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介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

基于媒介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何 江

(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摘 要: 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较大挑战,促使传统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革新。本文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主要探索目标,重点考察媒介融合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并由此探讨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为提升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 媒介融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点逐渐增多,相应的招生规模也持续扩大。但受传播教学观念的影响,中国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方式相对落后于媒体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古板与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显著降低,严重影响本专业人才输送。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尽早落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要求新闻实践与新闻教学紧密结合,强化教学环境。在此背景之下,媒介融合应运而生,推动新闻实践与教学相结合,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一、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2013年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其中的基本认识及主要措施是:强化政治立场与职业道德;关注新媒体及其人才培养;重视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加强学界与业界联系;改善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整合教学资源。2018年,教育部与中宣布部再次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该计划归属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国家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在教育目标定位与培养方式上,主要为了突出三种教育取向。一是培养泛媒体行业人才,满足当下企业用人需求。二是培养研究性传媒人才,满足传媒专业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三是传媒行业的中坚力量,以适应高素质传媒行业用人特色。如此来看,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根据条件与目标的不同,也会有所侧重。不过依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指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以马克思新闻观为主要指导方针,具有社会责任感、敏锐的思辨能力、从事适应科技进步与熟练运用高新传播科技手段四方面素质。换言之,所谓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具有“愿做”和“能做”两个特质,具备较强的职业理想与社会责任意识。

二、媒介融合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媒介生态变化也促进了媒介的多样化转型,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网络和媒介环境,导致了新闻生产和传播范式的转变。

道路等级对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在高等级道路中,标志牌和标线的设置复杂多样,而低等级道路标线和标志牌的设置较为简洁。对于交通标志和护栏等安全设施,市政快速路和高速公路设置基本一致,均需设置指路标志、预告标志、限速、限重和限高等禁令标志,而低等级道路差别较大,不同等级道路由于功能和交通参与者不一样,需要设置的标志和护栏也不尽相同;交通标线因市政道路随着等级的不同差别较大,公路除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他基本一致。

(一)适时调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在高校人才培养之中,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北京主要是不同背景的各类媒体渠道,当前随着中国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过程主要呈现三个特点。其一,传播理念逐步趋于创意化。在新闻媒体市场内部或外部竞争不断加剧背景下,若想吸收广大用户的关注,要求相关人才必须在版面设计与节目策划等方面,具有独特性,需要其具备较强的创新思路,促使该行业传播理念创新性逐渐加强。其二,传播技术趋于现代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音频相关设备更新换代能力逐步提高,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能够使用这一变化,充分应用不同视音频设备。其三,新闻传播平台愈发网络化。在上述两个特征基础之上,促使不同网络,利用不同渠道逐渐渗入新闻传播过程。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为了体现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一经确定,很难在一定时间内更改。

(二)有利于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现阶段,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旋律,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的中心任务。新闻传播专业要求相关人才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而衡量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是相关人员对于新闻的采集、筛选、编制与传播。在此基础上,要求不同人才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前提之下,不断加强其实践能力。媒介融合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媒介界限,将高效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环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促使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基于媒介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内容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媒介融合语境之下,所有的高校均基于现有培养模式,不断修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而在新闻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主要是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将采、写与编看为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随着外界教育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人才培养内容,将专业属性发挥到最大化。除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机构在具体教学设计时,已经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纳入相应的教学大纲之中,以带动就业为基本人才培养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合上述,在媒体转型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提出新要求背景下,通过切实分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办学情况,具体提出基于媒介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图1 基于媒介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三维度

人才培养是一个古老的现象,在高校之中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前,关于人才培养的理论概述较为繁杂。基于行为认知主义,主要将人才培养认为是学生对于学习理论和过程,产生的一个不同理解。伴随着学习科学的持续发展,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如图1所示,基于媒介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三个维度主要包括内容、动机与互动。就内容维度而言,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养成自己独特的机能。就动机维度而言,主要是指在卓越人才传播时,学生对于外界环境与自身发展,保持的高度敏感性。就互动维度而言,主要指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师生之间产生的一种行为活动,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社会性。

四、基于媒介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李琼等[26]用样品 10 g,萃取压力 25 MPa,温度60℃,配合剂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2 g,萃取时间3 h,带剂乙醇用量10 mL,铜、铅、砷离子的脱除率为53%~60%,萃取后重金属的量可达到美国FDA标准。

已有研究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城市化率越高工业化程度就越高。钱纳里和库兹涅茨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认为,前工业化阶段,人口城市化率30%以下;工业化早期,人口城市化率30%~50%;工业化中期,人口城市化率50%~60%;工业化后期,人口城市化率60%~75%;75%以上为后工业化阶段。

其一,搭建新闻传播资源共享平台。在新闻传播现代化要求背景下,学生在具体新闻实践环节之中,对于相关材料设备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过渡滥用现象。因此,相关教学机构应搭建新闻传播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统一化学习材料与设备信息,促使相关资源利用趋于合理性。

其二,协调学生实践时间。基于媒介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实践时间分配提出了新要求,促使高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协调学生实践时间,将教师、学生与新闻工作人员的具体时间安排,放于教学方案之中,针对性减少教学指导时间。并且,相关机构可选定外界新闻工作人员,担任临时教学工作,为学生教学实践提供强有力支撑。

五、结语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变化。教育机构与高校相关部门联合媒介融合属性,对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并探讨相应的培养路径,能够确保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的适用性与科学性,可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奠定扎实基础,也为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余克光.关于目前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的再讨论——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解读与分析[J].新闻大学,2015(5):126-130.

[2]强月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63(03):32-39.

[3]张超.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基于“实训平台建设”角度[J].传播力研究,2017(06):222+233.

[4]王斗.基于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22):196.

[5]李乾.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7(27):130-131.

[6]项胜利.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创新的路径探索[J].新闻传播,2014(3):286-286.

[7]柏舒凡.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9,441(01):55+57.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2-0094-02

作者简介: 何江,男,汉族,辽宁锦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民族文化传播。

标签:;  ;  ;  ;  ;  

基于媒介融合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