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弹性与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研究_人民币汇率论文

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和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篮子论文,人民币汇率论文,弹性论文,机制论文,货币汇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一直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弹性有所增加。当时人民币汇率一次性贬值2%,由于对人民币初始汇率和汇率波动幅度限制,人民币汇率制度体现两个特征:一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区间很窄;二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变动很小。2006年1月4日,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从2005年7月汇改到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是爬行盯住美元,并未真正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从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19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弹性较小。2010年6月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汇改,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我国仍然要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此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仍然是中国汇改的主要方向。

一、文献综述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作为经济刺激政策的一部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继续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胡晓炼,2010)。人民币汇率并不是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因此人民币增加弹性是汇改的重要任务。厉以宁(2010)建议人民币“小步快行”升值。张明(2010)认为采取渐进式人民币升值策略,有助于降低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以及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与资产市场的冲击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余永定(2009)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2010年6月19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汇改,央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双向变动的幅度和频率将增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的波动特征也会更加突出。

国外许多学者研究了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Branson和Katseli-Papaefstratiou(1981)认为,盯住篮子货币和保持有效汇率不变是相同的,而有效汇率的权重依赖于不同政策目标的选择。Turnovsky(1982)用小型开放经济一般均衡的宏观模型研究了最优篮子货币的选择,计算了使国内产出波动最小化下的最优权重。Edison和Vardal(1985)从政策目标的角度研究了货币篮子的最优权重,区分了有效汇率指数和篮子货币指数。Daniels等(2001)认为,最优的篮子货币权重是随着本国经济融入全球商品和劳务市场的程度,以及金融工具的发展而变化的。Hsiang-ling(2000)建立模型确定最优的货币篮子权重,并且认为通过选择适当的最优权重,既能够稳定贸易余额,又可以稳定消费者物价指数。Azis和Puttanapong(2008)认为,东亚国家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是有害的,可以采取一篮子货币盯住汇率制度。实际上,最能反映人民币币值变化的是人民币有效汇率,因此对人民币币值水平的评估必须要考虑人民币有效汇率。国际上对各国有效汇率研究的主要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他们都公布各国的有效汇率指数。Zanello等(1997)详细描述了IMF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计算方法和数据。Bayoumi等(2005)根据1999-2001年的贸易数据给出了IMF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权重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Marc和San(2006)解释了国际清算银行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的货币选取和权重计算。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以外,很多国家都公布了本国的有效汇率指数。为了反映人民币总体币值水平的变化,我国央行也应该编制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建立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一篮子汇率制度。

国内学者和一些文献也先后研究和分析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如张斌(2003)认为盯住一揽子货币在稳定名义有效汇率方面更有优势,货币当局可以考虑在一揽子盯住的基础上加入汇率波动的目标区和爬行盯住。小川英治和姚枝仲(2004)研究了货币篮子的目标设定和权重选择等问题,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套汇问题和该制度的利弊。威廉姆森(2006)认为,如果中国盯住一个货币篮子,篮子里面的货币升值和贬值就可以相互的抵消,对人民币价格的影响比盯住单一货币要小。丁志杰和张薇薇(2007)分析了篮子汇率与有效汇率之间的差异,并就人民币汇率如何参考一篮子进行调节提出了政策建议。宿玉海和于海燕(2007)构建了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最优权重确定的模型,并估算了人民币一篮子货币的最优权重。陆前进(2009)认为,人民币有效汇率对建立参考篮子货币制度更具有参考价值。鲁政委(2009)认为,扩大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同时保持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大致稳定,将是一个可行的应对方案。朱人木和赵鹏远(2009)认为,人民币的参考篮子货币中的美元实际权重要明显大于理论要求的稳定贸易收支的权重要求,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在发生变化,但是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被美元决定的境况。左小蕾(2010)提到人民币汇率以SDR为锚,最终的汇率形成机制就是真正由一篮子货币决定了。夏斌(2010)建议人民币汇率再过几年要由现在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过渡到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胡晓炼(2010)强调参考一篮子货币,即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此类文献更多地涉及到从理论层面来探讨和说明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机制,而对中国的实际政策缺乏具体技术操作指导。

