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密山市委党校 滕玉晶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新思想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各项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是十九大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研判证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共以人民为中心的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美好生活需要”给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中央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个阶段,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实力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政治权利充分保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习近平新思想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习近平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在于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条件结合起来,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第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确保国家主权安全。 2014年8月20日,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邓小平同志说:‘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我们的国权,我们的国格,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我们的民族独立,关键是道路、理论、制度的独立。”第三,深度融入并领导经济全球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我们敏捷地捕捉到重大的发展机遇。抓住1975—1991年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机遇;1992年把苏联解体的危机变为中国搞市场经济的机遇;2001年抓住911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我们具有化解风险的能力。1989年化解六四风波;1991年我们化解了苏共亡党的对中国的冲击;1997年化解了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化解了世界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以来,正在化解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独特优势。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组织动员能力的制度,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因为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集中的力量。制度保障成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制度。邓小平曾经指出: “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目标明确做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的制度。由于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我们在制度设计时能够确立远大目标。充满生机干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生机活力的高效能的制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月-5,119-122页
2.《十九大报告》,《学习文选》,2018.01.16,来源:人民网。
论文作者: 滕玉晶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制度论文; 新时代论文; 习近平论文; 道路论文; 中国论文; 社会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