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200
摘要:K2在对稳定焦炉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K2系数的概念、重要性及提高K2系数的管理方法,为炼焦生产稳定及管理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K2系数 执行力 系统 班组管理
一、在实际生产中,对推焦操作总的要求是安全、准时、稳推。一般用三个系数对推焦操作进行评定:
推焦计划系数K1,其计算公式为:K1=A1/M
式中M—本班计划推焦炉数;A1—计划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差±5min以内的炉数。
推焦执行系数K2,其计算公式为:K2=A2/N
式中N—本班实际推焦炉数;A2—实际推焦时间与计划推焦时间相差±5min以内的炉数。
推焦总系数K3,其计算公式为:K3=K1*K2
这些系数用以评定焦炉生产操作的总体情况。
K1反映由于炉温、机械等原因,在编制推焦计划时,某些炭化室号缩短或延长结焦时间的情况,主要反映前一周转的装煤时间是否正常。
K2反映完成推焦计划的情况。
K3由K1、K2决定,反映焦炉生产总情况。
二、K2系数的重要性
1、从三个系数的定义上看,K2系数的高与低会影响下一个周转的K1。而K3系数由K1、K2直接决定。
由此可见,K2是另外两个系数的基础。
2、K2影响下一轮的出焦计划以及整个炉组的大循环,从而间接影响炉组的调温调火乃至焦炭质量。K2的提升或是下降,决定了焦炉生产、焦炉调温、焦炭质量的稳定与否,可以说K2系数是整个焦炉设备、生产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水平的综合体现。
3、K2体现了四大机车、中控、上升管之间生产配合的紧密性,充分调动多岗位的作业配合,才能有效提高推焦执行系数,保障生产的顺稳,提高达产能力。
三、K2系数的管理
1、班组生产管理
①提升职工执行力,增加职工保生产意识。人具有的主管能动性是其他客观条件所不具备的,在客观条件不能改变的环境下,如何引导职工主观能动性向好的方向发展是班组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班组远景重要依托。在职工教育方面不断灌输保生产、保系数的观念,使其成为体现班组执行力、凝聚力的一项关键标的,让班组向有利于生产的方向前进。
②奖惩并用,引导职工。
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将团队的工作重心引至所希望的方向。将班组中机车、集控、上升管等岗位奖金与班组K2系数直接挂钩,并提高K2系数在班组奖金所占的比例,以此增强班组职工保证K2系数的意识,提高班组执行力。
③系统把握,梳理解决问题。
在班组抓K2系数的过程中,来自多方面的问题制约着K2系数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将K2作为一个系统的问题进行考虑。提高K2系数,职工作为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在系统中处于关键位置。除此之外,生产组织的优劣、设备系统的稳定、焦炉热工的健康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K2系数的提高。各个因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想保障K2稳步提高,就要对各个因素进行顶层设计,发现、决绝问题要系统考虑,杜绝左抓一把、右抓一把,那样的话K2系数永远不会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2、调温调火
K2系数的保障和调温调火的稳定是相辅相成的,提高K2系数,能够保证调火制度的稳定性、一惯性。另一方面,调火稳定 ,焦炭成熟度好,利于生产操作的进行,K2能够得到保障。
3、设备保障
设备系统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出炉的快慢,系数的高低。制定一套合理的有序的检修、定修、轮修制度,对保证K2系数的稳定及炼焦生产的稳定至关重要。设备定检修的安排,不是单单从设备本身考虑,而是将其放到整个生产作业过程当中,将其看成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子,与生产操作相结合制定检修、养护计划,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四、K2系数提高现状
通过以上管控,K2系数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由图可见, 2017年1月份以来,通过从系统上对K2系数的管控,K2系数得到长足进步,以后我们会对影响K2系数的各个因素进行进一步优化,将K2系数进一步提高。
论文作者:王永新,闫福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系数论文; 班组论文; 焦炉论文; 稳定论文; 计划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