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选择素在创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L-选择素在创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陈雷[1]2001年在《L-选择素在创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创伤不仅可以造成局部组织的损害和机能障碍,而且可以引起全身反应。其本质是机体对创伤损害的防御机能,是通过炎症反应企图恢复体内稳定情况的病理生理过程。炎症反应是以循环血白细胞和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损伤部位为特征的血管反应。在急性炎症反应时白细胞向血管外迁移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其中第一步由选择素介导了炎症中心附近的后微静脉内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接触并在其上流动的启动阶段。L-选择素作为受体通过与内皮细胞相应配体结合而发挥介导白细胞沿内皮细胞的快速滚动作用。它随着白细胞的透过其胞外部分在一些因素作用下,由蛋白裂解酶或磷脂酶作用在跨膜区,裂解脱而迅速脱落成可溶性L-选择素,本文探讨创伤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表面L-选择素的表达和临床创伤病人血浆可溶性L-选择素(L-selectin)的变化及其意义。按照临床AIS-ISS(Abbreviated Injure Scale-Injury Severity Score)创伤严重度分级标准,大鼠剪尾取血(相当于ISS=4)作为轻度创伤,加股骨骨折(相当于ISS=13)作为中度创伤对照,再加颈部去皮颈动脉插管、结扎(相当于ISS=29)作为重度创伤对照。采用单克隆抗体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的中性粒细胞表面的L-选择素表达。创伤病人以ISS≤8为轻度创伤组;9<ISS<16为中度创伤组;ISS≥16为重度创伤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创伤病人血浆中可溶性L-选择素的变化。结果是轻度创伤组不同时间点之间PMNs表面L-selectin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中度创伤组在1、2、3、4、5、6小时表达量均显着高于 0小时四<0刀5),而且总体有逐渐升高的趋势,4小时达峰值,且与1小时。2小时相比较有显着差异(P<0刀5),5、6小时持续高水平,与4小时无显着差异。重度创伤组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表达升高,均显着高于0小时(P<0刀5),而6小时的表达量下降,显着低于4小时①<0刀5),但6小时仍明显高于0小时o 刀5卜在0小时,叁个创伤组之间PMNs表面L-selectin表达均无显着差别;中度创伤组的卜 小时各时间点表达量均明显比轻度创伤组高o<0刀5);重度创伤组6小时的LIelectin表达明显低于中度组,其余各时间点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轻度创伤组不同时间点之间血浆sL-selectin水平无显着差异①>0刀5\中度创伤组不同时间点之间亦无显着差别(>0刀5X 中度组与轻度组相比,虽无显着性区别,但 16各时间点均有上升趋势。重度创伤组在4/J’时sL七electn量显着高于0小时(P<0D5卜6刁时下降,显着低于0、1、二、3、4J时(P<0*5)。重度组在4一时血浆sLselectin水平显着高于轻度组4小时,而在6小时又明显低于轻、中度组。本研究表明轻度创伤对大鼠白细胞卜选择素表达没有影响,临床创伤病人血浆可溶性L-选择素亦无显着变化,在分于水平上说明轻度创伤以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应很小。中度创伤后大鼠白细胞血中性粒细胞表面L-选择素表达迅速增加并持续高水平,表明此时创伤已有明显的全身反应,机体内中性粒细胞表面卜选择素显着增加,促进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滚动、接触和增强移行功能。使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增强,提高整个机体的抗损伤能力,有助于创伤愈合、修复并抵抗感染。临床中度创伤组可溶性卜选择素稳定提示L-选择素在白细胞表面的脱落与可溶性卜选择素的内皮结合存在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也说明机体提高抗损伤能力的同时,炎症反应亦受到有效的调控。重度创伤大鼠卜选择素的表达则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变化,显示体内白细胞与血管内皮 3细胞粘附增强,增强全身炎症反应,提高抗感染能力,其后期的下调可能是机体为了避免因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过度粘附,白细胞大量招募聚集堵塞微血管而引发MOSF。机体对炎症反应进行有效的调控,避免过度的炎症反应出现。这可能是创伤时机体在分子水平上的自身保护机制。而且临床创创伤时卜选择素水平表达上调促进白细胞粘附及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抗感染、抗损伤能力。重度创伤时下调可能是体内保护机制作用,减少白细胞粘附,改善全身的过度炎症反应。

