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_精神文明论文

论陈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_精神文明论文

论陈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思想论文,陈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成果,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陈云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明理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的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并揭示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在陈云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他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陈云高瞻远瞩,多次在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反复提醒全党要注意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着重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初期,陈云通过对国际事件的分析提醒我们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1980年7月1日,波兰政府宣布提高肉价。第二天,波兰部分城市开始罢工,由此引起遍及波兰全国范围的、时间延续长达两个月的工人大罢工。陈云关注着波兰事态的发展,由此联想到中国的现状,提出:“我们有没有可能发生波兰事件,要充分警惕。如果我们经济工作处理得不好,宣传工作处理得不好,有可能发生波兰事件。”同年12月16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这就告诫全党,在实现自己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绝不能“单打一”,要把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一起抓。可以说,这是陈云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一起抓的早期表述。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吸取了陈云这个合理建议并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被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针,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陈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更多的是基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不断变化的形势的一种思考。1984年当我国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时,一些地方明显出现了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重经济工作、轻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10月20日,陈云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书面发言中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消极现象,明确提出:“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只要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看到这些现象,并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消极方面是可以受到一定限制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奋斗方向。”这里,陈云明确提出了“两个文明要一起抓”的思想。随后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了相应规定:“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一起抓,这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

1985年6月,陈云在全国端正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一步指出:“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如果不同时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任何单位,任何领导干部,如果忘记或放松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不可能搞好。严重的,甚至会脱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这是很危险的。”同年9月,他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又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包含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者是不能分离的。社会主义事业不可能是单纯的物质文明建设,又不可能是单纯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也不可能先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然后再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大家致力于物质文明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应当看到,现在确有忽视精神文明的现象,而且相当普遍。……总之,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整个事业就可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偏离社会主义道路。”这里,陈云不仅批评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和“先后论”的错误思想,而且深刻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把精神文明建设上升到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理论高度来认识。由此可见,陈云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何等重视。此后,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性纲领性文件,以及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等重要会议都坚持了这一思想,对精神文明建设都作了重要规定,都特别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而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坏更多体现在一个国家执政党的党风和社会风气上。对此,陈云不仅从现实要求上,而且从深远的历史角度,对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及其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作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并对如何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1980年11月,在中央纪委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准则》座谈会上,陈云同志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强调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1985年6月,陈云在全国端正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书面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党风,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觉悟,坚定地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吸收了陈云这个思想,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一是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搞好党风;二是以模范行动和艰苦工作,组织和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既然党风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此重要,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抓好党风呢?针对改革开放形势下党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陈云探索出一条新时期加强党风建设、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1)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党性是党风的决定因素,党风端正不端正,取决于党性的强弱。1985年6月29日,陈云在全国端正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同志们要坚决地刹歪风、正党风,增强全体党员的党性,从精神文明建设上,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要同一切违反共产主义理想的错误言行,进行坚决斗争。”(2)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改革开放以后,党内有少数党员,包括个别老党员、老干部,不能坚持党性原则,遇到歪风,跟着干。对此,陈云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作出榜样。老党员、老干部,包括退居二线或者离休、退休的在内,都要重视整顿党风。在以身作则、关心党风党纪、发挥监督作用上,没有退居二线和离休、退休的问题。”(3)严肃党纪、政纪,依法严惩犯罪分子。陈云一贯主张严肃党纪,从严执纪。针对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的所谓“经济要发展,纪律要‘松绑’”的错误言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共产党不论在地下工作时期或执政时期,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纪律。”同时,陈云主张对违反法律的要依法严惩。1982年1月,针对广东一些地区走私活动猖獗的现象,陈云主张“对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要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罪大恶极的,雷厉风行,抓住不放,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政治优势,而且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抓好经济建设,有些领导干部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只重视经济工作,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甚至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用的地位;有些则忘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为了私利,“一切向钱看”,不顾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甚至违法乱纪。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陈云认为,“这些问题的发生,同我们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削弱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作用和权威有关,应引为教训。”因此,他强调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都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抓好,都要积极维护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

