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顺应性膀胱与膀胱壁纤维成分的关系研究

低顺应性膀胱与膀胱壁纤维成分的关系研究

刘南[1]2002年在《低顺应性膀胱与膀胱壁纤维成分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膀胱功能异常可造成多种下尿路储尿和排尿功能异常。最常见的膀胱功能异常有叁类:逼尿肌收缩异常(收缩亢进和收缩无力)、逼尿肌兴奋性异常(主要为不稳定膀胱)和膀胱顺应性异常(低顺应性膀胱和高顺应性膀胱)。其中低顺应性膀胱有以下特点:(1)主要表现为较少的膀胱容量增加伴显着的压力升高;(2)是多种膀胱和膀胱下尿路病变的共同结局,如各种先天或后天性膀胱下尿路梗阻、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及长期膀胱慢性炎症等;(3)可引起尿频、尿急、紧迫性尿失禁和遗尿;(4)是下尿路病变引起上尿路损害的主要原因,严重的低顺应性膀胱还将限制膀胱排空;(5)原发病治疗后部分较轻的低顺应膀胱可自行缓解,但严重的低顺应膀胱,即使原发病已得到控制,低顺应膀胱现象仍不能消除,并将因之而继续产生上尿路损害。 有关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的原因不完全清楚,较早期的病理研究已证实慢性尿道梗阻后膀胱壁肌肉肥大增生,纤维组织增多,这两个因素都可能造成膀胱顺应性下降,对之目前尚无直接的实验结果证实其作用,但以下资料表明胶原纤维增多和弹力纤维减少是低顺应性膀胱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1)机械力学特征表明:肌肉张力主要参与低顺应膀胱压力构成的起始阶段,即膀胱开始充盈的最初阶段的压力升高与肌肉张力有关,随膀胱充盈其作用逐渐下降,此时的压力升高主要来源于纤维组织的硬度。(2)严重的低顺应性膀胱者其膀胱逼尿肌成分减少,代之以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表明逼尿肌张力不是此类低顺应性膀胱的主要产生原因。(3)一些能抑制逼尿肌收缩的治疗(药物或电刺激),虽能缓解逼尿肌收缩,但不能消除低顺应性膀胱。(4)胶原纤维增多和弹性纤维减少已被证实是肺、血管及皮肤等器官硬化失去粘弹性的主要原因。 但目前有关胶原纤维与膀跳顺应性关系的报道较少。有研究显示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脱者膀脱壁* 型胶原增多,在膀脱下尿路梗阻膀味组织中MMP(金属蛋白酶一1,Collagenase)降低、TIMPI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一1)增加,这一酶和酶抑制物的不平衡可能与*型胶原蛋白增多有关。有关弹力纤维与膀味顺应性的关系报道少见。 为探讨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联与膀既壁纤维成分的关系,本研究将MM P-”一 13和 TroPelastin基因转染低顺应性大鼠膀脱,探讨低顺应性膀眈的发生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建立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联模型,通过光镜、电镜观察低顺应膀脱组织结构变化,通过兔疫组化、RT.PCR等技术检测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含量变化。 第H,构建含MMP13、Tropoelasti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为转基因研究。创造条件。 第叁,分别将Ad-MMP13、Ad-Tropoelastin基因转染原代培养的逼尿肌细胞,通过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进行鉴定。 第四,采用膀跳肌层多点注射联合膀联灌注的方法进行基因转染大鼠膀既,光镜、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的方法证实其转染成功,同时用尿动力学方法观测膀眈顺应性的变化。。 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成功地构建了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脉动物模型。所用方法构建成功率达40%。 2.经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研究证实低顺应性膀联中胶原蛋白显着增多,弹性蛋白显着减少。胶原蛋白由原主要分布于固有层转变成在肌层中分布较多。RT-PCR检测表明,弹性蛋白的 mRNA显着减少;I型和*型胶原蛋白的11lluYA均有显着增多,以*型增多更为明显。” 3.采用 DNA重组技术,通过同源重组成功构建了 MMP一重组腺病毒载体(Ad-MMP),Tropoelastin一重组腺病毒载体k-Tropoelasti认并通过浓缩,AdMMP13滴度为 1.33 X i’PFUhal,Ad-Tropoelastin的滴度为 2.3 X wio ·Vlll· PFU/mlo 4.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大鼠平滑肌细胞成功进行了原代培养,用 Ad-MMP 13、AdTroPoelastin转染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和 RT-PCR和 Western blot的方法鉴定,证实转染前平滑肌细胞不表达 MMP, Tropoelatin的表达量较低,转染后大量表达 MMP,Tropoelatin。 5.通过膀眈灌注法联合膀肢肌层多点注射法成功地对在体膀敢进行了基 因转染。 ①用 RTFCR法证实膀姚有 MMP RNA转录和表达,且 Tropoelastin RNA的转录和表达被明显上调,证明体内转染成功; ②Ad-MMP首次膀跳转染后 4周左右,尿动力学检查发现转染组膀 脱顺应性有所改善,我们发现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膀既顺应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o功.01X但转染组膀眈顺应性显着高于未转染组①<0刀匀。Ad-Tr叩oelastin 膀脱转染后约4周左右观察膀联顺应性没有明显改变。 ③Ad-MMP转染膀既后,VG染色见转染组膀脱肌层内的胶原蛋白 少于未转染组;Ad-Tropoelastin转染后,Vaehoeff染色发现转染组肌层中 Tropoelastin的量高于未转染组。 ④A

