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系统性:邓小平辩证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_邓小平理论论文

注重系统性:邓小平辩证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_邓小平理论论文

注重系统性——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法论文,一个重要论文,注重论文,特征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泽东曾经对邓小平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是邓小平说得对,按辩证法办事。在毛泽东看来,邓小平具有深厚的辩证法理论功底,并在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辩证法。最近我重新通读《邓小平文选》雄文三卷,深感毛泽东这句带评价性的话的正确性。一部《邓小平文选》,就是一部辩证法的教科书。他对任何一个问题的思考,对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无不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

在通读《邓小平文选》之后,我把邓小平的辩证法思想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感到是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是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其不同的特点。邓小平的特点是更加注重系统性。

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时,时代的主题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突出的是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历史赋予他的任务是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大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深知,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生产社会化向全球扩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他深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认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如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各方面的关系,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他深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和发展趋向有着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由于时代和任务的需要,邓小平特别注重了系统思想的研究和运用。

邓小平针对林彪、“四人帮”对毛泽东思想的割裂和歪曲,特别是针对“两个凡是”,首先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他认为,是否把毛泽东思想看成一个科学体系,是否用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他说,“两个凡是”不行,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那回事,我们要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邓小平关于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的论断,不仅兴起了一代学习的新风,而且启示人们去系统地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规律。从此,“体系”、“系统”逐渐成了人们的普遍意识。这个“普遍意识”意义重大!

邓小平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提出了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方法论原则。他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为此必须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形成科学的指导方针和方法,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可看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四大方法论原则。在这四大方法论原则中,原则性是基础,系统性是核心,创造性是灵魂(预见性也属创造性范畴)。所谓原则性,主要是两条:一是实事求是原则,一是人民利益原则;所谓系统性,就是按照整体性原则从各个方面的互相联系中,把握事物总体上的特征;所谓创造性,就是敢于冲破旧的思想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而贯穿于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邓小平这些基本原则指导下,不仅在实践上展开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探索,而且在理论上特别关注了系统性方法。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加强我军的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系统性、创造性”的问题;为着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加强军事思想建设,特别强调了军事思维的求实性、综合性、前瞻性问题。这里所说的综合性,实质上就是系统性。这些问题决非偶然,而是时代特征和历史任务对思维方法的要求。

系统性原则作为辩证法的特征凸现出来,是同当代科学的发展相联系的。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都会改变自己的形态。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是同科学的不发达相伴随的;中世纪的形而上学,是自然科学以经验分析方法为主的“搜集材料”阶段的产物;近代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则是随着自然科学超越“搜集材料”阶段,进入以辩证综合为特征的“整理材料”阶段相伴随的。恩格斯把科学史上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作为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是完全正确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科学沿着辩证综合的方向又获得了全面而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中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思想。现代系统论就是其中之一,它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邓小平同志非常关注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高科技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因此,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邓小平同志在他具有时代性的四大方法论原则中,把系统性放在重要地位,就是这一情势的理论反映。

现代系统论是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又以其特有的范畴和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它的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要素相互作用原则等,对唯物辩证法有着论证和深化的意义。但它毕竟属于一般的科学方法,而非最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原则。要使一般科学方法向哲学方法论原则转化,还要做哲学的提升工作。这个提升,在我看来主要是两条:一是把系统看作是物质存在形式,从世界观上把握它的实质;二是把这种世界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转化为哲学方法论。

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为基础的方法论原则,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辩证法思想,我初步体会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把握全局和局部相互关系的辩证法。从全局着眼看局部问题。树立大局观念,为着全局要“忍耐”,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在优化构成全局各种要素的同时,优化其结构形式,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提高全局的优势。要从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结上,特别关键部分和其它部分的联结上,把握大局的特点和规律,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二是把握系统和层次相互关系的辩证法。从系统着眼正确认识各层次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大系统观念,坚持有序性原则,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重不同层次的特点和规律,既要研究不同层次的共同规律,又要研究不同层次的特殊规律,把一般和特殊结合起来。要注重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关系。低层次是高层次的基础,高层次是低层次的主导,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把握整个系统。要注重系统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一切系统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既要注意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又要注意环境对系统的作用。三是把握过程和阶段相互关系的辩证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而过程往往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必须从全过程着眼,才能把握各个阶段的发展趋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是互相区别的,又是互相联系的,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过程是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上升趋势,曲折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往复和回转,从而形成过程发展中的螺旋式上升运动,这更是把握过程的全貌所必须的。

邓小平以及江泽民同志在新的时代凸现了辩证法中的系统性,注重运用科学的系统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的解决上,都体现了这一点。邓小平的首要历史功绩,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并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理论的基本形态是十四大报告概括的互相联系的九大基本观点。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如果说,理论上的成熟标示了党的成熟,那么,科学体系的建立则是理论成熟的标志。江泽民同志号召我们,要从体系上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就是从辩证法中的系统性着眼的。

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指明了领导核心和群众基础,确立了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明确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最后确定了奋斗目标。它是领导——内容——原则——目标的统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条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它是经济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的统一,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任何把三者割裂开来的看法和作法,都会远离基本路线的精神实质。

怎样实践党的基本路线?按照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党的基本方针。这就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在这个基本方针中,最基本的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只能在改革中实现。江泽民同志说,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盘棋上的三个关键棋子。党的基本方针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它是在辩证法的指导下制定的,贯彻和实践它,也必须按辩证法办事。

为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党的基本纲领,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基本纲领是围绕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而制定的,它依照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把党的基本路线具体化了。党的基本纲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它同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必须从整体和系统上领会其精神实质。

标签:;  ;  ;  ;  ;  ;  ;  ;  

注重系统性:邓小平辩证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