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建筑工程而言,造价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活动,对工程建设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价超预算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对建筑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极为不利。本文简单介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分析导致造价超预算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成本控制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建筑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造价预算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工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对建筑企业而言,市场竞争的胜利往往离不开良好的造价预算。而造价超预算问题则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大幅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工程施工活动中止,对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做好造价预算控制工作,避免造价超预算问题出现,已然成为众多建筑企业的重要任务。
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概述
造价预算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其核心目的在于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确保施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首先,造价预算控制能够根据造价预算和实际施工情况,促使后者始终与前者一致,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促进施工活动的正常展开。一旦出现造价超预算问题,施工成本增加,同时各个环节的资金难以到位,从而影响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建筑工程经济利益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降低施工成本来完成。而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出现,则意味着成本投入的提升,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经济效益降低,难以实现经济利益目标,对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行以及长远发展均会造成严重威胁。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基础,后续的一系列控制工作都是围绕其结果而展开,如果其本身不够合理的话,必然会导致造价预算失控,引发超预算问题。实际上,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的因素非常多,例如造价人员专业素养过低、造价人员没有深入考察现场、建筑规模工程过大等,都有可能导致预算编制出现问题,进而使得造价超预算。
(二)影响因素干扰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规模极大,涉及到极大范围内的诸多事物,因此造价控制工作的展开必然会面临着诸多影响因素的干扰。这些影响因素或多或少地会阻碍造价控制工作的高效展开,严重时则会导致造价超预算。在造价控制过程中,相关人员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或者没有制定良好的对策加以应对,则很可能引发造价超预算问题。
(三)造价动态控制不足
造价控制是在预算编制基础上所展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就要完全贴合后者,而是应当以动态的方式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确保造价控制工作能够有效协调预算编制和实际施工之间的矛盾,真正做到不脱节,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但是,当前还有部分企业及人员没有意识到造价动态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死板地展开造价控制活动,没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动态化控制,从而引发造价超预算问题。
(四)监理工作没落实
施工监理虽然不属于造价控制工作的一环,但其也会对施成本造成影响,同时也是引发造价超预算问题的一大原因。由于监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不够、监理意识过低等原因,使得监理工作没有得到落实,那么很容易导致施工活动存在问题,出现施工质量降低、施工进度滞后等现象。如此一来,施工问题将会对造价控制造成影响,严重时则会使得造价超预算。而且,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监理工作的缺失将会导致风险防范能力有所下降,从而引发各种状况,使得材料、技术、人员等成本投入大幅提升,出现超预算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强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策略
(一)全面提升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造价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实施主体,其专业素养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也是防止造价超预算问题出现的关键。其专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专业能力和水平,二是职业道德。首先,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掌握深厚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充分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与准确。其次,造价人员还应当充分了解行业信息、相关法律、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并能在进行造价控制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最后,造价人员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负责、积极地完成造价控制工作,不得出现消极怠工、马虎大意、造假营私等情况。对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培训、进修等方式,从这三方面对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其专业素养的目的。
(二)强化工程预算编制,充分考虑影响因素
毫无疑问,预算编制作为造价控制的重要基础和影响因素,需要得到充分强化,确保其做到足够科学、合理。对此,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结合工程情况与相关规范和标准,认真负责地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在完成预算编制过后,造价人员需要对结果进行全面审核,并将其提交给相关人员进行复核,从而尽可能地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由于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非常多,因此造价人员不管是在预算编制还是在造价控制的过程中,都必须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研究和仔细分析,防止考虑不全面而导致造价控制失效。尤其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各种因素对造价控制的影响,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有效控制。
(三)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动态化管理是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部分造价管理人员所忽视的部分。实际上,造价动态管理基本上都集中于施工阶段,因此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很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是导致造价超预算的最常见原因。由于材料市场变化巨大、快速,难免出现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升高的情况,从而会使得材料成本超出预期,引发超预算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要做好市场调研与预测工作,根据预测结果选择材料的最佳购入时机,尽可能节省材料成本,提高造价控制质量。除了材料成本变化外,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也是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不管是施工人员随意浪费材料现象,还是二次返工所造成的大量材料浪费情况,都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加以避免。
(四)落实监理责任
监理工作作为贯穿建筑工程施工全阶段的内容,其实际上也是影响造价控制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落实监理责任来进行成本控制。建立完善的监理体系和制度,同时将监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上,并加强对监理失职的惩处,能够有效提高监理质量。在此基础之上,对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进行强化管理,能够促使其更加认真、高效地展开工作,有利于监理责任的落实。在监理责任落实以后,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施工质量过低、施工进度缓慢、材料管理缺陷等。如此一来,施工活动得以高效展开,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问题而导致施工成本上升。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监理工作能够及时对施工活动中的不可预估因素进行有效应对,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结束语
在当代建筑工程中,造价超预算问题时有出现,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引发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原因,并在对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后,从提升造价人员专业素养、强化预算编制、加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落实监理责任等方面,采取合理的策略来强化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媛媛.试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6):85-86.
[2]李崔.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22):242.
[3]许一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11):201-202.
[4]张子圆,高鑫.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可行性措施[J].价值工程,2016,35(29):21-22.
论文作者:马作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造价论文; 预算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