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江一锋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江一锋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2

摘要:现如今的建筑当中,特别是在大城市的商业楼以及住宅楼,建筑高度通常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建筑物质量的优劣直接与人们是否可以正常展开各种生产活动有关系,所以为了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物施工当中,施工工作人员应用多种方式与技术来确保施工质量。目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因为可以良好的避免建筑出现自身沉降或者收缩不均匀带来的裂缝问题,防止建筑物质量出现安全问题,因而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项目当中去。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开发已经成为时代前进必要面对的挑战,因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建筑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仅是住宅的精美度在逐日增加,房屋的坚固容纳程度也是建筑业正在追求的。因为我国地形气候的影响,房屋受气温的影响极为严重,因为早晚温差巨大,建筑材料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刺激下热胀冷缩,出现裂缝。此时后浇带技术的出现就可以使建筑裂缝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1建筑后浇带相关技术原理

有些建筑出现的裂缝虽然比较小,但是这些看似很小的裂缝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建筑后浇带技术的原理就是通过科学的技术来对这些压力加以分散。具体的措施就是在建筑设计的前期就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当建筑物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一旦发生裂缝的情况,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对这个裂缝所承受的压力予以分解,因此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要从整体出发,把建筑物看做一个整体,而不能分散的对待。不过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按部来设计的,也就是先把部分建筑设计好,然后再对拼接后的问题加以考虑,所以一旦建筑物某个部分出现裂缝,那么这部分所承受的压力很难被分散。另外,在建筑施工中最常使用的原料就是混凝土,所以当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因此提前做好压力和分散后压力的预算和模拟试验,同时做好混凝土受到温度影响而出现裂缝问题的防控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1时间的选择

理论上来说,混凝土结构在2个月左右会进行收缩,而高层建筑必须要在沉降完全结束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浇筑施工。高层建筑的主楼和裙楼一般是同时进行施工的,但是由于主楼的工程量大于裙楼,所以当裙楼完成施工之后,主楼总是仍在继续。这就造成主楼和裙楼所产生的荷载沉降时间不同,通常情况下须等到主楼完成沉降之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工作。

2.2掌握好施工的宽度与施工的间距

为了确保施工中有较为良好的结构性能,需要严格控制好施工的宽度以及施工的间距。建筑从整体上不能高于22层楼的高度,在这个流程中的钢筋存在受力效应,不能将其分割切断,这也是对安全性能的一种保障。施工当中有大跨度方式的后浇带,可以通过切割的方式来处理受力的钢筋,之后在浇筑当中展开焊接连接处理,如此一来防止受到较大的力造成变形。在这样的情形下需要把后浇带的宽度设置低于7m,间距设置当中,并不是全部都展开设计图纸的预留设计。

2.3科学合理的设置配筋

在前面我们就讲过,建筑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混凝土与钢筋了,混凝土的问题我们已经讲述,所以现在来谈谈钢筋。前面我们也有提到建筑整体性很重要,所以将混凝土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的钢筋极为重要,所以选择钢筋是也要考虑很多问题,首先是受力的方向,因为钢筋作为骨骼一般的存在,所承受的里是极其巨大的,它需要承受建筑的支撑作用。在所能承受力的大小上也要慎重考虑,并且我们不仅要考虑建筑的整体性,钢材也要尽量保证完整,一旦一根钢筋又进行了切割加工,那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会大大下降。所以在有其他处理方式的情况下,就尽量不要让钢材受损,保证钢筋的受力作用不受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后浇带预设模板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需要借助模板进行,模板预设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有关规定,以施工图纸作为后浇带施工的参照文件。在后浇带施工浇筑之前,要预设安装钢丝网模板,保障钢丝网规格、参数的统一,避免出现钢丝网粗细不一等情况。另外,施工单位要对模板的物理性能参数进行实验,确保模板的物理性能、稳定性等能够满足施工质量的需要。若后浇带的体积比较大,要在钢筋上下位置安装支撑模板,并对模板的两侧进行封堵,避免其在浇筑的过程中发生漏浆情况。另外,在预设模板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中为后浇带增加垫层,需要在施工部位坐高物理增强处理,并对其进行防水处理,减少外界因素对后浇带施工的影响。

2.5浇筑混凝土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方案的规定严格地进行浇筑混凝土的工作。比如在进行水平后浇带施工时,注意控制两侧的压力。而在进行垂直后浇带施工时,要合理运用振捣。如果在振捣时出现了钢丝网损坏的情况,一定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修复。另外,要合理设置模板和振捣器之间的距离,防止造成浆体的损失现象。

2.6垂直施工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利用钢丝网模板施工作业时,初凝后利用压力水对其进行冲洗,并且将碎片、浮浆等清理干净。同时,冲洗钢丝网片,当其终凝时可拆除钢丝网,并且用高压水枪对缝面再次就行冲洗。木模板施工操作时,应当利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毛处理,并且结合现场情况以及时规范要求进行拆模,人工凿毛,待其表面硬化以后,利用凿毛机处理,如果孔洞严重,需及时进行修补。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需利用喷枪对其表面进行清理。

2.7后浇带施工缝后期处理与保养

2.7.1二次开发振捣

后浇带施工当中,混凝土初凝后,针对初凝的后浇带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确保上升的浆体以及下沉的粗骨料能够完美的融合,二者可以均匀的混合。根据施工的实践情况来看,使用二次开发振捣的形式可以非常好的减少后浇带结构形式产生裂缝的几率,虽然出现了少数的裂缝,但是依然不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的显著提高。

2.7.2后浇带施工部位养护

后浇带施工位置的养护在后浇带施工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后浇带施工与其他结构的施工不同,为了保证后浇带施工位置与总体组成较为稳定的结构体,就要强化对后浇带施工位置的保养。完成后浇带施工时,要及时清除连接的位置,防止后浇带位置存在积水或者灰尘。通常后浇带施工位置养护,在后浇带施工的场所两边设置好挡水砖,实现防护的作用,养护的时间长要高出14d。养护当中一般会使用湿麻袋覆盖物来覆盖后浇带的施工位置,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如果在防水混凝土结构的两侧设置后浇带,那么就要把养护期延长到超过四周。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后浇带工程施工时,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工况特点,针对拟建工程项目特点和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与要求,对其严格管控。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加强质量管控,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国松,刘慧娟.试述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9):28-29.

[2]赵士智.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工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5):159-160.

[3] 李志杰,尚绍辉,张铭昕.浅议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193.

[4] 张志.电力工程管理中的PDCA管理模式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25):187~188.

论文作者:江一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江一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