王伟[2]2009年在《兔膀胱出口梗阻模型的建立及多沙唑嗪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建立兔膀胱出口梗阻的动物模型,观察梗阻后膀胱壁组织结构和膀胱顺应性的变化,研究其病理生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关键环节。探讨多沙唑嗪(doxazosin)对梗阻后膀胱形态和膀胱功能的影响,以期可以找到合适的干预点来解除或缓解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壁纤维化和膀胱的低顺应性。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A组9只为对照组,B组9只为梗阻组,C组9只为梗阻加用多沙唑嗪组,D组9只为对照加用多沙唑嗪组。B组和C组均手术建立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方法相同。对照组只做游离,不结扎。手术后5周对4组进行尿动力学检测,检测完成后留取膀胱标本,常规HE染色观察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壁形态学变化。结果:5周后膀胱出现了典型的梗阻表现:梗阻组及梗阻后应用多沙唑嗪组的膀胱重量分别为(16.9±4.4)g和(8.9±5.9)g,均明显重于对照组的(2.7±0.5)g,P<0.01。梗阻后应用多沙唑嗪组与梗阻组相比,膀胱重量明显减轻,P<0.01。梗阻组膀胱容量为(64.0±24.5)ml,明显大于对照组(29.3±10.4)ml,P<0.01,梗阻后服用多沙唑嗪组膀胱容量为(42.2±19.0)ml,与梗阻组相比减小,P<0.05。梗阻组膀胱漏尿点压为(29.3±11.5)cmH2O,明显高于对照组(16.5±3.6)cmH2O,P<0.01,梗阻后服用可多华组(15.2±2.8)cmH2O,与梗阻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梗阻组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分别为(5.53±4.41)和(2.46±1.03)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到兔膀胱出口梗阻后,平滑肌增生肥大,肌束间胶原纤维浸润显着增多,梗阻后加用多沙唑嗪可以减轻膀胱壁增厚程度。结论:(1)通过兔膀胱颈不全结扎法建立的BOO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方法简便、存活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实验研究。(2)膀胱出口梗阻5周后膀胱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膀胱重量显着增加,膀胱容量明显增加;光镜观察到逼尿肌肥大,肌束间胶原纤维浸润显着增多。(3)多沙唑嗪可使降低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重量和容量的增加程度,改善梗阻后膀胱壁平滑肌血供,降低膀胱漏尿点压,保护膀胱功能,延缓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失代偿的进展。

