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新 张家口市经开区第二小学 07500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32-02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指出:“揭示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和提升生命,同时也就揭示了教育的真正主体是儿童生命本身。”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教育者教育思想的确定、教育方式及方法的选择、自身作用性质的理解等都具有规定性的影响。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热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为此,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培养主体能力,提高主体地位。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良好的兴趣是万物发始的开端,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做事做人。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是最为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部分。学生一提作文就叫苦连天,老师谈起作文也犯怵。学生对写作文没有兴趣,写作水平就得不到提高;而作文水平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就疾走直下,如此恶性循环,想要取得作文教学的成功,实在是难上加难。对于这种教学状况,教师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耐心指导,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以此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总体来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其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应从多方面努力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身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要灵活运用教材,认真设计写作教学过程,我们的课堂都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而展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赋予课堂生命,使学生真正能融入写作中去,真正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科学而有序地开展说话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需要创建良好的环境要开展一系列的课内外教学活动,比如“语文知识竞赛”“成语竞赛”“古诗文背诵大赛”“演讲大赛”“书法比赛”等活动,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积极发言,讲话流畅、有条理,语病越来越少,知识越来越丰富,素材越来越多,写作不再难,思想越来越成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用心体悟生活,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和提高至关重要。
培养说真话抒真情的习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所想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关注在里面。”目前,在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虚假问题,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因此很难打动别人。比如,在一次以《温暖》为题目的作文练习当中,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存在胡编乱造的问题,纵然文采华丽却难逃千篇一律,情感欠缺的弊病。脱颖而出的一篇朴实的作文,一位学生饱含深情地描写母亲与父亲离异后突患重病,舅舅姨姨们倾尽全力救济母亲的经过。全文事件生动,感情真实,另老师动容,让同学们落泪。可见,一篇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作文,一定要养成说真话抒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吐露心声,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设计各种活动来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描写真实的事情,表达真实的感情,从而养成说真话抒真情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学生写作文的难点就在于不知道写作素材从何而来,其实作文就源自于生活。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养成观察生活中细枝末节并及时积累的习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总是沉浸在课本中学习,要热爱生活,尊重他人,勤于思考,学会发现生活美,才能感悟生活,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文。另外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的各项活动,利用寒暑假去旅游、参观、调查、考察,丰富生活经历,积累更多的作文材料。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的习惯。语文教学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加强学生阅读能力指导的同时,也要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上下苦工。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时对文本的理解,是进行写作的前提;写作是表达,只有阅读理解后,才能准确表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句话就深刻说明阅读是写作的必要准备,没有阅读为写作开路,就不会获得为“文”的收获。只有大量的阅读文本,才能掌握良好的语言能力,获得丰富的语言词汇。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自己要博闻强识,还要在学习生活中指导学生博览群书,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佳句名篇,对于课外知识,民风民俗,奇闻异事都要广泛涉猎。积累是写作的先导,如若没有积累,就无法深入内部,写作过程无法进行。
(三)转变作文教学理念 完善作文评价机制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往往是:写得稍好的学生得到表扬,写得不好的学生免不了受几句批评。时间一长,无论是表扬合适批评,学生对这种作文评语习以为常,作文评语的好坏对他们没有很大的触动,甚至会觉得作文写得认真与否是无关紧要的。这完全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初衷。因此,要切实转变作文教学理念,完善作文评价机制。
首先,作文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好得进行写作教学活动,而不是甄别选拔写作高手。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作文教学理念,转变以往作文评价标准,比如我们可以不采取打分方法,而是采用等次,把达到要求的作文分为“优”、“良”、“及格”,没有达到要求的可以写成“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较上次有进步,继续努力”等激励性评价标语,对于学生在作文中的点滴进步都要看在眼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会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其次,作文评价要多层次、多元化、多途径。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组织作文评价方式不应单一死板,而应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整体机制,对学生作文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多途径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修改作文,互写作文评语,在轻松愉悦的自主批改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的交流,写作主体意识也就很自然地增强巩固了;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写作过程,监督孩子是否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对孩子的作文作纵向比较;还可以把每次作文写得好的集中起来打印编成作文通讯,让全校及社会力量来参与学生的作文评价……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换一种眼光看学生的作文,就能让学生多一份成功的体验,多一份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就能够充分地激发出来。
最后,评价语言应丰富多彩、因人而异。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主旨明确,简单精悍,又可以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有所收获,促使学生更好地去写作。如果教师的作文评语是生硬、呆板、千篇一律,那么学生就不会受到触动和启发,甚至会厌倦与反感。为此,在批改作文的时候要根据学生所写的作文写相应的评语,力求对学生有所鼓励,有所帮助,能成为激发学生继续写作的一种动力。例如当学生写作中存在问题时,教师要做的不是一味打击,而要采取温和的方式,要将“回答的真不错!只是有些地方需要稍加修改。”这种话挂在嘴边。当学生写作中存在词语搭配不恰当,或者语序颠倒时,要注意评语的语气。如果有学生在写作文时抱怨有难度,不知从何下手时,评语要相应的对学生加以鼓励,让学生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多积累,多练习,自己也可以写出生动、多彩的文章。这种亲切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给予的温暖与鼓励,更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遗传因素、生理条件、家庭环境和学生成长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也不同,形成学生不同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必然会反映到写作中。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实施个性化教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扬长避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展实施个性化教学主要是针对某一特殊的学生个体,如对作文特困生和特长生进行个别指导与个案追踪研究,必要时也可以针对某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如对作文持逃避态度或有厌倦情绪的学生进行集体性指导和个案调查分析。个性化写作教学可以直接指向学生的写作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深度的写作指导,但需要掌握科学的个案研究方法和实施程序。鉴于写作指导的特殊性,个案研究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可以将直接观察、个别交谈、作文批改、家庭访问和心理分析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个性化写作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文时刻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提高写作的积极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在老师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的指导中,快速找到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实施个性化写作教学,带领学生突破在写作上方法与心理的双重障碍,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作为我们的母语教学,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提倡主体性教育,不断钻研探索,实践乐学课堂,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写作教学中的研究者、创造者、欢乐家!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乐学课堂”模式研究》(课堂编号:1704376)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魏瑞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主体论文; 教师论文; 评语论文; 评价论文; 地位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