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中国粮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跨世纪论文,粮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00)01—0052—07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的商品,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保证之一。无粮不稳,无粮则乱,这充分说明了粮食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粮食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为此制定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996年10月在北京发表粮食白皮书,并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依靠自己解决粮食供给问题,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1996—1999年实践将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将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一年比一年高。中国不会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还将为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国内外粮食发展现状
1996年11月13日至17日,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在意大利罗马举行,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关于粮食问题首脑会议,体现了各国政府对粮食的高度重视,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呼吁世界各国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采取实际行动,确保全球持久的粮食安全。20世纪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1951—1997年的47年中,世界谷物总产从6.75亿吨增加到1997年约20亿吨。谷物总产持续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1975年—1985年年均增长2.9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增长缓慢,1994年比1990年下降0.2%, 致使1995年全球粮食价格普遍上涨,阿根廷上涨15%,美国2 号硬小麦上涨16%。在芝加哥,多次出现动用投资资金进行投资购买的活动,造成小麦价格急剧上扬,几乎为10年来最高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世界粮食的需求也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同期由于人口急剧膨胀,全球人口由25.5亿增加到1999年的60亿,全世界人口净增加了34.5亿,年均增长约9000万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年均新增人口近1 亿人,预计到2015年人口达到70亿,2025年将增至80亿,对粮食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进入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非洲和亚洲缺水的地区,目前人均供水量只有1960年的1/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农用地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耕地面积约7.35亿公顷,到90年代,首次出现下降趋势,目前为6.8亿公顷, 人均耕地已由1905年的0.23公顷下降到1995年的0.12公顷,预计到2010年将比1980年再减少50%。世界谷物库存量持续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世界谷物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安全线是17%—18%,1988年储备量达4.9亿吨,1995年则降到2.66亿吨,为20年来最低水平, 大大低于粮农组织规定安全线,只够全球消费48天。在发展中国家中,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达8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3%,比80年代中期增加2.5亿人。两亿儿童营养不良,不少发展中国家面临粮食生产不足和缺乏粮食进口能力的双重制约。
面对世界粮食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粮食生产同样面临着耕地减少,人口增加,需求加大,粮食增长缓慢的形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多年来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始终是把农业特别是粮食放在优先的发展地位。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稳定农村基本发展政策,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依法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大农业合作与交流;尤为重要的是注重粮食总量平衡与合理分配。由于采用这些措施得力,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总产量达5.0多亿吨, 是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创造了粮食基本自给的世界奇迹。中国在人均耕地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条件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使人民的食物消费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之后,粮食总产仍达到5.12亿吨,人均占有粮食由1978年的300公斤迅速上升到1998年的人均约412亿公斤,同时以占粮食总量27%的饲料支撑了我国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快速增长,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3倍,特别是粮食的稳定发展, 推动了我国各业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粮食发展的几个阶段
