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创新极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发达国家创新极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范 旭1,张 毅2

(1.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2.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 创新极理论是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用来描述创新活动高度集聚的现象。根据极的构成和性质,创新极可分为区域创新极、产业创新极和机构创新极。通过对波士华、硅谷和卡文迪什实验室等西方国家创新极发展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产业分工和错位发展、完善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以及开放宽容的创新环境等,都对创新极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其创新极发展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创新极;增长极理论;区域创新极;产业创新极;机构创新极

一、引言

当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投资驱动或消费拉动,创新早已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再次明确了创新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中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和推动作用。在2018年1月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时任科技部部长万刚把“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2018年中国科技工作的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创新极是创新活动高度聚集的现象,它可以加速创新要素的聚集和扩散,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丰富中国创新发展的内涵,从而为中国在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创新极概念的提出

“创新极”(Innovation pole)理论是在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的基础上形成的。早在1950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在其著作《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一书中就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并在其1955年出版的著作《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中对增长极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不是在每个地区以相同的速度平衡进行,而是在不同时期,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一般主要集中在创新能力比较突出的产业或地区,它们逐渐成为一个产业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进而带动周边产业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这些主导性的产业或地区就变成了“增长极”。

国内部分学者对创新极关注较早,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庄峻(1998)最早提出“创新极”这一词语,他在《信息增值工程——我国特区、保税区功能创新增长极之四》中提到“作为当代信息技术最新进展之一的信息增值工程,更是我国跨世纪改革开放排头兵——各经济特区、各沿海及内陆保税区实现功能创新与跨跃式增长的又一个重要创新极。”李凌己、胡平(2005)最早对“创新极”概念进行了阐释,他们认为“创新极”是描述创新在一个国家、地区创新活动和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概念,具体来说指的是一个创新机构或群体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活动中起着推动作用、居于领导地位的现象,主要用来明确大学等科研创新机构在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进而解释大学等科研创新机构与国家创新体系的相互关系。姜澄宇(2006)对“创新极”的概念做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大学等创新机构在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中,扮演了带动国家创新能力发展的角色,处于一个国家创新水平的高端的‘极’点位置。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正在成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创新极’。”李子彪(2015)认为:“创新极是指区域经济系统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新活跃、对区域经济有支撑作用、对其他产业有技术溢出效应的创新型产业,是区域创新系统功能在产业层面的技术创新集聚化表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相对于整个区域创新系统,这些产业创新子系统处于一个‘极’的位置,扮演了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角色。”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对创新极的概念归纳如下:创新极主要描述在一个区域、产业或机构中创新活动高度集中,并在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极点”位置,它可以促进创新资源的聚集和扩散,带动周边其它区域、产业和要素等的迅速发展。

三、创新极的特点和分类

1.创新极的特点

根据创新极的概念,可以看出创新极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在一个区域、产业或领域的创新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有效吸引科研人员、投资者和业界技术精英在此从事研发活动,产生极化效应;二是创新活动可以促成人才、资本、技术等相关生产要素的聚集,产学研等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相互流通,研发信息传播速度快,技术转移扩散迅速,可以产生集聚效应;三是创新极活动可以产生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经济、科技、文化等相关要素的发展,使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等迅速发展。

2.创新极的分类

在创新极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极的构成和性质可以把创新极分为区域创新极、产业创新极、机构创新极三类。

网聊时,徐云天对吴丽藻关怀备至。渐渐,她陆续说出自己的感情生活。徐云天戏谑道:“徐河有钱,肯定有好多女孩羡慕忌妒你。你别让大鱼跑了,至少得从他身上捞几百万!”徐云天一再想诱吴丽藻说出贪心的话,拿给父亲看,让父亲幡然悔悟。然而,吴丽藻始终没表现出过度的物欲,他只得另辟蹊径。

区域创新极是创新要素在某一区域的聚集而形成的创新核心区,其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和支配性,可以影响、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创新活动和区域发展。形成初期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进行规划引导,企业、研究机构、人才等创新要素不断流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分配等各环节方面紧密联系,资源、市场等实现有序整合和分工,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极域”,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区。一般情况下,区域创新极内又可能有多个错位发展的创新“极域”。

