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供电服务新模式论文_王澜

基于“互联网+”的供电服务新模式论文_王澜

(柳江供电公司 545100)

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新时期各行业在转型升级关口实现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举措。供电服务基于“互联网+”打造创新模式亦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实现优化与超越的顺势而为。本文通过分析供电服务传统模式的常见问题,阐释了“互联网+”对创新供电服务模式的积极意义,并就基于“互联网+”的供电服务创新模式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供电;服务;新模式

2015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中,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出现了“互联网+”概念。并以行动计划的方式指出未来工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紧密结合,成为新时期中国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供电服务传统模式的常见问题

作为国家战略核心行业的重要组成,供电企业既要承担创造经济效益的重任,更要为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正因如此,长期以来供电企业的服务模式中的绝大部分乃是对自身生产设备、业务流程等的关注,而较少注意到用户体验等终端节点的成效。可以说,虽然已经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摸爬滚打多年,但不少供电企业服务意识和手段中依然多少潜藏着“卖方市场”的遗痕。故而,供电服务传统模式相对粗糙的特性一方面影响着客户体验良好性的同时,也在制约着企业自身营销、管理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二、“互联网+”对创新供电服务模式的积极意义

技术的先进性和理念的前沿化使“互联网+”具备了让相对粗放的供电服务向更加精细化方向发展的可能。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供电服务能够将用户对象不断细分,在诸如停电临近等环节实现实时应急响应与处理,而这显然能够让客户体验更上一层楼。不仅如此,在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中,受技术所限,往往只能10v以上的设备能够做到在线实时监控,从而了解变电站的工作状态并对产生的障碍问题等及时处理。而有了“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借助变压器的升级和客户端智能电表的换代,供电服务能够突破以往的局限,将在线实时监控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具体客户端口,实现对“最后一公里”设备的全面掌控。

三、基于“互联网+”的供电服务创新模式策略

(一)智能电表入户完善“互联网+”的平台构筑

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智能电表已经可以全面覆盖城镇每个角落。用户不必大费周章前往服务窗口,只需借助电脑即可实现随时随地在线查询峰、谷、平不同时段的用电情况,了解缴费、欠费或停电等具体状态。不仅如此,传统每个计费周期必须依赖人力抄表计数的做法也一去不复返,企业不仅可以远程获取每个用户端的耗电数据,还能避免人工作业极易产生的数据误差。同时,全时段的数据记录还可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故障产生或出现问题的具体状况。

(二)“扫一扫”就可查电费、交电费

一般人的概念中,即便是通过网络查费或交费,也不能离开交费编码(户号)或者需要绑定支付宝帐号。然而,“互联网+”却可实现“扫一扫”查电费、交电费的功能。比如2015年山东临沂国网公司率先推出的“电费宝”就实现了这一最便捷支付和查询的目标。每个用电客户只需扫一扫各自专属的二维码,不用输入户号,也不绑定支付宝,轻轻松松查询和支付电费就能实现。

在省一级供电公司中,山东国网拥有的客户数量居全国前列,早在2015年“互联网+”刚刚成为业界新潮流时,山东国网既开始了“互联网+”供电服务新模式的探索与布局。除了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实现了电费宝查询缴费外,更让手机App、交费网点电子地图、畅通微信、有线电视共同整合成为一张信息发布网络,实现了网络、窗口、现场、短信多层宣传渠道的叠加。同时,山东国网又开创了电力积分商城的先河,让95598网站与掌上电力联手,让“互联网+”供电服务新模式成为创新行业经营的又一新焦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借助“互联网+”让排障维修从被动变为主动

有了智能电表的网络全覆盖与线上数据信息实时传输的条件,山东国网设置了停电信息实时监控服务模式,在供电所内建立综合服务监控室,安排专人值守监控平台,通过收集汇总系统数据,在出现停电情况的第一时间通知抢修人员出现场处置。在此基础上,山东国网还利用4G技术打造了移动营销平台开展业务营销作业。通过整合专网APN通道,每个用电客户都可以与各自的网格服务员建立联系。每当用户有业务需要就可联系各自的供电服务人员,通过实时收集数据信息实现业务的现场办理。

基于“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电力GIS营销应用平台与表箱普测等技术融合,不仅可以实现故障发生点的先知先觉,更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甚至能够实现用户拨打报障电话前即处理完毕恢复用电。如此一来,不仅用户端体验日趋完美,更能通过减少排障时间、提高处置效率降低损失、提升效益。

(四)从“互联网+”供电服务新模式到“互联网+智慧城市”

现代化城市一个典型标志就是电力供应,用电量、用电结构等已经在现代化城镇建设中成为了事实上的符号化指示,让包括城市建设与规划在内的各环节都需要以此为参考。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就曾强调过,未来的城市建设与规划需要实现“互联网+智慧城市”的目标。包括供电、供水、供气在内,城市需要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各类公共设备设备的持续发展与完善,使水电气和公交、洪涝防治等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并让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适宜、出行更加便捷。

基于“互联网+”的供电服务新模式能够让传统上相对模糊、概念化的城镇用电数量、结构等在精确的电子网络和实时数据支撑下实现清晰化、明确化,不仅可以为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用电额度与地理分布,甚至可以进一步详细到收入层级与用户基本信息等更为细化的步骤。如此一来,城市规划、投资者各方面均可据此形成精确的规划方案,不仅让未来的城市建设、行业布局等更具针对性、更加有的放矢,而且可以让更加宜居的智慧城市从蓝图落实到现实。

(五)基于“互联网+”打造更多个性化服务内容

有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力企业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用电数额更加准确地预测或推断出未来潜在的用电峰值或谷值,甚至是某个新兴用电增长点的发展趋势。由此,针对特定用户推送更加个性化的供电增值服务就成为可能。比如,山东国网正在着力完善无线wifi在窗口服务的应用,尝试探索基于无线网络的个性化推介服务。比如在绿色能源、电动汽车或电价等环节根据用户既有的用电数据与潜在的消费需求分门别类进行主题资讯宣传。

结束语

继政府工作报告后的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行动计划制定出总体目标,即到2018年时,需使社会经济各环节和互联网进一步深度融合,基本形成包括能源在内的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互动协同发展格局。既要使互联网成为公共服务提供的又一核心手段,又要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此处已可明确看出,未来供电服务只能是基于“互联网+”的新模式,这不仅是供电服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适时之举,亦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提高服务品质、提升服务成效的大势所趋。而更重要的是,基于“互联网+”的供电服务新模式在前沿理念与技术支撑下不仅能够创新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能在这一创新体系下实现新时期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顺利渡过改革深水区。

参考文献

[1]颜大昕.基于“互联网+”的供电服务新模式[J].通讯世界,2016(09):207-208

[2]陈泽基.基于供电营销业扩管理的客户全方位服务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机电信息,2014(21):168-169

[3]魏海龙.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5,07:7-8.

[4]侯文胜.浅谈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如何加强党建工作[J].科技信息,2012,29:447.

论文作者:王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基于“互联网+”的供电服务新模式论文_王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