我国粮食生产总产量1949年为1132亿公斤,1998年上升为5123亿公斤,净增3991亿公斤,增长3.5倍,平均每年增长3.1 %, 人均粮食由1949年的250公年增加到411.49公斤,(1998年人口为12.45亿),比世界人均360公斤多52公斤,年递增3%以上,这种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纵观建国以来50年,我国粮食增长过程,大体经过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总产约增加1000亿公斤。
1949—1958年为第一阶段,是粮食的迅速发展阶段和各种措施配合的最佳阶段。粮食总产量由1132亿公斤增加到2000亿公斤,9 年间增加了868亿公斤,平均增长97亿公斤,单产由1035 公斤/公顷增加到1650公斤/公顷,增长59.42%, 粮食总产量增加得益于播种面积的扩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增施有机肥料和推广良种而取得的。国家为了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安定,从1953年开始,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同时也采用“南粮北调”的办法解决北方缺粮省(区),特别是京、津两大城市居民的需求。
1958~1978年为第二阶段,是粮食受到政治风波严重冲击阶段。粮食总产由2000亿公斤增加到3048亿公斤,20年增加了1048亿公斤,年均增长52亿公斤,单产由1650公斤/公顷增加到2535公斤/公顷,增长54.1%,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年均增加45.0公斤,而粮播面积由1.27亿公顷减少到1.206亿公顷, 单产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扩大灌溉面积和增加化肥投入获得的。这一阶段粮食生产经历了“大跃进”、“三年经济困难”和“十年动乱”三个时期,粮食总产由1958年的2000亿公斤下跌到1960年1435亿公斤的低谷,人均占有粮由303.5公斤下降到216.5公斤,人民生活困苦,国家不得不采取减少城市人口和调整农业政策。经过三年恢复,粮食生产才缓慢发展起来。但“十年动乱”又使粮食增长速度放慢,一直到1978年粮食产量才登上3047.5亿公斤的台阶,“南粮北调”成为全国粮食流通领域里的基本格局。整整20年间,南方每年平均调出粮食总量达29.67—31.94亿公斤,减去同期区内平衡用粮之外,每年平均仍有10.18—10.33公斤的余粮可以调出,用来支援北方地区的经济建设。
1978~1984年为第三阶段,是粮食大幅度增长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阶段。粮食总产量由3048亿公斤增加到4082亿公斤,6 年总增加1034亿公斤,年均增长171亿公斤,单产由2535公斤/公顷,增加到3600 公斤/公顷,增长速度为42.01%,种植业增长速度达7%。总产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加上物化劳动成倍增长,同时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1984—1989年是第四阶段,为粮食增长缓慢发展阶段和粮食的长期徘徊阶段及进入新的低谷阶段。从1984年粮食大增产之后,由于所谓农业“超常规增长”等乐观情绪的滋长和政策的误导,过分强调了中低产田和山坡地退耕还林还牧,粮田面积的缩小,国家对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统派购改革很不彻底,粮食收购价格上升缓慢,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放松,农产品“剪刀差”有所扩大,粮食生产效益下降,致使1985年全国粮食产量陡然下降到3791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迅速下降,出现建国以来粮食第三次波动,粮食减幅高达6.9 %, 该阶段粮食总产由4082亿公斤降到4075亿公斤,6年总增加-7亿公斤,年均增长-1.17亿公斤,单产由3600公斤/公顷增加到3633公斤/公顷,增长0.917%。
1989—1998是第五阶段,为稳定持续增长阶段。该阶段粮食总产由4075亿公斤增加到5123亿公斤,10年共增加1048亿公斤, 年均增长105亿公斤。进入90年代这10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是四减六增( 1991、1994、1997、1999共四减产,1990、1992、1993、1995、1996、1998年共六增产),呈波动增长态势,1990年粮食总产4462亿公斤,1993年达到4565亿公斤,1995年为4666亿公斤,1996年创造了5025亿公斤的历史记录,1997年为5023亿公斤,1998年虽然遭受罕见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仍然达到了5123亿公斤,1999年为4900亿公斤。从总体上来看,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又稳定登上一个新台阶,特别是1996—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超过和接近5000亿公斤奋头目标,为我国人民迈向21世纪建设强大的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的20年,平均每年增长1038万吨左右,比前29年平均增长40%,粮食总产量占世界比重由1949年的17%上升到1998年的25%,粮食单产由1949年每公顷1035公斤上升到1998年每公顷的4953公斤,粮食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粮食总量供求状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粮食生产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国人口增长1倍的情况下,目前人均占有粮提高1倍,我国粮食生产基本满足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粮食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多数人口处于饥饿的状态。
