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和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我国的电网覆盖面也在不断地扩大。而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也在我国各地区各种复杂的环境下运行,并且是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电气线路联系起来的。一旦受到环境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就难免会发生故障。因此,我国必须通过不断地加强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以此来提高继电装置正常运行的能力,切实保护好我国的电力系统。基于此,本文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
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系统所追求的发展方向,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另一个事发电控制的自动化。另外,继电保护的自动化技术和装置的水平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反应和制约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水平和能力。
1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必要性
继电保护是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对电力系统的监控管理,当电力系统一旦发生系统设定运行方案以外的运行情况,超出了系统正常可运行的范围的时候,继电器就会发出电子系统通断处理,从而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的基本元器件,实现电力系统运行中对自动化设备的有效保护。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以较短的时间切除电路故障点与电力运行系统的衔接,从而防止故障点对电力系统的长时间影响,切断系统的同时向电力运行维护人员发出不安全电路信号,方便电力运行管理人员及时对故障点进行处理。继电保护系统是提高电路系统运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电路自动化维护的可靠方法,是保证电路系统安全运行,加强电路系统自动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2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工作特点
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比如短路或者过载运行,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才能及时发送对应的信号,操作其它电气设备将故障点及时切除。而电力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机率相对较小,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不是很频繁。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形式包括拒动故障与误动故障两种,其中拒动故障是指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可靠的动作,从而无法将电力系统的故障及时切除,如果继电保护装置故障严重,有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崩溃;而误动故障则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因自身动作特性不良,或者受到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在系统未发生故障时发出误动作,继电保护的误动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而自动化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针对电力系统中各种设计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对于自动化装置而言,其主要的故障形式就是无法保证运行参数的测量、调节、传输与控制的准确性。
3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的因素
在二次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电压和电流互感器是继电保护测量设备的起点,因此在其运行过程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主要是由于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较少或者线路连接困难等因素而造成多点触地或者未接地的现象,从而影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除电压以及电流互感器的因素外还包括在继电保护装置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技术不足或者使用制作偏差的因素,从而造成装置性能的偏差性,为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加大其运行管理难度,造成运行的不安全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加大对其装置的检验,避免由于装置问题而造成的安全性问题。
除上述两种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导致继电保护装置非可靠性的重要原因。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对运行过程的操作性和装置的检修方面。首先是操作性因素。对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规范性操作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针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运行都需要技术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性与责任心。其次是针对装置的维护问题。继电保护装置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运行不当或者没有进行及时的装置维护,都会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措施
4.1改善工艺,提升其容错率
想要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可以采用硬件冗余技术进行其容错率的提升。容错率的提升,能够有效保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及时有一个装置发生故障,也能够保证系统的继续运行,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目前来说我国硬件冗余技术的运行主要采用多表共计、设备并联以及备用切换这三种方式来进行拒动率的降低么从而能够达到继电保护系统的全面化检测,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加强其运行效率。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进行盲目的设计,应该按照该区域的基准进行严格的设计,避免不必要资源的浪费。
4.2提高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人员必须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管理工作,以确保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运行,即技术人员必须结合各项评价继电保护系统指标进行准确计算,以实现提高计算保护装置运行准确性,有效区分故障的正确不动作。针对电力系统二次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回路,对其保护主要是继电保护辅助配套装置,该装置也会对继电保护系统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加强继电保护辅助装置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4.3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维护工作
维护工作是保证继电保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技术人员需要加强继电保护日常运行管理和维修,以实现提高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目的。技术人员首先要针对继电保护装置制订定期检修计划,并实际开展定期检修工作,针对二次设备元件标志、名称等是否齐全,检查转换开关、按钮、动作的灵活性,是否存在烧伤情况等,同时排除继电器、接线端子螺钉松动故障。技术人员还需要加强排除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二次引线端子的故障,排除断路器各个操作机构的故障问题。
技术人员应依据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分类维护和管理,其中一类装置必须确保无运行缺陷,同时设备完好。二类装置允许存在一定缺陷,但不会危及安全。三类装置存在重大性能问题。
4.4提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除以上针对设备的可靠性提升措施外,人为因素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运行中的也尤为重要。在相关技术人员针对设备事故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以及技能的保证,确保其能够针对发生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工作流程的熟悉度以及事故应变能力的灵活性进行提升。在维护人员的管理过程中适当的奖惩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责任心,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运行的科学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保证人们正常用电的必要条件,而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的重要系统设备,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注重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和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技术人员需要针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改善,确保提高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常芸,张伟华.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2)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袁哲,刘旭东,宋娜娜.数字通信世界.2018(06)
[3]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特点与应用解析[J].鞠磊.科技经济市场.2015(09)
[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郝国龙.通讯世界.2017(22)
论文作者:陈祎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装置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故障论文; 可靠性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