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陈玉林论文_陈玉林

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陈玉林论文_陈玉林

摘要:现如今,电能被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并且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在实际的供电中,往往有供电不畅等情况,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供电线路的不良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概述,接着对存在的现状进行相应的阐述,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希望能对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显著提高,对用电量的需求也显著增大,电力企业发生线损的频率逐渐增多,对电力企业的正常供电造成不良影响。基于当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弊端,寻求科学有效的线损管理方法是现阶段值得重点探究的。

1.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其本质是一种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由电能计量遥测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配变检测计量系统和集中抄表系统等组成。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所涉及的控制点较多,控制面较广,且整个管理系统的业务复杂多样。在整个电网管理系统中,集中抄表系统占据着核心地位,其通过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引用到电网系统中,实现对电网数据的获取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1]。

2.电力线损管理工作现状

电网的线损管理是指对电网中的有功电能、无功电能以及电压损失等方面的管理,将电网的线损尽量降低,并对线损所造成的的危害进行全面检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果。强化电网的线损管理,不仅能将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加以控制,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电网线损的降低,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以满足工业生产的用电需求。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并不能深刻认识到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线损管理方法,而且并未在线损管理方面寻求到相对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就造成了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有待解决。线损管理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线损计算存在偏差,且无法指定减损方案[2]。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将电表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按照线损理论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进一步分析线损的直接原因。电力企业所采用的线损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以至于线损计算的影响因素较多,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线损计算结果,这就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对线损位置作出准确判断,并获取准确的线损原因,以至于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损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减损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方面也停滞不前。

3.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

3.1日常用电检查中的应用

日常用电检查是电力企业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内容。以往的日常用电检查需要工作人员去现场一一检查记录,其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误,造成线损分析结果的偏差。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到日常用电检查中,可以实现对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仅为线损分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源,而且能有效制约和排出窃电行为或者电能计量故障等问题。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对电网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进行报警,而工作人员只需要对报警点的电流、电压和电能负荷状况进行收集,就能准确掌握用户真实的用电情况,加强对用户日常用电的管理[3]。

3.2自动统计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对实现线损计算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计量自动化装置的应用,能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对不同电压下的线损进行统计,同时对于周期时间可以自行设定,这样就能将电压等级和周期等多种参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线损工作。在线损工作的自动统计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操作,则工作效果十分有限,而电力计量自动化装置的应用,不仅保证统计工作质量良好,而且能对系统异常进行及时报警。

3.3监测系统的应用

在线损管理中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对电力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并根据相应的流程对相关问题进行检测与诊断。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每间隔24小时就会对各个节点的功率数值、表码数值、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进行收集与汇总,并将其传输至终端进行分析与检测,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外,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还能对电网运行进行计量与控制,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能从根本上降低线路损耗,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线损工作的准确性[4]。

3.4构建线损模型

在线损管理中通过线损模型能帮助电力企业对线损情况和用电情况进行实时掌控。而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变电站、户外关系与计量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能有效构建线损模型,且利用该模型所获取的线损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同时,一旦电力系统异常运行,电力数据发生变化,该系统能自动调整以适应实际供电情况[5]。

4.降低电网线损的管理措施

4.1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在工作时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建立减损的指标,在吸取教训的同时积累经验[6]。要及时地掌握降损的动态情况,并对受线损影响较为严重的线路实施监控和调查,并及时的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整体布局上,要对各级的线损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并发动组织人员开展线损计算工作,将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历年各地区实际的线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出原因,分析影响这些差距的因素,制定更完整优质的方案。

4.2强化管理,改善电网

应该有效把握住电气化建设这一契机,同时对线路设备加以完善,进而对电网结构进行改造,确保网络结构得到及时的优化,进而改善供电的电压。要以经济供电半径配置电源点,在一些地方使用“多布点,短半径,多回路,小容量”的方式。除此之外,应该对电源点的位置进行全面的分析,要看其是否设置在负荷中心位置。进而减少布局不科学带来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7]。

5.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对于线路损耗而言,其是电力企业运营发展中应该重视的主要问题,电力企业应重点关注与研究线路损耗管理工作。然而,电力计量自动化对于改善线损工作有着明显的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全面认识线损管理中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及时分析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案,使线路损耗降到最小,进而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使其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罗玄,王泽贤,蒋友权,补黔江.电力计量自动化现场无线通信检测装置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9,27(09):83-87.

[2]张凯.电力计量中心自动化仓储系统电气设计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9.

[3]刘晓毅.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J].低碳世界,2019,9(04):108-109.

[4]周艳华,雷梦真.智能电能表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213.

[5]孙勇,阙华坤,林国营,蔡永智.基于计量自动化的主站移动监控平台研究[J].中国测试,2018,44(S1):156-159.

[6]陈桂力.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8(34):251-253.

[7]叶沛祥.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8(10):26-27.

论文作者:陈玉林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陈玉林论文_陈玉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