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之学生预习论文_刘爱玲

浅谈小学语文之学生预习论文_刘爱玲

山东省平度市第二实验小学 266700

预习,对于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来说,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不仅是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孩子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因而,预习这个教学环节应该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预习应对教和学起到真正的铺垫作用。是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要使预习真正起到“铺垫”作用,教师的预习指导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教材的训练重点设计要求明确、操作具体的预习练习,有自学生字新词的,有理解词语的,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有质疑提问的,有对课文进行感悟理解的,这样既降低了学生自学课文的难度,又为课堂教学做了铺垫。

2.预习是对教学内容的预测。对于教师来说,预习具有侦察作用,应把它看作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我认为引导学生抓住课题、关键词语、重点句子、教材中自相矛盾处进行质疑,这样既有利于指导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新的学习内容,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确定课堂学习的重点。

3.预习要为学生提供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预习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己练习的过程。预习之前教师要给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预习题,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有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这种自练,从近期目的看,是为学生学习具体课文作铺垫;从长远目的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学习、驾驶知识等的能力。

二、对学生预习进行指导,经多年实践我觉得学生最喜欢的预习方式有以下两种

1.教师布置好预习题。这主要有利于调动差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有东西好学,就要布置预习题目让他们进行预习。

2.学生自由质疑。这一做法能促使学生钻研课文,充分调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观念等去进行理解,其疑难之处又及时获得解决,它为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部置教学提供了适宜的手段,它对于培养学生自读理解能力无疑是极有益处的。

三、要结合实际教学,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1.朗读法。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与预习过程中,我让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读全文,圈点字词。第一遍要求学生放声慢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圈画,然后通过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解决字词难关。

2.搜集资料法。小学段的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更是涉及文化、艺术、戏曲等各个方面,所以在语文课程的学习时,必选要有大量的知识准备和积累,必须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个人信息、以及文章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这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因此,学生在预习中的资料搜集就显得至关重要。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对语文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每次搜集资料前,我总会给学生们一个明确的搜索目标,让他们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搜集好后的片段资料还鼓励学生进行筛选整合。

3.批注法。批注预习就是培养学生预习时边读、边思、边批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在独立预习过程中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重点片段……在思考、比较、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进行批注。可以是因为一段文字有感而发,也可以是因为一个观点提出质疑,也有可能由这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别的知识点,总之学生想到什么写什么,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

4.习题预习法。习题预习法就是学生在预习之前,由老师制定好预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内容,以习题的方式进行展开预习,这样的预习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进行预习。一般的题型设计道字词注音、成语解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重点段落的赏析等。可以让学生将预习成果化零为整。

最后,要重视预习的检查。学生付出了劳动,当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老师应当及时有效地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和反馈,给做得好的同学一些表扬和鼓励,给做得不认真的同学一些批评或指导,这样才算把预习真正落到实处,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老师在上课时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要善于思考,在预习时也要进行深度思考。思考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什么样的作者情感,跟以往学过的知识有哪些关联。思考中确定自己理解上的疑难点,这恰恰是自己听课的重点。还可以结合文末的思考题进行简单的练习。这样上课时就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加深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弥补自己的不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是新知识,学生在预习时难免会遇到很多不懂的生字词。因为有难度看不懂,会让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就格外重要。教师要耐心地鼓励学生随时查阅字典,了解生字的读音、字义、例句等,还可以运用网络搜索扫除学习障碍。在不断地尝试中,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而且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将不懂的内容手动记录下来还能加深理解,积累素材,丰富所学知识。

论文作者:刘爱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之学生预习论文_刘爱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