊载形式影响,报刊词作者的来源及身份等因素与传统文本不同。这些创作者以报刊同人及接受稿酬的专职作者为主,前者使得报刊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唱和阵地,而专职作者的出现则带来了匿名发表作品的现象。虽然报刊词分属不同刊物,作者身份差异也比较大,但其书写基本上以士人心态、女性恋情、怀古咏史、杂感闲情等题材为主,显示出了动荡变革时代下词人们共同的社会情感与认知。不过,在传统观念与新思想的冲突与交融共存的背景下,词人们共同的观照、书写又存在差异。晚清广东报刊词沿袭了粤词的雅健词风,同样具有意象壮美、选材真实、气象旷远等特色。晚清广东居潮流之先的独特历史地理形势也使得报刊词人以较为开放的心态接受并使用新语词与意象,形成了旧中有新的用典特色。此外,受报刊新文体影响,广东报刊词用语直接,尝试性地使用了呼吁、号召等口吻写作,表达颇具感染力。报刊词的大胆创新固然为词之发展注入活力,但必须承认在摸索过程中,词体本身情感哀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等特质也随之减损了。晚清民国是广东词学理论的总结期。报刊词学理论体量虽小,但问世较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开拓意义。其中《词曲考》与六篇《浮碧词》序跋集中梳理了词史流变、词律发展两个方面,而《词曲考》还专门针对词体的辨别进行论述,逻辑严密,较传统词论略有改良。晚清广东报刊词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词作的发表途径,还带来了词体特征、词作风格、表现内容及作者性质等多方面的变化,可以说晚清广东报刊词是古典词学近代化的重要环节。
刘天明[8](2019)在《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大批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他们传教办报、兴教启蒙,将近代西方先进科技和基督精神带进国人视野。就在这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那些无力跻身仕途的知识阶层开始选择投身报业,利用近代传媒抒家国情怀,感乱世之思。面对急骤变迁的政治大格局,他们或者选择坚守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困境与动荡中挣扎、妥协;或者放眼世界、接受西学,在改良与变革中摸索前行。而初登报坛,他们创作的诗文,充分展现了知识群体在面对西学冲击时的文化坚持与意识觉醒。其所形成的报载诗体也进一步推进了古典文学的近代转型。而游走在中西文化圈中的早期职业报人,一方面深切感受西学西技的科学与先进,另一方面又囿于传统理念与儒教思想的精神束缚,时刻处于矛盾困惑中,并成为动荡时局与文化裂变的抒写者与传播者。本文的研究对象沈毓桂就是其中之一。沈毓桂(18071907),字寿康,号赘翁,江苏吴江县人,晚清着名翻译家、思想家、教育家和职业报人。19世纪中期来到上海并皈依基督,与多位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30余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西学着作。1868-1894年,编辑、主笔晚清最重要的传教士报刊——《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刊发大量传播西学、鼓吹变革的政论文章和诗作。1881-1894年,受聘执掌中西书院,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西学人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刻文集《匏隐庐诗文合稿》,收录论说文47篇,诗作98首,是其晚年近代西学思想的集中体现。1904年,清廷封沈毓桂二品封典,准其旌表。可以说,沈毓桂是一位晚清时期具有近代启蒙意识的重要报人。鉴于以上认识,本文将沈毓桂置于晚清西学东渐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学为本位,史论结合,运用辑佚、考证、校勘等文献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其生平经历、启蒙意识、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并进一步探求传统文学的近代转型与晚清报刊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包含六部分:一是绪论;二是沈毓桂生平和思想,即第一章;三是对沈毓桂沪上交游情况的考证,即第二章;四是对沈毓桂诗歌创作的研究,即第三章;五是《万国公报》刊诗研究,即第四章;六是附录,包括沈毓桂诗文目录及《万国公报》刊诗目录。具体如下:绪论:在论述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述,确定选题的研究方向,建构系统的研究框架。第一章《沈毓桂的生平及思想》:第一节是对沈毓桂生平事略的考证。沈毓桂的一生因来沪谋生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半生他在家乡遵循传统儒生的生活方式,读书应试。