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究竟是什么——1996年至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读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读后论文,语文论文,语文试卷论文,年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仔细阅读了1996年至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必情相当复杂。我很佩服命题者的精细的设计,语法方面的内容就不用说了,连贾岛的诗,宗璞的散文,甚至作文题目的解释和评分,都被条分缕析地嵌入“标准化考试”的图表之中。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但同时,我也很困惑,真应该这样来考学生吗?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方式?在现代社会里,语文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
首先引起我困惑的,是1998年试卷第Ⅱ卷的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印出了宗璞的一篇短短的散文《报秋》,并依此设计了四道考题。其中第一道题,是从散文第一段中的一句话引出的。作者在这一段中叙述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迟钝,“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紧接着写道:“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试卷在这句话下面划了线,然后在题目中问:“(1)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这两个问题都问得不错,是抓住了文章的中心的,可是,试卷似乎并不满足于设计一个好问题,它还要进一步规范考生的回答。它在两个问题后面,各印出一行方框,第一题八格,第二题十格,又分别用括号标明“不超过8个字”、“不超过10个字”。这就有点奇怪了,为什么要规定考生回答的字数呢?倘将另外三道题联系起来看,我想命题者大概是出于这样两个考虑:一是想锻炼考生行文简洁、精炼的能力,事实上,四道题目一共20分,测重在修辞方面的是12分,占了大半;而且,占分数最多(8分)的第三题,也用方框限定了回答的字数。二是觉得整篇散文的寓意相当明确,没有太多可让人在理解上生发开去的余地,也就自然不必为回答留出较宽的篇幅。在第四题中,试卷列出了对文章的六条“分析和鉴赏”意见,要求在其中选出“正确的三项”,还特别在“三项”下面打了黑点①。这正可以说明,命题者是相信可以用“正确”、“不正确”这样的判断,为读者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圈定一块并不宽裕的地面的。
这几份试卷的作文题,似乎更能够表现命题者的上术述考虑。一般想来,作文作文,就是出一个题目,让考生写一篇文章,最多就体裁或字数作个规定,其他就都是考生自己的事了。可是,这三年的试卷却不一样。
先来看1996年的作文题,它印出两幅相当精彩的漫画,接着却列出两道题目,其中第二道是我们熟悉的作文题:“写一篇议论文”,第一道却要求考生“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不仅如此,在第一道题后面。还跟着四条“注意”,从两段说明之间的文字分配,到总字数,都一一作了规定。其中第3条要求“条理清楚,语言简明”,第4条则告诫“不要编故事”。在评分标准这一方面,试卷还特别规定,以“完整”与否为基本评分标准,并分别列出了何为“完整”的标准答案。显然,这道题并不关心考生面对漫画这一艺术作品时的丰富的联想,而只要测试他们应用文写作的能力。这就造成了一种新的复合式的作文题型,它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把作文考试的目标从一个改成两个,不但考你的一般写作能力,还要特别考你在应用文上的写作能力。
在1996年的试卷上,这一复合题的两个部分之间,大体还能平衡。但从1997年开始,作文题似乎越来越向应用文这一面倾斜。1997年的作文题相当乏味,它提供三则“材料”,一是某学生连续六年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去读书的事迹,二三是有关青少年是否“乐于助人”的两项不同的调查结果。也是复合题,先依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再写一篇议论文。但是,试题对“描写”的要求却更为具体,描写的主旨是什么,该如何想象,重点写谁,写他的什么,都有明确的规定②。仿佛一位婆婆妈妈的宣传部长给新手布置任务,什么都不放心,就差手把手去教了。
1998年的作文题更特别。当然也是复合题,但两部分互不相干。先是依一般文稿纸的格式,印出一段小学课文式的故事的开头:“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干干净净地晾在门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接着是结尾:“小乐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试题要求:“补写中间的内容”,篇幅是“200字左右”。可不要小看这小学课文式的语调,它和对字数的限制一起,犹如一道无形的墙,有力地限定了考生的想象范围,稍微复杂一点的情节,都很难嵌进这预留出的狭窄空间。因此,这道题最终测出来的,恐怕只能是考生精炼文字的能力。从1996年的复述漫画,到1998年的补写“小学课文”,作文题的前一半,明显在隹“简单”的方向走。仿佛与此呼应,1998年作文题的后一半,也愈益远离“复杂”和“不确定”。它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也允许“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但紧接着规定:“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有了后面这一条限定,考生再怎么“描写”、怎么“叙述”,也只能做到新闻报道的程度。也就是说,试题要求你说理,提供事实,而不要你想象,虚构,不要有“文学意味”。
1998年的这一条“不可写成……文学体裁”的规定,的确意味深长。在字典上,“语文”既是“语言和文字”的简称,也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即便前面那个定义,亦并无“不包含文学”的意思。所以,语文教育通常都包含文学鉴赏的内容,我们谈到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也都会联想到文学鉴赏和文学表达这一个方面。
