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试用课本编排说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本论文,小学语文论文,第十册论文,六年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本册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
(一)选文上,坚持文质兼美,由专家审阅定稿。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4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6篇, 阅读课文6篇。4篇课文及一首古诗是新选入的。新课文内容新颖,时代感强。例如新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能够增强学生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我的新朋友——电脑》可以增加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丰碑》可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体会人物为了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毛主席在花山》能使学生学习革命领袖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选入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可以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无论是保留的篇目还是新选的课文,都由专家对选文在文字上作认真推敲修改。推敲修改着重两个方面:一是力求语言文字更加规范,以利于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语言;二是将偏深的语句改得浅显些,以便教师好教,学生好学。
(二)教材的具体编排上,注意体现各部分内容的独立性与渐进性。
本册教材在体例上与第九册教材相一致,即以读写训练项目为核心,考虑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需要,兼顾内容上的联系把24篇课文分成7 组,每组包括三至四篇课文和一个基础训练。6 个读写例话分别安排在二至七组中。7个训练组,每一组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织材料, 在结构上分为四层:导读、课例(包括预习、课文和思考·练习)、读写例话、基础训练。
第一层“导读”。简要说明该组教材的组成、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要进行的思想教育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整体印象。
第二层“课例”。每组安排的课文与该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配合,作为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
第三层“读写例话”,是本组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说明和归纳小结。“读写例话”都写得浅显明白,重点突出,便于学生通过自学,把从例话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今后的读写实践。
第四层“基础训练”。本册基础训练内容的安排,是根据教学大纲五年级教学要求及全套教材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总体设计,结合各组重点训练项目和课文内容,进行的综合训练。包括汉语拼音、字、词、句、篇、标点、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等方面。
这样的四个层次体现了学生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训练过程。教材这样一组一组编排,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1.“课例”的编排。
(1)预习。
预习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基本要求,逐步培养自学能力。例如《赤壁之战》一文的预习中说:“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非常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你一定想知道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蛇与庄稼》的预习是这样写的:“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蛇与庄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预习里有了这样的提示,并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去阅读课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增长知识,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本册教材的预习要求基本把握在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某些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的意思。在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方面不作要求。从中年级开始,预习中提出了勾勾画画的要求。本册的预习在继续训练学生画出重点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不懂的句子,或者找出指定的内容的同时,增加了讨论、朗读的要求。如《晏子使楚》中都提出了“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课上和老师、同学讨论。”《狼牙山五壮士》中“把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找出来,仔细读一读。”这样编排,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课文。
①每组课文围绕读写训练项目编排。例如第四组中的三篇课文《蛇与庄稼》《跳水》《彩色的翅膀》。《蛇与庄稼》通过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以及其它一些事例,说明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跳水》中的故事发生、发展和结束,是由于水手、猴子、孩子、船长之间一系列的联系和变化而一步步向前发展的;《彩色的翅膀》则反映了蔬菜瓜果之间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联系。三篇课文紧紧同“注意事物的联系”这一读写训练项目相结合。
②各训练组课文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在训练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如本册教材的第二组进行“理清课文的条理”的训练。《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是按照“战役的起因——战前准备——战役经过及结果”这样的发展顺序写的。教学时,既要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又要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这也符合第五组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训练项目。学习第五组时也可以从《赤壁之战》一课中,掌握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方法。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尽可能在课文内容的安排上,使读写训练结合起来。
(3)思考·练习。 思考·练习力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凭借。讲读课文一般出4—6个题目。题目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并注意与本组的训练项目相呼应;阅读课文一般出2—3个题目,侧重理解内容、提示阅读方法,不出词句练习的题目,以体现两种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思考·练习分思考题和练习题两种类型。本册教材的思考题注重体现作者的思路和课文的重难点,便于教师抓住重点难点。例如,《落花生》中的第2题:第(1)题是让学生明确花生最可贵的地方(将果实埋在地里,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第(2)题是课文难理解部分,这样出思考题,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含义,避免学生对父亲的话产生疑义。父亲的话并不是说桃子、石榴、苹果没有好处,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为了突出花生可贵的品格,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说的。
