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肖燕飞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肖燕飞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66000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所谓任务是指: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背景,以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待处理事件为目标,通过运行和调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功能,来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学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

1.“任务”的目标要明确。在设计过程中,把总体目标的每一步细化,分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并且把每个小目标作为一个模块,使之容易掌握,再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体目标。在设计时,把认知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了解主要指那些学生能够记住或重复出现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是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来进行表述;掌握则是反映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进而举一反三。操作过程中则把目标分为初步学会、会、熟练应用三个层次:初步学会是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会是指学生能进行连续折、差错很少的上机操作;熟练则是反映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能自己发现错误并能自我纠正的操作,此时就能进行一些复杂的操作尝试,进而探究一些未知领域,即举一反三了。

2.“任务”的可操作性要好。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知识讲解、演示后,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所以,在设计“任务”,比如“收发电子邮件”之类的教学,不上机是绝对无法完成的。

3.“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知识接受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也就是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任务”在设计时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循序渐进地来教学,对新的知识点或有难度的任务,教师要先进行示范、讲解,并给出详尽的操作步骤,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能实现自主学习、操作。

4.“任务”在设计时要注意把重点、难点分散开,因为掌握信息技术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把任务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在设计时也要注意由点及面,逐步推进,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从了解、熟悉、深入理解、掌握、运用等有一种渐进的过程。

5.及时传授新知识点,加强上机实践。任务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老问题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新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尝试、探索能解决,学生这时就有一种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得出,然后及时让学生上机动手进行一个与刚才知识点有关的练习或活动(即完成一个小任务)。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同时他们学会的每个知识点也能得到及时的强化。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点,又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6.“任务”要注重渗透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的能力,因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方法,并不一定完全按教师、书本上讲的方法,可以进行创新,这就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进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重在知识的迁移,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要注重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二、检验作品,激励学习

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任课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审查,每一次评选出若干件优秀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的上机实验系统中供学生学习参考,并布置若干个类似的新任务供学生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作品中比较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课堂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要防止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只是简单地下达一个命令就让学生去完成。这样的教学结果势必会使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难以收到应有的成效。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三点: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避免滥用和泛化“任务驱动”。由于职业中专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学生也存在差异,因此,我们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应该根据内容、学生层次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教师不再完全是传统课堂的主角,也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想使“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好,一方面,教师必须积极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更多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处理的方法。

论文作者:肖燕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肖燕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