郜海涛[3]2015年在《大鼠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不同时期膀胱顺应性改变与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较为稳定的脊髓横断致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通过测量计算大鼠脊髓横断后6周及12周尿动力学指标,包括膀胱最大容量、逼尿肌漏尿点压及膀胱顺应性,观察大鼠膀胱重量的变化及进一步形态学分析各组膀胱壁内结构以及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Cajal-like interstitial cells,ICC-LC)数量的变化,探讨损伤后不同时期膀胱顺应性的病生理改变。试图发现大鼠膀胱壁组织结构及ICC-LC数量变化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发病中的作用,为明确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尤其是低顺应性膀胱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使用体重为190~210g的雌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假手术对照6周组(12只),B组为胸10节段脊髓横断6周组(24只),C组为假手术对照12周组(12只),D组为胸10节段脊髓横断12周组(24只)。两脊髓横断组(B组、D组)行大鼠脊髓T10水平完全横断,常规称重、麻醉后,大鼠俯卧位固定于鼠板,骨性标志定位T10节段脊髓,充分暴露胸椎棘突,咬骨钳破坏椎体显露脊髓5mm,眼科手术刀迅速完整离断脊髓。两对照组只暴露T10脊髓后便缝合切口。A、B组于手术后6周行尿动力学检测,C、D组于手术后12周行尿动力学检测。处死各组大鼠后膀胱取材并称重。行HE染色、Verhoeff-Van Gieson染色,分别观察膀胱壁平滑肌及纤维结缔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面积百分比的变化量;应用免疫荧光标记膀胱壁ICC-LC的分布。每一标本随机选定5处视野留照,并用Image pro6图像处理软件分析,最后统计分析。结果:1.我们成功建立稳定的T10节段脊髓横断大鼠神经源性膀胱模型,为后续实验提供基础。2.术后6周时,B组24只大鼠,死亡7只,存活17只;A组全部存活。12周时,D组24只大鼠,死亡6只,另有1只尿路感染伴发膀胱结石,亦不计入统计;C组全部存活。各组尿动力结果显示:B组膀胱顺应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顺应性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12周)顺应性明显低于B组(6周),有显着差异(P<0.01)。3.大鼠脊髓横断6周及12周大鼠膀胱的结构发生了显着改变,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膀胱重量均增加,且有显着差异(P<0.01);两实验组膀胱/体重比均高于各自同期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1)。在光镜下,脊髓横断实验组尤其是12周组,逼尿肌肥大且排列紊乱,肌束间胶原纤维明显增加。12周实验组纤维结缔组织的百分含量大于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6周实验组纤维结缔组织百分含量也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实验组与6周实验组相比,胶原纤维比例增加(P<0.01)但弹性纤维比例未见明显差异(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2周实验组每个视野下平均ICC-LC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6周实验组每视野下平均ICC-LC数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大鼠T10节段脊髓损伤可致膀胱顺应性改变,即随着损伤时间延长,膀胱顺应性显示出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2大鼠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随着损伤时间延长,尿动力学结果显示:6周膀胱的最大容量增加、膀胱漏尿点压力增加不明显、顺应性增加;12周膀胱最大容量有所较少但仍大于对照组、逼尿肌漏尿点压力显着增加、顺应性降低。3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膀胱壁的组织学发生改变,包括肌纤维走行紊乱与结缔组织比例增加均随损伤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大鼠膀胱壁纤维化尤其是胶原纤维的占比可能影响膀胱顺应性的改变。4大鼠脊髓横断后膀胱壁ICC-LC数量随损伤时间变化明显,其可能参与影响膀胱顺应性的改变。