因早年丧父备尝人情冷暖,形成沉郁内敛的性格。中年来沪,沈毓桂襄助西人翻译办报,皈依基督,近五十年传播西学、兴教启蒙,成为晚清上海重要的报刊文人。对生平事略的梳理、考证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节考察沈毓桂中年来沪后从事的各项文化事业。沈毓桂先后与众多传教士合作翻译西学书籍,编辑晚清重要传教士报刊,参与创办中西书院,提出“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中西文化圈中的重要人物。第三节研究沈毓桂的思想。沈毓桂在半生西学事业中,逐渐建立一种具有近代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启蒙思想。相对同时代的文人,他更独立自主,更具民主意识,且能更理性与透彻地批判传统礼教和封建统治。在办报办学多年后,他逐渐从一位落魄书生转变为近代知识分子。但是这种思想转变具有一定的双重性。一方面,沈毓桂在思想上更趋近代启蒙意识,另一方面,他又反复强调中学的根本地位,精神信仰一直处于游移状态。第二章《沈毓桂的交游》:第一节梳理沈毓桂在传统文化圈中的交游经历。沈毓桂虽皈依基督,传播西学,但生活中依然保持固有的生活方式及与国人、传统文化间的密切联系。他的交友圈中不乏翰林学士、朝廷要员和洋务人士,并在多年出版和教育工作中与后生晚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国人的交游是其西学思想下保留的传统文化底色,是坚守士人精神品格的一种体现。第二节勾勒沈毓桂在西人文化圈中的交游图谱。沈毓桂来到上海后,在各项文化事业中与众多传教士和西人保持友好地合作与交往关系。其中既有他皈依基督的引领者,又有他事业发展的同行者。沈毓桂与他们的交往是全面而立体的,并对其西学思想发展和启蒙意识地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章《沈毓桂的诗歌创作》:第一节对沈毓桂的诗歌创作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和考证,并划分出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从出版发行、思想内容和创作分期等几方面考证《匏隐庐诗文合稿》的文献价值。这本文集是沈毓桂西学思想和诗歌创作的集大成,收录了其重要的西学文章和大部分诗作。其中,诗作主要为早期传教和晚年留居上海时的创作,抒写诗人两个最为重要的思想转变期的心历路程和精神状态。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在前面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研究每一个不同阶段,沈毓桂的创作理念和诗学思想。信教初期的诗作展现了沈毓桂穿梭在传统社会与基督信仰间,一面努力保持原有的文人生活底色,一面陷于异质文化的抵牾与矛盾纠结中的精神状态,也流露出对传统社会的留恋和对重返仕途的渴望。在编辑报纸期间,沈毓桂开始尝试将宗教内容融入诗作,与报纸编辑宗旨一致。但是,在经历停刊等一系列打击后,他开始在诗作中叹人生失意,晚景孤寂,逐渐回归传统诗风。同时在多首与友人的交游诗中表达自己对西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第五节以刊发时间为线索探察沈毓桂诗歌创作与报纸刊诗之间的互动关系。初登报坛,沈毓桂的创作处于新题材新意境的尝试期。褒扬传教士的人品学识,实际上在为传播西学寻找支撑点和合理性。之后,诗作题材进一步拓展,关注社会民生,创作更为自主。报纸复刊后,沈毓桂的创作理念日渐成熟,诗作数量明显增多,题材更为广泛,风格更为多元。第四章《<万国公报>诗歌专栏刊诗研究》:第一节对报纸发行期内刊诗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和概述,关注不同时期刊诗栏目和刊载数量的变化及与报刊宗旨的关系。第二节从题材、体裁、内容、意境、艺术风格等角度考察报纸发行初期刊诗的特点、作用及对基督教传播的意义。翻译的赞美诗,原创的教义诗在题材和体裁上有所创新。其主要目的是联络各地教友并向传统社会倾斜以获得更多的关注。第三节研究报纸在向综合性报刊转型期内的刊诗情况,挖掘诗歌创作在近代报刊影响下的变化与新生。改名改版后,刊诗数量增加,题材也更为丰富。传教诗不再简单而直白的说教,更多展现教徒皈依的心历路程。更有大量劝诫诗,语言通俗浅显,说理深入浅出,进一步稳固刊诗在报纸的地位。第四节力证刊诗逐渐脱离宗教影响,选篇更加独立自主。复刊后,刊诗数量有所减少,但艺术性和审美性有所提升,且减弱功利性和实用性,回归传统诗学理念。第五节结合报载诗歌探索沈毓桂诗学思想及选稿原则。创刊初期,选稿倾向宗教宣传,与沈毓桂的宗教信仰相符。改版后,传统题材诗作增加,凸显报刊诗歌的劝诫功能。复刊后,选篇质量进一步提升,沈毓桂的创作在数量上占据主导。从选篇到刊诗逐渐实现其以文学审美为主,引导社会为辅的诗歌创作理念。附录:1.沈毓桂诗文目录;2.《万国公报》刊诗目录。