潘景业[2]2001年在《失血性休克大鼠L-选择素转录、翻译水平表达的研究》文中指出灌流量减少是休克微循环障碍的特征性变化。已有的研究表明白细胞粘着于细静脉壁(Leukocyte-Endothelium Adhesion, LEA)和嵌塞毛细血管(CapillaryPlugging)是休克微循环灌流量不易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休克时白细胞在微循环中发生滞留现象(leukostasis),它包括白细胞附壁滚动(rolling),白细胞贴壁粘着(adhesion),以及白细胞嵌塞(plugging)等变化。已报告休克时肌肉、肠系膜、肺泡、心肌及脑等多脏器毛细血管均有白细胞嵌塞。 创伤、休克等导致的急性炎症反应是以循环血白细胞和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损伤部位为特征的血管防御反应。白细胞向血管外迁移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包括:滚动、粘附、移出、趋化四步。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s)是泛指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间相互结合,起粘附作用的膜表面或膜外糖蛋白。分成5大类。选择素为其中一大类。根据表达部位可分叁类:E-选择素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表面;L选择素-表达于白细胞表面;P-选择素则表达于活化的血小板和EC表面。其主要作用为在感染及其它炎性反应过程中,通过与相应配体结合介导白细胞与管壁接触,使白细胞在血管壁上缓慢滚动,从而启动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白细胞在炎性反应区域集中。 四步炎症反应的第一步即由选择素介导。由于选择素与配体的动力学不同,不同的选择素在炎症反应的不同阶段起作用。在体内卜选择素参与白细胞的最快速(5-150卜m/ S)滚动。 本实验观察大鼠夫血休克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卜选择素动态表达程度及白细胞胞浆mRNA半定量变化,旨在探讨L-选择素表达对创伤及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 材料与方洁 成年健康SD大鼠24只,体重300-3609,均为雄性,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l=8),剪尾取血;②实验对照组(创伤组)…-8),剪除颈部皮肤、颈总动脉结扎剪断插管;③实验组(失血性休克组)(-8),平均动脉压降至40mmHs并维持(间歇性放血)。单克隆抗体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插管前,插管即刻0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大鼠的中性粒细胞表面的卜选择素动态表达。RNA提取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大鼠白细胞中的 L-selectin mRNA表达。获取L-selectin/p-actin的相对值。 结 果 一、剪尾取血中性粒细胞表面不同时间点之间卜选择素表达量怦均荧光道数)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 二.创伤及休克中性粒细胞表面卜选择素表达量变化 1、创伤组oh即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呈上调表现,lh、Zh持续升高,但与 oh无显着差异,3h达峰值,与 ohj、lh有显着差异(P<0刀5),4h、sh持续高水平,但与3h无显着差异。 2、创伤休克组 oh、lh、Zh、3h表达进行性升高,均显着高于正常组(P<。05),4h、sh下调变化,显着低于3h(<0.05),但4h尚显着高于正常组(P.05),sh与正 二常组无显着差异(P>0刀匀。 3、创伤休克组4h、sh表达显着低于创伤组4h、sh(<0刀5),其余各时间点2组之间无显着差异。 叁、创伤及休克白细胞L-选择素mRNA表达量变化 l、创伤组N即高于正常组但无显着性差异(>0.05),Zh、3h、4h、sh表达进行性上调,3h、4h、sh显着高于正常组及lh、Zh。sh达峰值,显着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 2、创伤休克组 3h、sh均显着高于正常组(<0刀5),而 sh较 3h下调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 叁、创伤休克组normal、3h与创伤组相应时间点无显着差异,sh则显着低于创伤组sh(P<0刀5)。 结 论 l、剪尾取血对大鼠卜选择素表达无显着影响,可作为正常对照。 2、颈动脉插管对大鼠构成中重度创伤,本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L.选择素表达上调,提示在该类研究中不能作为正常对照,应作为本动物模型的实验对照组。 3、休克组L-选择素表达下调,可减少白细胞一内皮细胞过度粘附以及嵌塞毛细血管,有助于机体疏通微循环,改善灌流量。 4、休克和创伤组细胞表面卜选择素与mRNA均呈同向变化,说明功能分于有赖于mRNA的合成。但本研究还显示创伤即刻中性粒细胞表面L-选择素显着增加,提示是一不依赖于蛋白质合成的胞浆颗粒内的卜选择素释放反应。 5、创伤后中性粒细胞L-选择素表达上调,增强白细胞一内皮细胞粘附反应,有助于局部创伤愈合,修复并抵抗感染。

徐志钢[3]2005年在《CD18、P、E选择素、趋化因子、白细胞迁移与角膜上皮创伤修复》文中指出正常视力要求角膜具有保持透明的能力。在临床上,角膜上皮损伤是极其常见的,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碱烧伤等所造成的角膜损伤很难愈合,是临床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损伤后几小时内白细胞就从角膜缘血管和泪液进入角膜基质,到达损伤区。随着损伤的修复,白细胞也发生降解并消失。白细胞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清除死亡角膜细胞释放的细胞成分以及入侵的病原体。同时,它们在创伤修复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白细胞从血管系统迁移到病变部位是炎症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炎症反应能使机体抵御入侵微生物来保护自身,但如果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发生紊乱,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就会触发持续的炎症反应,对自身造成伤害。 白细胞迁移到损伤或感染部位要求白细胞必须能从血管内部识别这些部位,并与血管内皮形成接触,然后穿越血管壁。识别以及接触是由几个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的,它们按照一定顺序,并与调节因子如趋化因子协同发挥作用。此过程中所涉及的细胞黏附分子属于叁个基因家族:选择素、整合素和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 选择素介导白细胞和内皮细胞间接触的初始阶段。这一选择素介导的白细胞锚定于血管壁的过程,由于处在快速的血流中,最终形成一种白细胞在内皮细