李航[4]2016年在《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脊髓损伤致大鼠神经源膀胱顺应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神经源性膀胱是一个长期发病的过程,目前国内外有关大鼠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脊髓损伤后5-6周时大鼠膀胱功能或组织结构改变的观察,而对长期脊髓损伤后膀胱改变的相关研究较少。而我们在前期实验中发现,当脊髓损伤后12周时,大鼠膀胱的功能(膀胱压力、容量、顺应性)以及组织结构(包括纤维化程度,Cajal样间质细胞(Cajal-like interstitial cells,ICC-LC)数量)较6周时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希望建立较为稳定的脊髓损伤致大鼠神经源性膀胱模型,测量并计算脊髓损伤后12周时大鼠膀胱的尿动力学指标(膀胱顺应性、容量、压力),随后对实验大鼠予以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甲磺酸伊马替尼(5umol,20umol),比较在注药前后大鼠膀胱的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测量膀胱重量的变化。通过上述研究,试图说明膀胱顺应性在长时间的脊髓损伤后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中的改变情况;进一步在功能学验证大鼠膀胱壁组织内ICC-LC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长期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明确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尤其是低顺应性膀胱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同时明确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膀胱顺应性的影响,为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8只)。B组为脊髓横断组(22只),行T10水平脊髓完全横断。假手术对照组大鼠仅暴露至胸10节段脊髓,不损伤脊髓。所有实验大鼠于术后12周行尿动力学检测,观察并比较此时两组大鼠的尿动力学指标;随后予以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甲磺酸伊马替尼(5umol,20umol),分别观测用药前后两组大鼠尿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测量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并留取完整膀胱、称重。结果:1.成功的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大鼠胸10节段脊髓横断致神经源性膀胱模型。2.术后12周时,B组22只大鼠中,7只大鼠死亡,存活15只;A组大鼠全部存活。术后12周各组实验大鼠的尿动力学结果显示:脊髓横断B组大鼠的膀胱顺应性较对照组A明显降低(P<0.05);脊髓横断D组大鼠的膀胱顺应性较对照组C降低(P<0.05)。3.B组脊髓横断大鼠的膀胱重量较A组假手术对照大鼠明显升高(P<0.01);B组脊髓横断大鼠的膀胱/体重比值与A组假手术对照大鼠进行比较,可见明显升高(P<0.01)。4.B组脊髓横断大鼠在予以静脉注射5umol甲磺酸伊马替尼后较给药前膀胱顺应性明显升高(P<0.01),注射20umol甲磺酸伊马替尼后其顺应性较给药前与给药5umol时均明显升高(P<0.01);A组假手术对照大鼠在予以静脉注射5umol甲磺酸伊马替尼后膀胱顺应性较给药前无明显变化,静脉注射20umol甲磺酸伊马替尼后膀胱顺应性较给药前(P<0.01)与给药5umol时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1大鼠T10节段脊髓损伤可导致膀胱顺应性改变,即随着脊髓损伤时间延长,膀胱顺应性显示出降低的趋势。2大鼠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随着损伤时间延长,尿动力学指标出现明显改变。3在使用一定剂量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后,实验大鼠的漏尿点压力降低、最大膀胱容量升高,随之导致膀胱顺应性升高。进一步验证了ICC-LC可以影响膀胱顺应性。说明ICC-LC在神经源性膀胱的长期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说明甲磺酸伊马替尼具有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顺应性降低的潜能。为开发新的非手术疗法用以改善神经源性膀胱顺应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南[5]2001年在《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组织结构改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些疾病的病理进程中常可观察到细胞外基质成分 (extracellularmatrix ,ECM)的异常 ,损伤可引起组织中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成分的异常沉积从而导致器官纤维化。先前对肺纤维化 ,肝纤维化 ,心肌纤维化和皮肤纤维性病变的研究显示 :这些组