三、中国粮食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现在到2030年的30年间,我国中长期的粮食保障能力,是关系到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从总体上看,中国中长期粮食保障能力面临着严峻形势。①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增长是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因素。1998年人口达到12.45亿, 据测算,即使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下世纪初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2010年达到14亿,2020年15亿,2030年达到16亿,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最大值转折点以前,人口压力都将一直是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②耕地减少加快。从总量上看,我国耕地面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从人均看,均不足 0.1公顷,只及世界人均的1/3,而1958—1985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达0.41亿公顷,1995年与1957年相比,全国净减耕地1690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44.4万公顷,进入90年代,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不仅没有减少,而减少速度在更快的增长。在1985—1995年10年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津、沪、冀、浙、闽、鲁、豫、湘、桂、琼)11省(市区)耕地减少523万公顷,同期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 新疆增加耕地628万公顷, 这种北方垦区耕地增加而南方优质耕地减少的不正常状态势必影响粮食的发展。③人均耗粮增加。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将取代人口增长而成为我国粮食需求增加首要力量。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台湾20世纪60年代的食物需求与水平和我国目前需求水平大致相当,在80年代未当人均GNP 接近和达到1万美元时,人均粮食需求量要比欧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低, 但也分别达到536、684和500公斤。1995年中国的北京、上海、 天津三大城市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也达到1.26万美元,21世纪中国人均耗粮将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④水资源紧张。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特别是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形成212 万平方公里的广大的北方缺水带,而这里又恰恰是我国粮棉油主要产区,1998年我国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若按实际灌溉水定额计算,缺水达600亿立方米以上,在华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主要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越来越深,而水量越来越少,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因缺水少收粮食375 亿公斤,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0.5—3米,在河北省,浅层地下水开采量已经到允许开采量的90%。另外,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也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⑤自然灾害频繁。建国50年里,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高达25000多亿元, 平均每年造成经济损失占财政收入的30%左右,1998年仅洪灾损失高达3290亿元,1980年—1995年成灾面积2267万公顷,年均减产粮食达2295万吨。20世纪90年代受灾面积是1949年的5.2倍,成灾面积为2.3倍,1995年草鼠害发生面积高达3373.3万公顷,损失粮食17110万吨。1997 年因干旱少雨,加剧了黄河断流,黄河从2月7日起多次断流至11月底,已断流几次,累计断流时间达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0多公里,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淮河也断流122天。⑥生态环境恶化。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79.42 万平方公里,年损失粮食18—33亿公斤,水土流失对农田生产力也有严重影响,土地荒漠化频率加快,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3%, 盐碱化土地达3630万公顷,土地湿度破坏加快,库湖塘淤积严重,全国已丧失有效库容的40%。农田污染严重,全国 “三废” 污染农田面积已达100万公顷,比1983年增加2.5倍,每年因污染减少粮食1000万吨以上,家用化学用品污染农田907万公顷,酸雨污染农田270万公顷。⑦种粮积极性下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人均耕地少,农业特别是种植粮食已丧失比较优势,农民缺乏务农积极性,粮食生产作为一项弱势产业,其劳动产出率比较低,投入多而经济效益不高,所以除了可数的种粮大户以外,通过粮食价格来调动农民种粮的作用日益降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由于工农产品比价不合理,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不能同步增长,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扩大,种粮的比较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产品内部价格不合理,种粮不如种油料和瓜果,农民更愿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⑧投入严重不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投入的波动大大影响农业发展的后劲。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所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份额的比重,由“六五”期间6.3% 降低到1994年的2.5%,1978年国家计划内对农业投入占总投入的10.60%,1994下降为1.9%,农业信贷向非农产业倾斜,1985年存贷差额为324.94亿元,1993年为1153.4亿元,1985—1993年存贷差年平均递增17.16%,由于农村信用社将这一资金来源以“信用社转存银行款”的形式转存于农行,导致资金流向非农业与集体农户投资向二、三产业转移。