何秀娟[4]2004年在《疡愈涂剂对愈合迟缓性皮肤伤口的愈合作用及局部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组织损伤与修复是目前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在临床上修复障碍主要表现为愈合迟缓性皮肤伤口(delayed healing wound, DHW),如糖尿病并发皮肤溃疡、静脉性小腿溃疡和压迫性皮肤溃疡等。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是创面愈合或组织修复的基础,没有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就不可能有创伤愈合过程的启动和完成。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和低下的免疫应答都可导致伤口的迁延不愈。本研究在北京中医医院临床有效方剂回阳生肌膏、回阳生肌散和回阳生肌薰药捻的基础上,根据其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的组方原则,选用黄芪多糖、桂皮醛、麝香酮和川芎嗪组成中药单体复方疡愈涂剂(YYTJ),利用小鼠免疫抑制复合皮肤伤口(immunosuppressive and skin wound,ISW)模型,在整体、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 YYTJ 对DHW 炎症阶段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结果如下:1 整体试验1.1 免疫抑制复合皮肤伤口模型的复制-阳虚型愈合迟缓性皮肤伤口 以氢化考的松处理小鼠造成免疫抑制状态,用特制打孔器在鼠背打一圆孔,采取全厚皮切除术,复制ISW模型。观察小鼠创伤前后一般状况并测定创伤后3d、7d伤口面积;创伤后1d、3d、7d 取伤口组织经 HE 和 Massson 染色观察创面的组织学变化;MTT 比色法检测模型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并用中性红比色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显示:⑴使用氢化考的松 7 天后,模型组小鼠出现萎靡不振、毛色无光泽、弓背少动、反应迟钝、体重下降等现象,复合皮肤损伤后,以上症状加重,出现蜷缩畏寒等症状,中医辩证符合阳虚型创面。⑵创伤后3d单纯损伤对照组与模型组伤口面积无明显差异,7d模型组伤口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创面炎细胞浸润和新生胶原均少于对照组。⑶复合皮肤损伤前,氢化考的松能抑制ConA、LPS诱导的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p<0.01)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复合皮肤损伤1d和7d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p<0.01,p<0.05)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均受到抑制。结果提示:免疫抑制小鼠复合皮肤损伤后仍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创面愈合延迟,主要症状表现为阳虚型。1.2 疡愈涂剂对免疫抑制复合皮肤伤口小鼠创面的愈合作用及机制研究 通过测定模型组小鼠伤口面积和愈合率,HE和Massson染色观察创面的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局部TGF-β1和 CD68表达,放免法检测小鼠创面局部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观察疡愈涂剂高(1.05g/L)、中(0.53g/L)、低(0.27g/L)叁个浓度对小鼠ISW的愈合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⑴用药后7d和10d与模型组相比,YYTJ 能够明显缩小小鼠创面面积(p<0.01,p<0.05),提高愈合率。⑵高浓度 YYTJ 能增加 ISW小鼠创面局部巨噬细胞的数量(p<0.01),中、低浓度组无明显差异。⑶用药后3d时YYTJ各<WP=4>II 疡愈涂剂对愈合迟缓性皮肤伤口的愈合作用及局部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浓度组 IL-1β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7d 时无明显差异,10d 时高、中浓度组明显下降(p<0.01,p<0.05)。用药后3d YYTJ各浓度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7d和10d时无明显差异。用药后YYTJ各浓度组3d时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7d 时明显升高,10d 时YYTJ 中、低浓度组明显下降(p<0.01)。3d 时 YYTJ 低浓度组 IL-8 水平明显升高(p<0.01),7d 时各浓度组无明显差异,10d 时低浓度组明显下降(p<0.05)。⑷促进创面局部 TGF-β1表达和胶原合成。结果提示:YYTJ 通过增加创面局部巨噬细胞数量;调节创面局部炎症因子IL-1β、IL-6、IL-8 和 TNF-α水平,从而启动免疫抑制小鼠的局部炎症反应。进一步促进TGF-β1 表达、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来加速创面愈合。2 体外实验2.1 几种外用中药成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 的影响 用MTT法检测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外用中药的有关成分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多糖 9.75mg/L~2.5g/L 对 HUVEC 未表现出促进增殖作用;人参皂苷 Rh11.94mg/L~0.5g/L 促进 HUVEC 的增殖(p<0.05,p<0.01),增殖率为 33.33%~111.11%;人参皂苷Rg1 31mg/L抑制细胞增殖(p<0.05),抑制率为38.53%;鹿茸多肽1mg/L~0.5g/L明显促进HUVEC 的增殖,以10mg/L 作用最明显(p<0.01),增殖率为55.56%~133.33%;桂皮醛2g/L 促进 HUVEC 的增殖(p<0.05),增殖率为 26.62%;麝香酮 1g/L 明显抑制 HUVEC 的增殖(p<0.01),抑制率为55.56%;乳香水提物(生药)0.5kg/L~2.5kg/L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p<0.01),抑制增殖率为35.56%~55.56%;川芎嗪0.125g/L~0.5g/L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p<0.01),抑制率为 8.22%~17.22%。结果提示:益气温阳药物人参(Rh1)、鹿茸(鹿茸多肽)、肉桂(桂皮醛)促进HUVEC增殖;通络活血药物麝香(麝香酮)、乳香(乳香水提物)、川芎(川芎嗪)抑制HUVEC增殖。2.2 疡愈涂剂对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影响的分子机制 用MTT法检测YYTJ对HUVEC活力的影响,用台盼蓝计数法检测YYTJ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YYTJ在132.5 ug/ml以下浓度时对HUVEC 和PMN活力无影响(P>0.05)

