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铁路建造规范不断进步,铁路桥梁基础也越来越大。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假如规划和施工不妥,会发生有害裂缝。大型混凝土和施工技能已逐步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铁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方法和施工工艺,为铁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积累了新的技能资料。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施工技术
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步骤。从桥梁建设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我国工程实践的建设,重点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技术。
1概述
随着铁路桥梁建造规范的不断进步,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日益广泛。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界说,咱们能够认为混凝土结构足够大以采纳温度操控措施来下降混凝土结构表里温差,操控温度应力并避免混凝土中呈现混凝土裂缝。在铁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因为地基体积大,水泥用量大,水泥水化反响发生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结构发生较大的温度改变和缩短。很多的水化热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明显进步。同时,因为混凝土外表的快速散热和低温,形成混凝土结构表里温差大,形成混凝土内压应力和外表张应力。当拉应力超越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那时,混凝土外表会呈现裂缝。当裂纹的宽度在答应范围内时,结构的强度通常不受影响,但结构的耐久性遭到影响。同时,当混凝土外表冷却时,因为冷却引起的温度差异,以及因为混凝土中剩余水分蒸腾而引起的缩短,遭到根底和结构的边界条件的限制,导致较大缩短应力(拉应力),当拉应力时,当混凝土超越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的整个截面会发生裂缝,这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评估和操控。铁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能的关键是采纳有用的温度操控措施和施工办法,下降水化热,避免有害混凝土开裂。
2铁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准备
施工前,工程设计单位应当进行技术披露,确保施工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图纸等符合桥梁工程各结构层施工的技术规范。相关技术披露工作完成后,应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场地和施工地质布置施工场地,并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施工工艺材料和施工设备进场后,检查参数的性能和质量,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技术指标符合实际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
在正常情况下,结合上述实际施工条件,施工过程中可选用低温水泥和适宜粉煤灰作为建筑材料。加入水泥中的粉煤灰的实际用量应控制在30%至40%之间。混凝土材料应为C35防腐蚀混凝土。在混凝土的坍度和强度指标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为了减少混凝土的实际使用量,必须加入适量的骨料和外加剂,结合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铁路桥梁工程,施工量大。实际混凝土量控制在300kg/m3左右。具体的材料混合比应基于实验室的相关测试结果。结合现场试验的结果,大体积混凝土坍落度的质量控制在160mm?200mm范围内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在24小时以内。
2.3桥梁工程桩基施工前承台基坑开挖
在桥梁工程桩基施工之前,需要进行科学的基础基础开挖施工。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需要通过缓冲硬化。桩基施工完成后,可利用全站仪将桥台的侧壁排出,并及时清理其中的碎屑。根据设计标高进行桩头开挖,并清理浮浆。然后全面进行桩基施工质量的无损检测,然后用全站仪释放桥梁的四个角或水平轴和垂直轴。墨水线在封盖边缘弹出。在施工桥梁基础平台时,必须在设计范围内保留50厘米的距离,然后彻底清理寝具混凝土上表面的碎片,直至新鲜混凝土表面露出。在特殊施工条件下,需要进行寝具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2.4桥梁工程施工中钢筋材料的加工制作与安装
根据具体的施工规范,必须先对钢筋进行精确编号,然后进行配料和喂料操作。钢筋的位置应该科学确定,然后绑扎钢筋。直螺纹套管用于桥接20mm直径的钢筋,以提高搭接效率。混凝土浇筑桥台前,必须确保所有桥墩主体钢筋束缚良好。在安装钢筋后,需要在工程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安装和预埋各种类型的工程结构施工组件。在此过程中,严禁部分遗漏,同时必须安装应力测量元件和温度测量元件。由于桥梁工程施工中主桥墩结构特殊,因此有必要科学设置桥梁平台结构中的预应力系统。在钢筋施工之前,确保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位置准确地铺设。塑料波纹管作为预应力管作为成孔工艺材料。
2.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循环冷却水管的安装
为了确保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和避免温度裂缝,有必要有效地操控水泥水化热的最高温度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初始温差。别的,在平台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上进行作业时,有必要严厉依照水泥水化热计算结果设置循环冷却水管。资料是直径为50毫米的钢管。钢接头用于连接接头并固定接头,避免外部施工要素造成钢管接头断裂。循环冷却水管安装完成后,检测到水。如果有走漏问题,需求及时处理。
2.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材料的制作与安装
在模板安装之前,模板表面的锈蚀用砂光机完全清洁,浅色脱模剂涂在模板表面。在钢筋周围安装强度相同的混凝土垫板,每平方米铺设四块。混凝土小垫需要扎紧,垫的尺寸应根据具体的施工设计规范确定。桥帽顶部结构与中间结构的有效焊接构成了完整的施工系统;模板的外侧由钢管支撑,双螺母用作拉杆。
2.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浇筑混凝土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使用水平仪测量标定高度,并且使用全站仪对桥墩主体钢筋进行重新测试。平台表面的碎片被清水清除,混凝土槽车被用来运输混凝土,并且浇筑当天选择最低温度。小时供应混凝土150立方米。通过在桥台中部重复冲裁作业,然后向周围扩展,每层的实际覆盖厚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以防止混凝土浇筑的分层。当振动混凝土时,使用插入振动器来分离振动器。振动距离为30厘米。在振动过程中,上层以8cm至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以防止嵌入部件,温度测量元件和钢筋材料与振动器接触。浇筑桥面混凝土时,需要覆盖循环冷却水管。最后,需要清理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的初始沉降和预沉淀之后,使用二次t刀压实操作来避免桥梁混凝土表面上的收缩裂缝。
2.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后养护及测温技术分析
抹压混凝土面施工后,应采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并保持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达到初凝效果。当混凝土最终凝固后,用无纺布覆盖,然后撒上并固化。当混凝土的初始固化强度达到2.5MPa时,模板被移除并且维持连续两周。除了预应力结构之外,场地下方的地面需要回填,并且需要覆盖和维护地面的上部以防止混凝土结构长时间暴露在强光和潮湿天气中。围绕这座桥梁工程的保温结构,为确保相关保温温控指标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可设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监测点,温度传感器置于角钢内,实时观察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变化。
结语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施工技术分析及施工质量控制,严格规范施工流程,在实践和研究中吸取经验,以工程实例为基础,以施工质量为核心,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TB10203-200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2]石锋.某客运线桥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山西建筑,2008,(6).
[3]李海涛.铁路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铁路勘测与设计,2006(5).
论文作者:冯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桥梁论文; 钢筋论文; 应力论文; 铁路论文; 水化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