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血前的心理疏导、采血中主动积极的与献血者交流沟通、采血后递上一杯饮料,并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与其攀谈,分散注意力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工作人员的整洁仪表、和蔼的态度、礼貌的用语、良好的心理暗示均可顺利完成采血任务,减少和降低献血反应率。
【关键词】献血;反应;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243-02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来,年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多。临床医疗中所需的血液及血制品百分之百来源于无偿献血和互助献血的健康适龄人群。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外出流动采血的特殊性,造成献血不良反应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初次献血出现反应者高于固定献血者。因此要预防献血的反应,笔者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无偿献血6780人次,年龄均在18~55周岁,男性3628人次,女性3152人次,均符合卫生部规定的《供血者健康标准》。
1.2 采血场所
采血车、血站采血室、街头采血屋。
1.3 操作方法
严格执行2012年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2.结果
采血中或采血后出现各种反应18人次,其中男性8人次、女性11人次,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心慌、呕吐、意识淡漠,未出现抽搐现象。18例中饮食不当9人次,精神因素4人次,技术原因1人次,献血连锁反应1人次,晕血1人次,环境因素1人次。
3.讨论
无偿献血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男女差异并不大,我们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3.1 采血准备
(1)采血前应向献血者耐心解释,以消除疑虑和恐惧心理。
(2)检查采血针头及采血袋:静脉采血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牢固,针头是否锋利,有无倒勾等,所用针头应锐利、光滑、通气。并要检查血袋是否完好,血袋有无液体外渗等。
(3)消毒:选择肘部较粗、弹性较好的静脉,确认穿刺部位皮肤无破损,在穿刺部位上方6至10厘米处扎紧圧脉带,血管先用碘伏棉签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消毒范围为10厘米,待碘伏挥发后再行穿刺。
(4)穿刺: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中指持采血针,食指固定针头下座,使针头斜面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45度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然后以5度角向前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探入少许,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造成血肿。
(5)放血与混匀:固定好针头,使血液沿血带管壁缓缓注入抗凝血袋中,防止溶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献血反应与献血时间和饮食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是空腹献血,早晨空腹或餐前空腹献血,一般时间在上午10:30分之后,下午16:30分以后献血,是造成头晕的主要原因之一。
?3.3 精神紧张
由于没有亲身经历过,首次献血者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顾虑和恐惧心理,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消除。
?3.4 休息不好
体力疲乏、夜班或睡眠不好,身体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体力尚未恢复时献血。凡两次以上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许多人都是由于劳累、熬夜或过度疲劳。这种情况在双休日或节假日比较多见,同时也有极少部分是因为一次献血400毫升者,而引起反应。
3.5 献血环境不理想
目前较为常见的采血方式之一是采用流动采血车采血,由于采血车内空间小,空气不够流通,加之周围环境嘈杂与血站宽敞明亮的采血环境和休息环境相比,街头献血环境条件较差,是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之一。
3.6 有晕血、晕针史者。
4.为预防和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4.1 宣传血液生理知识
通过媒体、报纸、编制宣传手册散发以及在献血现场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减少献血者的不稳定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心理紧张的献血者,让其坐在旁边看别人献血或劝其待心理紧张因素消除后再来献血。
4.2 将血液生理等方面知识和献血前、中、后注意事项的宣传材料提前送到组织计划献血的单位,发到参加献血同志的手中,使准备献血者了解献血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4.3 严格规程操作,加强采血人员静脉穿刺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提高一针见血率,尽可能减少献血者的痛苦,同时配专职护士照料献血人员,要做到礼貌待人,热情服务。
4.4 献血前对不适宜献血者,尤其是有晕针、晕血史者及时劝其不要献血。
4.5改善献血条件和环境,无论在哪里采血均应创造安全、及时、舒适、方便的条件,安排好秩序,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在小的空间营造一份宁静的献血环境。
4.6 告诉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如有不适应立即告诉采血人员或巡回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4.7 穿刺不佳造成局部血肿的处理措施
停止采血,拔出针头,用创口贴紧压穿刺点,让献血者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静脉穿刺造成血肿的应持续按压至少15分钟,出血停止后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至少4小时。动脉穿刺造成血肿的,至少包扎6小时。嘱献血者24小时应局部冷敷,24小时后改局部热敷。
4.8 采血护士应边操作边观察,如发现精神紧张或精神欠佳时,应主动的、有意识的和他们交谈分散注意力,一旦出现头晕、心慌、气闷、出冷汗或晕厥时,采血人员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停止采血,帮助按压采血针眼,让献血者取头低足高位,松开衣服纽扣、领带、裤带或帮助献血者坐在原位俯上身于双腿上,将头自然垂于胸前。经我们观察,取头低足高位的平均时间为13分钟,而坐在原位取头自然垂于胸前平均时间为5分钟,症状就能缓解,相比而言,后者好于前者。必要时可嗅吸芳香氨酊、针刺(或指压)人中和合谷等穴位。同时给献血者喝点浓糖水,血压明显降低时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50~100毫升。另应特别警惕迟发性晕厥,其危害性较大极易造成外伤等后果,一般在献血后30~60分钟内发生,应注意观察尽可能多休息一会再离开。告诉献血者,出现反应不必紧张,通过休息和对症处理,症状会很快消失,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有其它情况,应找医生共同处理。
总之,采血前的心理疏导、采血中主动积极的与献血者交流沟通、采血后递上一杯饮料,并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与其攀谈,分散注意力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工作人员的整洁仪表、和蔼的态度、礼貌的用语、良好的心理暗示均可顺利完成采血任务,减少和降低献血反应率。
【参考文献】
[1]叶定杰.无偿献血反应原因及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9):2579-2580.
[2]2012年版《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论文作者:扈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针头论文; 献血者论文; 静脉论文; 无偿献血论文; 血肿论文; 紧张论文; 环境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