陆庆明[5]2016年在《创伤失血模型中miRNA对中性粒细胞的凋亡调控及对肝损伤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创伤失血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机体受损后,损伤部位的细胞会大量释放炎症介质、组织中性粒细胞(PMN)、内皮细胞(EC)等细胞被快速激活,被激活的PMN及EC释放氧自由基、毒性产物、蛋白酶及炎症因子,并相互作用,炎症反应逐级放大,形成恶性循环,导致PMN游离出血管外、血管通透性增大、渗出增多和组织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重度创伤失血后,肝脏组织往往会表现出剧烈的反应,该过程涉及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的归巢,肝细胞炎性因子分泌量升高,肝脏组织病变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在MOF、SIRS模型中肝、肺、肠等器官常可见大量PMN浸润,抑制PMN过度激活及炎症反应强度为防治重度创伤后脏器损伤的可行思路之一。已有研究表明,miRNA参与了胚胎发育、造血过程、糖脂类代谢、细胞凋亡、癌症发生等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因此,如何有效的阐明创伤失血的发病机制,减缓(甚至阻止)创伤失血的病程和后遗症发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本研究通过:一、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骨折损伤合并失血”的方法制备大鼠创伤失血模型,经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考察伤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肝组织病变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肝组织细胞中PMNs比例,采用IL-1β、TNF-α趋化因子等为检测指标,考察了创伤失血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大鼠肝脏中性粒细胞凋亡相关的候选miRNA,然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验证候选miRNA;叁、采用大鼠创伤失血16h后的PMNs为研究对象,考察候选miRNA对肝脏中性粒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四、提前给于大鼠miRNA静脉注射,然后建立大鼠创伤失血模型,通过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和组织病理切片分析,考察miRNA对创伤失血大鼠肝脏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第一部分,通过HE染色分析和血清ALT、AST检测,比较建模不同时间点大鼠肝脏损伤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肝组织匀浆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流式分析建模不同时间点肝脏中CD45+细胞数量;第二部分,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了大鼠PMNs凋亡相关的niRNAs,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预测得到的miRNAs进行进一步筛选验证;第叁部分,以大鼠伤后16h的PMNs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考察了目标miRNA对中性粒细胞的L-选择素,CD18, CDllb等分子表达的影响,经流式细胞术分析目标miRNA干预后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第四部分,经免疫组织化学、ELISA、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考察miRNA对创伤失血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第一部分:建模16h时,血清ALT、AST含量在伤后16h时达到峰值,结合肝组织HE染色结果提示伤后16h时肝脏的损伤情况最为严重,肝脏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峰值出现在损伤4h到16h之间,流式细胞术提示损伤后16-24hCD45+细胞数量最高,反映了肝脏中激烈的免疫反应。第二部分:通过大量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和随后实验研究,我们筛选到与中性粒细胞凋亡高度相关的miRNA: miR-126a-5p。第叁部分:体外细胞实验证实miR-126a-5p能抑制中性粒细胞中L-选择素、CD18、CDllb等分子的表达,并促进受损大鼠的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第四部分:给予大鼠尾静脉注射miR-126a-5p进行干预,大鼠肝脏由创伤失血引起的病理变化,miRNA干预组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比较两组动物肝脏炎性细胞因子及肝脏损伤标志物转氨酶的表达水平,miRNA对照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成功建立了创伤失血肝损伤模型并确定了创伤失血后大鼠肝脏损伤最严重的时间节点;首次筛选到了一个与大鼠骨折创伤失血后中性粒细胞凋亡高度相关的miRNA:miR-126a-5p,研究证实该]miRNA可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促中性粒细胞凋亡,保护肝功能、降低创伤失血后肝脏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对创伤失血引起的大鼠肝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吴红涛[6]2004年在《实验性胸腹撞击伤并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研究》文中认为胸腹撞击伤大多是由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胸腹部造成的闭合性损伤,其损伤的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直接打击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因交通事故等致伤因素所致胸腹撞击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对胸腹撞击伤的研究,特别是胸腹伤并急性肺损伤(ALI)的病理生理特点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在建立动物胸腹撞击伤并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从创伤应激条件下炎症启动和发展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探讨胸腹伤致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对伤情预后的影响;同时观察了伤后早期应用盐酸氨溴素(沐舒坦)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为胸腹伤并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本研究建立的胸腹撞击伤并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具有以下特点:⑴撞击设备操作简便、物理参数容易控制、撞击部位准确及可重复性好等优点;⑵实验动物肝脏和肺损伤的病理类型、伤情与临床较为接近,为临床研究胸腹伤并急性肺损伤提供了良好的病理生理基础;⑶肝脏和肺损伤的同时合并有心脏及肋骨骨折;⑷可利用致伤模型进行力学因素分析及多项实验指标的检测和用于药物疗效评价。2.胸腹撞击伤并急性肺损伤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频率加快,呼吸频率最快达87±6 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着(P<0.01)。血气分析发现,ALI组动物伤后1h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P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此后氧分压PaO2、SaO2、PH呈进行性的下降,致伤后7h,PaO2下降至最低,为68.5+3.91mmHg,同时,SaO2也降至93.2%,PH降至7.370+0.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PaCO2在伤后1h为43.8+2.42 mmHg,此后呈进行性升高,至伤后7h,PaCO2达51.1+3.67 mm/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着(P<0.01)。因此,胸腹伤并急性肺损伤后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主要是进行性的呼吸性酸中毒。这也是胸腹伤并急性肺损伤后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3.研究表明,血浆TNF-а在急性肺损伤后1h即升高达峰值;IL-1在伤后3h达峰值;IL-6与IL-8在伤后即呈明显升高,至伤后7h达峰值,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与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功能障碍及病<WP=9>理改变基本一致,说明不同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变化,发挥着各自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对急性肺损伤的伤情预后有较大的影响。4.肺组织CD18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急性肺损伤后CD18在多形核白细胞(PMN)及肺巨噬细胞胞浆内的表达呈现强阳性(+++),而对照组肺组织中表达CD18的阳性细胞少见,且表达微弱(-~+)。说明CD18的高水平表达,在触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5.应用盐酸氨溴素(沐舒坦)针剂对急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发现:(1)治疗组的SaO2、PaO2、P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PaCO2明显高于两治疗组(P<0.05)。治疗组中虽然大剂量沐舒坦治疗组的SaO2、PaO2要高于常规剂量组,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用药后检测细胞因子发现,治疗组外周血促炎因子TNF-α及IL-1、IL-6、IL-8的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大剂量沐舒坦治疗组的细胞因子水平显着低于常规剂量组 (P<0.05);(3)用药后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治疗组肺组织水肿、灶性出血、肺不张等急性肺损伤的表现均明显轻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大剂量沐舒坦治疗组轻于常规剂量组;(4)用药后肺组织CD1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CD18染色仍呈强阳性表现,而治疗组肺组织CD18的表达明显减弱。治疗组中大剂量沐舒坦治疗组CD18的表达弱于常规剂量组。综合上述四个方面表明,沐舒坦对胸腹伤并ALI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等细胞因子介导的肺部过度急性炎症反应及CD18触发的急性肺损伤,从而有效减轻了肺损伤后的低氧血症及肺泡组织细胞的损伤。

