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公路管理局直属二分局 637100
摘要:伴随我国公路建设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城市化建设、道路交通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形成巨大的道路交通网。隧道公路作为公路建设项目当中的一种,在开展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尤为常见。在隧道施工阶段,必须注意做好地质条件的勘测,从而确保针对不同的地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开展工程。而超前地质预报作为常见的地质勘测方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中,笔者将针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并对技术内容展开分析。
关键词:公路;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应用情况;技术分析;
0引言
伴随我国道路交通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在开展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实行有效的技术应用,对于提高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和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超前地质预报是开展隧道公路施工时常见的技术之一,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可以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良好检测,确保在进行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层、突水、坍塌等事故问题。为此,本文中笔者将对公路隧道工程开展过程中,对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超前地质预报的特点和技术内容展开探讨。
1 TSP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现状分析
TSP技术是瑞士Amberg技术公司推出的一种新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地质的情况进行探测分析。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掘进,使钻孔能够延伸到土地当中,并通过释放声波信号来侦测周边土质、岩体的情况,并通过声波信号的回传确定地质的实际情况。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够对公路隧道的施工带来重要的安全保障。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则需要对部分细节问题进行额外注意,具体如下:
第一,预报精度和分辨率方面的问题。TSP在探测过程中,对地质信息的采集相对于地质钻机来说较少。TSP是通过发射和反射声波信号,从而对地质的情况进行有效探测。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对掌子面前方的岩性做出基本判断。另外,由于其预报的精度相对较低,在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对水层和软弱面的位置探测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注意此类问题。
第二,波速和解译方面的问题。能否良好的对速度参数进行获取,对于加强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TSP超前地质预报的数据解译过程中,部分结论都是通过波速来进行获取的。但是若只是对波速数据来进行判断,则会使最终得到的结论准确度大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工作人员以及TSP超前地质预报操作工作人员都是通过此项技术对隧道工程区域的地质来进行类别划分的。TSP可以对围岩的类别进行判断,但应当通过对开挖掌子面的情况进行二次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判断地质情况。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TSP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过程中,除了要确保对预报波速数据进行良好分析,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采取其他的技术方式来进行实际地质情况的判断,确保最终得到的信息准确无误。
第三,岩溶预报方面的问题。岩溶预报是TSP超前地质预报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此项技术的预报难点之一。在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工程开展区域的土质进行检测前,应通过其他地质勘测的方式来进行分析观察。通常情况下,TSP在针对暗河以及溶洞时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而在针对比较小的溶洞或其他不规则圆锥形、圆柱形溶洞时,其最终的预报数据仍然有存在误差的可能性。为此,加强TSP应用过程中的技术能力,确保TSP反射波能够具有更好的技术准确度,也是相关从业工作者应当加强思考的工作内容。
2 TSP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分析
目前,在开展公路隧道施工前,使用TSP超前地质预报对施工区域的地质进行勘测,对于提高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而针对不同的公路隧道项目,对TSP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应用方法也各不相同,下面笔者将进行简单的技术分析。
2.1地质雷达预报技术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也被称为GPR技术,它可以通过对岩体内的带电性进行分析,从而使用广谱电磁波来对围岩的具体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使用此项技术,可以对二十到三十米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针对暗河、溶洞、断层破碎区域以及节理裂隙发育区都能够进行良好侦测。此外,地质雷达预报技术还能够对土地内的水以及洞穴进行良好预报,对TSP预报勘测小溶洞的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弥补。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地质雷达预报的反射信号较为容易受到影响。同时在预报的结果方面也较为单一,尽管可以对空洞等区域进行勘测,但是其作用长度较短。相关技术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当针对工程现场环境进行分析。
2.2红外探水预报技术
红外探水预报技术能够对含水的构造进行良好的勘测。通过对岩体内的热性质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完成地质探测工作。红外线探水预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数据结果采集高效,操作过程简单等实际特点。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同一条隧道进行多次的监测,从而使相关地质数据更加清晰准确。
3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用的不足分析
公路隧道地质勘测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往往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区域。部分公路隧道施工团队技术人员,由于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之需要长时间进行地质勘测分析,对于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于技术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勘测精度都有着较高要求,而部分施工团队技术人员相对较为缺乏经验,并在人员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给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整体效率和精度造成一定影响。此外,部分施工团队在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勘测设备都较旧,在勘测的精度和技术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也使得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影响,难以发挥预报技术的实际价值。
4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应用情况的建议
为实际加强公路隧道工程开展过程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应用,建议相关技术人员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确保对各类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方法进行良好的掌握。相关负责人应当积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情况,通过开展定期会议,进行全员的技术培训。同时,在人员方面还应当积极加强技术团队建设,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从而更好的开展地质预报勘测工作。此外,在设备方面也应当进行积极的准备。针对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实际技术需求,加强对相关设备的采购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不会受到影响。另外,在进行地质预报勘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避免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对设备造成破坏。从而更好的开展地质预报工作,提高地质预报的技术效果,更好的开展公路隧道建设工作。
5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公路隧道的工程数量在不断增多,对地质预报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笔者认为,未来超前预报发展应当充分加强以下几方面技术内容:一是应当加强地质预报设备的硬件配置,加强硬件升级,从而使地质预报的精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是需要确保地质预报设备和技术内容能够更好的对各类地质体进行勘测,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应加强地质分析与超前预报的结合情况,并根据地质体的发展规律进行经验的积累,确保预报的准确性得到加强。
6结束语
综上所述,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于加强公路隧道开展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相关从业人员应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并针对公路隧道的施工要求对地质预报的精度和效率进行进一步的加强,从而为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带来更大保障。
参考文献
[1]朱保健.TSP法及地质雷达法相结合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17(05)
[2]唐曾智,田新成,夏沅谱,李二兵,谭跃虎.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可靠性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7(04)
[3]罗利锐,刘志刚,闫怡冲.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提出及其发展方向[J].岩土力学.2011(S1)
论文作者:张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地质论文; 超前论文; 技术论文; 隧道论文; 过程中论文; 公路论文; 情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