试件的制作步骤如下:①按所需用量称量好,依次加入石英砂、水泥、石膏,搅拌均匀,加入 1% 硼砂溶液后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微胶囊,继续搅拌均匀。②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料倒入模具中,震荡捣实。③在室温条件下静止1 d后,脱模。放在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内,养护7 d。

水质评价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选取的评价因子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及粪大肠菌群。根据相关规定,古宇庙水库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功能区划为Ⅲ类,执行Ⅲ类水质标准,因此,在三类水质标准的基础上,划分污染等级,计算各污染因子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整个评价体系权重的88%是总磷的,即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总磷的污染贡献最大。水质评价标准见表1。

“波士华”指的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纽约为核心城市,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多个大都市和附近中小城市,又称为波士顿一纽约一华盛顿城市群,简称“波士华”,该区域是目前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也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的城市群,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和美国最大的产业创新基地,被视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将其称为“美国的主街”(Main Street of the Nation)。

主要经验:(1)政府进行政策支持和法律规范。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对硅谷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每年都给硅谷的大学大笔拨款,支持其在国防、通信、材料、信息等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应用研究,并通过政府采购和低息贷款等政策引导大学和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研究,这种集大学研究、军费赞助及企业家为一体的模式使硅谷地区工业发展获得了自我增强的能力。同时,美国政府还根据市场情形出台了许多鼓励和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如税收制度、专利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行业保护制度等,为硅谷的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美国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高科技创新也非常重视,相继制定了《小企业技术创新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保护这些企业的创新发展。(2)大学和企业重视人才鼓励创新。硅谷的崛起与硅谷内大学和企业的作用密不可分,这里聚集着包括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知名高校、风投企业、创新型孵化器等机构,形成一个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圈。大学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组织进行科研攻关,将新科技产品的开发与教学科研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从专业选择到社团活动都为创新提供支持。在这种模式下,硅谷的大学培养了大批工程师和科学人才,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供应基地,这对硅谷发展和初创公司成长都十分必要。同时,硅谷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人才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支持和资助员工(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到附近的大学参加培训,或是邀请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到企业做报告,以求它们的员工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技术和知识。(3)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在硅谷,进行电子生产的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它们为了推动创新又需要通过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合作,这是硅谷地区特有的一种现象,被外界称为“硅谷悖论”。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一般通过非营利的基金会运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推动他们的创新发展。同时,众多企业都与当地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通常给大学提供研究资金和设备,或是直接参与到研究项目中去,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业当中,实现研发成果的顺利转化。而大学或研究机构则可以从企业获得大量的科研资金,使得科研项目能顺利开展,并作为技术拥有者向企业发放专利许可和进行技术转让来实现产学研合作。这种方式强化了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大大促进了硅谷电子工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4)吸引和聚集世界各地的创新人才。硅谷是“高技术学者的社区”,这里的创新环境、宽容文化和成功地位使其成为一个吸引人才的“磁石”,吸引着美国和世界各地最顶尖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人才,这是其在每一次科技浪潮中成为技术中心的关键因素。为了满足高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硅谷在充分利用政府人才优惠政策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人才成长政策机制和社会服务化体系,实施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例如采取引、抢、买、诱等各种手段,“短、平、快”地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争夺科技精英,网罗了成千上万的“外援”。这些技术人才对硅谷的科技创新有着直接影响,他们的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等有较大差异,在日常的工作交流中他们的思维很容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由此成就了硅谷科技创新的繁荣。萨克森宁1999年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国外出生者占硅谷熟练的科学和工程工作者的三分之一,印度人和华人占多数,约占总数的75%之多。(5)形成独特的冒险精神和宽容文化。硅谷从历史积淀下来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这里的人们勇于冒险,敢于创业和风险投资,并对初创公司的失败持有宽容心态。在硅谷,不仅冒险是光荣的,失败也被社会所接受,那些有抱负的创业者通常以一个团队、一个创意或一些虚拟货币(股票)开始创业,而风险投资公司经过评估后对这些初创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并在技术技能、公司管理、操作经验等方面进行指导。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统计,2014年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大部分都在硅谷,硅谷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49%。此外,硅谷对于投资的失败也很宽容,他们鼓励明智的失败。在硅谷存在着“试错法”,或者是“失败可以创造机会和更好的创新”等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宽容理念,人们认为只有经历失败并从中学习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BEA Systems公司的共同创办人比尔·科曼(Bill Coleman)认为一个初创公司不是一个技术公司,而是一部学习机器,“你所学到的不仅是失败和如何才能成功,还有在心理上如何应对失败。”