本册的思考题还注重突出重点训练项目,为教师在教学中凭借课文落实重点项目的训练作了具体安排。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思考·练习3, 就是围绕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来出的。这样的思考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助于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再如《狼牙山五壮士》第2题,要求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 再说说哪几段写得比较详细,哪几段写得比较简略。目的是复习巩固学过的重点训练项目,同时紧扣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详写和略写”。在本册教材中,像这样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思考题比较多,希望教师能领会编者意图,用好这类题目。
本册的练习题侧重于词、句、段的理解,设计形式多样。每篇讲读课文安排了“读读写写”,目的是复习巩固生字词和积累词汇,其中部分词语还要求造句。另外,大部分讲读课文有一两道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段的题目。例如,《跳水》中的第3 题就是这样设计的:
(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3)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钟已经太长了?)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孩子逗猴子时的心情以及孩子放开绳子和桅杆走上横木所处的危险处境,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
又如《丰碑》中的第2题:
(1)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2)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学生理解了重点词句,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中心。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教材对词、句、段的理解抓得实在,而且词、句、段的理解与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结合得紧密:一方面,通过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句、段;另一方面,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准确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训练过程,也是对学生渗透科学的读书方法的过程。
2.“6个读写训练项目”的编排。
本册安排的6个读写训练项目, 有三项侧重于训练读:“理清课文的条理”“注意事物的联系”“分清课文的主次”;有三项侧重于训练写:“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按一定的顺序写”“详写和略写”。
在阅读训练方面,强调以篇的理解为重点,在第九册的基础上,继续训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学习从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从“理清课文的条理”,到懂得事物之间是怎样联系的,这种联系又是怎样变化发展的。五年级第二学期,不仅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中心思想,还要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看看这个中心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分清课文的主次”,明确每篇课文的内容都有主有次,课文的主次是根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决定的,阅读时注意分清主次,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
在作文训练方面,本册教材提出的“练习编写作文提纲”,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作文时编写提纲的好处,了解编写提纲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格式,要求学生能够养成作文前先写提纲的习惯;“按一定的顺序写”,是使学生懂得作文应该按一定的顺序写,并了解按怎样的顺序写。“详写和略写”,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应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有详有略地选择和组织材料,突出作文的重点,把中心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这三个新的作文训练项目,是在第九册的“观察”“积累”“表达”训练基础上的深化与提高,体现了五年级的阶段要求,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有机整体。
6个训练项目是从理解与表达确立训练顺序,理解即读, 表达即写。读写对应,训练项目前后联系紧密。例如,第六组的“分清课文的主次”与第七组的“详写和略写”,前者为读的训练,后者为写的训练。学生阅读时掌握了分清课文主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详写和略写”,有利于学生根据文章的重点选择和组织材料,把中心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掌握了详写和略写的知识阅读一篇文章时也容易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段落,把主要内容弄清楚,体现了读写训练的双向循环的过程。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没有安排重点训练项目,教学时要注意综合运用第九册学到的读写基本功,使教材前后衔接,环环相扣。
3.词句及朗读训练的编排。
词和句的训练、朗读训练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但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均应予以高度重视。第十册教材在安排好重点训练项目的同时,对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也都作了比较扎实的安排。 本册要求掌握生字120个,分散在2篇看图学文和16篇讲读课文中,通过生字条和书后生字表标明。要求掌握的生字和暂不要求掌握的二类字以及多音字,均在课文中注音,以便学生阅读。每篇讲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安排了读读写写,目的在于复习巩固生字词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还根据课文的实际,安排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对作者遣词造句的揣摩品味、造句等多种形式的词句训练。在朗读训练方面,大多数课文要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10篇课文要求背诵或背诵部分段落。要求背诵的课文占讲读课文的2/3。此外,还安排了少数要求默写的课文。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了解祖国地大物博。大自然的秀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了解战争的残酷和那些为了新中国而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增强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许多具体生动的故事中,学习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尊重平凡劳动、实事求是等优良品质,同时树立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中注意事物的联系,开阔视野,增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做人的道理,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从写景的诗文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陶冶爱美的情趣。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巩固对声调、uü开头的音节以及隔音符号的认识。
3.学会12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多音字。能纠正易写错的字。复习巩固部首、数笔画查字法,并逐步提高查字典的熟练程度,培养查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能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辨析近义词、多义词,能按一定逻辑顺序排列词语,从感性上进一步认识连词、介词。能积累词语。