人们现在都知道了,语言文字并不仅仅是一样传达意思的工具,它更构成我们感受、理解和想象世界——包括我们自身——的基本形式。语言文字越是丰富,那创造和使用它的人群的精神世界也就往往越丰富。所以,一种成熟的语言文字,一定不会只有清晰、明白,便利逻辑表达的一方面,还有繁密、模糊、复杂甚至“暖昧”的一方面。倘说借助前一方面,人们能有效地进行日常交流和理论思维,那么正是后一方面,保证了人们能不断扩展和丰富对世界的感觉、经验和体悟,也保证了语言文字本身的继续发展。如果真有一天,所有的词汇、语法和使用习惯,都一清二楚,界限分明,一切“模糊”的概念和用法,都被消灭得干干净净,那我想,我们精神上的末日大概也就来临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总要把语言文字的发展和文学联系在一起,甚至把文学的兴衰看成是语言文字的兴衰的关键。这并不仅仅是说,成熟的文学能有力地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而更是因为,文学的那种对于陈词滥调的天生的厌恶,对于新奇的想象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它所创造的那些无法穷尽、难以“达诂”的诗意的世界,能不断激发和拓展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就此而言,胡适当年用“文学的国语”和“国语的文学”来概括现代汉语和新文学的关系,正是说得非常贴切。
二
但是,这一种对语言文字的丰富性的要求,在20世纪似乎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阻碍。
20世纪是“现代化”大获全胜的时代,是各种文化、宗教和历史传统被装进一个炉子,依照同一件模子反复熔炼的时代。崇尚逻辑、讲究实效的功利意识占据了社会的中心位置,沉思和幻想的空间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相似,精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随之一天比一天减少。
在中国,这样的情景同样很明显,因为长期贫困,追求“现代化”的心情格外迫切,功利意识的蔓延还特别汹涌,对不能迅速兑换成现钱的事物的轻蔑,也特别坚决,不用说,这一切都逐渐影响到语言文字的使用,影响到对“语文”的认识和教学。
既然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语文的“实用”性就特别重要;既然现代化意味着“以数字管理”社会,那就不妨缩小语文教育中的模糊部分,为意识的明晰和一致奠定基础;既然已经迎来了“科技兴国”、计算机一统天下的时代,语文教育就应该紧紧跟上,特别发展那种清晰、简炼的语文能力;既然社会最需要的是技术性人才,应用文的地位就应该大大提高,甚至不妨位居文学之上……我相信,正是在类似这样的思路的引导下,一种可以称之为“应用文泛化”的现象,在语文教育中蔓延开来。这不单指在各级中学和大学里,应用文课程如雨后春笋,遍地冒头,更是指越来越多的课本和试卷,开始以应用文的眼光来看待整个语文世界。从遣词造句到理解诗歌,规范化越来越成为最高的要求。即以1998年高考试卷的第30题来说吧,它列出的那六项对于散文《报秋》的理解,除第二项外,其实都各有自己的道理,可试题却要求在其中选择“正确的三项”,这就明显不像是一种文学阅读的眼光了。我觉得,这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标准化”面貌,它们对应用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编重,那种复合式的作文题型的出现,以及对文学意味的相应的排除,都是这一种“应用文泛化”的结果。
这就又要回到前面说的那个问题了,在今天的中国,语文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语文教育的意义在哪里?中国早已被深深地卷入了全球化的历史过程,“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必然要走的道路。因此,今天的语文教育确实有责任培育人们的明快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更有效地适应现实。也因此,应用文教育自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必然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在全球化的潮流为我们打开大片的视野,强化人类的某一些能量的同时,它又势必会遮蔽我们的另一些视野,泯灭人类的另一些能量。在追求“现代化”的长途中,人类获得了许多,也丢失了不少;在许多方面大有进步,但有些方面却并非如此。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一面朝“现代化”的方向继续用力,一面尽可能地拓宽视野,焕发记忆,不断从多样的角度反省自己这“用力”。如果没有这样的反省,盲目用力,那就难免会迷失方向,甚至陷入沼泽。可是,我们从哪里去获得这拓宽、焕发和反省的心力呢?我觉得,正是在这里,今天的语文和语文教育显出了它的新的价值。比方说,它可以讲解文言语法和繁体字,引学生感受一个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的语文天地;又可以重温古典诗文,让学生领略那些非“现代”的故事和情感的魅力。它也可以阅读外国的文学作品,向学生打开更广阔的精神视野;还可以阐发20世纪中国作家的创作,领学生深入难以穷尽的诗意的世界。它当然还要激发吟诗作文的热情,助学生自己去体会语言和情感的微妙关系。它甚至可以在较高的学习阶段上,挑剔现行语法与语言实践的种种矛盾,破学生对于逻辑和规律的不自觉的迷信;更可以比较逻辑语言和文学语言,使学生懂得人的精神的丰富性,敬畏宇宙和世界的广大无边……我深深相信,只有包括了这样的内容、而且侧重这样的内容的语文教育,才是21世纪真正需要的语文教育,它不但教给人谋生所需的语文能力,更造就人喜爱广阔、多样、创造和自由的“天性”。当我们努力发展自己对“现代化”的反省能力的时候,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天性”更有力地激励我们呢!
因此,我反对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文泛化”的现象,也反对像1996年至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这样的“标准化”设计。应该尽快纠正这些现象,不能再任其滋蔓,误人子弟了。
(注:这一题的内容如下:
3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这一题的4条“注意”的内容如下:
1.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材料1”所提供的条件,设想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想象要合理。
2.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
3.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4.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