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课程改革论文,我国论文,初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初中历史课程的恢复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在中国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些积极的探索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1977年,刚刚结束10年动乱,考虑到当时全国的中小学大多实行“五·三·二”学制(十年制),教育部决定将十年制作为我国中小学的基本学制,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学制为小学五年,中学五年;中学五年初、高中三二分段,即初中三年,高中两年。在这个教学计划里还规定,中学历史课程在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设置。初中二年级讲授中国古代史课,每周2课时;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讲授中国近代史课, 第二学期讲授中国现代史课,每周均为2课时。高中一年级讲授世界历史课; 周学时的安排是,第一学期2课时,第二学期3课时。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草案)》,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这一大纲,编写了初、高中历史教材,共计6册,供全国陆续使用。1981 年这套历史教材改为“初级中学课本”和“高级中学课本”。
1978年这套历史课程实施后,扭转了“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中学历史教学的混乱局面,对拨乱反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推动我国历史教育的改革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国现在所进行的面向2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由于刚刚从大乱走向大治,各地的教育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程度不同,师资水平较差,加上我们国家还处在普及初中教育阶段,如果某个学生不是到高中继续学习的话,他就受不到世界历史的教育。这与中学的培养目标、“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和“三个面向”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而且,在高中阶段不设中国历史课,那么,一个高中毕业生的中国历史的知识水平,只相当于初中生的水平,这也是很不相称的。因此,我国开始了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艰苦探索。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过数次较大的改革尝试,从宏观角度分析,这些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由于初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并不完全同步,本文重点就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作一简要论述。
二、我国初中历史课程的调整
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的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这两个教学计划是指导性的教学计划,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加以调整。各省、市、自治区颁布的教学计划,学校必须严格执行。五年制中学各年级教材修订本于1982年秋季开始陆续供应,六年制重点中学全国统编教材于1983年开始陆续供应。
在这个教学计划中, 教育部决定把中学的学制定为六年, 要求在1985年前,全国各地的中学学制改为六年。这个教学计划既适用于重点中学,也可适用于条件(包括师资、设备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等)比较好的中学。一般中学的教学计划,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可另行制订。
根据这两个教学计划,我国初中历史课程及课时数作了一次调整。初中一年级讲授中国古代史课,每周3课时; 初中二年级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课,每周2课时;高中一年级讲授世界历史课,每周3课时。无论是“五·四”制学校和“六·三”制学校初中历史课程的总课时数均为170课时,比1978年初中历史课程的总课时数(128课时)增加了42课时,说明历史课程比以前更为被人们所重视。
这两个教学计划颁布后,教育部着手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早在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对1978年编写的初、高中历史教材进行修订。本着“实事求是,拨乱反正”的精神,这次修订调整了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历史的古今比例及部分内容的篇、章、节、目;增写了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活动,恢复了他们的光辉形象;用阶级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观点,重新评价了一些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纠正了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个别错误。如敦煌莫高窟的数目和壁画面积,原教科书认为现存480窟壁画连接起来长达 25公里。经核实考证有误,修订后改为492窟,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
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对1978年编写的中学历史教材作了第二次调整和修订。修订后的历史教材作为正式版本供各地学校秋季使用。这次对历史课程内容的调整和修订是因学制的改变(中学的学制由五年改为六年)、历史课程的调整。修订后的初高中历史教材共6册,计 65万字。其中,初中历史教材调整了部分内容的章节结构,使头绪相对集中,眉目更为清楚;对部分内容删繁就简,做到强干弱支,突出重点,以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增补了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注意对史实错误的订正和对人物公允的评价;对文化史、思想史、科技史的内容;注意史实叙述的生动性,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彩色插页和黑白插图,并与课本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使课本显得更加生动直观;在每章节后面,都附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经过这次调整和修订后,这套初中历史教材(共四册)共使用了五年,直到1987年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问世。
由此可见,这次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注意保持原来十年制历史课程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了能力的培养,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渗透史学研究的方法。但初中历史课程仍没有解决初中生学不学世界历史的问题,在历史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探讨方面也还刚刚起步。初中历史课程更为深化的改革是在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进行的。
三、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
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为了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同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与之相配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也于1988年11月由国家教委以“初审稿”的名义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同时组织全国数家单位编写初中历史教材。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验,大纲初稿的起草人员参考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新教材编者和试教教师的意见,根据修改定稿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于1991年对大纲“初审稿”进行了完善。1992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通过了这个大纲,供1992年以后全日制中学使用。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之前,国家教委于1986年12月颁布实施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这是一个过渡性教学大纲,从1987年开始执行。过渡性《大纲》规定,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讲授中国历史课,共三个学期,一年级每周3 课时,二年级上学期每周2课时。初中二年级下学期讲授世界历史课,每周2课时(注:《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4月版,第4页。)。与1978年、1981年初中历史课程相比较,1987年开始实施的初中历史课程增加了一学期世界历史课,弥补了初中生学不到世界历史的缺陷,但每周2课时的世界历史课总究太少, 直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后,这一状况才得以改变。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原定在1990年正式执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正式的课程计划经过数年的实验和研究后,于1992年8 月颁布(注:《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第10期,第1至9页。),1993年暑假后在全国逐步实行。
