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的难点与对策_银行论文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的难点与对策_银行论文

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的难点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难点论文,转变为论文,对策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央银行强化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强金融监管,政策性银行已经成立的新形势下,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难点及对策,就成为金融深化改革中亟需探索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形式问题是改革的第一个难点

目前专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和全部资产均属国家所有,但是银行资产运营状况却令人担忧。在现有贷款存量中,逾期、催收贷款占相当比重。同时,企业挤占、挪用银行贷款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状况的形成同银行产权权责不明有密切关系。明晰产权关系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的首要问题,也是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的首要问题。

商业银行要明晰产权,大致有三条途径:一是全资的国有商业银行;二是国家授权、委托经营的国有商业银行;三是国家控股、其他经济成份参股的商业银行。在这三种产权形式中,应以全资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第二、第三种形式可各占一小部分。

国有商业银行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特殊企业,对社会负有很大责任,其经营结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企业为主导。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公有经济的脊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骨干和主导作用。国有企业的发展支撑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不仅需要大量存在,而且必须日益发展壮大。当然,这里所说的发展,不是企业的数量的多多益善,而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国有企业、促进公有经济发展的经济杆杠,是国家实施金融宏观调控、调节经济生活的重要环节。国有商业银行依靠资金、机构、人员和电子化设备的巨大优势,可以保证国家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可以及时、有效地融通资金、办理结算、优化资金配置;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和加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股份制是企业改革的一条途径。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一是所谓两权分离,即出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如果实行股份制,国有商业银行只对国家承担资本金保值、增值的责任,国家只对银行负有限责任,这样符合社会主义国有银行的性质么?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只占其全部资产的八分之一左右。银行经营不仅要保证资本金保值增值,而且要力求全部资产保值增值,这样银行才能存在和发展。同时,国家对商业银行不仅要管资本金,而且对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都负有责任,这是社会主义国有银行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是人民的银行,在群众中有很高的信誉,获得人民的信赖,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对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承担责任。二是法人股问题。国有企业参与商业银行股份,资金从哪里来?目前国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靠银行贷款支持的,财政拨给的自有资金比重很小。企业资金深感不足,哪里还有力量到商业银行参股呢!假定能抽出一些资金参股,为数也很有限。再说在股份制试点中,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产权就不清晰,以致出现国有股的集体化与法人股的个人化。看来,对专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观点还值得商榷。

坚持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主体地位。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应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全资的国有商业银行仍保留分支行制。这样有利于吸收存款,扩大银行经营规模,取得规模经营效益;有利于使用现代化设备,扩大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范围;有利于调度资金,统保支付,分散和减少贷款风险。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应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并实行一级法人制。交通银行的实践经验说明,在业务经营上,一级法人比多级法人有更大的优越性。全资的国有商业银行由国家任命行长,负责经营管理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逐步完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分级经营、合理分配、职责分明、责权利结合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要做到既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资金,又充分调动分、支行的积极性。

国家授权委托经营的商业银行,总行可成立董事会,作为银行国有资产的代表者,国家对它进行授权和委托,并选任董事长(可兼任行长)。总行具有法人财产权,对国有资本金负责保值、增值。这种产权形式应先试点,待总结经验后再推行。

处理历史包袱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第二个难点

目前,国有专业银行的贷款总量中,有相当部分是沉淀了,成为呆滞贷款和呆帐。这些难以收回的贷款,是长期以来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价格、体制等外部原因,也有银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呆滞贷款和呆帐,是银行的包袱,也是企业的包袱。专业银行在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之后,如何处理历史包袱,是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难点,也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企业转制过程中的贷款债务落实问题,是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面临的新的矛盾。因此,处理历史包袱必须精心安排,慎重从事。

首先,对呆滞、呆帐贷款,要新老划断,分开管理。对新发放的贷款,一定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办事,并建立贷款风险责任制,做到谁批准、谁发放都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地方政府决定的贷款,如果出了问题,应由地方财政负责偿还。对银行信贷人员,应根据贷款的收放量、收息率和期限以及资产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建立奖罚制度。全面实行审贷分离,建立信贷约束机制。全面推行抵押、担保贷款方式,完善贷款管理办法,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防止产生新的呆滞、呆帐贷款。

