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条件的新变化与中国的对策_贸易条件论文

世界贸易条件新变化与中国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世界贸易论文,对策论文,新变化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5-0026-06

世界贸易条件的总体状况分析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常用的贸易条件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上述三个贸易条件指标中,以价格贸易条件最为常用,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将贸易条件简单地理解为价格贸易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收入贸易条件特别是要素贸易条件的数据资料和相关计算比较困难。价格贸易条件衡量的是出口对进口的单位购买力,一般而言,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利益的上升。

近二十多年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持续的增长,世界各国的贸易条件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层面来看(见图1),发达国家在1980年代贸易条件指数还在80左右徘徊,到1991年已经达到100,到了2000年前后上升到104。可见,从1980年代到本世纪初,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在这二十多年间总体上呈现出改善趋势。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其指数从1981年的122.3下滑至1988年的101,之后虽然在1990年上升至114.5,但在随后的十年里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总体而言,1980-2000年的二十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是不断恶化的。尤其是在1980-1990年的十年内,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主要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出口比重在42%~65%之间,而反映在图中可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具有明显恶化的痕迹。

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十年的贸易条件剧烈变化以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的十多年里,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地位和国际贸易关系上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曲线没有继续下滑,而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曲线也没有持续明显上扬,二者呈现出相互重叠并水平延伸的轨迹。因此可见,随着世界各国贸易结构的调整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微妙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都表现为稳定的、小幅度的变化。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阻力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国际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通过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的联系在国际贸易中迅速传递,世界贸易条件将继续发生新变化。

图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比较(以1991年为基期)

资料来源:和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比较与实证分析。新疆财经,2006(1)

贸易条件新变化与影响

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变动与贸易量及其产品构成的变化影响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能够获得的收益。这种收益一般用贸易条件和出口购买力来衡量。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价格变动对这两个衡量标准的影响,从短期看,取决于一国进出口产品构成,从中期看取决于其进出口产品构成对不断变化的国际供需环境的适应性。显然,贸易条件的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随着对外贸易在该国GDP中的相对比重的上升而上升。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二十多年以来,在国际商品价格体系中,初级产品相对于制成品的价格指数一直在下降。在此期间内,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条件持续不断地得到改善和优化,贸易利益稳定地源源不断地流入发达国家,同时,依靠初级产品以及低附加值制成品出口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贸易条件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持续的恶化以后,在后续的十年里没有继续变坏,但是也没有改善的痕迹。然而,从2003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主要商品的贸易价格出现了明显的逆转。从总体上看,初级产品包括初级农产品和能矿产品的价格虽有波动但开始节节攀升,而制成品的价格却走向了下坡路。究其原因,近年来,在中国和印度带动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制定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相对忽略了农业等初级产品产业发展,而对于初级产品资源的需求又急速扩张。新兴经济体强劲的需求占近些年初级产品消费增量的一半以上,这是造成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受美国严重金融危机影响,初级产品逐渐成为可供投资的另一类资产,因此,金融因素至少也是造成近年来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一部分原因。

全球主要商品价格的高低分化促使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的贸易条件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中,其贸易结构也大不相同,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高度依赖于初级产品出口,其贸易条件继续与初级产品对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密切相关。但是,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实行工业化的国家出口中,初级产品比重的确在不断减小,而制成品比重却在不断增大。这些国家不仅成为了发达国家的制成品供给国,还成为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供给国和初级产品的进口国。因此,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从表1中可见,近五年以来,发达国家和亚洲地区的大部分国家的贸易条件开始恶化,而初级产品,包括农产品、矿产品和能源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开始好转。国际贸易条件的扭转性变化带来的贸易利益分配的变化将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影响世界贸易和经济格局。具体来看,贸易条件的变化对世界不同类型的经济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发达国家。虽然发达国家近五年的贸易条件一直不太理想,但是,前期的贸易利益沉淀和庞大的经济总量,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和发达的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尤其是发达国家大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更强化了其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差异。尽管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垄断不可能消除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但我们不能低估它们对重要商品和技术的较长时间的垄断,何况发达国家一直存在着对经济的干预,用贷款、税收甚至行政手段等一系列措施影响贸易的流量和流向,并加强了对关键技术和设备出口的控制。因此,仍然不能否认,它们仍然是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力量和经济发展推动力。