邝兆进[6]2012年在《缩泉丸对衰老大鼠尿动力及膀胱舒张相关的β-AR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缩泉丸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由乌药、益智仁、山药组成,具有温肾祛寒,缩尿止遗的功效,主治膀胱虚寒证,小便频数、遗尿不止等,现代临床被常用于治疗夜尿、遗尿、尿频、尿急、尿失禁等老年下尿路功能症状等。祖国医学认为,多尿病症的发生与肾气的温煦和膀胱的固摄功能密切相关,本课题从尿动力学及膀胱舒张相关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受体探讨缩泉丸“补肾缩尿”的作用机制。方法鉴于缩泉丸通过温补肾阳、温化肾气,达到“温肾缩尿”功效的治疗特色与现代医学所提及的通过调整膀胱逼尿肌功能状态失常治疗老年下尿路症状(LTUS)具有内在相关性,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以中医传统古方缩泉丸为研究对象,又因尿动力是目前评价下尿路功能的最客观的方法之一,故以尿动力为评价手段,初步探讨老年大鼠“多尿”机制的基础,围绕缩泉丸干预调节膀胱逼尿肌舒缩功能状态,对老年LTUS的尿动力各指标参数进行测定分析。实验观察储尿期的漏尿点压(LPP,包括膀胱漏尿点压:BLPP、腹压漏尿点压:ALPP)、膀胱最大容量(MBC)、膀胱顺应性(BC)以及排尿期的最大排尿压(MVP)、残余尿量(PVR)、排尿率(EV),同时测定尿道起控尿功能的尿道功能长度(FUL)、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从与尿液的储存及排泄障碍相关的膀胱和尿道功能两方面观察动物衰老后下尿路功能的变化。并从膀胱逼尿肌舒张功能相关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的调控入手,结合膀胱的整体舒缩功能及离体逼尿肌条神经受体功能,探索缩泉丸“缩尿”作用机制和关键作用靶点,为进一步阐明中医“温肾缩尿”经典理论的现代医学内涵奠定基础。结果自然衰老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自然衰老动物模型出现下尿路症状的机理包括:一、膀胱的控尿功能下降,衰老大鼠的括约肌闭合能力下降。尿动力检测显示衰老动物膀胱漏尿点压(BLPP)及腹压漏尿点压(ALPP)降低,同时尿道起控尿功能的尿道功能长度(FUL)、最大尿道压(MUP)及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均降低;二、自然衰老动物模型的排尿功能下降。衰老大鼠的膀胱最大容量(MBC)、排尿量(Vv)及排尿反应结束后残余尿量(PVR)增加,最终膀胱排尿率(EV)下降。提示老年膀胱对压力的敏感性下降及膀胱壁弹性下降使膀胱容量增大,排尿期膀胱收缩无力使残余尿量(PVR)增加,最终导致膀胱的顺应性增加(BC)、最大排尿压(MVP)及排尿率(EV)下降;叁、通过离体实验发现自然衰老动物模型的膀胱逼尿肌顺应性增加、弹力下降。p-AR及β3-AR亚型激动剂均能使膀胱逼尿肌起到明显松弛作用,但β3-AR亚型激动剂的Emax及IA小于β-AR激动剂,而对两种激动剂的PD2无差异,且β3-AR亚型拮抗剂能明显抑制非选择性激动剂的松弛作用,说明膀胱逼尿肌中β-AR含量主要以β3-AR亚型为主。同时实验还发现,衰老大鼠膀胱逼尿肌对β-AR及β3-AR亚型激动剂松弛反应减弱,提示β-AR的功能及含量均发生了改变。拮抗实验显示,SR59230A(β3-AR拮抗剂)对衰老动物膀胱逼尿肌的作用减弱,提示衰老大鼠的β-AR含量减少以β3-AR亚型的含量减少为主。缩泉丸“缩尿”功效的研究表明:缩泉丸可以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的下尿路症状,其作用机理在于:一、缩泉丸能增强膀胱储尿期的控尿功能,可增强动物的尿道括约肌收缩功能及膀胱平滑肌舒张功能。尿动力检测显示,缩泉丸能使衰老大鼠膀胱漏尿点压(BLPP)及腹压漏尿点压(ALPP)增加,同时增加功能尿道长度(FUL)、最大尿道压(MUP)及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具有增强控尿的作用;同时舒张膀胱,使膀胱最大容量(MBC)增加。这可能与药物调节膀胱括约肌闭合有关,使其闭合有力,储尿期逼尿肌能有效舒张,最大膀胱容量增加,从而增加膀胱的储尿功能;二、缩泉丸可以明显增加排尿期排尿功能。缩泉丸能增加衰老动物的最大排尿压(MVP)、排尿量(Vv),使排尿效率(EV)增加,排尿反应结束后能减少残余尿量(PVR),提示药物有增强衰老动物膀胱收缩能力的作用;叁、缩泉丸能降低自然衰老动物模型逼尿肌顺应性及提高其弹性,提高逼尿肌对β-AR及β3-AR激动剂的敏感性,增加β3-AR拮抗剂SR59230A对ISO的抑制作用,提示药物通过提高模型动物膀胱中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尤其是提高β3-AR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而增加其舒张功能,使衰老膀胱在储尿期能有效舒张,膀胱有效容量增加,从而减少排尿次数,改善尿频症状。结论本课题通过对膀胱逼尿肌功能状态的研究,从整体尿动力及离体逼尿肌条实验的受体功能研究,说明药物可使衰老膀胱逼尿肌舒缩功能恢复正常。从整体及局部调节的角度阐明了缩泉丸调节膀胱舒缩功能发挥“温肾缩尿”作用的深层机理。尿动力学研究发现,衰老大鼠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增多,可能与盆神经的传入神经对容量的敏感性降低及膀胱平滑肌收缩期提高膀胱内压的能力降低有关。而研究发现衰老大鼠在储尿期膀胱的顺应性增加,排尿期膀胱的排尿压下降证明了这一观点。同时,衰老大鼠容易出现漏尿、尿失禁等症状,尿动力检测发现,衰老大鼠的漏尿压下降,尿道闭合压及尿道功能长度也下降。说明衰老引起尿道平滑肌闭合能力下降导致控尿能力下降。缩泉丸干预后,发现衰老大鼠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漏尿压、尿道压及尿道功能长度增加,说明缩泉丸对下尿路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离体实验发现,衰老膀胱逼尿肌的顺应性增加及弹性减退,衰老膀胱逼尿肌条对β-AR及p3-AR激动剂的敏感性均降低,同时β3-AR拮抗剂对衰老膀胱逼尿肌条达到相同的拮抗作用所需的拮抗剂浓度减少,说明,衰老膀胱逼尿肌条的β-AR功能减退以p3-AR功能减退为主。缩泉丸对衰老大鼠干预后,衰老膀胱p-AR及β3-AR的功能得到改善,对激动剂的敏感性增加,同时,衰老膀胱的顺应性及弹性也有所改善。说明缩泉丸可能通过改善衰老大鼠逼尿肌对神经受体递质敏感性发挥其调节水液代谢的功效。

