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承德 068350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各种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加强对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但是,随着近年来实际施工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仅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为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建筑工程发展的速度,必须要加强对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促进社会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主要分为四类,即半现浇式框架、全现浇式框架、装配式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其中半现浇式框架对现场施工要求较高,需要对梁和柱进行现场浇筑,因此,需要实现预制模板,因此,能够一定程度程度上节省施工时间,但是不利于提高抗震性能。而全现浇式框架则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模板等施工材料,因此,会一定程度上延长工期,但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框架则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对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焊接,这样的工程施工量较小,抗震性能欠缺。而装配整体式框架则没有较多的模板需求量,同时能够更好的抗震,因此,其在实际的工程中应用较多。
2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在现代建筑中,由于用地紧张,因此会朝着高层建筑发展已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然而这种现象也使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变得愈加困难。在高层建筑物中,其逐层累加的重力以及负荷变得十分巨大,因此需要足够大的柱体、墙体支撑,对建筑工程项目框架结构施工的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在建筑构件的选择中,需要考虑到其是否能够承受地震、风等自然灾害荷载。
3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发展现状
框架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较早,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于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也要进行不断的改善,而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框架结构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针对高层建筑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框架结构的竖向及侧向的承载能力,从而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不断增加,设计人员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上,还需要加强对风荷载、地震荷载等非线性的竖向分布荷载研究。此外,还需要从相关安全方面进行考虑,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安全性。随着近年来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并且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应用不断提升,目前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已经不断完善,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将会不断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4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4.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1)准备施工材料。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施工材料阶段,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对于散装的材料,需要将其绑扎、固定好,随后再将其放置于较为安全的地方,或者将其固定在钢架上;其次是堆放在地面的材料,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因其滑落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需要用油布将其覆盖,并在油布之上需要用重物将其固定防止滑落。(2)焊接施工的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焊接施工工作之前,应当参照相应的操作流程与规范严格进行焊接试验工作,并且需要对每一批钢筋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是否达到使用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取样力学试验工作也需要同步进行,在钢筋质量检验合格之后,还需要抽样检查其焊接的质量,同时还要求各个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达标。(3)放样与下料施工。在正式开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其放样与下料都需要有一定的余量,这是因为在焊接工作完成之后,其焊缝出现有线性收缩的现象,并且该工程项目框架结构中的梁等也会拱起。因此在放样、下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余量。
4.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定位标高施工。在定位标高的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经纬仪与水平仪,依据施工标准,明确横纵轴线,进而精准测量标高。在实际操作程序中,应确保工作全面、系统和严密,与此同时,还应认真记录。然后,仔细复检、严格审核。安装模板时,应有效控制垂直度。在结合部位,应利用水泥砂浆实施填补操作,确保不会出现漏浆现象。最后,规范校直,应格外注意边线顺直度,确保调整合理。(2)基础模板安装。按照施工要求每天测量水平基础,借助平面尺确定每一边线参数,然后在相应位置做好示数标记,为后续基础模板安装作业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确保模板安装的稳固性以及使用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模板所能够承受的负载力水平。(3)支撑体系施工。在支撑体系的施工过程中,应格外注意浇筑重量,有效控制振捣力度,确保坚固度良好。同时,模板操作还应有利于拆卸,从另一层面来说,支撑体系应具有较大的便利性与可操作性。对于整个支撑体系来说,立柱为重点受力部位,选择适宜的钢管种类,确保安装垂直度满足要求。支架在整个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在横向连接中常常采用剪刀撑方式,凭借三角形结构,发挥稳固的功效。旨在通过垫板来增加摩擦度。另外,还应依据规定有序开展模板防泄漏操作,切实保障安装品质。(4)模板的拆除。在拆除模板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拆除作业流程进行作业,通常情况下,都是先拆除后续支立部分,然后是最先支立部分。先拆除承量较小的部分,然后拆除承重量较大的部分。先拆除整体支撑部分,然后拆除方木模板部分。框架柱在浇捣后至少 10 小时后方可拆侧模,同时用塑料薄膜将其充分覆盖包裹,达到保湿效果。现浇板与框架梁部分的拆除施工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在气温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拆除,严格把握拆除作业进度,防止为了追求模板材料的有效周转而过早地拆模。
4.3混凝土工程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首先控制混凝土的材料质量,做好材料质量检测,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施工人员还要强化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以改善材料性能。在配比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的对水泥的掺入量进行控制,确保材料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其次,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的运输环节,要采用专业的运输设备,建筑工程项目一般会使用泵运输设备进行混凝土材料的运输,确保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出现材料的变质情况。运输人员要确保混凝土的及时运输,避免其泌水性产生作用,致使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要确保分层浇筑,且每一层浇筑工序间都要间隔一定的时间,确保上一层浇筑质量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层浇筑,且要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最后,要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在养护期间,主要应做好温度和湿度控制,控制好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出现结构温变。
结语
在建筑工程结构中,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掌握框架结构的施工要点,并为实际的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框架结构的施工人员要认识到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并强化对钢筋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由此来保障框架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温建伟 .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92.
[2]万立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7(35):35.
[3]陈丽艳 . 浅谈建筑工程中棍架结构构造与设计 [J]. 价值工程,2011,14(18):64-67.
论文作者:王力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框架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框架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