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几点思考论文_吴应润

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几点思考论文_吴应润

广东中辰钢结构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事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其中,对于框架结构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本文中,将就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

1 引言

在现今建筑建设中,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因自身结构灵活、抗震力强以及传力明确的优点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为了能够保证其运行效果,做好设计控制十分重要,即通过科学设计方式的应用保证质量。对此,即需要能够在实际设计中做好重点把握,不断提升结构设计水平。

2 框架结构概述

对于建筑框架结构来说,其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的应用连接形成,如整栋房屋都对该方式进行应用,即成为框架结构房屋或者框架体系。目前,框架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现浇式框架。这也正是现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后的主要形式;第二,装配式框架。该框架在整体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抗震性能方面存在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第三,整体式框架,节点区混凝土浇筑工作具有较为复杂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体现在具有灵活的建筑平面布置,能够对较大的空间进行获得,也可以联系实际做成小房间。容易处理建筑立面,具有较轻的结构自重,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具有较低的造价。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结构具有较小的侧向刚度,在水平荷载下,具有较大的侧移,也将因此对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如房屋具有较大的高宽比,在水平荷载下,也将具有较大的侧移,并因此导致严重侧覆情况的发生,需要能够在设计中做好控制。

多层框架结构方面,其立面以及平面布局需要以规则、简单的方式处理,以此保证不同部分具有均匀的对称特征,以此对结构扭转几率进行降低。同时,需要能够对层高以及柱网进行统一,对构件的各类规格进行减少,以此对设计与施工起到积极的简化作用。同时,需要能够对框架结构的高宽比进行限制,对混凝土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度变化方面的影响进行考虑。

3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设计

3.1 确定计算单元

对于框架结构房屋而言,其是空间结构体系,通常需要根据三维空间结构对其进行分析。对于具有规则特征的平面布置框架房屋,为了对计算进行简化,即需要能够将空间结构实现对多个纵向或者横向平面框架的区分,以此进行分析。从竖向荷载的承受方面,当横向框架承重,且在截取横向框架计算时,即需要能够将荷载由横向框架承担,而不对纵向框架的作用进行考虑。而当存在横纵框架混合承重时,即需要能够联系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支承情况对竖向荷载进行传递,此时,该荷载也将由结构的横纵框架进行共同承担。

3.2 结构计算简图

在框架结构计算简图中,使用轴线表示梁柱,使用节点表示两者间的连接,同时通过节点距离表示两者的长度。在简图中,框架梁计算跨度由轴线间距离表示,框架柱计算高度则是不同横梁轴线间的距离。当不同层梁截面具有相同的尺寸时,在底层外,各层层高即是柱的计算高度。如结构当中的板、梁、柱都以现浇方式处理,则可以将梁截面型心线取至板底位置,在底层柱下端位置,则需要取到基础顶面,如具有较大整体刚度的地下室,且楼层侧向高度同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箱刚度2倍以上时,即可以将其确定在结构的顶板位置。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在房屋高度变化的情况下,框架柱界面尺寸也将因此发生变化,当上层柱界面尺寸降低、且下层柱同其形心轴具有重合特点时,其计算简图即需要同不同层柱界面不变的情况下相同。如两者不重合,即可以对近似方式进行应用,整个柱子的轴线为顶层柱型心线。需要注意的是,在框架结构变形、内力分析中,即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层梁的线刚度以及计算跨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且需要同时考虑上下层轴线不重合情况下,上层柱轴力在截面位置所形成的力矩,需要将其视为外荷载,同其余竖向荷载共同开展框架内力分析工作。

3.3 框架结构荷载

在多层框架结构当中,其荷载包括有水平荷载以及竖向荷载两种类型。其中,水平荷载包括有水平地震以及风荷载,竖向荷载则包括有楼面活荷载以及恒载。对于楼面活荷载作用在多层框架结构的情况,则可以充分联系房间的具体用途根据相关规范进行选择与确定。

3.4 框架结构内力分析

在竖向荷载下,多层结构的内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3.4.1 分层法

在竖向荷载影响下,在框架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受力方面,可以先不对框架结构侧移对其内力产生的影响进行考虑,在每层梁中,荷载仅仅能够对上下柱以及本层梁的内力产生影响,对于其他柱、梁努力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则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上述内力中,则不包括有柱轴力,这即因为在某层梁中,上何在也将影响到下部各层柱,所以在计算当中不能忽略。对于分层法来说,其在实际计算当中的要点有:第一,根据高度将多层框架范围多个单层无侧移的敞口框架,在不同框架中,包括有本层梁以及同其连接的上层柱以及下层柱。对于梁的各层柱高、梁跨度以及荷载都需要同原结构保持一致;第二,除底层柱下端意外,其余柱的柱端需要为弹性约束。为了更好的进行计算,即需要能够将其作为固定端处理,通过该方式的应用,即能够有效的减小柱的弯曲变形情况。同时,为了对该种影响进行消除,即可以在设计中将底层柱外的区域柱线刚度同修正系数0.9相乘;第三,应用无侧移框架方式对不同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进行计算,以此保证获得的梁端弯矩为最终的弯矩值。因不同柱都属于上下两层,对此,在每个柱端最终弯矩计算中,即需要计算上下层弯矩值后相加。在两者相加之后,则可能出现新的节点不平衡弯矩,如果根据需求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即可以再次进行弯矩分配处理。如通过弯矩分配法对不同敞口框架位置的杆端弯矩进行计算,在对不同节点杆件弯矩分配系数计算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经过修整处理的柱线刚度计算;第四,在求出杆端弯矩后,即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条件对梁跨以及两端剪力弯矩进行计算。对柱上竖向荷载同相连的梁端剪力进行叠加,以此对柱的轴力进行获得。

3.4.2 弯矩二次分配

在该方法中,其主要测量方式有:第一,根据不同杆件的线刚度,对不同阶段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进行计算,同时对竖向荷载下的跨梁固端弯矩进行计算;第二,对框架不同节点位置的不平衡弯矩进行计算,同时进行节点不平衡弯矩分配;第三,将所有杆端分配弯矩向远端传递,对于刚接框架,需要将传递系数确定为1/2;第四,将节点因弯矩传递所产生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处理,以此保证不同节点都能够处于平衡状态当中,以此即完成了弯矩的分配以及传递过程。之后,将不同杆端的固端弯矩、传递弯矩以及分配弯矩进行叠加,以此对不同杆端的弯矩进行获得。

4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可以说,多层框架房屋结构是现今建筑建设当中经常应用的结构类型,且具有复杂的特点,如果没有做好设计处理,则可以因此使结构出现不合理情况,进而对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对此,即需要能够充分把握设计重点,通过科学设计方式的应用满足建筑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江美新.论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措施[J].科技和产业.2005(02)

[2]宋德友.浅析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强柱弱梁”问题[J].林业科技情报.2011(01)

[3]试李成国.析框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

[4]董晓芳.浅谈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49)

论文作者:吴应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几点思考论文_吴应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