刘南, 宋波, 金锡御, 熊恩庆[7]2002年在《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组织结构改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方法 光镜、电镜观察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壁上两种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 ,弹性蛋白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低顺应性膀胱组肌层内平滑肌束间的胶原蛋白浸润明显增多 ,而弹性蛋白则有所减少。结论 膀胱流出道梗阻后 ,膀胱壁上两种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沉积发生了变化 ,使膀胱纤维化 ,并最终可能对膀胱功能产生影响 ,使膀胱变为一种低容量 ,高压力的低顺应性膀胱

赵鹏[8]2014年在《大鼠胸10节段脊髓损伤致膀胱顺应性改变及形态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胸10节段脊髓横断模型,诱导出神经源性膀胱,观察胸10节段脊髓横断致大鼠膀胱顺应性改变后膀胱重量、逼尿肌漏尿点压、膀胱顺应性、膀胱壁组织结构及ICC细胞分布、数量的变化。探讨不同顺应性膀胱的病理生理改变,明确ICC细胞在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发病中的作用,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同时,为后续进一步实验提供前期支持。方法:正常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在210-220g,随机分为两组:A组8只、B组32只。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胸10节段脊髓横断组。主要步骤为:称重、麻醉后,鼠板俯卧位固定,定位:根据浮肋连接的第13胸椎作为骨性标志定位至胸10节段脊髓(对应脊柱第8胸椎),确定损伤部位后背部备皮、消毒,取背部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肽、皮下筋膜、向两侧钝性分离竖脊肌,破坏椎体,直至暴露脊髓,用眼科手术刀将脊髓快速切断(可见大鼠后肢痉挛性抽搐数次后软瘫,用显微剪剪除一段约1mm长脊髓,保证脊髓完全横断)。对照组只暴露脊髓,不切断,逐层缝合切口。各组均于手术后6周行尿动力学检测,检测完成后处死大鼠并留取膀胱标本,行膀胱称重。常规HE染色观察膀胱壁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变化;VG染色及Vaehoeff染色,光镜下观察膀胱中肌层厚度、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量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ICC细胞在膀胱壁的分布及数量,每个标本随机选取5个视野,得到的数码照片用Image pro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计算每个视野ICC细胞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成功制作了大鼠胸10节段脊髓横断动物模型并顺利地进行了大鼠膀胱尿流动力学测定。2.膀胱顺应性:至行尿流动力学检测时,32只实验组大鼠,死亡10只,尿流动力学结果显示,存活的22只大鼠中,神经源性高顺应性膀胱大鼠12只,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大鼠6只,正常顺应性膀胱大鼠4只。神经源性高顺应组膀胱顺应性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源性低顺应组膀胱顺应性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有显着差异(P<0.01)。3.形态学研究显示:胸10节段脊髓横断6周后膀胱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明显改变,膀胱重量明显增加,实验组膀胱重量明显比对照组重,有显着差异(P<0.01);膀胱/体重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1)。光镜观察到胸10节段脊髓横断6周后逼尿肌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肌束间胶原纤维浸润显着增多;低顺应组纤维结缔组织的百分含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及高顺应组,有显着差异(P<0.01);高顺应组纤维结缔组织百分含量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不同组间ICC细胞有所变化,高顺应组平均每视野下ICC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差异显着;低顺应组平均每个视野下ICC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差异显着。结论:1胸10节段脊髓损伤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在膀胱顺应性上可表现为高顺应性及低顺应性两类,具体类型应根据尿流动力学结果划分。2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表现为:低顺应组膀胱最大容量降低、逼尿肌漏尿点压力增高、膀胱顺应性降低;高顺应组膀胱最大容量增大、逼尿肌漏尿点压力降低、膀胱顺应性升高。3胸10节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壁组织发生重塑,逼尿肌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肌束间胶原纤维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含量发生变化,影响膀胱顺应性。4胸10节段脊髓损伤后,不同顺应性组别间ICC数量发生变化,可能与膀胱顺应性发生变化有关。