四、发达国家创新极发展的实践经验

1.波士华(Boswah)——区域创新极的样板

产业创新极以产业技术创新或创新企业、创新产业聚集为主要特点,主要以一个或几个创新企业、创新产业为核心,创新逐步向所在产业和相关产业扩散,其创新活动和成果可以对所在产业和相关产业产生深刻影响,带动这些产业创新活动的发展,是所在产业领域创新发展的“极点”。

主要经验:(1)注重统筹规划,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波士华”是典型的核心城市带动型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大纽约市政府和非政府的纽约区域规划协会(RPA)、纽约大都市区委员会等组织紧密合作,因时制宜地制定合适政策来统筹规划区域城市发展结构,在“波士华”区域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早在1921年纽约市就发布了《纽约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规划》(The Regional Plan of New York and Its Environs),着力解决城市无序发展问题。此后,纽约市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来优化城市发展结构。1968年,第二次的规划重点是建立多个城市中心。1996年,美国又对“波士华”整个区域进行规划,确立了拯救纽约都市圈的全新理念。这些规划的出台和实施使“波士华”区域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了大批创新型企业和人才的聚集,纽约作为区域创新极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在区域各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中发挥了先导作用,而周边地区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2)借助金融支持,推动产业分工和创新要素聚集。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是当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金融支持对创新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极的形成非常重要,它可以吸引企业、研究机构、人才等创新要素不断流入,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创新产业的发展。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资本市场较为成熟,“波士华”区域各城市创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纽约的金融支持,强大的金融支持促进周边城市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新产业,逐渐形成分工合理、多元协调的创新产业集群。如:波士顿借助华尔街便利的筹集资金和风险投资条件,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地方金融、微电子工业和生物工程等产业,迅速成长为美国最重要的高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最重要的科技产业城市。费城在原先老工业重镇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以重化工业、国防工业和电子产业等为主的要地。巴尔的摩则形成以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矿产业、航空运输业为主的港口城市。(3)重视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高度集中。“波士华”是美国知识、技术和信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2013年,《美国新闻》权威美国大学排行榜中,前十名的大学中有七所都位于“波士华”地区。2012年,财富500强公司中共有98家总部设在该区域,其中66家位于纽约大都市区,这充分说明该区域在美国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这些大学和企业都特别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如哈佛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等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不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鲜明的特色与该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关联,为“波士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同时,这些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聚集也增强了波士华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吸引着美国和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来此创新创业。(4)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机制,产学研协同发展。科学合理的创新机制能有效提升区域城市的整体创新力。“波士华”区域的许多研究机构、高科技企业等的创新孵化器通常并不单独设置,而是同周边著名大学形成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模式,这不仅有利于区域内大学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同时也促进了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以波士顿郊区的“128公路地区”为例,“风险投资、大学和政府创新推动了128公路地区产学研密切互动网络形成,推动了企业创新进入和成长。”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对该地区的科技发展影响最大,该校提倡教师不仅可以接受外面公司的技术咨询,而且还可以自己开办公司,由此,大批高技术公司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孵化出来,从而使大学科研成果与企业紧密结合,大大促进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

2.硅谷(Silicon Valley)——产业创新极的范本

当前,中国正努力“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积极推进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和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一批创新型城市,发达国家创新极发展的成功经验无疑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机构创新极以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为主要载体,这些机构聚集了某一个或几个研究领域大量的精英人才,成为这些领域的顶尖研发人员、前沿知识、新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的密集区,产出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并产生外溢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其他领域和创新机构的创新活动以及产业、区域乃至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

卡文迪什实验室前身是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是由时任校长威廉·卡文迪什(William Cavendish)私人捐款兴建的,这是世界近现代科学史上第一个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科学实验室,在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等很多重要的科学领域影响巨大,是当前世界上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的机构。

