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道路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既要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不能危害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这种思想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拟定了21世纪议程。我国也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正在贯彻实施。
党的14届5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最近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我们应当很好领会,认真执行。
从农业而言,它不仅提供人们所需的粮食和其它原料,而且对世界经济贸易、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社会政治稳定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我国70~80%的人口居住在广大农村。因此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优先领域。
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农村底子薄,生产与技术水平不高,生态环境脆弱。目前既面临着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巨大压力,又面临着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农业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威胁与制约。因此,控制人口增长、保护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一项突出而艰巨的任务。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的三大目标以及“高产、高效、低耗、不污染、维护与提高再生产能力、生产多样化、综合经营”的三大要求来看,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实现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从政策、法规、经济、技术、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工作的配合与支持,需要结合我国国情,探索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力求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和提高自然资源的基础。我国农业历史上十分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因地因时制宜采取措施,挖掘生产潜力。正是这样,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区建立了维持地力不衰的农作制度,养活了众多人口。新中国成立后,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了一些基本生产条件,特别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进了生产经营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讲究科学技术,推行农林牧结合、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农林结合等多种经营,提倡生态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还不高,如何最经济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水、土、生物、气候资源),达到高产、优质、高效,还大有文章可做。现在全国农业技术的贡献率只30%;化肥利用率只30~40%;灌溉水利用率仅40%左右;中低产田占现有耕地的2/3。全国养猪头数占世界的40%,而猪肉产量只占世界28%,全国养牛头数占世界6%,但牛肉产量只占世界1%。我国农业资源日益紧缺。全国人口每年增加1400~1500万人,耕地每年减少400~500万亩,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2300多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一般年份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农民中有18%文盲、半文盲和40%的小学程度的农业劳动者。因此,江泽民主席指出:农业要增加投入,但靠大规模增加新的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投入,显然是不现实的。根本出路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投入中的科技含量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这是改变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面、草场资源,增加食物来源,尚有一定潜力。我国尚有可开发的宜农耕地近2.04亿亩,现有浅海和滩涂2亿多亩,可养殖近4000万亩,目前只利用1/4,内陆水域2.6亿亩,其中可养水面1亿多亩,目前只利用2/3,涝洼稻田养鱼尚可推广6000~7000万亩。
目前我国还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土壤沙化和荒漠化2.29亿亩,水土流失达367万平方公里,草原退化达10.9亿亩,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成灾率由1978年42%上升到1994年57%。8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农田污染面积达1.5亿多亩。这些不利因素,极大地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增大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难度。因此,一方面要大力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各项法律、法规,要健全和完善资源管理的机制与体系,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监测和督促检查,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权力下放,逐步推广有偿使用农业资源,促进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国土环境的整治工作。一些农业资源受到破坏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地方,一般都是贫困地区,除国家重点扶持外,要广泛发动、组织与依靠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以及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保护与改善资源与环境,尽快控制破坏加剧的趋势。对于“四荒”地,要实行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利用,严禁乱垦滥用。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要坚决关闭或限期停产和转产。力争到2000年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到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
推行产业化,促进农业自我积累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国农业商品率低,农产品产后加工销售落后,鲜果、薯类、蔬菜等产品收获后腐烂损失较多,农民以出售农产品初级产品为主,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生产效益较低,不利于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生产产值之比大都在3比1以上,而我国只有0.5比1;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通常是农业总产值的1.5~2倍,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还不到农业总产值的1/3。实现产业化,就是把农业生产的产前、前中、产后联结起来,实行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能够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利于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国农业产业化开始于70年代后期,在一些国营农场、大城市郊区、水产、畜牧部门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组建了一批农工商联合企业。80年代中期,东南沿海一带在建设外向型农产品基地时涌现了一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近年来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全省已有30%的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实现产业化。全省肉类、粮食、油料、蔬菜、果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3万多家,产值800多亿元,带动农产品基地4000多万亩,联结专业村2.7万个,农户700多万个,为农业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为发展中地区提供新路子。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突出资源产业优势,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通过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实现种养加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形式多样,有公司加农户;供销社或合作经济组织加农户;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加农户;农场加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加农户等,使农户和集体或企业通过契约、立约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服务、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农业产业化不是简单地组织农产品加工增值问题,他是目前由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时期、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农民的新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要求农业拿到平均利润,要正确处理产业化组织内部利益分配问题,解决产加销各个环节连体不连心的问题。在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把农民放在农业发展的中心位置。
推进农村经济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实行农业与非农业(一与二、三产业)并举,尤其要加快以乡镇企业为重点的非农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独创,是中国式农村工业化的模式。1995年从事乡镇企业的农村劳力1.26亿人,占农村总劳力的23.7%,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75%,乡镇工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47%。1995年全国农民平均每人收入1578元,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占60%,但是一些乡镇企业发展好的地方,农民收入70~80%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仅1990年到1994年为农业提供56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对农业投资的90%,江泽民主席在1996年6月考察河南时指出:“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带有革命性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把乡镇企业搞起来,才能安排农村富裕劳动力,解决农村富裕的问题,才能以工补农,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也才能更好地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巩固农村基层的党政组织,拓宽农村共同致富的道路。”对乡镇企业,今后需要继续、积极稳步地加以发展,并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同时推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1990年为13.6%,1950年为28.4%,1988年为41.3%,其中发达国家为70.1%,发展中国家为30.5%。预计本世纪末世界城市人口达50%。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引起了人口、就业、交通、住房、治安、环保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城镇人口。1978年为17.9%,1993年为22.4%。应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我国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全国农村有5万多个乡镇,370万个村庄。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形成一批小城镇。目前由乡改镇的有1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20%左右,有近300个县改为市,占县总数的15%左右。有计划地建设小城镇,在于调整农村生产力和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促进农村工业集中连片发展,打破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城乡分割所造成的制约,使农村工业和小城镇发展同步起来,力求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节约土地,又要保护环境。农村小城镇具有连接城市,辐射农村,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功能。据预计,到2000年全国城镇人口将达到4.5亿左右,城市化水平达35%左右,到2010年将达到6.5亿人左右,城市化水平达45%左右。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扩大劳动就业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村剩余劳力达1.2亿人,每年外出做工的农村劳动力已超过5000万人,其中跨省流动的就有3000多万人。今后要积极开展农业的多种经营,增加劳动投入,综合开展治理工程,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组织与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农业深度与广度进军,同时还必须努力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小城镇建设,增加劳动积累型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就地就近转移。此外,根据大中城市和沿海等地区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预计到2000年期间,每年乡镇企业可吸收600~700万人,城镇就业吸收1000万人。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目前我国农村劳力文盲与半文盲约近20%;小学程度占40%;初中占20%,每年有700万中学生、500万小学生加入农村劳动队伍。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水平,使之成为推进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由于历史和各种因素影响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落后于东部地区。1995年农民平均收入,东部2127元,中部1403元,西部1061元。国家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西部发展中地区的开发,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国外优惠贷款的使用,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并引导外资和国内企业家更多地转向中西部地区;同时国家要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通过这些措施和中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地区之间的差别发展不平衡将会逐步得到缩小。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与艰苦奋斗教育。努力在农民中传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做好计划生育,提倡讲究卫生和文明礼貌,开展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树立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农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决抵制腐朽封建迷信和愚味的东西,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搞好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使农村呈现一个经济繁荣、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生活快乐、环境优美的新面貌。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论文; 三农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