(2)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对此类国家来说,现阶段的贸易条件很明显地处于有利地位。它们与全球经济日益接轨。其对初级产品出口国的出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的促进程度超过了以往繁荣期。初级产品出口国在出口多样化(例如增加制成品出口量)方面取得了进展,其贸易量占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最不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额增长了30%。其商品贸易出口占世界商品贸易出口的比重创出新高,达到0.9%。如果把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话,其占世界商品贸易出口的比重达到30.9%,为历史最高点。贸易的收益使这些国家的经济负担大为减轻,2006年所有发展中地区的负债水平(未偿付债务占GDP的比率)均有所下降,债务负担沉重的贫穷国家的负债水平已经降至五年前的一半。以巴西为例,巴西经济增长率过去两年超越5%。在原材料出口带动下,巴西不仅偿还大部分美元外债,同时还累积大量外汇储备,首度成为净美元债权国。可见,这些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增长表现为依赖先进经济体商业周期的程度降低了,但外溢效应显然并未完全消失。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将不断扩大在全球化产品和服务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自身在世界贸易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权重。①

(3)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这类国家可以亚洲地区国家为代表。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工业化水平到了质变阶段,国内的资源已经难以支撑其经济发展。亚洲国家的特点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工业化高潮形成对资源的新一轮需求。以中国为例,1992年中国由粮食净出口变为净进口,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家,1994年成为初级产品净进口国家。这样一来,亚洲地区的经济崛起形成长期的资源需求,不仅仅针对石油和钢铁,还包括粮食以及其他金属、非金属。进口的初级产品价格不断高涨,而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由于技术含量低,价格相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附加值的制成品下降更快,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国际贸易处于尴尬时期。因此,亚洲国家,没有拉美、非洲地区国家那样丰富的初级产品,没有中东国家唾手可得的石油、天然气等能矿资源,也不占有发达国家那样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目前只能在尴尬中前行。

主要商品价格预期与各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

国际价格的变动趋势对贸易条件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世界需求状况及其对单个国家的影响不尽相同,这使得收入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还逐渐开始在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对于初级农产品来说,以粮食为例,世界市场对于粮食的需求弹性比较小,而且随着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对于粮食的需求将随之增加。但是粮食的供给受到气候条件、可种植面积、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不会因为价格上涨而使产量剧增。几十年前,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农业产业的主力,发达国家的工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形成了一种产业互补。而在目前粮食产业的主力转移到发达国家之后,这种产业互补的格局被打破,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和贸易壁垒压低了农产品价格,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同时,发达国家因为本国产出丰富的粮食资源并处于经济体系的顶端,在粮食产业领域又并无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制约,使“生物原料”大行其道。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发展。以菲律宾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仅占全部出口额的7%,而到了2002年其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例达到了90.8%。与此同时,该国也由粮食出口国变为大米进口国。总而言之,受需求强劲、全球气候异常等导致的粮食生产不稳和粮食低库存的影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粮食价格仍将保持在高价位运行。但粮价长期处于高价位也将促使各国政府采取调控措施来稳定粮价以及促进国内农产品的生产。因此国际粮价持续大幅攀升的可能性较小,更有可能出现小幅下调。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长期周期性振荡的规律也显示出这种改善的可持续性不强。

对于能源和矿产品来说,它们属于天然资源类产品,这种商品属性与农产品差异很大。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如果一国和地区具有已探明储量的能源和矿产品,其产量可以人为的控制,但是其世界总储量却难以确定。以石油为例,近年来在中国渤海湾和巴西等地陆续发现了储量可观的大型油田,一旦这些油田资源付诸开采,必将影响到国际原油价格。二是石油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大,一旦石油价格上涨过度,或是石油进口国经济波动,就会影响到其需求量和价格上涨。此外,纵观油价动荡的历史可见,油价受到国际政治风波影响很大,因此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到目前为止,国际石油价格仍然在高位徘徊波动,但是由于供给量的不确定性较大,价格需求弹性(矿产品也是如此)以及易受政治动荡干扰,能矿产品的国际价格变化莫测。

对于制成品而言,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变化以及贸易条件变化程度不尽相同。近年来由于初级产品国际价格上涨以及可预期的持续上涨趋势,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以及贸易条件恶化程度更加严重。但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表现要比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好。因为技术或资本,尤其是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无法快速达到的,因此,其仍具有稀缺性。所以,即使在不利的贸易格局下,这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会急速下降。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未来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下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不会在可预见的时段内严重恶化。

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全球的通胀压力上升等多种因素与国际商品价格体系双向影响,促成了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条件发生转变,并且根据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结构的不同,结合各类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可以大体上推测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的前景充满机遇还是挑战。初级产品资源,特别是粮食等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遇到了贸易条件可能持续改善的有利的时机,可以借此提高其在世界贸易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权重。但是,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长期周期性振荡的规律表明,农产品的国际价格不可能长期持续在高位,并且,不同农产品类型的国际价格差异也很大,因此,这些国家应该充分做好应对贸易条件恶化的准备。对于能矿产品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和俄罗斯等国家来说,虽然目前其价格处于高位,但是今后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难以预期。对于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出口国来说,它们的贸易条件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由于贸易结构的多样化,它们的贸易条件与国际主要商品的价格波动都有关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这类国家的贸易条件变化取决于它们具体的贸易构成中不同类型商品价格消涨的对比。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其成熟的体制、发达的三次产业、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国家实力,尽管近几年贸易条件呈现不利变动,然而,发达国家无论在国际贸易还是其他参与世界经济事务方面,具有更多的主导权,即使贸易条件出现暂时恶化的现象,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并且比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多的实力和机会扭转不利于自身的贸易格局。所以,总而言之,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原因与对策

