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罗学伦

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罗学伦

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40

摘要:目前,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占据着重要位置,影响着房屋建筑使用寿命和耐久性。若地基施工存在问题,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失稳现象,必然造成建筑开裂,影响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近些年来,随着房屋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结构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地基施工技术已难以满足施工要求,融入新型地基施工技术势在必行。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特点;建筑施工;处理技术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特点分析

1.1处理地基时有一定的困难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也不一样,其土质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施工设计中,事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查,保证设计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房屋建设施工时,地下工程基本是对地基方面的处理,在施工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2处理地基有一定的严重性

通常情况下,房屋建筑投入使用后,如果其建筑范围内的地质基础出现质量问题,一般不能进行有效弥补,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会超过地基在处理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

1.3处理地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由于国土面积非常大,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都有很大差距,除此之外,土地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冻土地、软土地、盐碱地等,气候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且建筑在投入使用后,还会面临地震、泥石流、滑坡等问题,为了避免其对建筑造成危害,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因此,对地基的处理工艺也就变得非常复杂,给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很大挑战。

二、分析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2.1分析处理地基的排水固结法

2.1.1分析砂井处理地基的方法

针对建筑施工的要求,在有些工程中为了达到建筑的稳定性,需要采取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的处理。具体而言,在施工中,如果现场属于软土地基,而且会承受很大的重力荷载,要在地基中设置排水孔,都是竖向设置的,然后有效排出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有效减小孔隙水比例,有利于地基的固结变形,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剪强度,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对于该技术而言,其还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软土地基中,设置一些砂井,然后在其上面铺设砂垫层或砂沟,在软土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地基的固结,进而提高建筑地基的整体强度,加速材料的固结。除此之外,其还能减少地基排水的距离。

2.1.2分析堆载预压处理地基的方法

在建筑地基中进行地基处理时,可以在施工现场先堆填上土石,而这些土石必须大于建筑物的荷载。此外还应进行软土地基的预压加载操作,如此就能够提前完成地基的沉降工作,推进施工进度。

2.1.3分析电渗排水处理地基的方法

对地基进行电渗排水处理过程中,具体操作如下,在软土地当中,可以插入一定量的金属电极,然后在电极上通入直流电,这样地基的水分就会从阴极流向阳极,而完成操作后,地基内的水分就会从阳极将水排出。在此过程中,其会受到电渗的作用,这样在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就会被彻底排出[3],可以降低地基内地下水的含量,降低地下水的水位等。通过该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2分析换填处理地基的方法

针对换填技术而言,就是在很多建筑工程现场,勘察其地质情况,如发现土质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就要对施工现场低强度的土质进行提高,而有效方法就是进行土质的替换。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会先选择一些抗腐蚀能力较强的砂石作为填筑地基的材料。在整个地基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先将强度达不到要求的土质挖除掉,然后在该位置替换上强度非常高的土质,或者是其他材料,最后对这一部分替换的土质进行有效的夯实。完成上述替换操作后,该工程的地基承受能力和强度都会提高,在采用换填型地基处理方法后,能够很好提高地层的固结速度,有效避免地基出现塑性变形等问题,保证建筑质量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2.3分析DDC灰土挤密处理地基的方法

DDC灰土挤密方法充分利用了地基的强夯法,对地基孔做好处理,加之螺旋钻机的作用,可以把灰土分层注入到地基的混凝土孔隙中,最后对其进行夯实处理,其就会成为非常坚固的桩,反复对其进行锤基,桩的直径会不断扩大,使其变为混凝土复合地基,从而彻底改变建筑工程的整个土体结构,提高地基的稳固性。在实践应用中,这种处理方式可以避免地基发生变形。由于DDC灰土挤密法的这些优势,其在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研究,DDC灰土挤密法可以对湿陷性黄土的性质进行调整和改变,经过其处理之后,再进行施工的建筑无论是承载力还是稳定性,都有了很大进步。