怎样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陈云提出了明确的思路。(1)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和四项基本原则。陈云说:“应当把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这种宣传教育不能有丝毫减弱,还要大大加强。”为了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陈云在许多场合都大力地宣传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四项基本原则,并从自我做起。他指出:“有些人看见外国的摩天大厦、高速公路等等,以为中国就不如外国,社会主义就不如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就不灵了。对于这些人,我们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其中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经过教育不改的,要调动他们的工作。”据陈云秘书朱佳木回忆,“在1983年准备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发言时,特别嘱咐我,要在他的发言稿里写上‘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最后要高呼‘社会主义万岁!共产主义万岁!’”(2)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陈云说:“在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他特别号召青年人要学点历史,要注重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基本国情的学习,要从中获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养,这也是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所必须的。陈云在革命和建设不同年代撰写的《中国民族运动之过去与将来》、《一个深夜》、《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几点意见》、《整理古籍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编写〈辽沈决战〉一书的意见》等论著,都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材。(3)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陈云在繁忙工作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儿童教育工作,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健康成长。陈云说:“中小学生将来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能否担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同中小学教育有密切联系。”陈云认为要根据中小学的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教育,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1983年8月4日,陈云在“快乐的小队活动”夏令营活动开幕式上盛赞了全国“快乐的小队活动”,认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锻炼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对集体生活的适应性,有利于增强体魄、开阔眼界、丰富课外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值得提倡。

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陈云对此一向十分关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就这个领域的问题发表过许多谈话,作过不少批示,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

(一)“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

粉碎“四人帮”以后,各条战线都在拨乱反正,但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古籍整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陈云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于1981年4月,专门就认真抓整理古籍工作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他说: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重要工作;整理古籍不仅要作标点、注释、校勘、训诂,还要有今译,要让更多的人看得懂;应组成直属国务院的古籍出版规划小组来领导这项工作,并由这个小组提出一个为期30年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古籍整理工作可依托高等院校,在一些有条件的大学,成立古籍研究所;要将各地许多分配不对口的古籍专业人员,尽可能收回来,安排到整理古籍的各专门机构;国家应编制一个经费概算,以支持这项事业,尽管国家现在有困难,也要花点钱。总之,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在陈云积极推动下,1981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武汉大学八十一岁的黄焯教授获知这个消息后,激动地说:“我要向陈云同志行九叩之礼”。同年12月10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直属国务院。1982年3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订了1982-199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二)评弹艺术要“出书、出人、走正路”

陈云对于评弹艺术,不仅仅是欣赏和爱好,而且经常给予关怀和指导。从1959年起,陈云先后发表了近40篇“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对评弹艺术的现状和发展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他主张传统评弹书目的整理要坚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无害部分,去掉烦琐的地方”的原则;要加强对评弹艺术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评弹艺术进行革新,使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在内容、语言、节奏等方面跟上时代;要加强对评弹艺术的管理,坚决抵制迎合部分听众低级趣味,单纯追求票房价值的商品化和自由化的有害倾向,“要以正派的评弹艺术,打掉艺术上的那些歪风邪气”;提出“出人、出书、走正路”的主张,为发展和振兴评弹艺术指明了正确方向;要建设一支艺术高超、思想健康的评弹艺术队伍,“不要让青年就评弹,而要让评弹就青年”。陈云的这些意见,对于评弹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使文艺、曲艺界其它传统文化艺人从中受到教益,进而推进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

(三)“应当多写点‘豆腐块’文章”

新闻工作是党的喉舌,也是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几十年来,陈云一直很关注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编印的《参考消息》、《参考要闻》和其他内部资料,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等,并作了重要指示。陈云指出,报纸杂志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媒体,应当特别注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表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文章;要重视报纸的编排,报纸要多发短文章,报纸要为读者着想。他说:“《人民日报》发表了很多文章,但是有些太长,很多人没有看,很可惜。如果加一个提要,标一些小标题,文内分一二三,人家忙了也可以看一个要点。”《人民日报》很好的吸收了陈云这个意见,在长文章的前面搞一个“内容提要”,将文章的主要观点用醒目的字体编排,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

总之,陈云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内涵深刻外延丰富,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和长远性、时代性和独创性等特点,是邓小平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重温这一思想,对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准确把握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生长点和落脚点,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  ;  ;  ;  ;  

论陈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