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不仅仅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增加弹性,也包括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弹性。如果央行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设定一个波动幅度,进一步可以确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应该逐步走向市场化,参考一篮子货币也只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中的一个过程,要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经济主体的最优化将反映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从理论层面上来看,一些学者在经济主体优化的框架内发展了实际汇率模型,在这个优化的框架内,经济主体在预算和现金约束的条件下,使自己的消费效用最大化。如Stockman(1980)和Lucas(1982)分析了典型的行为主体效用在预算约束和现金约束条件下消费效用最大化的一般均衡,从而进一步分析均衡实际汇率的变化。Gandolfo(2001)通过建立典型代理人的最优化模型,确定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消费,最后确定经济主体最优化下实际汇率的均衡模型。汇率市场化变动也是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最优化的反映。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致的。李克强(2010)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原则下,发挥汇率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胡晓炼(2010)认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是促进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的根本要求,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需要;刚性的汇率制既缺乏应对危机的灵活性,也可能引发货币金融危机。孙立坚(2010)认为,人民币汇率的稳步改革,完全是在为中国经济顺利地进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2005年我国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长期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①,央行对汇率的调整要考虑到贸易收支的平衡和经济增长两个主要因素。本文利用央行的损失函数,结合货币政策的目标,探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1.假定央行以贸易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为目标

因此,在一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下,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会逐步向均衡汇率靠拢,汇率调整的时间取决于汇率变动的速度,其中经常项目的均衡和经济增长是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

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央行是否调整汇率依赖于政策目标的变化和汇率调整的成本,央行维持汇率不变的损失函数为:

图2 汇率变动的区间

如果汇率调整,则汇率升值到最优水平s*。实际上,只要升值到区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由此可以看出,央行根据自己的损失函数和固定汇率调整的成本可以确定对汇率调整的可接受区间。区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货币政策目标、经常项目和总需求的汇率弹性等。如果央行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根据经常项目、国民收入等目标,可逐步升值至s*。

实际上,从我国汇率调整的实践来看,我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须考虑贸易收支的平衡和经济增长。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当时人民币汇率一次性贬值2%,此后到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人民币对美元保持了持续的升值态势。2008年9月以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外需下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迅速转向“保增长”,作为刺激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汇率基本稳定在6.83左右(见图3)。通常我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要考虑多种因素,但其中贸易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汇率调整必须要考虑对贸易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2010年前几个月要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如何增加弹性一直是一个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新一轮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人民币进入一个新的升值区间,并逐步趋向均衡水平,(见图3)。

三、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我国汇率体系中的主导汇率,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幅度较大。

1.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波动幅度大

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汇率主要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对其他非美货币汇率的影响,

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则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和美元对欧元汇率的走势基本相同(见图4),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反映了美元对欧元汇率的变化。如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导致美元升值,即美元对欧元、英镑等货币纷纷升值。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美元升值。因此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的条件下,美元对欧元、英镑等货币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汇率上来,而在欧洲主权债务冲击下,随着美元对欧元、英镑升值,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汇率也跟着升值。

同样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条件下,可以看出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货币的汇率变化。如果美元对欧元、日元等汇率相对稳定,则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就对其他货币也升值了;如果美元对欧元、日元等货币升值,则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其他货币升值的幅度就更大;如果美元对欧元、日元等货币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且升值幅度大于美元对欧元、日元等货币贬值幅度,则对其他货币升值,但升值幅度变小,若升值幅度小于美元对欧元、日元等货币贬值幅度,则对其他货币贬值。

2.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有效汇率跟着美元有效汇率走

为了更加全面地判断人民币汇率变动,必须要考察人民币有效汇率。人民币有效汇率是对人民币和其他国家货币汇率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一个综合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与双边汇率相比,人民币有效汇率是人民币总体币值的反映,更能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状况,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通常我们选取贸易权重的几何加权的有效汇率指数作为人民币有效汇率计算公式,即:

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有效汇率超过美元有效汇率,随着人民币升值延续,人民币和美元有效汇率之间的缺口也越来越大(见图6)。