5.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从感性上认识拟人句、排比句,认识并列、因果、递进、假设等关系的简单复句,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以及运用句子的能力。
6.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练习学习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提出疑难问题。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继续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学习用理清课文的条理、注意事物的联系、分清主次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在课文阅读中体会编写作文提纲和按一定顺序、详写略写的作文方法。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听出同学发言中的问题。能简要地复述课文。能按一定顺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语句完整,通顺,连贯,说话有礼貌,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
8.观察事物能注意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开始学习编写作文提纲。学习使用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破折号。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写完作文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各组课文的编排说明及教学提示
第一组
本组共有三篇课文。《海上日出》《燕子》是看图学文,《古诗三首》是讲读课文。三篇课文侧重反映了大自然的景物。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看图学文时,注意体现看图学文的特点,从图到文,图文对照,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图画的能力。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通过理解和想象,把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转化成画面的能力。
教学《海上日出》,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文字内容,借助文字进一步想象日出的奇观。日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景色在不断变化;课文中描写的又是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日出景象,有晴空万里无云时的,也有云层较薄或云层较厚时的。画面上所描绘的只是一种情况下的某一瞬间的景象,所以课文中描写的许多奇观有待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教师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启发引导,这样既能使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又能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燕子》,要使学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看图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观察顺序。远山、湖面、稻田等可以按由远及近的顺序;燕子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②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如通过红桃、绿柳等,知道图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通过观察燕子的颜色、翅膀、尾巴,抓住燕子的外形特点。③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并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样的生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还需作图文对照,如燕子落在电线上,“多么像五线谱啊”,就可以通过图文对照加深理解。教学《古诗三首》,首先让学生弄懂诗中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了解三首古诗各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二组
共有四篇课文。《冀中的地道战》《赤壁之战》《田忌赛马》是讲读课文,《晏子使楚》是阅读课文。《冀中的地道战》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运用地道这种方式巧妙地打击了敌人;《赤壁之战》写的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战例,周瑜、黄盖知己知彼,用巧妙的火攻大败了曹军;《田忌赛马》讲的是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次赛马的胜利谋;《晏子使楚》说的是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教学时,要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理清课文的条理”。理清课文的条理,也就是把握作者的思路,遵循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这既是一种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一种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理清课文条理的训练,要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即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中心思想的。在本组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应这样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上扎实地下功夫,使学生具体体会到每篇课文清晰的思路,然后再通过读写例话的学习对这一训练项目作简单小结。
第三组
共有三篇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养花》是讲读课文,《小木船》是阅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描写了浙江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其中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三部分是重点。可通过语言文字,知道作者在外洞和内洞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是怎样由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特点和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养花》这篇课文,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课文层次结构清楚,先让学生自己理一理课文的层次,看看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谈养花乐趣的,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课文列提纲。《小木船》是学习编写作文提纲的例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编写作文提纲的方法。教学时,可在检查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之后,让学生把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文提纲对照一下,使学生知道小作者是先列了作文提纲,然后再按照提纲写作文的。
本组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编写作文提纲”。落实这项训练可分三步:第一步,结合本组的三篇课文的教学,进行编写提纲的辅助训练。具体方法是概括段落大意,写出课文的叙述顺序,说说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中心思想的;第二步,通过读写例话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编写作文提纲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格式;第三步,在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编写作文提纲的方法,先列提纲再作文。
在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各项语文基本功训练,特别是前面训练过的从内容到思想、概括中心思想、理清课文的条理等项目,要结合本组课文的教学继续进行训练,以求得复习巩固,逐步形成能力。