余巧英[9](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张洁[10](2017)在《介入与建构:1980年代的《星星》诗刊研究》文中认为1979年10月,曾因“反右”斗争停刊的《星星》复刊,此时,正值当代诗歌重要的转型阶段,《星星》在这一阶段的诸多作为,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留下了颇为丰富的记录和痕迹。本论文试图在对《星星》诗刊的活动的梳理中,再现《星星》在1980年代的诗学立场和诗学态度,挖掘刊物与1980年代诗歌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绪论部分:梳理1980年代的文学背景和期刊研究状况,从刊物发展与诗歌潮流、国家政策、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对《星星》的办刊历史提出追问,并结合《星星》诗刊研究的现状,打开研究空间,为下文深入细致研究做铺垫。正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星星》与1980年代的新诗浪潮之间的关系。诗歌复兴的号角在1970年代末便已吹响,在“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文学律令逐渐减弱之时,《星星》首先关注的即是老一辈诗人的创作,为“归来”的诗人们提供了发声的平台。同时,风靡198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也在刊物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不一而足的痕迹,朦胧诗人运动,先锋诗探索,都在《星星》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本章通过《星星》对“归来者”、朦胧诗潮和后朦胧诗潮的迎拒态度,发掘《星星》的办刊倾向——以支持现实主义诗歌为主导,兼顾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第二章梳理1980年代《星星》的诗歌活动,探讨作为媒介,《星星》对诗歌生产与消费所作出的贡献。《星星》在1980年代通过诗歌讲座、诗歌函授班以及诗歌习作修改等方式与读者和民间诗人对话,对其进行诗歌知识的普及和诗歌写作的引导,从而实现了对于诗歌生产的介入。同时,《星星》也通过各类诗歌评奖、流派专栏的开设,促进诗歌传播,在消费过程中建构经典。第三章主要研究《星星》在1980年代对海外和台湾诗学资源的引介。对于欧美诗歌的译介转载数量,《星星》在不同年份呈现的高低不同的态势,这隐形地揭示了《星星》办刊过程中曾受到过多方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但纷繁多元的海外诗歌也为国人打开了了解异域诗歌一扇窗户。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对台湾现代诗歌的关注中,《星星》成为对台湾诗歌系统介绍的重要一极,它最先发现台湾现代诗歌既古典又现代的写作理念,并引入到内地,这个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内地诗人的创作。论文的第四章,即是对前三章内容的归纳与提炼。《星星》正是在上述三章的诗歌活动中,完成了对于1980年代诗歌理论的建构。在整个1980年代,《星星》对于现实主义一如既往的关注和重视、对古典诗歌的呼唤,映射了刊物对于传统诗歌的坚守和引领。另一方面,《星星》对于现代诗歌的刊载,诗歌评论的同步推进,也体现了刊物对于诗歌现代化的倡导。结语部分,总结《星星》在诗歌创作、诗歌传播消费,异域资源的引入、理论的建构等方面的文学史意义和价值。1980年代的诗歌刊物众多,诗歌事业也十分蓬勃,《星星》诗刊地处诗歌发展的繁荣地带——巴蜀大地。从《星星》诗刊入手,探索地方性诗歌刊物在前进的诗歌浪潮中,如何介入到其中,并参与诗歌观念的建构。从另一个角度窥视1980年代的诗歌现场和文学面貌,从期刊这个视角,展开对1980年代诗坛及其相关文学现象的追踪。
二、寄语台湾(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寄语台湾(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外宣视角下的《中国文学》研究(1976.1-198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节 选题缘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论文引起的思考 |
第2节 关于英文版《中国文学》及其研究现状 |
第3节 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及其刊物设置的意识形态内核 |
第4节 1976.1 月至1980.12 英文版《中国文学》的微观研究 |
第1章 1976年1月至1980年12月英文版《中国文学》中国现代、当代作家的翻译状况 |
第1节 1976.1-1977.12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名单及其相关译介文本情况 |
第2节 1978.1-1980.12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名单及其相关译介文本情况 |
第3节 中国现代作家、当代作家作品翻译选择背后的文化宣传 |
第2章 1976年1月至1980年12月英文版《中国文学》政治家文本的翻译状况 |
第1节 1976.1-1976.12 政治家文本英文翻译情况概述 |