皇甫雪军[9]2011年在《多沙唑嗪对兔膀胱出口梗阻后致膀胱顺应性减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建立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的办法,诱导出现低顺应性膀胱,观察膀胱出口部分梗阻致顺应性减低后膀胱重量、逼尿肌漏尿点压、顺应性及膀胱壁组织结构、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研究其病理生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并探讨多沙唑嗪(doxazosin)对膀胱出口梗阻后致膀胱顺应性减低的影响及机制,以期找到合适的干预点缓解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壁纤维化进展,保护膀胱的顺应性。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10只、B组10只、C组10只、D组10只。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膀胱出口部分梗阻组,C组为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与口服多沙唑嗪组,D组为假手术后给与口服多沙唑嗪组(C组和D组转天给予多沙唑嗪3mg/kh/日口服)。B组和C组均手术建立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模型,方法相同,主要步骤为:称重、麻醉后,兔板固定,下腹备皮,从阴茎插入8Fr号导尿管,取耻骨上正中切口,进入盆腔,找到膀胱,游离膀胱颈,从膀胱颈部缘钝性游离至对侧,以2-0丝线自后方带出,绕8Fr导尿管结扎膀胱颈,松紧度以导尿管在尿道内移动略紧为宜;对照组只做游离,不结扎各组均于手术后14周行尿动力学检测,检测完成后处死兔并留取膀胱标本,行膀胱称重。常规HE染色观察膀胱壁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变化;IHC免疫组化检测膀胱平滑肌组织CD31、bFGF、TGF-β1表达水平,每张图片于阳性表达富集区,选取5个高倍视野,得到的数码照片用Image pro软件,测量血管密度,bFGF、TGF-β1行细胞阳性反应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测定,以此定量表示其阳性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膀胱重量:膀胱出口部分梗阻组为(14.1±2.3)g、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与口服多沙唑嗪组为(5.0±2.0)g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及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膀胱出口部分分梗组与膀胱出口部梗阻后给与口服多沙唑嗪组相比明显增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假手术对照组(3.2±0.9)g、假手术后给与多沙畔嗪组(2.9±0.5)g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逼尿肌漏尿点压:膀胱出口部分梗阻组(18.8±6.1)cmH20高于假手术对照组(10.2±2.5)cmH2O及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11.6±3.6)cmH2O,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高于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与口服多沙唑嗪组(13.5±4.7)cmH2O,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对照组、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与口服多沙唑嗪组、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叁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顺应性:膀胱出口部分梗阻组(1.22±0.39)ml/cmH2O与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后给与多沙畔嗪组相比明显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与口服多沙唑嗪组(4.25±2.19)ml/cmH2O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和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对照组(2.86±0.56)ml/cmH2O与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2.90±0.53)ml/cmH2O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出口梗阻14周后膀胱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明显改变,膀胱重量明显增加,膀胱壁明显增厚,膀胱壁内可见小梁形成,膀胱内偶见黄色结石,尿色浑浊。梗阻后给予多沙唑嗪组14周后膀胱容量明显增加,可呈一水袋状,尿色较梗阻组清,未见结石形成,有一例发现伴有膀胱憩室。所有实验动物未发现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光镜观察到膀胱出口梗阻14周后逼尿肌肥大,肌束间胶原纤维浸润显着增多。而梗阻后给予多沙唑嗪组14周后,最主要表现为逼尿肌肥大。纤维结缔组织的百分含量:膀胱出口部分梗阻组(25.03±6.91)纤维结缔组织的百分含量与,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及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予多沙唑嗪组(18.29±3.16)比较明显增大,有显着差异(P<0.01);并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予多沙唑嗪组大于假手术对照组及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对照组(13.82±3.69)、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13.05±3.94)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703>0.05)。通过CD31阳性表达,测得平滑肌间血管密度:膀胱出口部分梗阻组(25.07±1.75)/mmm2明显小于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及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予多沙唑嗪组(32.58±1.35)/mm2,有显着差异(P<0.01);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予多沙唑嗪组小于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手术对照组(37.39±1.31)/mmm2与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38.51±3.29)/mm2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242>0.05)。bFGF细胞阳性反应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膀胱出口部分梗阻组(0.2502±0.0489)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及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予多沙唑嗪组(0.1029±0.026),有显着差异(P<0.01);并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予多沙唑嗪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比较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手术对照组(0.0118±0.002)、假手术后给与多沙唑嗪组(0.0137+0.009)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细胞阳性反应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膀胱出口部分梗阻组(0.1996±0.0377)明显高于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给予多沙唑嗪组(0.0784±0.0224),有显着差异(P<0.01); TGF-β1在假手术对照组及假手术后给予多沙畔嗪组未见表达,未能行光密度测定。结论:1 BOO后,膀胱出口阻力的增加,膀胱内压持续增高,导致膀胱壁缺血,生长因子bFGF、TGF-β1表达增加,致使胶原沉积增多,纤维结缔组织的百分含量增加,膀胱壁组织发生重塑,引起膀胱纤维化,膀胱壁明显增厚,膀胱重量明显增加,失去正常膀胱的韧性,使正常膀胱变成小容量、高压力的低顺应性膀胱。2膀胱出口梗阻后早期应用多沙唑嗪可改善膀胱血流,降低bFGF、TGF-β1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降低膀胱纤维化的程度,延迟BOO对膀胱顺应性的损害,保护膀胱储尿功能,降低逼尿肌漏尿点压,保护肾功能。