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人民币对美元稳定,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和美元有效汇率走势基本保持相同(见图7)。因此如果人民币盯住美元,人民币有效汇率和美元有效汇率的走势也基本接近。2010年6月19日我国进行了新一轮汇改,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同样人民币和美元有效汇率之间的缺口也不断扩大,见图7(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果人民币盯住美元,则人民币的有效汇率也基本上跟着美元的有效汇率走。结合前面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变动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之间存在联动关系。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和人民币升值的条件下,人民币对非美货币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较大,如果要保持人民币总体币值的稳定,必须要建立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图7 人民币和美元的名义有效汇率

数据来源:www.bis.org(2005年=100)。

3.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目标,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④

我国要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必须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货币篮子里的货币种类;二是人民币对篮子里每一种货币汇率的权重的决定问题。现实的问题是建立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参考人民币有效 汇率指数,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我国央行应该公布自己的有效汇率指数⑤,篮子货币的选择、汇率权重的选择等都由自己确定。在此基础上,建立挂钩或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如欧元)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三者之间,央行只能控制其中之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世界各国的贸易、资本往来更加密切,外汇储备货币日益多元化,人民币计价的跨境贸易规模也越来越大,参考篮子货币更有利于贸易和投资往来。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要逐步向人民币参考篮子货币过渡,并稳定人民币有效汇率,即人民币的总体币值。因此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稳定要逐步向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稳定过渡。

4.模拟研究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选取中国央行公布汇率的5种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港币和英镑)作为我们的货币篮子,选取2006年8月为基期⑦,月度平均1元=0.125417391美元,1元=0.09793913欧元,1元=14.530556521日元,1元=0.975273913港币,1元=0.0663英镑。根据BIS公布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这五种货币的权重如下:美元为21,欧元为18.4,日元为16.8,港币为0.8,英镑为3.1,占总权重的60.1%,具有很好的代表性⑧。如果考虑到这五种货币作为人民币篮子货币,重新分配权重,满足权重和为1,因此篮子的权重如下:美元为0.3494,欧元为0.3061,日元为0.2795,港币为0.0133,英镑为0.0515。

图8 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目标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资料来源:www.safe.gov.cn;www.bloomberg.com(2006年1月2日至2011年8月31日)。

因此如果央行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目标,确定了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后,也就能够确定每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同样也能够确定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港币和英镑汇率的中间价。从图8可以看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频繁,波动幅度较大,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增加,汇率双向变动明显,“热钱”投机人民币汇率将变得更难。

由此可以看出,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弹性明显增加,人民币脱钩美元也得以真正实现。只要确定了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就被同时确定下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这三个汇率,央行如果选择某一个作为主导汇率,另两个就是套算汇率,这也意味着参考人民币有效汇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的弹性显著增强,受国际金融市场美元对非美货币汇率的变动影响将显著增加。

如果以货币篮子汇率指数作为参考,并且货币篮子汇率指数也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目标,是一个常数,则同样可以套算确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也就是说,参考任意一个篮子货币,有类似的含义。假定参考特别提款权,也可以确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如确定2006年8月为基期,根据当月美元对特别提款权的汇率,可以确定人民币对特别提款权的汇率,如果要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首先要确定人民币对特别提款权的汇率目标,再根据当天美元对特别提款权的汇率,套算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这样就可以得出参考特别提款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一步可以计算出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因此,参考篮子货币汇率指数,无论是有效汇率、特别提款权或其他货币篮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受国际金融市场主要汇率变化影响显著增加。

四、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完善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200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中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作了调整,由原来的±1.5%扩大到±3%。尽管浮动幅度有所扩大,但是汇率的中间价的变动决定了汇率区间的位置,如果汇率中间价偏离了市场汇率,汇率区间也就很难反映外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2007年5月21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根据三角套汇的原理,若知道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波动幅度,我们就能计算出美元货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由于我们采取的是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对美元汇率,因此就能套算出当天人民币对这些非美货币汇率应该在9点汇率水平的±3.5%幅度内波动(陆前进,2009)。但值得指出的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并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一旦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元对非美元货币汇率变动幅度超出±3.5%的幅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变动幅度就不能够满足三角套汇原则。也就是说,央行锁定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变动幅度,也就间接地锁定了美元和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变动幅度,但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变动幅度是由市场自动调节的,央行对此不能够控制。实际上,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人民币对美元货币波动幅度,以及美元对非美元货币的波动幅度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制约关系有利于防止投机者套取汇差,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一旦国际金融市场美元对一些非美货币汇率波动幅度超过了锁定的幅度,央行必须通过第二天的中间价调整来消除套利机会。因此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央行将来应逐步放宽人民币对美元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波动幅度,让人民币汇率变动有更大的弹性,更多地让市场力量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根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区间和国际金融市场美元对非美货币汇率,也可以套算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汇率的波动区间。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每天的波动幅度将显著增加。

