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 湖北省 荆州市 43400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是依然被框定在考试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被教育术语、教学模式和视听环境所蒙蔽,教学的有效性大受影响。从根本上追问高中历史教学的终极取向,其教学有效性的着力点就在于历史学本身。因此,要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基础上,按历史学规律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性;着力点
在我校高中新课标教学比武中,笔者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务实、高效、创新的课堂教学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现将个人认为的三处亮点予以实录,以期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行。
一、思想的光芒照亮历史课堂
思想是历史课堂的筋骨,思想更是一种力量。在当前的学科教学体系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因为除了在学生历史试卷上赫赫醒目的分数是最直观的教学效果外,至于长时间那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得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练才能散发出真正的醇香。而思想就是这醇香的源头。让思想教育自然流畅、让思想渗入历史课堂,增强学生思想的人文内涵,哪怕是能引起他们对历史、对现实的一线思考或反思,对学生也是一种收获一种启迪,对历史教师则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有效结果,从而也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的要求下,三维教学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是最难达到预想效果的。若对学科的学习价值缺乏考量,那么教师就会缺乏思想,特别缺乏一种道义的承担,功利主义倾向也更加膨胀。一方面,公开课成为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试验场,教师抄袭一些全新的概念、布置一些表演活动以体现教学模式的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史学的厚重、深刻与哲理却被诸多教育术语、教学模式和视听环境所蒙蔽;另一方面,常态课却成为历史知识的灌输场,“什么都行”的教育观大行其道,“临时抱佛脚”始终成为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收益少”、“见效慢”、“不实用”、“忘得快”始终成为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它关乎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关乎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1)又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要定格为的“整体”史观,即培育学生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公正的价值观、健全的人生观。”(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篇课文的思想教育是所有教学环节的灵魂。在撰写的教案的第一稿中,笔者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第一遍试教后自我感觉和学生的反馈认为这个力度还不够,不能很好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最后一稿的教案中笔者又增加了一条“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从教学效果来看,以此为切入点,教师站在一种大教育的思想高度,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素养,延伸了课堂,实施了教育的整合,很好地纠正了生活中流行的非历史的错误观点,“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学生习惯把这里的正统思想错误理解为孔孟儒学,并且联系社会现实,就简单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的消极影响矛头直指孔圣人,通过对以上思想教学任务的突破,很好解除了学生长久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和困惑。
笔者认为突破学生的思想认识误区是切实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大策略,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二、“求真”的力量引导历史教学
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是第一位的。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根据新课程观,教材是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平台和依据,特别是历史教材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求真”的意义对于历史学科更为重大,“历史学就是史料学”一定程度上更具现实意义。历史教学如果不以真史料为基础,那么所有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不可靠的,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乃至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就无从提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课在教材中的史料引用并不是十分详细,更多是基于作者的一般性描述,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灵活的、可延伸的过程。例如在讲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时,笔者全部以史料引入,让事实说话,要求学生从每段材料中得出一种主张,并通过历史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分析出每种主张都很好解决了当时社会面临的何种危机,从而替朝廷解难,进而董仲舒个人也走上了康庄大道。
附: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主张:“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 ——主张:“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加强君权的需要
材料三:“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薄赋敛,省徭役,宽民力。”
——主张:“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材料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夫仁谊礼知信五常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主张:“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历史作为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存在,其主要的理由恐怕不仅仅在于教师对陈年旧事的叙述,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汲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历史教学应扎根于人性的沃土,紧密关切学生人生和他们对人生的思考。正如有学者提出“见解高于既定结论”,对此笔者是认同的,因为教师交给学生的那些既定“真知灼见”会被功利主义地使用过后停留在笔记上,而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归纳得出的结论,即便还显得稚嫩,但只要是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在学生的人生轨迹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所以从方法上看,我们必须明白“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不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更非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教条,而在历史学知识本身”(3)从本质上看,历史教学的着力点是通过历史学习尽可能无限接近历史事实,这也是“求真”的力量源泉。
三、平等对话,心有灵犀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和教学,笔者更深切体会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带给我的全新理念和体验,其中感受最大的就是平等对话,还学生主体地位,形成平等交往的对话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的“话语霸权”,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创设性思维得到发展。当然这种转变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需要长时期地锻炼和摸索,也是一种挑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教学方法上很多环节都用到了讨论法,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引人入胜、环环相扣。例如在谈到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问题时,笔者不是简单抛出问题,而是材料引入,预设情景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
附:材料一: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求于天。
材料二:夫仁谊礼知信五常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问题一: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问题二: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问题三: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例说明)
学生从第一层面回答出“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接着从当时具有的积极性(附:1、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性。2、推崇孝道和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3强调君权有利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和长远的消极性(附:1、强调君权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2、强调夫权,压迫妇女,更是应该批判的。)两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学生联系他们实际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范围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有意思的是还有学生能把儒学上升为当时国人的信仰问题来讨论,说明他们真正获得了自己的理解。
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有效调控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巧。课堂上的多元互助不意味着任其发展。要在学生难以深入之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要在学生认知发生偏离之时,机智地调整方向,聚焦主题;要及时矫正学生在知识、认知或方法方面的明显错误,并和风细雨地指出其错误的要害、根源,引导学生提供认知,领悟历史教育的真谛,完成课堂教学的最高责任——运用知识培养人。最终师生之间能心灵相通,和谐共处。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赵亚夫《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第6版
[2]任鹏杰《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
[3]王叶军《再议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着力点》
作者简介:
汪海峰 男 中学一级教师 沙市第五中学 434000
论文作者:汪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罢黜百家论文; 儒术论文; 思想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董仲舒论文; 《文化时代》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