由于农业投资的明显不足,不仅严重影响到农田基本建设,而且严重削弱了农业科技的发展,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状态,1993年全国断奶或者部分断奶的农技推广机构有 995个,占总数的41.4%。⑨流通体制不顺。由于农业政策的成功,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粮食库存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每年丰收后随捷报而来的是粮食“卖难”,粮价下跌,粮库暴满。粮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亏损严重。1991年以来,粮食系统累计挂帐已超过1000 亿元, 400 万人的人工费用和1000多亿元的债务,压得粮食企业喘不过气来,也给财政金融信贷平衡带来压力。中央事权和地方事权不够明确,地方对中央依赖性较强,;粮食市场不健全,产销区购销关系不稳定,有时销区把产区当仓库,有时产区搞地区封锁。储备和经营不分,不能有效地发挥国家储备的调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经营中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交织在一起,粮食企业与地方财政之间资金相互挤占,相互拖欠的问题十分突出,宏观调控机制尚未键全。⑩粮食政策不稳。粮食政策随着全国粮食生产的丰欠而变,收购政策上忽紧忽松,收一下,放一下,1984年粮食大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上一个新台阶,1985年宣布取消统购,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相结合,嗣后粮食生产四年大徘徊,人口过快增长,粮食趋向紧张。1988、1889年国家强调大米由国家粮食部门统一经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插手;1991年改合同定购为国家收购;1992年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又取消大米统一经营;1993年又提出保量放价,保留定购,放开经营,放开价格;1994年因南方稻谷减产之原因,再次强调粮食定购任务作为国家任务,要确保完成;1995年中央明确提出实行粮食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1996年开始试行“两行运行”,同年粮食价格提高达40%;1997年出台粮食保护价政策,要求全国各地在完成定购任务之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以扭转粮食市场下滑的局面;1998年实行流通体制改革,国务院公布《粮食收购条例》。这样来回变动,让人捉摸不透粮食政策,搞得人心惶惶。
四、我国粮食发展的基本对策
中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的基本思路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坚持“四为主,四结合”,即主攻单产为主,提高单产与开发资源相结合;以发展生产为主,增加供给与引导消费相结合;以提高自给能力为主,基本自给与适当进口相结合;以优化粮食生产环境为主,结构调整与退耕还林还牧相结合。
主攻粮食单产:首先是改造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改造重点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推广旱地农业综合技术,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使坡耕地粮食产量提高到中产和接近高产水平,我国现有中低产田0.875 亿公顷,如果采用综合改造技术,一般每公顷可增产粮食1500公斤以上。其次,推广良种技术,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培育并推广应用了4000个农作物品种,已使主要作物品种更换了3—5次,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份额已达到20%。第三,是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利用率。我国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56%,到下个世纪初可达到160%,这意味着可净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140万公顷。第四,是发展节水技术。 节水农业对于充分利用水资源,促进粮食发展有十分重要作用。据试验,改大水漫灌为水畦灌溉,可节水25%,喷灌可节水40%—50%,增产10%—20%,滴灌节水55%,增产60%,全国可增产粮食70亿公斤。第五,总结推广我国的高产技术。大力推广成熟配套技术,认真总结近几年各地旱作玉米亩产吨粮,小麦、谷子超吨粮的高产裁培技术。特别是高产品种的选育,在我国北方各种高产不断刷新(见表 1),除品种外,还包括坑田、条田、地膜、立体种植、肥种等技术。第六,增加政府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农业科学要调整方向,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增加对土地替代型技术的供给,提高农业成果的转化率。第七,发展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适度扩大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机械化,把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引入产业化大生产的轨道,形成产销加一体化。
表1 黄土高原旱区主要农作物的高产纪录值
面积最大单产
类型 省、区 地点 年份(hm[2]) (hm[2])
水 陕西 绥德县崔家湾 1982 0.277875.0
浇
陇县城关镇1979
- 9375.0
地
扶风县杏林郭村1982 1.338400.0
冬
武功县苏坊乡 1981 1.877800.0
甘肃 平凉市龄同1986 0.059000.0
洛川县后子头乡王村1989 0.036565.5
李伯林
小 旱 陕西 乾县下丁家村 1988 0.126354.0
麦
澄城县杨家垅 1984 0.137725.0
西峰市城户乡胡同村1989 0.0797875.0
地 甘肃 正宁县永正乡堡住村1989 0.297558.5
灵方县独店之乡张坡村 1989 0.106057.0
陕西 定边县海则粱乡先锋村 1974 0.198451.0
武山县1979 0.018790.0
春 水 甘肃 靖远县1982
- 7650.0
浇
景泰县1984 0.088010.0
小 地
海原县李旺乡二道沟村 1989 0.078250.0
宁夏 固原县头营乡-- 8250.0
麦 内蒙古 武川县 1974
- 11250.0
甘肃定西县城关大坪 1990 0.403547.5
旱 宁夏海原县李旺乡二道沟村1991 0.0074698.0
固原县杨郎乡陶庄村 1993 0.0073967.5
地 青海民和县新民乡1989
- 6282.0
尖扎县前藏 1984 0.257342.5
水 陕西 靖边县梁镇(地膜)-
0.11