3.卡文迪什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机构创新极的典范

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该支承辊试样化学成分中的碳含量较标准值稍低,虽然不符合JB/T4120—2006《大型锻造合金钢支承辊》标准中70Cr3Mo钢的成分要求,但碳含量基本接近标准的下限值,不是导致支承辊剥落掉块的主要原因。

主要经验:(1)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方式。善于选择人才的管理体制和方法,是卡文迪什实验室一直处于世界科学前沿和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原因。首任实验室主任麦克斯韦学风民主、注重个人的创新性,确立了科学研究的中心地位。第二任的瑞利男爵成功把大班教学、教学与科研等纳入到实验室的组织管理中。随后的J.J.汤姆逊因时制宜地改革旧有的招生制度,将招生范围由原先的只招数学优等生扩大到全世界,并提出几种自由研讨的组织方式。卢瑟福把现代科学组织管理方式引入大科学研究,注重发挥各人在不同兴趣和学科上的特长。第五任实验室主任W.L.布拉格则推行了专业组系和秘书体制,从而使实验室主任和其他研究人员能够集中精力于科研和教学,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这些组织和管理方式都使卡文迪什实验室能够持续取得重大科学成就,保持了它经久不衰和位居世界前列的科学地位。(2)注重培养和选择领军人才。领军人才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选择往往具有方向性,卡文迪什实验室之所以可以经久不衰和持续取得重大科学成就,与其善于培养和选择领军人才分不开。卡文迪什实验室历任室(系)主任都是相关领域前沿的科学巨匠,他们都非常重视对骨干研究人员创新性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选择继任者时还有一套严格的评选标准,可以将其归纳为三条:“一是学术上成就卓著并善于指导该室和研究人员沿着成果的道路运转;二是在国际上有崇高威望;三是对英国和剑桥大学的决策有重要的影响。”(3)注重创新方法,培养高质量人才。卡文迪什实验室从建立初期就特别关注实验需要和学生发展,注重探索创新方法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它们“历来重视以推荐和是否具有原创性的素质和能力来选择人才”,在培养学生时他们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提倡理论和实验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推测性实验,使其养成科学批判的眼光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麦克斯韦认为“通过教学和讲授只能培养一般的人才,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培养优秀的高级人才”此外,卡文迪什实验室历来都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和课题选择,根据学生和助手的具体情况及课题给予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培养实行“因材施教”。(4)重视协同创新和合作开发。卡文迪什实验室过去只重视基础研究的科学性及其科学价值,两次世界大战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对应用技术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关注基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由此开始注重与其他学者、剑桥大学其它学科部门、校外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协同合作。“按照科技发展的新动向调整研究方向和选择研究课题,以及与工业界联合,成为该室当前发展的一个趋势,而把是否获得诺贝尔奖放在次要地位。”为了推动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1969年,在由卡文迪什实验室起草的莫特报告《大学和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关系》建议下,剑桥大学成立大学科技园。1989年,卡文迪什实验室又和日立公司合作,建立了日立剑桥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是以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为基础的,在科学研究方面拥有较好的优势和底蕴,这些都使得卡文迪什实验室不仅可以保持基础研究的优势,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开发性研究,从而实现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良好衔接。

自第一台涡轮增压器问世以来,已有约1亿辆汽车使用了盖瑞特品牌的涡轮增压器,包括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动力驱动的汽车。除了在传统柴油机商用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在汽油机乘用车市场,盖瑞特的份额也在迅速增加。

五、发达国家创新极发展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硅谷位于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是圣塔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别称,因主要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材料的半导体芯片和计算机等相关产业活动被称为“硅谷”。这里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和技术创新的开创地,被公认为是世界电子工业的心脏、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中心,被誉为“全球创新大本营”。

1.创新极的形成发展需要有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

以“波士华”和硅谷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的成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它充分显示了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对创新极形成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中国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提出打造“广深科技走廊”,就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新时代推动建设区域创新极的重要步骤。科学规划创新产业在国家和区域中的整体布局,规范创新产业和科技企业的发展,解决它们的无序发展问题。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引导和扶持科技创新,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和创新产业聚集,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鼓励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性中介机构发挥桥梁与咨询作用,在土地、税收、贷款、投资融资、以及行业保护制度等方面加强对创新产业和创新活动的支持。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多种方式引导和保护科技产业和创新活动的聚集,规范和保护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开展活动,对高科技中小型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等,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2.创新极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注重产业分工和错位发展