罗天航[7]2008年在《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伤会导致机体的靶细胞严重损伤,同时由于感染所致的脓毒症及非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相互作用使得自体修复功能障碍,并进一步造成微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这可能就是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始发环节。而MODS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近年来研究表明:骨髓中有一群能够在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的刺激下,动员到外周血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Endothelium cell,EC)以促进血管新生,并可以分化为相应的组织细胞进行损伤修复的祖细胞,这些细胞被称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EPC)。EPC过去被认为是胚胎时期血管新生最主要的细胞,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EPC也是出生后生理性及病理性血管形成最主要的细胞,并参与心、肝、肺、肾等单个器官障碍时的修复;同时迁徙到损伤部位的EPC还可以对不同的局部刺激(包括缺氧或缺血)作出生理反应,依次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生长因子以及参与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创伤后的炎症反应。目前研究认为EPC主要有2类:一类是来源于骨髓和刚被动员进入外周循环的早期EPC,它们都表达叁种祖细胞分子标志:CD133(AC133)、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KDR或Flk-1),而不表达VE-钙黏素(VE-cadherin)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CD31);另一类是晚期EPC:即早期EPC释放入外周血循环或经体外培养后则逐渐失去CD133和CD34表达等祖细胞特性,并开始表达内皮系的特征性分子标志:CD31和KDR等,同时可吞噬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和荆豆凝集素(UEA-1)。CD133和KDR是造血干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重要标志,在胚胎早期血管也有表达,因而通常被用作为识别EPC的标志之一。目前国内外对EPC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方法尚未达成一致,本实验根据国内外文献的比较以及实验中的归纳总结,以密度梯度法分离小型猪骨髓中单个核细胞,并通过体外经VEGF等生长因子诱导培养后得到EPC;并对培养出的EPC进行细胞形态学;细胞表型;细胞增殖特征;体外血管形成功能及细胞吞噬Ac-LDL和UEA-1来进行鉴定。本研究显示,EPC可以在机体发生MODS后向不同组织迁徙或归巢,发挥组织修复作用,并通过毛细血管的新生以改善创伤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脏器功能障碍,自体移植EPC可以降低MODS的发生率,并改善MODS的预后。为此,本文从EPC对自体修复的角度出发,探讨MODS发病机理及自体移植EPC预防和治疗MODS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首先通过内毒素+失血性休克制造出MODS的动物模型,并在MODS的各个阶段进行外周血中EPC的监测,同时在体外建立起EPC培养和鉴定体系,将体外培养增殖的自体EPC移植入MODS的动物,观察移植后MODS的发生率和重要脏器的功能改善情况,评价自体移植EPC防治MODS的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第一部分多器官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我们首先成功地复制了双相迟发型的猪MODS模型,将为研究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防治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作用提供了实验的基础。将体重25~30 Kg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MODS)10只,施行失血性休克+内毒素血症复合因素;对照组(C)9只,施行假手术,予以股动静脉置管,不实施失血及内毒素注射。用自动分析仪检测WBC、GRAN、SALT、SAST、Cr、BUN、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上各指标采用自身对照,以判断器官功能,主要器官病理形态学检查(大体、光镜)。结果显示实验组WBC、GRAN、SALT、SAST、Cr、BUN均明显升高,动物死亡前显着高于正常值,PaO_2明显下降。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衰竭器官呈以炎症为主的非特异性改变。实验组MODS发生率为90%,死亡率为80%,显着高于对照组。本实验采用二次打击,与临床实际相符,且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操作简单,容易复制,是一个较成功的动物模型。第二部分外周循环中内皮祖细胞在MODS各个阶段的数量和功能变化及意义本部分通过监测MODS各个阶段,外周循环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变化,旨在为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防治MODS奠定理论的基础同时确定最佳的自体移植时间。按照上述方法造模后,分别在正常状态下、手术后、失血后2小时、血液回输后2小时、输注内毒素后1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取外周血。以密度梯度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MC,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s),对其进行CD133和CD34双重标记,CD133~+和KDR~+双标记阳性者被认为是外周血中的EPC,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对EPC进行计数。同时取外周血中以密度梯度法分离出的PMC按照1×10~6/cm2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皿内,培养96小时后,进行细胞增殖、贴壁、迁徙和血管形成功能的测定,比较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EPC的功能变化。结果显示:在MODS的形成过程中,外周循环中EPC较正常组外周循环中EPC数量先增加随后出现明显的下降,并且其增殖、黏附、迁移和血管形成功能较正常组明显减退,说明MOD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炎症的不断加重对EPC数量及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同时由于EPC数量及功能出现明显的下降,导致重要的脏器功能损伤。第叁部分小型猪骨髓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和功能检测本部分旨在建立起小型猪骨髓EPCs的标准化分离、培养、扩增和鉴定的方法,为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防止MODS提供合理的技术平台。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猪骨髓中分离出BMMC,按照1×10~5/cm~2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皿内,使用添加了细胞因子和胎牛血清的内皮祖细胞专用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在固定时间进行消化、传代和扩增。同时,观察培养27天时P6代EPC的生长情况,并对其进行细胞形态学特征、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技术、乙酰化的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和荆豆凝集素-1(FITC-UEA-1)的吞噬功能、体外血管生成功能鉴定,为后文的自体移植做准备。结果显示:培养48小时后逐渐出现梭形贴壁细胞(attaching cells,AT cells),并出现成簇现象,培养第6天时的EPC,已经开始出现成集落的贴壁细胞。在电镜下观察细胞;细胞内可检测到典型的Weibel-Palade小体。超过85%体外培养的贴壁细胞都特异性地摄取了Dil-Ac-LDL和FITC-UEA-1。在免疫组化鉴定:CD133(+),CD34(+),CD31(++),KDR(++)。流式细胞仪技术鉴定:CD133的阳性率:18.23±7.12%;CD34的阳性率:47.71±14.85%;CD31的阳性率:71.61±13.51%;KDR的阳性率:87.24±11.40%。体外血管生成功能提示:细胞在特殊的细胞培养环境中可以生成新生的血管。第四部分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防治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研究本部分旨在探讨自体移植骨髓EPC对小型猪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同时比较不同数量EPC进行移植治疗的疗效差异。预先抽取实验动物骨髓,按照前述的方法进行EPC的分离、培养和扩增。后按照前述方法造模,将达到MODS的动物随机分为叁组,分别按照1×10~6个细胞/Kg体重(低剂量移植组、LT组,8只)和1×10~7个细胞/Kg体重(高剂量移植组、HT组,8只)进行自体EPC移植治疗,同时以未行任何干预的MODS(M组,10只)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低剂量移植组(LT)实验动物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5%;6/8、75%;6/8)明显高于高剂量移植组(HT)实验动物(50%;4/8、37.5%;3/8),但低于单纯MODS组(90%;9/10、80%;8/10)(P<0.01);同时LT组实验动物的生存时间(78.47±44.12小时)也较HT组实验动物(156.18±72.87小时)明显缩短。LT组实验动物在MODS各个阶段的WBC、GRAN、SALT、SAST、Cr、BUN均高于HT组,但较单纯MODS组略有降低。提示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可以有效的促进创伤后的修复,防止MODS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可改善MODS动物的预后以及延长生存时间。结论:体内EPC的数量减少及功能障碍可能是MODS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可以在机体发生MODS后向不同组织迁徙或归巢,发挥组织修复作用,并通过毛细血管的新生以改善创伤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脏器功能障碍,防止MODS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可改善MODS动物的预后以及延长生存时间。