新的课程计划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的名称出现(注:《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第10期,第1至9页。),且《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9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 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15科(共24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的制定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课程计划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以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打好基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课程,注意教学要求和课业负担适当;从我国实际出发,注意城乡和各类地区的不同特点,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面,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也有一部分由地方安排。学科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按学年、学期安排课为主,适当设置课时较少的短期课。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和活动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在课程实施方面,国家安排课程所规定的课程门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小学、初级中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编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在本计划的指导下,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对地方安排课程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等做出明确规定。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各地学校必须严格执行。这一课程计划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和初中,包括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学制和九年一贯制,也适用于小学五年、初中三年的过渡学制。
历史课程是国家安排课程。对历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包括乡土历史)、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着重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的主要人物,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注:《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第10期,第1至9页。)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这样的:“五·四”制学校初中历史总课时数为238课时,比过渡性教学计划增加64 课时,历史课程的课时数占初中上课总时数的5.9%。 “五·四”制学校在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设置中国历史课,一年级每周2课时,二年级每周3课时;初中三年级设置世界历史课,每周2课时。 “六·三”制学校初中历史总课时数为234课时,比过渡性教学计划增加30课时, 历史课程的课时数占初中上课总时数的6.4%。 “六·三”制学校在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设置中国历史课,一年级每周2课时,二年级每周3课时;初中三年级设置世界历史课,每周2课时。从1994年秋季起, “五·四”制和“六·三”制学校初中二年级历史课程的课时数由每周3课时改为每周2课时。(注:广州《中学历史教学》1994年第6期,第5至6页。)这样,到目前为止,“五·四”制和“六·三”制学校初中一至三年级均设置历史课程,每周均为2课时。
四、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启示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是一次较为深刻的改革,这次改革在历史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了一些措施:
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一门课程进行管理,体现了历史课程应有的地位,即历史课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课程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课程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起着积极作用;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学好历史课程有利于学好其他课程。
把历史学科课程与活动相结合,重视课外活动的重要作用。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课外教育的意义和可以采用的方式也加以阐述,认为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教育,对于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使他们学得更好更活,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和思想品质,都是十分有益的。新的课程计划规定,“五·四”制和“六·三”制学校所增加的历史课时数,可作为乡土史、地方民族史的教学或课外教育用。历史课外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参观历史古迹、历史博物馆,访问革命前辈,调查本乡本土或本民族的历史发展和历史上的优秀人物等活动,要根据具体条件来确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把课外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强调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有助于在课程实施时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课程方案中历史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共存。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设置了综合型社会科课程。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没有质的变化,始终是典型的分解课程,由固定、单一的必修课程组成,历史必修课程采用的是单一的简明通史体系,“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循序渐进,丝毫不乱,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文化,面面俱到,点滴不漏,从亚洲、欧洲到非洲,处处兼顾,完整不缺”(注:《历史教学》1990年第9期,第43页。)。如果说历史课程改革有区别,那只是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采取“直线式”排列还是“螺旋式”上升,知识内容是精简些还是充实些。为了打破这种单一的历史课程结构,80年代以来,我国初中历史课程开始涉足综合型社会科课程的研究和实验。早在1987年,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阶段设有“社会科学基础”课,由政治、历史、地理三学科组成,其中史学部分实行“三史合一”,以世界史为背景,以中国历史为主线,从世界史的角度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注:《中国教育报》1990年9月20日第3版。)。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学校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所设“社会科学”课由地理、历史两门学科综合而成(注:金式如:《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载《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7至8期。)。上海试行《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草案)》中规定,七至九年级设置“社会”课,包括历史、地理学科和其他有关当代中国及世界的知识内容,形成新的学科体系(注:夏风:《中学〈社会〉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和认识》,载《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4期。)