产业的分工协作和错位发展有利于创新极聚集效应的形成和加强,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扩展。“波士华”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产业分工和错位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在推进创新极建设过程中,应当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之间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和加强同一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创新要素流动的同业聚集效应,以及由于不同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而产生的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创新要素流动的系统聚集效应,促进不同产业之间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利用,从而使该区域的创新产业形成错位有序、多元协调的发展格局。同时,城市之间创新产业的错位发展可以很好地发挥创新极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使城市之间在动态的增长中保持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地区平衡发展,最终形成新的区域或产业增长中心。而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中,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错位发展也更又利于机构创新极和区域创新极的形成、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发挥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优势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值得学习。在中国,需要改变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研究开发上定位不清的倾向。从表1可见,2016年,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极,也是创新极的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和广东(珠三角)的高校、科研机构基础研究投入明显不足,而工业企业基本上没有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缺乏后劲。2015年,美国大学R&D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比重分别为63.39%、27.01%和9.6%,企业基础研究占其R&D经费支出的26.11%。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推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科学定位、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是中国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培育和发展创新极需要关注的问题。

表1 长三角和广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

3.创新极的形成发展需要有完善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创新极形成和发展的制度保障。“波士华”、硅谷和卡文迪什实验室等都在体制机制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它们都非常重视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探索,注重对创新产业的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及产学研协同机制的探索,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管理、发展等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除各种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和支持大学、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科技创新、产学研协同、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鼓励大学教师、研究生到公司兼职,促进科研人员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大学、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建立技术联盟,不断完善科技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多途径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

4.创新极的形成发展需要聚集大量创新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极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才。西方国家创新极的成功无不是在聚集大量创新人才的基础上出现的,它们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聚集人才,高技术从业人员的密度较高。例如,硅谷每1000个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人里有285.9人从事高科技业,而作为中国创新重镇的珠三角地区的高新区从业人员每1000个人里仅有202.7人从事高科技业,可以看出中国创新极(如高新区)的科技人才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创新极的经验,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大学、研究机构、企业自主探索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发展的新机制,吸引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资源,促进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此外,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入创新人才“外援”,扩大招收国外留学生人才并放宽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高薪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利用“猎头公司”在全世界吸纳人才,不断促进创新人才的聚集。

5.创新极的形成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环境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创新环境是创新极形成发展的土壤,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创新活动的开展。西方国家创新极发展的成功充分证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就会吸引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产业以及其它创新要素的聚集,就会推动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中国要推进创新极的形成发展,就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开放包容、多元协调的创新环境,建立健全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着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的法律、政策、文化、社会环境,为创新人才和创新产业营造浓厚创新文化氛围,吸引创新人才和创新产业的聚集,从而推动科技创新的顺利发展。

岩层整合与不整合接触面的存在,均反映出当时地质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对岩层不整合接触面的分析,可以了解本地区当时地质环境整体下沉后、又整体抬升、再整体下沉的海陆环境的变迁,对认识本区地质发展史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1.

[2]刘垠.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着力推进十项重点任务 [N].科技日报,2018-1-10(1).

[3]Francois Perroux.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 [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

Enlightenment on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the Innovation Pole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FAN Xu1,ZHANG Yi2
(1.Public Management and Public Policy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China;2.School of Marxism,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China)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pole theory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growth pole theory,which is mainly used to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According to the composition and nature of the pole,the innovation pole can be divided into regional innovation poles,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e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poles.By analyzing the cases of the innovation pole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Boswah,Silicon Valley and Cavendish Laboratory,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novation pole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policy support,industrial division and dislocation development,perfect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innovative and leading talents,and open and tolerant innovative environment.The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 pole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rea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growth poles in China,leading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ies.

Key words: The innovation pole; The growth pole theory;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pole;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e;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pole

中图分类号: F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92X(2019)03-0038-05

收稿日期: 2018-12-3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KS008);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A010106001)。

作者简介: 范 旭(1962-),男,广西玉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公共政策与区域发展研究;张 毅(1986-),男,山西繁峙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科技创新。

标签:;  ;  ;  ;  ;  ;  ;  

发达国家创新极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