1.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状况

近20年以来,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成为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事实。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中国成为初级产品和能源矿产品的净进口国,以及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净出口国。随着国际市场相关各类商品的价格波动,初级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而且其上涨的预期不断强化,而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则持续走低或在低位徘徊,这种国际价格的变动具体反映到中国的对外贸易实际中来就表现为,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的表现。国内研究表明,近十年之间,我国出口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超过了20%,造成的较大的负面收入效应。

2.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

对于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就出口方面而言,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是企业过度竞争、低价竞销造成的。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贸易条件恶化是货币汇率扭曲导致的,只是反映到价格上而已。还有的国内学者认为,1997年以后,中国贸易条件与中国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比例密切正相关。总的来看,国际国内的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因此,以下分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要探讨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从外部原因来看,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不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近年来,国际市场价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前述分析可见,总体表现为初级产品和能源矿产类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而工业制成品价格的持续下降。这两种变动均不利于中国贸易条件改善。另外,美国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由于受到次贷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导致进口需求降低,美国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对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在供大于求的贸易格局下,中国出口产品价格难以得到提升。此外,一些外国企业往往采取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机器设备,低价出口制成品的策略。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策略的实施,也导致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从内部原因来看,中国的进出口结构导致了贸易条件的恶化。众所周知,中国自1990年初以来,成为粮食和能源的净进口国,国家工业化发展策略决定了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初级产品,而国内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又决定了70%的出口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大都已进入产品成熟期,市场上供大于求,势必导致激烈的竞争。而劳动密集型产品正是工业制成品中贸易条件恶化较快的产品。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采取了价格竞争手段,盲目出口,竞相压价,出口上的增量不增价的现象普遍出现。此外,国内能源价格受政府管制或干预,油、电、煤、运价格的变化没有充分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近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这种价格扭曲人为地降低了重、化工业的投资和生产成本。

另外,中国传统的引资模式使外资主要流入劳动力密集型出口部门,劳动力密集型出口部门偏向增长的同时,进口竞争的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不仅没有因为大量外资的流入而不断扩张,反而进一步相对收缩。这种出口部门偏向增长导致的超额供给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超额需求,进一步加剧了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②

3.中国的对策

从原因分析来看,众多因素中,国际价格变动和中国出口结构低下是导致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两种因素。而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短期内要实现本质改变,使其有利于贸易条件改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贸易条件在可预见的期限内得到改善的可能性比较小。

从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根本原因分析,产品结构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改善贸易条件的长期策略。首先是要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不论出口外贸企业是否情愿,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减少加工贸易是其必然的转型方向。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失业、撤资、破产等情况,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增强中国出口竞争力。其次,尽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如有些初级产品,如果通过国内的产业政策调整和国内资源开发能够得到满足,就要依靠国内满足,实现国内产业链的有效连接。再次,要充分运用国际贸易所得的巨额外汇储备,通过主权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展更多海外并购和国际投资,充分发挥中国资本对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度,增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性。此外,如何继续转变外贸体制,引导为外贸企业实现有序有利的国际竞争,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对策。

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世界贸易中虽然规模很大,但总体的贸易竞争力不强。出口以贸易条件恶化较快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而进口以贸易条件迅速改善的初级产品、能矿产品为主。由此导致了中国的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并且在可以预见的今后得以改善的可能性不大。为此,中国要提高自身的制造业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利用本国条件尽快发展农业和服务业,减少进口初级产品。另外,要逐渐放松国内能源价格管制,使其价格与国际接轨,使出口的能源成本能符合经济发展的现实。引导外资产业流向,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性产品的产业竞争力,同时充分运用雄厚的外汇储备资金,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促使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总之,从根本上来说,中国需要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发挥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才能逐步在世界贸易格局中提升竞争力和改善贸易条件。

收稿日期:2008.09.05

注释:

①IMF.2008年世界经济展望,2008.

②中国FDI净流入与贸易条件恶化:悖论及解释.http://user.feno.cn/login.html? from=http://finance.feno.cn/.

标签:;  ;  ;  ;  ;  

世界贸易条件的新变化与中国的对策_贸易条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