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培军1,2 肖涟波2
(1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203)
(2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外科 上海 200052)
【摘要】目的:探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进行分组,将采用传统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采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沉下降率为9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蜂毒穴位注射可显著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蜂毒穴位注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2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346-0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在临床中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侵犯手、足等小关节,若不能得到合理的治疗可使得病情逐渐加重最后造成关节畸形等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素问·痹论篇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纳为痹症范畴并作出精辟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1]。在当前的西医治疗中RA并不能得到完全的治疗,且经过长期服药后其毒性和并发症均较多。而中医则在RA的治疗中发挥出了较大的优势。其中穴位注射是针灸和药物注射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表明穴位注射可显著提高RA的治疗效果[2]。因此在此次的研究中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进行分组,将采用将采用传统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采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进行分组,将采用将采用传统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采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的45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6例,女性39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61.6±7.3岁,病程8.68±3.55年;实验组患者:男性5例,女性40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61.2±8.8岁,病程9.03±2.84年。以上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此次调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具体为:甲氨蝶呤片10mg口服,每周1次,连续12周。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具体为:首先进行蜂毒变态实验,若无变态反应则可进行治疗。此次所选实验组患者均无变态反应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状况逐渐增加。剂量由0.25mg逐渐增加为4mg,2周为1疗程,每日1次,每次4~5穴[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沉下降率,其中若患者血沉下降到正常值可判定为血沉下降,血沉下降率=血沉下降人数/总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报告中所有数据均应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穴位注射在中医中属于较为常用的方法,其机制主要是将小剂量中西药注入穴位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祖国医学中认为通过针刺的方式可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功能,同时药物可直接到达穴位从而更好的发挥药物的效果从而祈祷腧穴、针刺、药物三者相结合的作用[4]。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采用穴位注射可将药效有效放大,疗效显著优于静脉注射和肌肉皮下注射。而采用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根据虚、邪、瘀之病因病机,给予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其机制主要为以精蜂毒等主要原料加工,其中生物活性组分及磷脂酶A2等活性成分可有效刺激糖皮质激素增加从而产生抗炎作用[5]。在此次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且实验组血沉下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蜂毒穴位注射可显著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少数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瘙痒或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在减少剂量或更换穴位后即可缓解,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容国义.蜂毒穴位注射抑制肺癌生长转移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
[2]容国义,王淑美.基于JNK信号通路的蜂毒穴位注射抑制Lewis小鼠肺癌肿瘤血管生成[J].中药材,2016,39(12):2850-2854.
[3]冯艳琴,姚忠红,程建明,秦雪琴,吴胜英.鹿瓜多肽穴位注射结合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06):1185-1188.
[4]陈红.穴位注射肿节风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6,8(07):30-31.
[5]蔡明明,马宝东.穴位注射丹参冻干粉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手关节肿痛43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05):21+23.
作者简介:潘培军(1990.10-),江苏省海门市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
通讯作者:肖涟波,主任医师,博士.Email:18932230391@163.com.
论文作者:潘培军1,2,肖涟波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穴位论文; 蜂毒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关节炎论文; 血沉论文; 类风湿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