宋保强[8]2002年在《猪皮肤撕脱伤粘附分子表达的实验研究及荧光皮肤血流仪的研制》文中提出皮肤撕脱伤是整形外科常见创伤之一,撕脱组织继发性坏死机理的不明及对撕脱组织血运缺乏有效的判断方法,是目前影响其救治效果的重要原因。本课题通过对皮肤撕脱伤撕脱组织和血液中粘附分子表达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撕脱组织继发性坏死的机理,为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救治提供一定意义的理论指导。同时研制用于组织循环判断的第二代荧光皮肤血流仪,用以解决撕脱组织血运判断缺乏有效方法的问题。 实验中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通过模型机复制猪皮肤撕脱伤(撕脱组),造成猪后肢皮肤撕脱创伤,随后于受伤部位经手术形成—12×4cm、蒂在肢体近端的任意型皮瓣;另一组不经撕脱创伤(对照组),直接通过手术于猪后肢形成—12×4cm、蒂在肢体近端的任意型皮瓣。分别于创伤后0、2、6、12、24小时采集标本(组织和血样)。新鲜组织经液氮冻存备用;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采用多聚葡萄糖法提纯,PBS清洗后配成中性粒细胞悬液,用涂片机制成细胞涂片备用。1、用髓过氧化物酶法间接测定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侵润状况。2、用PCR反转录扩增的方法对各时间点组织标本中的CDlSmRNA进行半定量测定。3、用SP法对各时间点组织中ICAM-1及各时间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表面的CD11b进行组化分析,结果采用华海公司真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处理,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撕脱伤早期,粘附分子CD18、CD11b、ICAM-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12小时左右达峰值,随后有所下降。中性粒细胞的侵润与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上述结果提示:在皮肤撕脱伤早期,粘附分子的表达非常活跃,参与介导了中性粒细胞的侵润及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组织损伤,导致撕脱组织的继发性坏死。因而推测,在皮肤撕脱伤早期,有针对性地应用粘附分子单克隆抗体或其他抑制剂,将有助于减轻皮肤撕脱伤皮瓣继发性坏死的程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度,提高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针对皮肤撕脱伤撕脱组织血运判断缺乏有效手段的问题,我们研制了 用于组织循环判断的第二代荧光皮肤血流仪。该仪器的设计是利用传统荧 光法的基本原理,将荧光素钠注入人体静脉后,荧光素钠随血流分布到全 身,并渗出血管进入组织间隙,组织中荧光素钠含量与局部血流量成正比, 该仪器通过滤光片将激发光限定为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注射了荧光 素钠的)组织后,产生黄绿色荧光,再经滤光片形成特定波长的反射光信 号,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后,用计数器计数,数值的大小反 映体内荧光素钠的浓度,从而间接反映了局部组织的循环状况,该仪器的 应用克服了传统荧光法的诸多缺点。随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验证: l、探索并绘制了荧光素钠浓度与血流仪DF值间关系的曲线图。2、以家 兔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荧光素钠的最佳应用剂量及其在兔体内的衰变规 律。3、研究探讨了皮瓣组织循环状况与荧光皮肤血流仪DFI值的关系。 结果证实,该仪器最佳测量范围为 IX 10”乙IX 10”’g/Inl;4mg/kg为荧光素 钠的最佳给药剂量;给药后20分钟是荧光皮肤血流仪的最佳检测时间; 当血流仪的DFI值360%组织肯定成活,而DFI值<25%组织将发生坏死, DFI值介于25%~60%为交界区域。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及相关参数的获取 将为皮肤撕脱伤撕脱组织血运的判断及外科其他领域组织循环的判定提 供一种方便、安全、灵敏、可靠的检测手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朱云喜[9]2010年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免疫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表明,再灌注可以触发一系列损伤反应,引起相应脏器致命性损伤。人们发现肺移植、体外循环手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肺栓塞溶栓治疗等多种临床情况下发生肺缺血后再灌注,肺损伤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lung Injury, LIRI)。再灌注肺损伤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炎性介质、氧自由基、肺泡上皮和肺血管内皮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大量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在再灌注早期可能导致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目前尚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能更深入地探讨其发生机制、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近年来,不断探索寻找干预措施和药物以减轻再灌注损伤,研究发现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是其中最有力的保护机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再灌注在临床上是个可以预见并且可以控制的过程,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温和再灌注”可以减少梗塞面积、减轻水肿、避免无复流反应,提出了缺血后适应的概念。为此,我们以新西兰大耳白兔,参考Eppinger的方法,通过夹闭阻断一侧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造成一侧肺组织完全缺血和停止通气,而后再开放肺门以形成肺组织的再灌注来建立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肺实质损伤、肺血管通透性、肺间质改变、阐明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为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药物的应用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己有研究发现某些药物如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急性肺损伤(ALI)具有保护作用,但仍有争议,有关其后处理作用的研究较少,所以深入研究常用药物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及后处理的肺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药物脏器保护作用的深入研究开辟思路。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二部分:第一章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模型的建立及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致ALI的发生机制方法:本实验以新西兰大耳白兔,参考Eppinger的方法,通过夹闭阻断一侧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造成一侧肺组织完全缺血和停止通气,而后再开放肺门以形成肺组织的再灌注来建立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十湿重比、肺组织和BALF中TNF-a,IL-1,IL-6,IL-8的动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办法研究了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TNF-a, IL-1,IL-6,IL-8肺组织中的分布。结果:①BALF中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肺缺血60min、BALF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再灌注60min后进一步增高,并于再灌注120mmin达到高峰(22.36±1.65,24.17±1.28,54.93±3.65,P<0.01)。