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癖120论文_李一亮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癖120论文_李一亮

李一亮(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医医院针推科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癖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将120 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用针刺,乳腺包块局部围刺,即包块中心用1.5 寸针直刺,以直刺到包块基底而不刺穿为宜,再在包块四周用4 根1.5 针与皮肤成四十五度角向病灶中心斜,再结合体针:膻中向下平刺0.5 寸,屋翳向下斜刺0.5 寸,乳根向上斜刺1 寸,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直刺1-1.5 寸,太冲直刺0.5 寸,肩井直刺0.5 寸,皆用平补平泻法,以局部酸胀为主,留针30min/ 次,每天针刺1 次。中药:柴胡、生白芍、郁金、香附、橘核、鹿角霜各15g,当归、元胡索各10g,白术9g,炙甘草6g,痛经、闭经者加五灵脂、生蒲黄各9g,丹参15g,经期量少而少腹冷痛者加益母草30g、红花9g,痰凝血瘀加浙贝15g、红花10g,肿块质较硬加牡蛎30、昆布15g、海藻15g,1 剂/d,水煎200ml,3 次/d,连续治疗30d 为一观察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包块、不良反应。治疗一疗程,判定疗效。结果:106 例患者痊愈,4 例显效,4 例有效,6 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癖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癖;针刺;中药;中药治疗;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17-01

乳癖又名“奶癣”,指乳房产生形状大小以及数量不一的硬结肿块[1]。我们使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癖,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设计 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医医院妇产科选择门诊及住院患者120 例。

1.2 伦理审查 遵照“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2] 以及赫尔基辛宣言,方案获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20—50 岁。②硬结肿块≤ 3 ㎝ ×3 ㎝。

③ 病人获得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患者患有严重心、肝、肾损害,且影响药物代谢。②肿块恶性病变。③患者伴有能够影响效应指标观察、评判的其他病理或者生理状况。④精神病,疾病晚期或病情危笃的特征人群。⑤患者已接受相关治疗,治疗可能会影响到疗效观察指标。

1.5 退出标准 ①患者伴有特殊生理变化、并发症或者严重不良反应等,难以继续接受治疗。②临床资料不完全,无法判定其疗效及安全性。③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干预,疗效无法判定。④使用影响疗效药物。

1.6 诊断标准1.6.1 西医诊断 参照《165 种病症最新针灸治疗》[3],周期性加重的乳房胀痛和多发性乳房肿块,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后。

1.6.2 中医诊断 参照《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大全》[4],乳中结核,形如丸 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7 治疗方法:乳腺包块局部围刺,即包块中心用1.5 寸针直刺,以直刺到包块基底而不刺穿为宜,再在包块四周用4 根1.5 寸针与皮肤成四十五度角向病灶中心斜刺,再结合体针:膻中向下平刺0.5寸,屋翳向下斜刺0.5 寸,乳根向上斜刺1 寸,乳根向上斜刺1 寸,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直刺1-1.5 寸,太冲直刺0.5 寸,肩井直刺0.5 寸,皆用平补平泻法,以局部酸胀为主,留针30min/ 次,每天针刺1次。中药:柴胡、生白芍、郁金、香附、橘核、鹿角霜各15g,当归、元胡索各10g,白术9g,炙甘草6g,痛经、闭经者加五灵脂、生蒲黄各9g,丹参15g,经期量少而少腹冷痛者加益母草30g、红花9g,痰凝血瘀加浙贝15g、红花10g,肿块质较硬加牡蛎30、昆布15g、海藻15g,1 剂/d,水煎200ml,3 次/d,连续治疗30d 为一观察疗程。

1.8 观测指标临床症状,肿块,钼钯检查,不良反应。

1.9 疗效判定治疗30d 为1 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参照《165种病症最新针灸治疗》[5]。痊愈:乳房疼痛及肿块消失;显效:生气、劳累后以及经前,较治疗前乳痛有显著减轻,乳房肿块体积缩小一半以上,指压有轻微痛感;有效;生气、劳累后以及经前,乳房肿块变软,体积缩小一半以下,乳痛减轻;无效:症状与体征同治疗前。

2 结果2.1 基线资料 纳入样本120 例均为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医医院妇产科2011 年6 月至2014 年5 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年龄20---50 岁,平均年龄36.21±4.35 岁,病程1-14 年,平均病程3.24±0.15年;肝郁痰凝60 例,冲任不调40 例,气血虚弱20 例。患者在观察期间无退出、脱落病例。

2.2 临床疗效 治疗1 疗程(30d),痊愈106 例,显效4 例,有效4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95%。观察过程中,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

3 典型病例某女,40 岁,教师。2012 年8 月15 日来针推科初诊,主诉右乳房胀痛肿块30 天。经检查:体胖,神清,舌质红活,苔薄白,平脉。

心肺无异常。右乳房外上象限 扪及2 ㎝ ×1 ㎝的条索状包块,压痛。

经钼钯检查确诊为乳腺 小叶增生,属中医乳癖,证属肝胃不和。

治以舒肝理气,健脾和胃。取穴:包块局部围刺,肩井、膻中、双侧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操作:平补平泻,局部酸胀为度,留针30min ∕次,1 次∕ d,双侧足三里、三阴交接6805-c 电针机连续波,刺激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中药:柴胡、生白药、郁金、香附、橘核、鹿角霜各15g,当归、延 胡索各10g,白术9g, 甘草6g。1 剂/d,水煎200ml,3 次/d。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半月后检查:肿块缩小2 ∕ 3,继续治疗半月后复查,右乳房无自觉症状,扪 及右乳包块消失,无压痛,钼钯检查,无异常,临床痊愈。

4 讨论乳癖包括现代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纤维腺瘤。现代医学认为: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可能诱发乳腺增生病的产生。而引起雌激素增高的原因比较复杂,如长期精神紧张,失眠,营养失衡,工作压力大,疲劳过度等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都可引起雌激素增高而引发本病。中医则认为乳癖的发生是由气血虚弱,冲任不调,肝郁痰凝而引起。针刺膻中、足三里、肩井补益气血,而刺三阴交穴调理冲任,刺太冲、丰 隆疏肝化痰,刺屋翳、乳根,包块围刺,疏通局部气血,再配合中药当归、白芍、白术加强补气血,鹿角霜调理冲任,柴胡、昆布、海藻疏肝化痰,延胡索、郁金活血,香附、橘核理气,气血通畅,则包块消散。临床中灵活加减,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综上,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癖,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李镤. 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大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6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s]. (2007-03-06).[3] 张仁.165 种病症最新针灸治疗, 上海文匯出版社,1998.1.435[4] 李镤. 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大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622[5] 张仁.165 种病症最新针灸治疗, 上海文匯出版社,1998.1.437

论文作者:李一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乳癖120论文_李一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