。 浙江省初中二年级设置的“社会”课涉及中外历史,以学习中国史为主(注:张利虹:《实行“四环节”教学的初步总结》,载《教学月刊》,1997年第7至8期。)。上海浙江等省、市不仅设置了综合型社会科课程,而且还编写出了教科书。例如,七年级第一学期“社会常识”把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融于一书之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注:王铎全:《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第537页。)。实施综合型社会学科教育,编写与之相应的教科书, 难度是相当大的,世界教育史上曾有不甚成功的先例。实践证明,上海中学《社会》课在历史、地理内容的融合上仍显得生硬;初中上综合型的《社会》,高中上分科型的历史、地理,不少学生认为在知识上《社会》与高中历史、地理“缺乏连贯,未衔接好”、“给后来的学习造成了困难”(注:夏风:《中学〈社会〉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和认识》,载《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4 期。)。尽管如此,从历史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阶段设置综合型社会科课程代表了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可以弥补现行分科课程的不足,减轻师生过重的教学负担,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实行了“一纲多本”或“多纲”多本,有数套历史教材供学校选用。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初期,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内容编写实行了“一纲一本”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历史教学计划和历史教学大纲编写历史教材,供全国中学生统一使用,被称之为“统编教材”或“部颁教材”。这种“一纲一本”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必要的,它适应了改造旧的历史教育,建立新中国历史教育的需要,保证了历史教材编写的政治方向。1978年,根据“一纲一本”制编写的《中国历史》(一至四册)、《世界历史》(上、下)课本在全国普遍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套教材于1980年、1982年作两次较大规模的修订后一直使用到1987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加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对包含历史在内的各门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从1988年开始,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实行多样化改革,北京、上海、四川、广东、浙江等省(市)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出不同风格、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历史教材,到1993年全国实行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计划时,历史课程的教材内容实现了从“一纲一本”制向“一纲多本”或“多纲多本”制的转变,并形成历史教科书审定制,历史课程的内容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从1992年秋季开始,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陆续启用,供不同地区选用。它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面向大城市的重点学校、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中学的“六·三”制教材(简称“人教版”);北京师大编写的面向“五·四”制普通中学的教材(简称“北师大版”);四川省编写的面向内地和农村学校的“六·三”制教材(简称“四川版”);广东省编写的面向港澳地区和特区的教材(简称“广东版”);上海市、浙江省不按现行教学大纲编写的彻底改革的综合教材(简称“上海版”、“浙江版”)等等(注:陈辉《建国以来我国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论述》,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在“一纲多本”制或“多纲多本”制指导下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突破和创新,呈现出下列特点:
第一,教材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注意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了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第二,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得比较好;教材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三,教材编写体例具有灵活性。“北师大版”和“广东版”坚持原有章节的写法,保持了体系上的延续性并作出适当的改革;“四川版”将章节体例改为章目体,对原有体例作了改进;“人教版”一改原有写法,而采用了课题体(注:张显传:《新时期·新特色·新标准》,载《历史教学》1995年第4期。)。
第四,教材具有可读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人教版”图文并茂,五光十色;“北师大”版采取正课之后加阅读材料的办法以课外知识补充课内知识,以课外资料引发学生兴趣;“广东版”课内插图不多,但在地图册中印制了大量插图,教师可以利用图画引入正文,实现师生间和谐的教学过程(注:张显传:《新时期·新特色·新标准》,载《历史教学》1995年第4期。)。
第五,教材富有伸缩性与地域性,适宜于不同地区、基础不同的学校使用。针对广东地区的特点,“广东版”更多地叙述了华侨历史活动情况;“上海版”更多地增加了江南经济发展和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知识(注:张显传:《新时期·新特色·新标准》,载《历史教学》1995年第4期。)。
第六,教材增加了集中体现精神文明的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史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和《世界历史》第一册中,有关文化史的内容占到约三分之一。在文化史内容的选材上,“人教版”遵循了三条原则,一是重要的、典型的、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人物和事件;二是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方面的文化知识;三是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文化史内容(注:人教社会史室:《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研究》,载《历史教学》1998年第3期。)。 与此同时,对偏深偏难的内容,如中国封建社会的田制、税制的变化,世界文化史中的哲学等;对于繁琐的内容,如中国古代史的一些农民起义,中国近现代史里的一些会议等,“人教版”均给予削减,以降低历史课程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
第七,注意了教材的配套,除课本外,还有教学参考书、历史地图册、历史教学挂图、学生课外读物、同步练习等等。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受到了广大第一线历史教师的支持,但是由于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如因为地方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新的“一纲一本”,违背了改革的初衷;改革的一些措施没有完善,如初中历史选修课没有得到重视,长期课、短期课不配套,使得一些学生可能失去在历史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此外,如何把各社会科科学地融合于一体,形成一门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新课程;如何对历史课程教改中出现的新成果、新经验给予正确、充分的评价;如何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课程评价体系,所有这些,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综上所述,历史课程的改革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世界教育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我们在回顾和探讨我国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时,一定要在这个大环境、大背景下思考问题,还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毋庸质疑,建立和完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历史课程体系是面向21世纪历史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标签:课程教材教法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九年义务教育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教学计划论文; 升学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