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第二中学 425700
【摘要】阅读教学模块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其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评价中占有很大分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也是一个语文难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果如何直接关系高效课堂的目标能否实现,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为构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97-01
前言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学语文课中阅读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生长点,可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高能耗”现象应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一、积极创新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局限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应优先创新教学理念,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日常教学时必须摆脱题海战术,给学生更多时间获取更富的语文资源,而不是单纯用试卷来堆积经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认识到培养具备核心素养人才的重要意义,而且在教学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不能都作为语文课堂的全部依据,语文课堂应该更加丰富,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形成平等的对话,尊重学生的想法,才能获得学生更多的信任,搭建起轻松活跃的课堂。在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对知识的总结,重视重难点的教学,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素养。
二、创设画面阅读情境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大量文学珍品,其作者的生活背景、文化阅历、文学修养对于教师们的学生来说,都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之上,甚至是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作品展现的时代,培养想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创设画面来刺激学生感官,使他们有意识地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和意蕴。比如,教师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1]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幅幅骏马奋蹄图,配上豪迈奔放的音乐,让学生既能感受到寥廓万里、生机勃发的意境,又能体会到一代伟人面对苍茫大地所抒发的壮志豪情,更能产生对青年毛泽东的一系列联想和想象。在教学《故乡的榕树》这篇文章时,选择了一棵苍老而蓊郁的榕树和一个古老的小村庄的画面展现在幻灯片中,榕树以它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渲染了夏天的悠然自得,小村庄则在夕阳下显得静谧温馨,再配上《童年》这首歌的音乐,画面轻快活泼而又略带忧伤。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让学生阅读全文之后,再去感悟整篇文章中作者所寄寓的那种对故乡和故乡的榕树所特有的思恋情怀,就和作者的情感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在后来的教学中,教师又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在教学戴望舒的《雨巷》[2],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幅幅雨景图,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主人公在雨巷孤独前行时的彷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设置适宜的画面情境,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自然地进入到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思之中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结合生活实际构建高效阅读课堂
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高中生这一特殊年段群体,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允许并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对比初中生和小学生,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阅读喜好也已经初步形成,教师应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兴趣喜好,科学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在发挥学生特长的同时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弥补学生“短板”;对比大学生,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阅读情趣需要教师科学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阅读方法多予指导,帮助学生自主阅读并独立解决阅读问题。教师在阅读技巧上的引导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朗读、默读、速读、精读、复述、评析、背诵等,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使用不同阅读方法,体验每一种阅读技巧的不同效果,指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四、利用语言构建高效阅读课堂
好的情景,很多时候是由老师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为基础而为学生构建的情景联想,因此这样的语言表述能力对情景的构建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这样的课程教学可以称作教学艺术的展现。老师的语言表述应体现出强烈的感染性与启发效果,以便向学生呈现一堂生动、形象的阅读课程,引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处在文章呈现的情境里,使学生和作者在思想情感方面产生回响。老师还可应用多媒体设备加强对教学情感的呈现效果,图片、音乐、视频等能够更直观地体现老师想向学生呈现的教学情境,通过简单欣赏或者互动的方式,老师能够借助各种感官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潜力。然而应务必紧紧贴合课文内容,不能一味追求情境效果而本末倒置,如在讲到《林黛玉进贾府》[3]时,能够借助播放歌曲《枉凝眉》的手法引入教学情景,对“镜中月”“水中花”等比喻进行介绍,并非花去大把时间来向学生展示《红楼梦》电视剧选段,且要求学生看完电视剧展开探讨,这使语文课堂成为电影院,极易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出现偏差,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成效。
五、引导学生学会精读
内容通过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学语感、锻炼学生的语言、扩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于重点内容进行反复的阅读,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如学生在学习《琵琶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体会文章所抒发出来的情怀。所以教师可以先进行范读,让学生感受到应该以怎样的情感来读文章,然后在让学生自己反复阅读文章,以此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结语
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任务,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结合学生的阅读基础搭建探究平台,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阅读探究的乐趣,并在有效探究中提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最终实现阅读课堂的增值,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萍.网络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0):84-85.
[2]吴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J].汉字文化,2018 (17):44-45.
[3]叶梅.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92-93.
论文作者:杨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