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论文_陈盛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论文_陈盛文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肇庆 526100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根据目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交通、技术以及文化等都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以科学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来实施具体工作。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在我国,对于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缺乏足够的重视,一直以来都缺少足够成熟的规划设计理论,从而导致乡村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我国的乡村面积大,所以对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农业资源为重要依据,将乡村自然环境作为根本,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重视新型技术设备的引进,从而建立出更加美丽的乡村景观,为乡村经济和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

1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区域景观结构中的重要景观类型,综合了各类元素形成了乡村景观复合体。从景观功能对乡村景观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别。第一,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群众长时间生活在固定的生态系统中。这类固定生态系统是乡村群众生产与生活的来源,与其他自然景观构成了乡村生态景观。乡村自然生态景观有自然林地,农田景观,经济作物景观等。如乡村梯田,平原的混农林业,沿海地区的鱼塘盐田均为乡村生态景观。第二,生产性景观。乡村区域中生产景观是农业生产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生产性活动景观。生产性景观是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之间对比区别最显著的重要方面。生产性景观包括耕种生产景观,捕鱼生产景观,养殖生产景观等。第三,乡村聚落景观。乡村聚落景观是可以被人们视觉直接观赏的景观类型,可以分为乡村边沿景观,居住景观等。如边沿景观即为乡村居住景观与农田的交接处;居住景观一般由乡村村落,建筑形式等主体综合而成,具有一定的乡村特色与地域文化,是当地群众生活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2]

2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1保护生态环境

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应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原则,在建设魅力乡村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实际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先进技术来将设计内容与乡村生态环境相互结合,从而建立成具有人文风景特征的乡村,同时也为乡村中的居民留有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3]

2.2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乡村经济发展因技术、文化、经济、人口等原因落后。乡村居民通过陡坡开地、围湖造田、乱砍树木等措施获得短期效益来改变贫困状态。虽然人们通过短期效益临时改变了现状,但当地的环境、资源被破坏、浪费,已经影响长远的发展。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可为一时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有原则地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可持续开发并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2]

2.3尊重乡村文化

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尽可能保留乡村所具有的原有风貌以及民俗宝贵财富,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这些历史宝藏,尊重乡村所特有的文化,这有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内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3.1田园景观规划设计

水、林、田以及山等自然元素在乡村的田园景观当中组成了基本的自然状况,因此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对乡村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不仅要体现当地的民俗文化,也要有田园风光。田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重视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如植被、自然保护区等,在规划设计中要避免被破坏。作为植被重要的组成部分,植被斑块、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等在田园景观规划设计中要以保护为原则进行,不能为了开发而破坏。二是要做好对农业景观的开发利用。在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依存的背景下产生了农业景观,这些景观虽然具有普通景观的特征,但还显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在乡村田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做好对农业景观的开发与利用,营造出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田园风光。三是对人文景观的保护。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与当地文化组成的一种景观,具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特色,如寺庙、戏台、民俗等,都可以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加以保护与利用,提升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4]

3.2城乡规划中乡村景观生态化设计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始终围绕着人与景观之间和谐共处的原则来进行。所以,需要对乡村景观进行生态化设计。一是要始终遵守自然优先的原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始终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在乡村景观的生态化规划设计中要进一步聚拢乡村聚居环境,生活建筑,工业环境,农业场所等,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力求实现生态环境与景观美化为一体,实现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创造出情景交融,内涵丰富的最美乡村环境。二是要重点开展绿色植物的种植养护工作,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指导,规划设计植被覆盖区域,保证一定的绿地植被覆盖率。保护当地的水系资源,避免在乡村景观规划时对水体造成破坏或污染。三是在规划设计乡村景观时要尽可能的选择使用清洁能源,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1]

3.3庭院景观规划设计

作为乡村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乡村庭院景观不仅是人文景观的基本单位,也是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在庭院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实用原则与审美原则,具体的设计可以从空间功能、空间布局以及乡土文化生活气息入手。乡村居民可以在空间布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与需求进行设计,如圆柱形、疏散分层形、棚架形以及篱形等,这些都是纵向空间布局的形式,而在横向空间中会涉及道路、花木。在设计中要灵活多变,并且应该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气候因素等。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经济情况,选择最方便、最廉价的方式。[4]

3.4一定要传承和尊重当地传统乡村肌理

乡村是农民生活的重要地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的乡村景观规划,影响着我国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所以,一定要保护乡村肌理,为人们建造美好的生活环境。首先,有关规划人员要从原始的村落形态入手,不断深入了解空间肌理、节点元素、景观素材等对景观塑造具有关键作用的因素,可促进构建美好乡村。其次,在景观规划的期间,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乡村传统艺术。最后,在规划道路时,要结合现代风格及乡村风格,体现其优势。[5]

结语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等因素,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具有乡土性、景观多样性、实用性以及历史文化性等景观,为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艺森.分析城乡建设中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J].环球市场,2016,(22):164.

[2]张盾.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16).

[3]张琦.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要点探究[J].绿色科技,2018(21):59-60.

[4]路军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7.

[5]商丽娜.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6,(08):74.

论文作者:陈盛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论文_陈盛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