第2节 1977.1-1980.12 政治家文本英文翻译情况概述 |
第3节 政治家文本英译的内在表述:从诗词到论文 |
第3章 1976年1月至1980年12月英文版《中国文学》封面美术图片刊载的文化意义传达 |
第1节 1976.1-1977.12《中国文学》封面美术图片概述 |
第2节 1978.1-1980.12《中国文学》的封面美术图片 |
第3节 1976.1-1980.12《中国文学》封面美术图背后的对外文化宣传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5)“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谢冰莹生平简介 |
二、前人对谢冰莹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 |
三、本文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从军日记》与“大文学”写作 |
第一节 《从军日记》与《中央日报》副刊 |
第二节 对“大文学”写作理念的思考与突破 |
第二章 《抗战日记》与抗战文学 |
第一节 文艺工作者与女兵身份的构建 |
第二节 《抗战日记》与报告文学的勃发 |
第三章 《黄河》与西北统战区文学 |
第一节 《黄河》的创办与争议 |
第二节 对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取舍与背离 |
第三节 《黄河》对西北统战区文学的贡献 |
余论:赴台后的妥协与坚守 |
第一节 左翼思想的隐匿与修正 |
第二节 立场转变后的创作倾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谢冰莹年表(1906—2000) |
(6)20世纪90年代《大众电影》“群众影评”现象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价值 |
1.2 选题原因 |
1.2.1 《大众电影》杂志的影响力 |
1.2.2 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特殊性 |
1.2.3 90年代大众文化的兴起 |
1.2.4 “群众影评”的衰落与消失 |
1.3 相关研究成果 |
1.3.1 《大众电影》研究 |
1.3.2 “群众影评”研究 |
1.3.3 封面研究 |
1.3.4 其他研究 |
1.3.5 研究成绩与不足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大众电影》与“群众影评” |
2.1 “新中国第一电影刊物”——《大众电影》 |
2.1.1 崭露头角:1950 年-1966年 |
2.1.2 辉煌时代:1979 年-1990年 |
2.1.3 转变:1991 年至今 |
2.2 “群众影评”与《大众电影》 |
2.2.1 “群众影评”的概念内涵 |
2.2.2 《大众电影》中的“群众影评”栏目例举 |
3 90年代“群众影评”栏目特点及其原因 |
3.1 从群众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变迁 |
3.1.1 “群众影评”成为群众文化的衍生 |
3.1.2 大众文化对“群众影评”现象的消解 |
3.2 市场化追求与明星效应 |
3.2.1 市场化经济下催生文化消费时代到来 |
3.2.2 明星效应初现端倪 |
4 90年代“群众影评”内容特点及其原因 |
4.1 明确主旋律,强调国家意识形态 |
4.2 提倡多样化,强调娱乐性 |
5 泛娱乐化与批评失语 |
5.1 泛娱乐化的表现及其影响 |
5.1.1 “泛娱乐化”的概念及其表现特征 |
5.1.2 电影杂志“泛娱乐化”的影响 |
5.2 当代电影的批评失语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晚清广东报刊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晚清广东报刊及其所载词概观 |
第一节 晚清广东报刊的兴盛与新变 |
第二节 晚清广东报刊中的文学内容 |
第三节 晚清广东报刊上词作刊载及其形式特点 |
第二章 晚清广东报刊词作者及其活动考述 |
第一节 词作者身份与创作的关系 |
第二节 部分词人考证 |
第三节 报刊媒体上的词人唱和 |
第三章 动荡与变革时代中的广东报刊词的人文精神 |
第一节 王朝末世的身世感慨与家国忧戚 |
第二节 蕴含着岭南风情的怀古咏史 |
第三节 生活化的闲情杂感书写 |
第四节 新旧交替时代的情爱表达 |
第四章 晚清广东报刊中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承继粤词的刚健词风 |
第二节 旧中有新的引经用典 |
第三节 具有感染力的遣词造句 |
第五章 晚清广东报刊中的词学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晚清报刊词论中的词史观 |
第二节 晚清广东报刊中的声律论 |
第三节 其他问题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词作辑佚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8)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展望 |