2.4分析碎石桩与强夯结合的地基处理技术

对于碎石桩和强夯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技术而言,其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范围广,受到广大技术人员的青睐。例如在对房屋建筑的地基进行处理时,合理使用该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施工要求,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土层的厚度,以及实际需要达到的等级等,科学对要夯击的深度进行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到载荷大小、单位夯击量、夯击深度、土壤属性等问题,这些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情况还应该以地基施工现场情况来定。在强夯处理建筑地基时,必须严格控制夯击的深度、夯沉量、夯击的次数,除此之外,完成夯实操作后,对夯实效果进行检查,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有效处理碎石桩的填土层,可以对地基进行排水固结,或进行挤密操作,之后再设置地基强夯点。在喷压作用下,击散碎石桩,然后对这些材质的地基进行夯实处理,这样就形成了很好的复合层,提高了建筑地基的质量,利用这些地基处理技术,在不同土质情况下合理选择,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技术方法分析

1、强夯法

强夯法又可以称作动力压密法,这种施工技术主要利用到的原理就是物理中的重力原理,将净重几吨或者几十吨的重锤从一定高度的高空中对地面进行强力夯击,在反复多次的夯击中来增强地基的硬度,并且降低其压缩性。强夯法在使用之前应该选取几个试验点来进行实验性施工,适用于处理碎石土、沙土、粘性土等等,但是强夯法并不适用于软土地基。

在使用强夯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1两遍夯之间必须要留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的长短要取决于地基的实际渗透性。

1.2要合理布置好夯击的实际位置,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合理的进行布置。

1.3确定好夯击的力度,要结合当地的承载负荷建筑的结构要求以及处理的深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确定。

1.4关于夯击的范围一定要大于建筑物的基础范围

2、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主要被应用在软土地质中。一般情况下,软土指的是河流、湖泊等沉积的细沙土粒,这样的软土一般具有很明显的触变性、而且透水性很差。深层搅拌法指的是利用深层搅拌机械将石灰石、水泥等融入到深层的淤泥软土当中,这样便可以软土拥有了一定的硬度,形成了固定的形态,水透性也有所增强。房屋建筑工程对于地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这种本身就存在着一定难度的软土地基,必须要保证施工的准确性与恰当性,否则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3、托换法

托换法与上述两种方式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其是在已经存在的建筑物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进一步加固与维修。

关于桩式托换法,就是利用桩来进行托换,这样桩式托换法主要适用在相对饱和的黄土地基或者松软的砂土当中。

关于灌浆托换法,主要利用到的是气压的作用,采用特定的装置和设备将化学物质利用气压或者液压作用,注入到土壤当中,并将其固化,进而增加其承受能力,同时还起到了防身堵漏的作用。由于其中的化学物质成分是不同的,其灌浆托换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水泥灌浆法,二是碱液灌浆法。二者同时都适用于已经存在建筑物的地基或者松散的沙土地基上面。其中,灌浆托换法、加大基础托换法以及桩式托换法三种托换法有共同合成一种方式,便是基础加固法,基础加固法主要适用于已经存在的建筑物基础支撑不足的情况之下。

四、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技术发展趋势和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地基施工条件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越来越高,传统地基施工技术已不能满足建筑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要求。为了适应新型建筑发展,未来地基施工技术肯定会朝着稳定性、抗压性更强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此外,地基施工中将融入更多科学技术手段,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利用机械设备和计算机技术,改进当前地基施工中的不足,进行现代化、机械化地基施工,全面提升地基施工水平,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使房屋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得到提升,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

但为了进一步保障施工质量,避免质量隐患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地基施工中,要针对施工技术特点,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保证质量控制有序性和针对性。此外,为了保证质量控制实施力度,有必要制定质量控制制度,通过制度为质量控制提供制度依据,明确质量控制方向,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约束施工人员行为。另一方面,应在施工现场设置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例如,在强夯法施工中,质量控制应从测量定位阶段开始,若测量定位阶段存在问题,必然造成地理信息失真,无法为施工操作提供依据,所以要保证测量准确性。强夯施工前,需进行预压处理,预压处理效果影响强夯施工质量,该阶段要对预压处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若预压处理不断,发生不均匀沉降,必然对地基施工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特点及处理技术的分析发现,在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的各项指标,必须对施工技术和现场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处理技术和实际地质情况不符,就很难发挥其作用,最终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肖伊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257-258.

[2]高恭新,吕丽敏,卢新锋.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112-113.

[3]谭黄华.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24):55-55.

[4]栾嵩妍.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5,(09):268.

[5]张杰.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及实施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171.

[6]曾繁安.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施工中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6,(07):65-66.

论文作者:罗学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罗学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