其次,处理呆滞、呆帐贷款应与大力盘活贷款存量结合进行,改善和提高资产质量。全面清理、核实和认定现有信贷资产。以基层行为单位,由下而上,逐个企业、逐项科目、逐张借据,彻底清理,确实摸清现有信贷资产占用形态结构、项目结构、产业结构、期限结构、收益结构和责任结构,为盘活资金、处理历史包袱打好基础。对于大额呆滞、呆帐贷款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处理办法。明确承债主体分类盘活贷款存量。对转制企业的贷款债务,应按照债随商品、资产、人员走的原则,抓紧落实,并催收逾期贷款。

实施多层次的奖励政策,调动各方面盘活资金的积极性。对地方政府支持清理盘活的沉淀资金原则上大部分或全部留在当地使用。对企业和贷户积极归还银行历年贷款的,除在盘贷挂钩上给予优惠外,还可在利率上给予优惠。对银行干部职工和委托他人(包括地方政府干部)收回呆滞、呆帐贷款的要给予奖励。

再次,清收呆滞、呆帐贷款,应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处理。

对企业历年政策性亏损,财政没有拨补,而由银行贷款垫付的,报经中央银行批准,可以挂帐停息,但欠交的利息应由财政拨付,或相应减少银行上缴利润任务。

对企业挪用流动资金贷款搞固定资产投资的,应由企业提出还贷计划,分期归还。如果贷款企业已改为股份制企业,也可考虑把这部分贷款转换为银行对企业的投资,即把相应借款凭证改变为股票。

对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而由银行贷款垫付铺底流动资金的部分,可转换为分段偿还的长期企业债券,由企业逐步归还。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铺底流动资金贷款,也可由银行上缴财政,转为财政拨给企业的自有资金。

对企业经营性亏损占用的贷款,如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可减收利息,本金可分期归还。

对依法破产的企业,按法律程序拍卖资产,清理债务。资产拍卖所得,先用于安置职工。所欠贷款,应尽可能归还。还不了的贷款经专业银行总行批准,可从呆帐准备金中核销。

这样企业可以轻装走上市场,专业银行也可加快向商业银行转变。

处理历史包袱问题,考虑到近几年物价上涨、通货贬值的因素,应当说,企业归还陈欠贷款,已减轻了许多负担。如果有的企业仍拖延不还逾期贷款,银行可以停止发放新贷款,特别是对产品无销路,没有经济效益的企业,要停止贷款,促使企业改制或调整产品结构。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改革的第三个难点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量化管理,是银行经营方式的重要改革。它的基本原则有四条:一是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要按存款额的一定比例确定贷款规模;二是要结构合理,即长期资金运用必须与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相协调,防止短期借款长期使用,到期无力偿还;三是使资金优化配置,实行扶优限劣的信贷政策,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四是要分散风险,规定对一个客户的放款不得超过这家贷款银行资本金的一定比例,避免贷款过于集中在一个企业。根据这些原则,人民银行总行已规定由9大类15项组成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但是要全面实行这一办法还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从外部环境看,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还不完善,对专业银行实行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仍以控制贷款规模为主,贷款不能根据存款增减情况相应增减。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安定团结”贷款仍要发放。企业挤占挪用贷款的现象依然存在,信贷资金财政化。从银行内部经营情况看,资本金比例低;贷款资产中风险资产比重大,干部队伍素质不适应。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使上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原则很难贯彻落实,它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

现在的问题是要创造条件,有步骤地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第一步,改进贷款规模管理。可将贷款规模分为两部分,对固定资产贷款继续实行指令性计划,自上而下逐级控制贷款规模。对流动资金贷款和各项存款的每年增量部分实行比例管理,如新增流动资金贷款与各项存款的比例,可根据近三年来的平均数,作为经验数据,并结合当年新的情况,留有适当余地确定,以利于调动基层组织资金的积极性。增量贷款要进行存贷款期限长短的对应管理,为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作好准备。