龚宇[10]2003年在《膀胱出口梗阻对逼尿肌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从临床尿动力学的角度定义是指膀胱颈和/或尿道由于多种病因引起尿液流出道阻力升高导致的尿液排出困难,它包括了一大类疾病。而泌尿外科最为常见的BOO表现,其梗阻的发生部位绝大部分位于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例如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女性膀胱颈梗阻等,因此,BOO通常是指膀胱颈和/或近端尿道的梗阻性疾病。 研究BOO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多种常见的下尿路疾病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BOO的主要危害在于膀胱功能损害,包括:逼尿肌收缩功能改变,膀胱顺应性异常和逼尿肌不稳定,以及由此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而膀胱功能损害的实质是逼尿肌功能改变。目前泌尿外科临床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相当部分的BOO患者即使在完成原发病的治疗(即解除梗阻)以后,其膀胱功能仍然没有恢复,甚至功能损害持续进展,临床上至今仍没有有效的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BOO后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致病机理及其与异常的逼尿肌结构之间的关系尚未阐明。 为此,我们从以下叁个层次逐步深入地进行研究。第一,在改进我科原有的大鼠梗阻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BOO后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与结构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根据BOO对膀胱逼尿肌细胞的尿动力学致伤机理,通过对体外培养的逼尿肌细胞施加周期性张力负荷牵拉刺激作用,建立一种全新的细胞水平的BOO实验模型:第叁,从逼尿肌细胞发生表型转化(逼尿肌重塑)的角度,阐明BOO后在单细胞水平直接测定的功能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改变的结构基础,为探索针对逼尿肌细胞表型稳定的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采用Wistar大鼠膀胱颈部、近端尿道不全结扎法,膀胱出现典型的梗阻后表现,使改进后的动物模型能够更为确切地模拟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相关的BOO疾病。 2.梯度浓度氨基甲酰甲胆碱(carbach01)刺激逼尿肌条产生的收缩力测定:梗阻后逼尿肌的收缩性有两种改变:不稳定组(DI)逼尿肌收缩性受损,稳定组(DS)逼尿肌收缩性出现双相性改变,即早期呈代偿性升高,继而降低;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梗阻后膀胱顺应性与逼尿肌稳定性有关,即DI时顺应性低于正常,而逼尿肌稳<WP=9>定组顺应性升高。 3.以光镜、电镜(扫描、透射)、VG法胶原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证明梗阻后的逼尿肌排列趋于松散,细胞间质胶原沉积且排列紊乱,逼尿肌细胞间隙增宽,单位面积的膀胱组织中胶原纤维(CF)和逼尿肌细胞(DSMC)的比例(CF/DSMC)明显失调。结果提示:逼尿肌细胞与间质成分的关系改变与BOO后收缩功能下降和膀胱顺应性异常有关。 4.以Westerrl blot检测BOO后1-4周逼尿肌层的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随梗阻时间进程出现明显的升高,与本实验部分对胶原纤维的测定结果一致,证明BOO后的TGF-β1的分泌增加促进了逼尿肌肌层产生胶原纤维,后者大量沉积于逼尿肌细胞之间,从而影响膀胱逼尿肌细胞有效的协同收缩;同时,提示TGF-β1与梗阻后产生的膀胱肌层纤维化进程密切相关。 5.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证实,发生梗阻后1-4周内膀胱逼尿肌层PCNA蛋白的表达总体上呈现升高趋势,并且在第2周时PCNA阳性指数达到峰值,而相应灰度值最低,说明梗阻后PCNA的表达具有时效性;BOO对逼尿肌张力牵拉这种外界刺激作用主要通过核内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影响逼尿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PCNA在慢性梗阻后逼尿肌增殖状态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逼尿肌的异常增殖可能是其功能改变的结构基础。 6.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对Wistar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成功进行了原代及传代培养,细胞培养3.5天后,已贴壁的逼尿肌细胞生长,呈放射状伸展,7-9天时,细胞形成较致密细胞层,可覆盖培养瓶底部的80%。实验证明,取材后的初期处理、精确掌握逼尿肌细胞的贴壁时间与合适的O.2%胶原酶浓度,是有利于成功进行大鼠原代逼尿肌细胞培养的关键。较之组织块培养法,胶原酶消化法具有细胞纯度与培养成功率高的优点。 7.首先在特殊的.BioFlex(r)培养皿上成功培养Wistar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通过对其施加周期性张力负荷作用,建立起一种排除了膀胱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干扰,能反映单个逼尿肌细胞自身功能改变的全新的BOO实验模型,提供了在细胞水平对BOO作深入研究的有效平台。 8.采用了倒置显微镜下培养细胞动态图像采集测定及分析系统,直接地考察单个逼尿肌细胞的动态收缩过程。周期性张力牵拉作用后,参数收缩末期细胞面积最大缩小率(⊿Smax)及细胞长度最大缩短率(⊿Lmax)的测定结果证实,张力负荷条件下单个逼尿肌细胞的收缩力及收缩速度随细胞张力负荷程度增加而下降。 9.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经fluo-3/AM负载后测定了张力负荷对逼尿肌细胞钙离子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含生理浓度Ca2+的细胞外Hanks液的条件下,

参考文献:

[1]. 低顺应性膀胱与膀胱壁纤维成分的关系研究[D]. 刘南. 第叁军医大学. 2002

[2]. 兔膀胱出口梗阻模型的建立及多沙唑嗪对膀胱功能的影响[D]. 王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09

[3]. 大鼠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不同时期膀胱顺应性改变与形态学研究[D]. 郜海涛. 天津医科大学. 2015

[4].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脊髓损伤致大鼠神经源膀胱顺应性的影响[D]. 李航. 天津医科大学. 2016

[5]. 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组织结构改变[J]. 刘南.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1

[6]. 缩泉丸对衰老大鼠尿动力及膀胱舒张相关的β-AR功能研究[D]. 邝兆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7]. 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组织结构改变[J]. 刘南, 宋波, 金锡御, 熊恩庆. 第叁军医大学学报. 2002

[8]. 大鼠胸10节段脊髓损伤致膀胱顺应性改变及形态学研究[D]. 赵鹏.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9]. 多沙唑嗪对兔膀胱出口梗阻后致膀胱顺应性减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皇甫雪军. 天津医科大学. 2011

[10]. 膀胱出口梗阻对逼尿肌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龚宇. 第叁军医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低顺应性膀胱与膀胱壁纤维成分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