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论文_高昆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论文_高昆

高昆

新津县中医医院内科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优质护理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3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于临床治疗同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指标,强化临床疗效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本研究针对性纳入了我院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7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向实施了临床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相应强化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现将护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3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纳入34例高血压患者均为原发性疾病患者,均吻合《全球高血压防治方案)中关于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伴有心区压榨性疼痛、心悸、心律不齐等典型冠心病症状,均自愿知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34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8.3±3.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9例,女8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9.7±4.1)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模式,涵括患者生命体征观察,血压、血糖及心电指标定期观察、药物护理等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于基础护理之上实施临床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护理路径如下。

1.2.1 常规基础护理

现实中,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对患者瞳孔、呼吸、脉搏、血压、意识变化,警惕面部潮红、呕吐、头痛等脑病前驱症状;同时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可随意变动体位,急性期患者半卧或卧床休息,尽量不搬动患者,有头痛症状患者可将床头抬高并指导患者放松全身、将呼吸放缓;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不可长时间站立,如需改变体位,应慢慢调整以免发生意外;用药方面,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发时的不同表征,选取不同降压药及剂量,遵医嘱规范使用降压药,用药期间密切关注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警惕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若使用利尿剂,要密切关注电解质水平变化;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要警惕低血压、液体潴留、心动过缓等问题;按照相关标准指导患者用药,用药期间强化巡视,随时询问患者主观感受[1]。

1.2.2 优质心理护理干预

多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因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理解不足,易产生恐惧、焦躁、抑郁等消极心理影响临床治疗疗效。基于此,护理人员需通过真诚、深入地与患者做好思想沟通,鼓励患者提出心中的问题,耐心讲明高血压病理、患者病情、控制途径、护理方法,让患者明确知晓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想控制病情,那么积极配合规范用药,控制体重、参加运动、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减压放松方式维持情绪稳定,不可或缺[2]。以此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工作,令患者产生护理人员信赖感,在不断坚持配合下防控高血压及冠心病的迁延发展。

1.2.3 排便护理干预

为避免患者病情加重期用力排便诱发血压升高导致颅内出血等不良问题,在患者日常排便中,护理人员需做好协助工作,辅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排便技巧,禁止蹲位排便,并实时观察其排便通畅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治疗早期阶段,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相应剂量的缓泻剂及果汁鼻饲,进而实施患者腹部护理促进胃肠蠕动,以顺时针按摩方式增强患者排便通畅。

1.2.4并发症优质护理

皮肤护理:由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多需长时间卧床,因此进行患者皮肤护理是为了防止压疮等并发症情况发生。此环节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保证患者病床清洁、干燥,定时为患者翻身处理,对压疮发生率较高部位给予额外重视,必要时可使用海绵垫等辅助工具,保持病床通透,并为患者受压部位作适当按摩,促进血液流通。

1.2.4优质饮食护理干预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饮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因为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产生,与患者不规律饮食、高脂饮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现实中,护理人员需严格控制每日摄入钠盐和脂肪的总量;多摄入优质蛋白,譬如牛奶、鸡蛋白、牛肉、鱼肉等;多食用植物油烹饪的食物;少摄入脑髓、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类食物;注重粗细搭配,以摄入足够膳食纤维以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机体排除胆固醇;多食用如黄豆、红枣、花生等食物,促进食物内维生素C参与到胆固醇转化、排出过程中来,纠正血液循环和心功能[3];并戒烟酒,避免影响机体功能和药效。

1.2.5 优质运动护理

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安排其进行适当的锻炼,比如病情较重可采用散步、慢走等方式进行运动,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内,然后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及运动时间。对于病情减缓患者,可采用跳交际舞、平地骑自行车、中速踏车以及快走等方式来进行运动。同时,运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须做好患者相应的运动记录。

1.3 指标观察

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作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级标准。疗效评价:显效: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心悸、胸区压榨性疼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患者血压水平告以下降,但仍稍高出正常值范围,心悸胸区压榨性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无效:患者血压及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经临床综合治疗护理之后,观察组显效患者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4.11%。对照组显效患者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76.47%。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可知:观察组十分满意患者13例,满意患者3例,不满意患者1例,整体护理满意度94.11%,相比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患者6例,满意患者6例,不满意患者5例,整体护理满意度70.58%,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由此诱发了不同的慢性疾病发生。尤其以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最为常见,如不予以足够重视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相应威胁。结合以往临床研究中可以发现,超过46%的高血压患者并发存在冠心病症状,由此所造成的患者健康影响更甚[4]。因此在当前临床治疗过程中持续改进护理方式,针对患者实际病情着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强化临床疗效,客观而必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所应用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疾病层面着眼,定向实施了临床综合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加强患者的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排便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等多元护理服务举措,良性保证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相应较高,助推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着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与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段玉,刘晓婷.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19-19,20.

[2] 于君.高血压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5,(13):58-59.

[3] 杨亚,徐中芹等.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结局及指标的类目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5):1093-1096.

[4] 牛志杰.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296.

论文作者:高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论文_高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