提出上述设想,是考虑到:固定资产贷款在一年以上的较长时间内不能收回,发放贷款不仅要增加社会总需求,而且还会“取走”社会总供给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一“增”一“取”就双重地扩大了社会总供求的差额。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虽然也要增加社会总需求,但很快就会带来总供给(产品或服务)的增加。因此,对于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应当分别管理。在“吃大锅饭”的投资体制没有彻底改变前,对固定资产贷款必须从严控制,坚持实行指令性计划。

第二步,对全部流动资金贷款和各项存款实行比例管理。以存款、贷款各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讲求它们数量、期限和利率之间的对称,不断调整贷款结构,力求妥善处理好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规定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同各项贷款余额之比,分别不得超过8%、5%、2%等,并严格进行考核。

第三步,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资本金额同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之比不得低于8%,如有不足,应采取措施,限期补足。这里需要研究的是固定资产贷款额占负债总额、特别是长期负债额的比例问题。按目前情况测算,固定资产贷款额以不超过资本金加长期稳定负债额的30%为宜,当然各家银行情况不同,比例也不一样。由于这个比例的大小与货币稳定关系密切,需要慎重处理。

以上三个步骤是按主、客观条件和工作难度大小设计的。如果有的地区条件具备,也可从第二步开始,或者是在一些地区试行,如经济特区就可先走一步。

转换经营机制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第四个难点

国有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加强宏观调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是大挖潜力苦练内功,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过程。“三性”经营原则中的效益性、流动性是动力,安全性就是对前两性的制约。在动力机制中,首先是利益机制。有一种观点认为银行的经营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它是整个经营机制体系的核心,是动力机制的主体,它对社会效益的责任是间接的,这个观点还值得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当然要讲效益、讲利润,但还必须兼顾安全性、流动性两个目标。在这里需要明确两点:一是社会主义商业银行同资本主义商业银行都讲“三性”经营原则,都讲利润,但是二者的出发点和目的是有本质区别的。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寓于其中的自然结果。社会主义商业银行的出发点和目的正好与其相反,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了,银行自身效益寓于其中。二是银行利润是建立在企业经济效益基础之上的,是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利润的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好,就能到期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因此,社会主义商业银行讲求利润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是统一的。银行业务经营,应着眼于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在企业服从国家宏观决策、产业政策的前提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由此可见,国有商业银行应以提高资产质量和获取利润(人均利润水平)作为经营目标。要树立正确的利润观,防止单纯追求利润而产生虚假现象。随着权责发生制的推行,只有优良的资产,才会产生真实的利润。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行改善经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理顺总、分、支行之间的利益关系,可考虑实行承包经营。在执行国家宏观决策的前提下,在利润分配上实行保证总行的,交足分行的,留下自己的办法。利润承包基数的确定应力求科学,做到经营管理好、效益高的多留;反之,则少留,不保护后进。下一步,也可考虑在银行与国家财政的关系上,实行税利分流制度,由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统一向中央财政缴纳所得税。如果税后留利较多,可通过征收调节税进行调节。把国家与银行的分配关系用税收形式固定下来。

逐步建立适应商业银行管理的人事制度和职工收入分配制度。对干部实行聘任制,对职工实行聘用制,“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形成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建立经济效益和职工利益挂钩、职务升降与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结合的激励机制。在全面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基础上,可试行经营效益和工资总额挂钩,工作职务、工作业绩和职工待遇挂钩的办法,逐步改变收入平均分配的局面。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特殊奖励。形成奖勤罚懒,鼓励职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

建立自我约束机制,重点是推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质量,这是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的重要基础工作。现在各家银行都已采取措施,正在抓贯彻落实。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沿着商业银行的发展道路不断前进。

标签:;  ;  ;  ;  ;  ;  ;  ;  ;  ;  ;  ;  ;  ;  ;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的难点与对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