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腾飞,社会基础建设的拓展,工程造价行业也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程造价中造价预算是造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认真分析不足之处,同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相对应的方法提高其准确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超预算原因;控制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个施工环节都有出现问题的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加强管理,预估管理出现超预算的项目,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合理的资金范围内竣工,为顺利施工奠定夯实的基础。造价预算对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超出预算,使得工程造价的作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就需要做好一切防御措施,运用管理体系来控制超预算,保证所有的资金都能得到良好的应用,让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重要意义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造价预算可以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投入进行了解,可以有效的计算出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差额,然后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在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各个施工环节的成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对建筑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确保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工程预算可以科学合理的设计造价方案,把工程支出账单整理成明细账簿,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编制成一个投资方案,投资方和施工单位在签约合同的时候做好工程规划,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时侯,减少资金的投入,最终提供一个完善的工程造价方案。(2)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为了施工质量随时可能出现变更施工方案的情况,最终导致资金运转出现问题,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不利因素的出现,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提前制定一些合理的预防措施降低因工程造价设计不完善出现问题的概率,否则会出现返工、设计方案变更的现象,加大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3)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效益。工程造价预算可以对成本投入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最低的工程造价赢取最高的经济利益。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造价预算的编制不合理
造价预算的编制不合理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出现超支的最大原因。造价预算的编制以通俗的语言来介绍,便是在进行造价预算时,依据的条条框框,相当于现代公民要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一样,造价预算也有其依据的“法律规定”。如果这份“法律规定”制作的不合理,则会造成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出现超支。而造价预算的编制不合理的情况有:第一,存在缺漏的项目;第二,整个编制的体系不完善,相对混乱。无法向投资商、建筑商等提供相关建筑工程正确的支出收入情况。
2.2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建筑材料的价格出现变化
造价预算是在建筑工程开始前进行的。因此,在工程建设开始后,原先造价预算所做的有关材料方面的费用支出会出现变动实属正常。因为市场的原因,材料的价格会不断出现变动,影响建筑工程原先的造价预算,导致超支。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动导致预算超支也是建筑工程公司所面临的最为头疼的原因。
2.3进行造价预算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失误
造价预算工作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仔细的工作,因而需要工作人员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进行造价预算工作时,工作人员若是没有对工程进行整体的把握,对其资料了然于胸,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工作的话,则出现预算超支的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2.4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
建筑工人的技术也是导致出现预算超支的因素之一。若是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良好,不但可以按照约定的工期完成工程,可能还会带来意外的惊喜——提前完成工程建设,这不仅不会导致预算超支,预算剩余的情况也是可能存在的。但是若是工人的技术水平稍逊一筹,则会出现工程建设不顺利的情况,导致工期延长,或是材料费用多支出,从而导致预算超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有效控制策略
3.1全面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
为全面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应到现场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仔细勘察,认真分析相关图纸及有关工程资料,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地预算编制,切实提升建筑工程预算的有效、合理性;(2)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应充分结合项目工程图纸以及市场材料价格来进行科学合理地计算,并对工程的预算资金进行科学有效地配置,有效地保证工程施工中各相关成本及费用得到科学地运用,同时还要严格地检查核对各相关费用是否在预算编制的右控范围内,切实有效地保证工程预算的可行性;(3)工程造价编制人员还要充分地考虑社会环境市场各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最大程度地确保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尽可能地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对预算编制的影响,全面提升预算的实用价值。
3.2全面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对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应从预算编制管理人员的身上找原因,全面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切实加强预算管理,从而确保造价预算得到合理地控制:(1)全面落实预算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不论是内容还是方式上都要得到有效地补充和完善,全面提升培训工作的质量;(2)预算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做好行业及市场环境各因素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以及人工等相关成本支出项目的动态变化;(3)应结合相关图纸明确各材料的定额单价,积极总结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客观规律,切实有效地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3.3全面落实市场调查和预测工作
以上所述的各项工作中所涉及的市场内容都比较分散,不够集中。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过程中需先进行外部市场调研及相关预测工作,特别是对于材料市场价格的监测管理,应做好相关价格资料的收集和价格波动预警工作;此外,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对预算预留一定的浮动范围,有效地保证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合理地避免了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
3.4全面提升预算管控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施工现场也需要非常多的原材料,材料成本也特别高,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总成本中占着很大一部份。因此,想要全面提升预算的管控力度,就要全面的做好各项的强化工作。在工程的开发设计时就应着重预算管理工作,切实将预算管理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在工程建设的具体施工期间,一定要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再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控,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变更以及返工,促进造价预算控制的顺利落实以及成本的最小化。当工程进入到竣工结算期间,竣工资料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应加强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工程量的审核等相关工作,特别是在核算工程量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进行分析和计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核算出材料中出现差价的地方,科学地找到超预算的有着因素所在,以便于今后的工程项目工作中得到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整改。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应将管控工作切实落实到整个工程建设和全过程发中去,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真正落实造价预算控制工作,有效地避免超预算的情况出现。
3.5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预算控制
对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而已,施工阶段资金投入量占比较大。同时由于造价在项目施工时所受影响很小,这就意味着该阶段想要节约资金比较困难。然而从笔者所经历众多项目建设来看,建筑工程施工时由于存在着诸如临时变更、材料浪费、意外灾害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往往会造成预算出现上涨,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那么将会对企业该项目经济效益受损。对此,造价管理人员编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预算中必须要把合同与设计图纸中各项技术与经济指标充分纳入进去,同时对于各工序所需的人机材等数量也要明确标注,然后还需要科学估算工程施工期间各项费用支出。最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严格执行,以此避免出现预算超支情况。另外,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确实由于客观因素而导致变更产生时,造价人员应及时做好相应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个施工环节都有出现问题的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施工管理力度,对于可能出现超预算的项目制定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合理的资金范围内竣工,为顺利施工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洁玲.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344.
[2]许一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11):201~202.
[3]周文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J].四川水泥,2017(01):181.
论文作者:秦雪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