16125.0
玉
神木县呼家圪塔村(地膜)1995
- 14820.0
浇
洛川县后子头乡西井村 1987
- 10350.0
米 地 杨陵西北农大农场(夏玉米)-0.129832.5
甘肃 平凉市农科所 1987- 7641.0
宁夏 盐池县沙边子村(地膜) 1986-13575.0
海原县李旺乡二道沟村(地膜)1995 0.02
15588.0
山西 寿阳县宗艾村(地膜)1995-13272.0
陕西 乾县下丁家村 1998- 8646.0
旱
正宁县永正乡堡住村(地膜) 1990-13342.5
正宁县永正乡堡住村1990-12150.0
地 甘肃 泾川县高平乡 1987- 6304.5
灵台县什字乡 1988 0.107125.0
灵台县什字乡(地膜)1988 0.13 10890
山西 屯留县高店1989- 6700.5
寿阳县宗艾村 1994- 9285.0
谷
府谷县大佛山 1983- 4725.0
陕西 安塞县油坊沟 1984- 6652.5
糜
澄城县城家垅(夏谷)1988- 6163.5
宁夏 固原县杨郎乡陶庄村1989- 4575.0
内蒙古 武川县大豆铺 1988- 6907.5
马陕西米脂县高西沟 1985 0.28
10575.0
玲甘肃定西县唐家堡 1989- 6310.5
薯宁夏固原县杨郎乡陶庄村
1989 0.07
13743.0
青海涅中县共和乡(浅山)
1983 0.09
12430.5
贵德县河东乡 1976 0.10
14916.0
甘薯 陕西合阳县东王乡 1973-15510.0
乾县下丁家
1989-14730.0
开发后备国土资源:开发国土资源,尚有600 亿公斤潜力可挖, 2.47亿公顷可利用草原。南方0.47亿公顷草山草坡,2/3 发展经济林木,1/3种草养畜,667平方米产肉按20公斤计算,可产肉46.6公斤, 等于节约饲料186亿公斤;现在宜农荒地0.133亿公顷,开垦后净增耕地0.08亿公顷,按70%种粮,可增产粮食252亿公斤,沿海滩涂0.033亿公顷,可生产及节约饲料50亿公斤,0.02 公顷的内陆水源按低水平计,667m[2]增产50公斤鱼类,可节约粮食30亿公斤,另外我国还有0.4公顷(6亿亩)耕地没有进入统计数字,蕴藏着1155亿公斤的粮食潜力,复种指数可以增加粮食587亿公斤以上, 完全弥补耕地减少造成的产量损失。
正确引导消费:据资料显示,由于我国粮食消费严重,中国每年在生产和生活领域消费的粮食有789亿公斤, 几乎相当于全国人民两个多月的口粮,此外我国酿酒用粮也高达250亿公斤。 饲料用粮也不科学,1995年饲料用粮1200亿公斤,每年造成460亿公斤的损失, 其中我国每年有930亿公斤原料直接喂养畜禽, 这种喂养方式比用配合饲料的报酬率要低1/3。以家庭分散式养猪为例,采用原料喂养,投入产出率极差,猪饲料报酬率仅为1∶5,这种喂养的存栏猪产肉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4公斤。产后系统粮食损失高达461亿公斤,人们对此并不重视。 居民消费中,每年消费粮食在290亿公斤左右,不仅工厂、机关、宾馆、 酒家的用餐存在着浪费现象,而且在粮食与食品加工中,一味追求吃精、吃细,用于精米、精粉加工的原粮高达80%。为此,要通过政策引导人们消费,按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调整食物结构,建立经济合理消费方式。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广辟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制订城乡居民合理的食物消费规划,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我国在收割、运输、加工、贮藏等方面损失粮食严重,提倡利用高新技术节粮,科学研究减少粮食损失的技术,发展果酒,减少白酒的粮食消耗。
适当进口:运用出口贸易是平衡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应有计划地参与国际分工与资源交换。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保证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我们的目标是保证粮食自给不低于95%,净进口不超过 5%。所以,进出口作用主要在于满足消费需求和品种调剂,在立足国内生产基本自给粮食总量平衡的总方针下,为调剂品种、丰欠、区域的余缺,中国可利用国际市场适当进口一部分粮食。从区域的平衡角度看,适当扩大利用国际市场,同样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我国南方素以大米为主要口粮,且习惯上以籼米为主,而北方水稻生产能力有限,又均为粳米。这一特点决定了“北粮南调”,在很大程度上是“北饲南调”,解决南方地区的口粮问题,应主要依靠国际市场进口大米,建立内外结合较好的衔结机制,共同调控粮食市场,互相沟通,互相协商,共同决策,在粮食市场价格上涨时,可以先动用储备粮向市场抛售粮食,平抑粮价,再根据储备动用的情况和市场行情决定进口的数量和品种,进口的粮食不直接进入市场,而是补充储备和品种调剂。
优化环境:现在国家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对不宜种粮的山区和湖区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退耕还林(草),退耕还湖。朱总理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措施,江河中上游农业发展应该“树上山,粮下山”,上游治理环境,损失由下游补,下游生产粮食,发展多种经营,支持上游搞好生态建设,这将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推进粮食生产的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积极发展市场需要的高价值经济作物,适当减少粮食播种面积,让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为主销市场,拉动他们放手发展粮食生产,边远贫困地区1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种草种树,国家从下游产粮区调进粮食,解决他们的粮食不足,优化江河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证中下游不发生洪灾。这样调整结构,可以使不同地区扬长避短,实现互为市场,经济互补,顺应市场规律和生态规律。将引导千家万户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党政工作的重心发生转折,使广阔的国土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且合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优化环境,绿化造林,改土保肥,农林连网等措施改善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按照生态经济原则和生态平衡规律,在永续利用的框架下发展粮食生产,使我国的粮食生产满足于人民生活之需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改善。
收稿日期:199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