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需要静压桩机利用桩架配重与自身重量为荷载进行压桩,其中的沉桩过程需要把桩打进土里。该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震动及噪声,桩身的完整性较好,单桩的承载力强且工期较短,所以被广泛应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办法。
关键词: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处理办法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利用静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使管桩逐节压入土层中形成桩基,在压桩过程中会挤压周围的泥土,从而增加了桩基的侧面压力,提高了土层的密度,尤其适用于软土层施工环境。同时,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周期短、噪音污染小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把握各环节技术要点,确保施工质量。
1、静压预应力管桩原理、特点
1.1、原理
将工程桩布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起吊设备将其吊起,同时喂桩,在桩机协同下进行夹抱,对垂直方向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调整,然后进行施压。由于桩机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为了承受自身的重量,必须利用油缸进行支撑,同时,
要求小车可以在轨道上运动,因而必须控制油缸运动。这样一来,受到压力的管桩逐渐被打入到地基之中,这时,将上下两个管桩焊接在一起,确保长度满足要求,如此,就完成了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
1.2、特点
穿透能力与承载能力都比较强,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造成的污染较轻,由于是静压,所以施工过程中基本无震动,可以确保现场周边的居民能够正常生活。另外,静压预应力管桩运输便捷,吊装方便,容易操作,施工效率较高。
2、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分析
2.1、压桩
1)首先要在吊装的时候,把桩机移动到需要施工的桩位并对应好。2)将吊起的桩插入桩机夹持箱中时,需要在桩机上的工作人员的配合,将桩和夹持箱夹口对准,用吊车将桩缓慢放下,当桩端和地面相距 10 cm 左右时,夹桩器需要夹紧桩,放松吊车吊钩,然后离开钢丝绳。3)当夹桩器夹桩的时候,需要控制好压力,防止出现因压力过大夹裂桩的情况。4)要防止桩身受到损坏,在压桩的时候应该准确控制夹桩力,尽量采取均匀施力、逐次加压的方式,先初步夹紧,然后进行分次加压,直至达到所需的夹桩力后停止,不能突然增加压力。5)移动桩机,当桩的中心和桩位置对准后,展开压桩。6)在压入第一节桩时,需要做好校直与定位方面的工作。压入的时候,应依照机台上的水准仪使机台调平,然后分别在桩机的侧面及正面架设吊线锤,并对下桩的垂直度进行监控,其中桩身垂直度的偏差要小于 1/200。7)如果桩的垂直度过大,需要拔出压入部分,按照指示调节机台的水平度,然后记录此时的水准仪偏差,帮助下次调平,完成后压入。需要注意压桩过程中压力表与桩身的变化,一旦出现倾斜或偏移时立刻进行校正。如果压入方向不存在异常,可以连续施压。8)当需要送桩的时候,桩轴线需要和送桩器的轴线保持一致。9)压桩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压力值,一旦出现剧烈抖动应立刻停止压桩,并通知现场的监理和施工负责人,当现场处理完善后,施工继续,这样可以避免石头损坏桩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0)当压桩时碰到阻碍物,桩位出现倾斜或偏移时,需要和相关单位确认情况,不可强行施工。11)压桩时,如果出现桩身倾斜、位移、压桩力突变或桩周涌水导致地表隆起等情况时,需停止压桩,同时查找原因,在相应的处理完成后,继续施工。12)要想规避停压之后桩身反弹,进而造成承载力下降的情况,应该在停压之前开展复压,复压的次数要大于 3 次,效果需达到不沉降并稳定。13)抗压管桩连接之处大多使用端板进行焊接,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二氧化碳进行保护,抗拔管桩连接处的接头要使用管桩机械进行连接。14)需要依照地质报告,确保场地的砂层较厚,压桩之前需要引孔桩位,其中引孔的长度为 16 m,并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与地勘进行相应调整。
2.2、回填送桩孔洞
桩芯处需要运用模板或沙袋遮盖回填,以防杂物进入桩芯。
2.3、桩基检测
管桩施工结束后,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对桩基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竖向极限承载力检测和桩身完整性检测。极限承载力检测主要应用于单桩静载荷试验。桩身完整性检测是以低应变检测方法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为了确保桩基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性,施工单位应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桩基检测。
3、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办法
3.1、焊接桩尖时的质量控制要点
桩尖的焊接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接头是否会开裂、松脱、整体的沉桩施工质量是否得到保证。焊接之前,应对焊缝 30 cm 左右的范围、法兰端面的油污、杂物及泥土进行清除。当两法兰之间有缝隙时,需要插入提前准备好的锲形铁,在上节桩就位以后,需要沿着接口的四周临时固定焊接点,接着从相同方向进行焊接。焊接第一层的时候,电流要较大,这样可以帮助熔深,焊接第二层的时候使用直径稍大的焊条。焊接完成以后,需要让焊缝在自然状态下冷却 8 min,然后才可静压,避免出现焊接破坏的现象,绝不能在焊接之后立即沉桩或用水进行冷却。
3.2、预应力静压管桩的测量
1)为了保证实际单桩竖向的极限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值,需要依照工程的设计要求、地质情况、工程的重要性和整体状况对单桩静载进行测量。此次工程设计要求静载测量的桩数需要大于所有桩数的 1/100,最少不低于 3 根,然后进行随机抽取,选择超过 20%的工程桩,根据相关要求展开变动测量,特别注意的是,单桩需要达到 100%。从设计要求来看,工程的验收应该根据上述测量方式检测预应力管桩质量。由监理、建设等相关单位根据要求选择测量机构,施工单位需要在现场配合。
2)测量的标准需要根据福建省的工程建筑标准《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 13—86—2007)及国家规范、规程展开。
3)测量完成之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时调试,然后对桩基进行验收,验收应该涵盖以下验收资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材料代用通知单、设计变更单、施工组织设计、整体施工记录、测量桩位复核记录、管桩质量检查报告、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整体桩基竣工图纸等。
总之,预应力管柱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较小,桩头较为完整,复压也较为容易,同时预应力管柱的成桩质量较高、施工效率高、节约项目成本、噪声低,这些优势都让其在许多地基处理工作中有较大的发挥。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为民.预应力静压管桩施工技术特点与质量控制[J/OL].河南建材,2019(02):47-48[2019-05-06].https://doi.org/10.16053/j.cnki.hnjc.2019.02.027.
[2]孙春利,赵玉波,李志艳,张军.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办法[J].土工基础,2018,32(05):487-489.
[3]孙运刚.静压预应力管桩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四川建材,2011,37(02):114-115.
[4]陈钰,刘彬,卢岩.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37(01):67-68.
[5]帖冉.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的监控[J].河南建材,2010(01):125-126.
论文作者:毕大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0
标签:静压论文; 预应力论文; 管桩论文; 桩基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测量论文; 承载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