第四组
共有三篇课文。《蛇与庄稼》《跳水》是讲读课文,《彩色的翅膀》是阅读课文。《蛇与庄稼》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家秦牧。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事例典型,说服力强,同时结构严谨,文字精炼。可参照“思考·练习1”所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蛇与庄稼、 猫和苜蓿之间的联系,再进一步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句话的意思。《跳水》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个故事是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展的。教学中应注意抓住课文中人与猴子联系的变化和发展来理解课文内容。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条船上,船上有水手、孩子、船长和猴子,他们都活动在船上,必须有种种联系。其中人与猴子是最主要的联系。由于水手拿猴子取乐,使猴子的活泼、调皮发展为放肆;猴子放肆起来拿孩子取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一定要追到猴子;水手的笑声和孩子的追赶使猴子更加放肆;自尊和幼稚促使孩子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由于船长的机智、沉着和水手的勇敢,使孩子脱险。故事就是在事物这样的联系和变化中形成、发展、结束的。抓住了人与猴子的联系,就能理清文章的脉络,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彩色的翅膀》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鸟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要让学生懂得昆虫授粉与蔬菜、瓜果之间的关系。战士们第一次种西瓜时没有收获,原因是没有昆虫授粉;第二次由于暴风雨的袭击,虽只结了一个西瓜,但却有了收获,原因是给西瓜的每一朵雌花进行了人工授粉,从而了解小高为什么探亲回来时带了一纸箱昆虫。
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事物的联系”。对于这一训练项目,在课文教学中只要求根据课文的内容适当渗透,不要求讲述有关注意事物联系的道理,到学习读写例话时,再引导学生把从课文学习中积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五组
共有四篇课文。《革命烈士诗两首》《飞夺泸定桥》《只有一个地球》是讲读课文,《我的新朋友——电脑》是阅读课文。《革命烈士诗两首》是革命烈士在监牢里写下的,表现了他们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两首诗写作的背景,使他们懂得这不是一般的诗,而是用生命写成的诗,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读懂有比喻意义的诗句。《飞夺泸定桥》写红军战士智勇双全,不怕牺牲,勇敢地夺取天险泸定桥。教学要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飞夺”的过程。飞夺泸定桥这场战斗,分两个阶段:一是抢时间,和敌人的援兵斗;一个是攻天险,与守桥的敌人斗。理解这两部分内容,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红军是怎么做的,体会红军在这两个战斗阶段是怎样战胜重重艰难险阻,才取得最后胜利的。《只有一个地球》主要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我的新朋友——电脑》讲作者参加电脑培训班学习和参加电子智力竞赛两件事,说明了电脑的形状和用途,表现了作者对电脑这个新朋友的喜爱之情。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中间两段,着重了解电脑的用途和作者对电脑的喜爱之情,然后知道是怎样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叙述的。其它方面,不作过多要求。
本组的训练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这一训练项目在阅读教学中主要体现在,通过课文思想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体会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说清楚的。在课文阅读有所体会的基础上,再通过读写例话的学习使认识上升理性,并把这种认识付诸今后的作文实践,在每次作文时注意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写。
第六组
共有三篇课文。《给颜黎民的信》《落花生》是讲读课文,《小青石》是阅读课文。这些课文,内容、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给颜黎民的信》中所讲应该怎样读书的道理,对青少年很有指导意义;《落花生》从议花生到议人生,赞美了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小青石》讲了什么是最快乐的事情,怎样的生活才最有意义。教学时,要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和教育。
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分清课文的主次”。这是根据中心思想、理清课文条理训练的继续和发展。教学时,要把这几方面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课文的内容。在学习一篇篇课文积累了具体感受以后,再通过学习读写例话,得到一些分清主次的带规律性的认识。
第七组
共有四篇课文。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丰碑》《难忘的一课》是讲读课文,《毛主席在花山》是阅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痛歼敌人、英勇牺牲的事迹。《丰碑》写的是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他为了他人、不怕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老师教孩子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1948年春夏之交,毛主席在花山村关心群众碾米、给碾米的群众送水和帮助群众推碾子三件事,表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品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一些重点词句和段落的理解,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过程,体会人物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详写和略写”。要在学生正确了解课文思想内容之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然后通过学习读写例话《详写和略写》,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并鼓励学生把这种认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践中去。应当注意的是,有详有略不是小学生作文的重点要求,对此不必要求过高。
四、基础训练的编排说明及教学提示
基础训练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汉语拼音、字、词、句、篇、标点、听话、阅读、作文等方面。训练内容与本组课文有一定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指导学生进行基础训练中的各项练习,要注意明确训练的意图,不仅让学生完成每项题目,还要让学生明白教材为什么要安排这些题目,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是什么,以便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答题目,在学生自答的基础上再组织讨论,予以指导和订正。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让个别学生一答而过,使练习流于形式。在基础训练教学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字词句,还是听说读写,教师都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时间的需要妥善安排,使每个同学都得到训练的机会。
对于“字·词·句”,本册继续强调从理解字词句入手,进行积累和运用等方面的练习,仍注意不要给学生讲语法术语。
关于“听话·说话”,本册安排了介绍劳动或比赛场面,介绍学校,操作和讨论说话四项内容。较之中年级应当在抓住主要内容,表达主要意思,以及说话的完整性和条理性上进一步提高要求。
本册基础训练中安排的7次作文,分别是写建议书、写事、 写春游、写表扬稿、写一个星期天、续写和写人,其中还有1 次修改短文的练习。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作文前编写提纲和作文后修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