再灌注60min、再灌注120min明显高于缺血60min、120min水平,再灌注120min明显高于再灌注60min水平(P均<0.01)。②肺缺血60min、120min BALF中PMN比例明显增多,再灌注60min、再灌注120min持续增高,并于再灌注120min达到峰值(0.88±0.24,1.26±0.84,8.42±0.68,P<0.01)。③肺组织W/D:肺缺血60mmin、120min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再灌注60min组和再灌注120min组(3.90±0.10,4.19±0.12,5.42±0.66,P<0.01)的W/D比前两组增高更明显。④TNF-a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匀浆中TNF-a在肺缺血60min时无明显变化(7.90±1.89,P>0.05),缺血120min时增高,再灌注60min后继续增高,并于再灌注120mmin达到高峰(6.03±1.24,7.20±1.48,11.56±2.55,P<0.05)。再灌注120min组TNF-a高于再灌注60mmin组(P<0.05),并且明显高于肺缺血60mmin组和120min组(P<0.05)。BALF中TNF-a的变化趋势与肺组织匀浆中TNF-a的动态改变相同。⑤IL-I,IL-6,IL-8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匀浆中IL-1,IL-6,IL-8在肺缺血60min时明显升高(0.38±0.09,P<0.05),缺血120min时升高,再灌注60min后继续升高,并于再灌注120min最为明显(0.29±0.09,0.39士0.12,1.45±0.33,P<0.05):并且再灌注120mmin时明显高于缺血120min(P<0.05)。BALF中IL-1,IL-6,IL-8的变化趋势亦与肺组织匀浆中IL-1,IL-6,IL-8的动态改变相同。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兔肺组织中TNF-a阳性细胞主要在肺泡上皮细胞、部分支气管上皮及炎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内大量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肺缺血60min、120min、再灌注60min、120mmin时,兔肺组织TNF-a的表达均显着增高(P<0.01)。并且再灌注60mmin、120min组明显高于肺缺血60min、120rmin组,再灌注120min组高于再灌注60min组(P<0.01)。(7)相关性分析表明,TNF-a表达水平分别与W/D、肺组织中TNF-a的含量、BALF中的PMN比例及BALF中TNF-a,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值分别为-0.95,-0.93,-0.97,-0.91,P均<0.01:TNF-a表达水平与肺组织及BALF中IL-1,IL-6,IL-8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和0.94,P均<0.05。(TNF-a阳性表达越高而灰度值越低)(8)透射电镜显示超微结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化、部分胞浆溶解,核染色质浓缩;II型上皮细胞膜表面微绒毛数量显着减少,嗜锇性板层小体几乎全部空化,线粒体部分或大部分嵴和膜融合消失。结论:①本试验以新西兰大耳白兔,参考Eppinger的方法成功地建立肺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了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动脉氧分压的变化特点。②从肺湿/干重比、组织形态学变化说明肺缺血/再灌注两个过程中均存在肺损伤,并且再灌注后损伤更为明显。③PMN、氧自由基均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过程。④TNF-a,IL-1,IL-6,IL-8异常表达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一定作用,推测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PMN肺内聚积、氧自由基爆发性呼吸介导TNF-a活化而调控TNF-a,IL-1,IL-6,IL-8异常表达,导致肺损伤发生。第二章药物干预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的实验研究目的:目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仍然是困扰心胸外科手术的难题,有关其防治措施的研究尚未获得理想进展。药物的应用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己有研究发现某些药物如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具有保护作用,但仍有争议,有关其后处理作用的研究较少,所以深入研究常用药物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及后处理的肺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药物脏器保护作用的深入研究开辟思路。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32)。(1)缺血再灌注组(1/R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阻断左肺门60min,而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2)利多卡因预处理组(lido—Pre组):前1 0min分别注射利多卡因1.2mg/kg,并分别以1.0mg/(kg·h)维持30min后,阻断左肺门60min,然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3)山莨菪碱后处理组(ansi—PoS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阻断左肺门60min,而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在恢复灌注同时,立即予以山蓑若碱2mg/kg随后以1mg/kg/h静脉维持30mmin:(4)地塞米松预处理和后处理注(dex—Pre—PoS组)耳缘静脉注入地塞米松0.075mg/kg,30min后,阻断左肺门60min,然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在恢复灌注同时,地塞米松0.075mg/kg h静脉维持30mmin。各组均于再灌注0min、30min、60min、120mmin、240min共5个时点分别处死动物,留取动脉血、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标本,测定动脉血氧分压,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细胞因子TNF-a、IL-1、IL-6,IL-8的浓度和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a、IL-1、IL-6.IL-8的表达变化;并行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I/R组、lido—Pre组、ani—PoS组、dex—Pre—Pos组均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明显的肺损伤变化,动脉血氧分压下降,TNF-a、IL-1、1L一6,IL-8,以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增高,TNF-a、IL-1、IL-6,IL-8的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组各项观察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病理切片显示,1/R组肺泡和肺间质内白细胞聚集成团,肺泡结构破坏,间隔增宽,肺泡腔严重出血水肿,肺损伤较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组更加严重。透射电镜也显示1/R组II型肺泡上皮细胞板层小体空泡化,线粒体结构破坏,其改变与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组存在差异。结论: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预处理和后处理均能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肺保护作用。其对再灌注后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粘附与迁移,降低肺组织细胞因子TNF-a、IL-1、IL一6,IL-8的表达与释放,下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表达,进而减少多形核白细胞(PMN)在肺内炎症部位的聚集,降低肺组织的通透性,减少肺组织细胞一特别是肺泡11型上皮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不同的处理时机一即预处理与后处理,其所产生的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大致相似,推测可能是通过相似甚或相同的作用机制发挥肺保护作用。