1.沈毓桂研究 |
2.《万国公报》研究 |
3.晚清报刊诗歌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沈毓桂的生平及思想 |
第一节 沈毓桂生平事略 |
一、家乡生活 |
二、来沪谋生 |
三、皈依基督 |
四、返乡应考 |
五、定居沪上 |
六、晚年生活 |
第二节 沈毓桂的文化生涯 |
一、传教士的华人助手 |
二、编辑主理传教士报刊 |
三、执教中西书院 |
第三节 沈毓桂的思想 |
一、职业报人理念 |
二、近代思想价值观的确立 |
三、对传统社会的批判 |
四、精神信仰的游移 |
五、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的双重性 |
第二章 沈毓桂的交游 |
第一节 沈毓桂与国人的交游 |
一、传教期间的访友诗作 |
二、借由报纸的文字之交 |
三、沈毓桂与王韬 |
第二节 沈毓桂与西人的交游 |
一、结交众多传教士 |
二、与艾约瑟的交游 |
三、与林乐知的交游 |
第三章 沈毓桂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诗歌概述 |
一、创作概况 |
二、历史分期 |
三、《匏隐庐诗文合稿》 |
第二节 1861-1867 年的诗歌创作 |
一、入教初期的自我否定 |
二、寻找精神慰藉及对传统的复归 |
三、对回归传统的渴望 |
第三节 1877-1883 年的诗歌创作 |
一、西人西教的影响 |
二、传统文人的自我审视 |
第四节 1889-1897 年的诗歌创作 |
一、交游诗与西学思想 |
二、感怀诗与晚年生活 |
第五节 诗歌创作与报纸的互动关系 |
一、初登报刊的创作尝试期 |
二、丰富题材的过渡发展期 |
三、独立自主的成熟运用期 |
第四章 《万国公报》诗歌专栏刊诗研究 |
第一节 诗作刊发 |
一、刊载概况 |
二、栏目变更 |
第二节 新报时期的刊诗 |
一、宣教信教诗 |
二、送别诗 |
三、唱和诗 |
四、悼亡诗 |
五、劝诫诗 |
第三节 公报时期的刊诗 |
一、传教诗 |
二、劝诫诗 |
三、其他题材诗作 |
第四节 复刊后的刊诗 |
一、脱离宗教宣传 |
二、诗作选登相对独立 |
第五节 沈毓桂诗学思想与刊诗选篇 |
一、基督教信仰与传教诗歌选登 |
二、传统诗风的守护与传统题材诗的选登 |
三、强调文学的实用价值与劝诫诗的选登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
小结 |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
小结 |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10)介入与建构:1980年代的《星星》诗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星星》与1980年代的新诗浪潮 |
第一节“归来者”集结的方阵 |
第二节“朦胧诗论争”发声的平台 |
第三节“后朦胧”诗潮中的驳杂声音 |
第二章 生产与消费中的介入与建构:1980 年代《星星》的诗歌活动 |
第一节 培育与再生产:诗歌讲座、习作修改和函授班 |
第二节 介入消费与经典塑造:诗评奖和“流派诗歌专栏” |
第三章 《星星》的海外及港台诗歌引介 |
第一节 欧美来鸿:徘徊于现代与传统之间 |
第二节 港台的风:从乡土到现代的引领与植入 |
第四章 《星星》与1980年代诗歌理论的建构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 |
第二节 古典和传统的召唤 |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吸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四、寄语台湾(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外宣视角下的《中国文学》研究(1976.1-1980.12)[D]. 杨玲.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不惑”之年的回望与思考——纪念《红楼梦学刊》创刊四十周年[J]. 梅新林. 红楼梦学刊, 2019(04)
- [5]“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D]. 朱晓莲.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6]20世纪90年代《大众电影》“群众影评”现象论析[D]. 赵妍煜.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晚清广东报刊词研究[D]. 李月寒. 暨南大学, 2019(02)
- [8]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D]. 刘天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9]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10]介入与建构:1980年代的《星星》诗刊研究[D]. 张洁.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