实际上,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只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改革中的一个过程,最终人民币汇率水平将由市场供给和需求来决定。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内需、调结构,增加居民消费,汇率水平的变动将更多地反映消费者和生产者最优化,汇率水平应该趋向一般均衡的实际汇率水平⑩。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逐步下降,人民币汇率将更多地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功能。因此市场机制将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币一般均衡实际汇率是对经济主体最优化的反映(见图9)。

图9 一般均衡实际汇率水平的决定

随着人民币汇率管制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将更多地由市场均衡来实现,而市场调节机能将更多地反映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显著增强。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汇率市场化改革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相一致的(11),是中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方向。

五、主要结论

一是央行如果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目标,使得目标损失函数最小,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趋向目标水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有利于对内对外的均衡。

二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变动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之间存在联动关系,如果选择某一个作为主导汇率,另两个就是套算汇率,也就是说,这三个汇率只能控制其中之一。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则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如欧元汇率和美元对欧元汇率的走势基本相同;如果人民币盯住美元,则人民币的有效汇率也基本上跟着美元的有效汇率走。

三是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目标,可以保持人民币总体币值水平稳定。随着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或升值,但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化往往都较大,使得我们对人民币总体币值的变化难以判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央行的汇率目标是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主,还是以人民币对篮子货币汇率为主。随着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波动幅度增加,甚至变动方向相反,央行只控制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通常很难实现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因此央行必须更多地转向人民币有效汇率,才能更加准确地控制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方向、变动的大小和变动的节奏,因此人民币有效汇率应该成为央行关注的一个货币政策目标。

四是如果央行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目标,确定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及波动幅度后,也就能够确定每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及波动幅度。同样也能够确定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港币和英镑等汇率的中间价及波动幅度。

五是如果以货币篮子汇率指数作为参考,并且货币篮子汇率指数也是一个相对固定目标,是一个常数,则同样可以套算确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也就是说,参考篮子货币汇率指数,无论是有效汇率、特别提款权或其他货币篮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增强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受国际金融市场主要汇率变化影响也增加了。

六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将更多地由市场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人民币的实际均衡汇率应该反映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水平,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汇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结构调整的趋势是一致的,人民币汇率将在市场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总之,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将继续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逐步完善,不断增加弹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货币政策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步伐相一致,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步骤和目标。

注释:

①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人民币爬行盯住美元;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人民币基本盯住美元。

②为了说明问题,我们的模型中只考虑经常项目余额和国民收入这两个目标。实际上,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损失函数可以修正目标或加入更多的目标。

③也就是说,央行在追求贸易平衡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货币升值是有利的,能够实现对内对外的均衡。

④实际上,参考一篮子货币有多种,不仅包括有效汇率,还有一些学者建议盯住特别提款权,或者重新建立新的汇率指数目标。但是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目标,保持人民币总体币值稳定,目标明确,也适应多元化货币计价和结算的贸易和资本往来,央行也能够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之间取得平衡。

⑤2010年7月22日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强调,未来可尝试定期公布名义有效汇率,引导公众改变主要关注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习惯,逐渐把有效汇率水平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参照系和调控的参考。

⑥这里假定如果中国央行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目标,则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也更加多元化,经常项目余额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弹性不变,就像前面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计价和结算一样。

⑦2006年8月央行才公布人民币对英镑的汇率。

⑧如果中国央行公布人民币有效汇率,则可以采用自己的货币权重。

⑨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经济情况的变动,随时调整有效汇率指数目标。

⑩也就说,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但从长期来看,汇率水平应该收敛于实际均衡汇率水平,是对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反映。

(11)本文认为汇率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放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那么简单,从长期来看,它是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相一致的,也是消费和生产最优化的体现。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人民币汇率弹性与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研究_人民币汇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