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论文_焦杭宙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论文_焦杭宙

焦杭宙(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教育局 河南 焦作 454003)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实施历史课堂教学,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方法: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历史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充分利用课前提示,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讲究教学方法,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广泛接触各类史料、强化训练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以期对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学生 初中历史 阅读理解能力 史料 论从史出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190-01

培养学生具备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近年来的中招历史考试中,越来越重视通过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进行命制试题。而在材料的选择上又扩大了新的材料来源,只要是客观、真实、严谨的文献著作,或者来源于第一手史料或者实物、文物、遗迹等都可以采用,历史命题的材料取材已经非常广泛化了,越来越重视提供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材料的形式也多样化了,既有图表类:历史地图、示意图、数据图、表格、大事年表;也有文字类:传单与文告、名家论述、档案文献、诗歌、打油诗、歌词等,通过这些材料设定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但是从学生试卷的答题情况上来看,材料分析题失分非常严重,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普遍较低,材料分析题成为制约学生成绩提高的瓶颈,究其根源是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导致的。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历史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并寻找对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感受,我认为实施以下四个方面较为可行:

一、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历史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

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掌握不牢,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平时只注重了对知识的记背,对历史概念掌握不清晰,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了解不够全面,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认识不到位,相关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尤其对历史事物之间某些隐性的、内在的联系缺乏了解和认识。而历史学科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范围广,包括从中国古代到近现代,世界古代到世界近现代,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很多方面,包括很多历史事件、时间、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性质、地位、影响、意义等等,而基本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历史阶段特征、观点和结论等,既是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又是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更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备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充分利用课前提示,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一打开课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段精心设计的课前提示,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提示,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如,我们在讲授八年级历史 (人教版)中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篇课文时,该课的课前提示提出了四个问题: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火车、轮船、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是如何引进中国的?西装、西餐、洋货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旗袍、中山装是怎样出现并风靡一时的?我们充分利用课前提示精心创设的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使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

三、 讲究教学方法,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历史思维习惯,从而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历史思维的特征就是“论从史出”。近年来中招考试,大量的试题均是立足考查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力,故我们的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每一节课中,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提供较多的历史素材,帮助学生分析素材,提高学生对材料概括分析的能力。教师还要积极地创设新情境,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出新视角,发掘新问题,来强化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百家争鸣》一节课的讲述中,对诸子百家主要观点的处理,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制作表格对知识进行归纳,然后再让学生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来进行批驳其他观点,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加深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通过绘制表格,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巩固了所学知识;而进一步通过创设课堂辩论,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更提高了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

四、 学生广泛接触各类史料、强化训练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手段,也是中考的显著特点,要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加强对历史背景、历史联系和历史概念的掌握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史料理解、甄别与运用的能力,更要依靠的是日常教学中的每一节课,每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广泛地涉猎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表格、照片、漫画、文物遗迹资料等,并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如怎样对材料提取有效的信息、如何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等。另外,教师还要精选、编排合适的史料,设计相关的问题,或选择有丰富的新史料、新角度的材料分析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通过一定题量的训练达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及时总结、及时归纳各种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实施,以确保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得以逐渐提升。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版)

论文作者:焦杭宙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论文_焦杭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