张洁[10]2009年在《促进创伤愈合的中药复方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通过研究防腐生肌膏促进大鼠创伤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兽医临床的中药制剂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大鼠背部两侧用自制打孔器,建立缺损创模型。结合传统中兽医理论,在传统中药方剂防腐生肌散的基础上,以活血化瘀、祛腐生肌药为主药,清热燥湿收脓药为辅药作为组方原则,选用血竭、乳香、没药、叁七、紫草、白芷、黄柏、大黄、赤芍、连翘、蒲公英、冰片、煅石膏等中药组成叁个中药组方,制成膏剂。通过创伤模型大鼠临床观察、体外抑菌试验和检测其白细胞、血小板、透明质酸等指标,筛选出促进创伤愈合效果最佳组方。对筛选出的中药组方进一步研究,通过检测该组方对创伤模型大鼠羟辅氨酸、NO、细胞因子含量、TGF-β1 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的影响及用药后创面组织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进一步探讨防腐生肌膏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防腐生肌膏能使大鼠的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升高,并且体外抑菌效果明显,表明防腐生肌膏能抑制创面细菌感染。2防腐生肌膏激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使之向伤口趋化,并释放巨噬细胞趋化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提高局部免疫功能。3防腐生肌膏能提高血清和创面组织中的透明质酸、羟脯氨酸的含量,降低NO的含量,表明防腐生肌膏能促进胶原合成及肉芽组织的增生,防止瘢痕形成。4防腐生肌膏能提高大鼠IL-1β、IL-8、TGF-β1蛋白的含量,并能使创面TGF-β1 mRNA的表达量增强,表明防腐生肌膏能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含量,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诱导成纤维细胞趋化和活化,诱导内皮细胞形成毛细血管,促进肉芽组织形成。5通过创面组织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防腐生肌膏组成纤维细胞增多,细胞质丰富,毛细血管增多,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表明防腐生肌膏能促进创面组织血管再生,增加局部血氧供应,加速创面新陈代谢,促进胶原合成,从而促进创面修复。

参考文献:

[1]. L-选择素在创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D]. 陈雷. 浙江大学. 2001

[2]. 失血性休克大鼠L-选择素转录、翻译水平表达的研究[D]. 潘景业. 浙江大学. 2001

[3]. CD18、P、E选择素、趋化因子、白细胞迁移与角膜上皮创伤修复[D]. 徐志钢. 暨南大学. 2005

[4]. 疡愈涂剂对愈合迟缓性皮肤伤口的愈合作用及局部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 何秀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5]. 创伤失血模型中miRNA对中性粒细胞的凋亡调控及对肝损伤的影响[D]. 陆庆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

[6]. 实验性胸腹撞击伤并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研究[D]. 吴红涛. 第叁军医大学. 2004

[7]. 自体移植内皮祖细胞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研究[D]. 罗天航. 第二军医大学. 2008

[8]. 猪皮肤撕脱伤粘附分子表达的实验研究及荧光皮肤血流仪的研制[D]. 宋保强. 第四军医大学. 2002

[9]. 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致ALI免疫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实验研究[D]. 朱云喜. 中南大学. 2010

[10]. 促进创伤愈合的中药复方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张洁. 东北农业大学. 2009

标签:;  ;  ;  ;  

L-选择素在创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