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关系国家战略的宏伟工程,其中线干线工程自2003年12月开工以来,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坚强领导下,在工程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单位把握工程建设管理的特点,紧紧围绕建设任务,始终坚持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措施创新,以清晰明确的建管架构,先进务实的建管模式,严密完整的制度体系,大抓工程进度、狠抓质量安全,严抓投资控制,细抓征地移民,强抓技术管理,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建设管理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各项建设工作都得到了顺利推进。
关键词:优势;建设管理;水利工程;南水北调
引言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居民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调水线路之一,她跨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无论从工程规模、建设投资,还是工程建筑物之众、受益地区范围之广、参建队伍之多,都是迄今为止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作为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必将在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建设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基于其在水利建设史上的地位,南水北调工程应当如何在中国水利建设乃至工程建管领域的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在哪些方面可以实现创新、干出特色、体现出优势?又能够为后来者留下什么样的贡献和经验借鉴?围绕这些问题,作者以自己参与工程管理实践的学习和体会,尝试着对建设管理工作的优势和特色进行思考,形成了以下粗浅的认识。
1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的特点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基础设施,与其他大型工程建设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突出。
1.1 工程项目点多、线长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划分为9个单项工程、76个设计单元工程,共分为291个施工合同,1731个单位工程,不仅包括绵延上千公里的总干渠渠道工程,还包括河渠交叉建筑物164个,左岸排水建筑物468座,渠渠交叉建筑物133座,其中超长、超大洞径过水隧洞--穿黄工程、湍河渡槽、沙河渡槽等巨型建筑物在水利工程领域都是该类型建筑物之最。单体建筑物与总干渠点线相连,施工战线长达1400多公里。
1.2 工程沿线跨行业项目工程量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途与关系地方民生的各种公路、铁路、供电线路、供排水、油气管线等设施交叉,需建设跨渠铁路建筑物40余座、公路桥梁1800多座,跨越供电线路、供水管线、油气管道不下几千处,数以千计的跨行业项目实体工程量巨大,技术上与地方布局、行业规划的协调对接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1.3 与沿线地方联系紧密、利益交织,地方配合工作对工程实施影响大
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涉及4省12市,既有30万多水库移民异地安置,也有大量干线移民需就地后靠或征迁补偿;既有城市拆迁,也有乡村补偿,其中土地及附属物的拆迁协调、跨渠桥梁的选线、专项设施的改迁、渣场料场的征占变更、建筑材料的运输,无不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密切联系,无不与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征地拆迁、施工环境等对工程进度、造价影响非常大。
1.4 参建单位、人员数量众多
根据工程建设管理需要,项目法人中线建管局设置了12个职能部门,二级下设直管建管(局)部4个,代建项目部7个,委托建设管理单位15个(含铁路交叉工程建设管理单位4个、邯石段公路交叉工程建设管理单位6个),三级下设了现场管理机构19个;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别按照标段设立现场管理机构约500多家;地方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在省、市、县分别成立了南水北调办公机构,负责当地的征迁协调工作。因此,与南水北调建设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单位总量达上千家,涉及成千上万工作人员责、权、利,内容非常复杂,管理协调任务极为繁重。
2.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调水路线最长、涉及省市最多的水利设施,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是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顺着明渠沿伏牛山山麓向东北行进,至郑州西部孤柏嘴穿越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向北延伸,穿越漳河,经河北进入北京和天津,最后到达北京颐和园团城湖和天津外环河,全长1432km,多年平均年调水规模为95亿m3,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100亿元。总干渠输水形式以明渠为主,局部布置管涵,在总干渠上共设置各类建筑物2220座。
3.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的管理优势
3.1.工期控制难度小
代建单位按总体进度计划及分解的进度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及时组织各参建单位进场开展施工准备工作,检查落实资源到位情况,对工程进展实行动态管理。同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工作,及时协调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工程进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沙河北倒虹吸工程施工合同工期均为20个月,在开工日期分别滞后4-5个月的情况下,通过精心组织施工,最终按照合同日期完工,有效保障了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通水目标的实现。
3.2工程质量建设效果好
代建单位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充分发挥监理单位作用,严把工程质量关,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京石应急段沙河北倒虹吸工程等三个代建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临时通水验收和施工合同验收,也通过了2008年9月至今两次临时通水检验。在建的汤阴段工程和鹤壁段工程两个代建项目质量情况总体良好。
3.3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到位
代建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和施工合同,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从已经完工的京石应急段工程投资控制情况分析来看,代建项目普遍好于直管和委托项目,3个代建项目在采取冬季施工和赶工措施并按原定日期完工的情况下,仍未突破批准概算,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3.4工程建设资源利用效率高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全长1432km,高峰期需要投入建设管理人员1000多名。引入代建制后,代建单位承担了176公里渠段工程的建设管理任务,共投入200余人。引入代建制,一方面有效弥补了项目法人建设管理资源的不足,也减轻了项目法人管理运行后的人员压力,优化了建设管理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代建管理人员具有比较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善于调动和发挥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合同履约意识较强,并能果断决策,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4.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的管理优势中取得的经验
4.1选择优秀建管单位是确保代建项目成功的前提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6个代建管理单位都有着多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拥有雄厚的技术、管理力量,能够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合理配置专业人员,较快适应工程建设环境,科学地安排工程建设,独立协调好各方关系,有效协调处理工程建设中的诸多复杂问题,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2充分授权是确保代建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代建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独立进行项目管理,负责对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的管理和协调,负责与地方政府和涉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因此充分信任并授予恰当权利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一是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颁发的《南水北调工程代建项目管理办法》,请代建单位参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选择;二是授予代建单位工程变更处理的一定权限;三是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充分听取代建单位意见。多措并举,树立其威信,为其行使职责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4.3加强检查、考核是确保代建单位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代建单位的检查,通过适当的考核奖惩办法,从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对代建单位进行全方位考核,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能有效促进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和代建单位职责的全面履行,从而更好地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4.4、合理确定代建标段范围,有利于代建单位专业化优势的充分发挥
从已经实施的代建项目看,代建标段范围过小,相应的建设管理费较少,不利于建设管理形成集约化管理效应,代建单位投入的资源和力量受限,会直接影响代建单位建设管理的效果。另外,代建标段划分易整不宜零,其划分应以设计单元或县行政区划为单位,一方面便于征地移民协调、工程验收及资料整理;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集约化管理,发挥规模效应。
总结:南水北中线干线工程的目标要求是2013年底前全部完成渠道衬砌施工,但是困难重重,进度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工程建设管理单位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制约工程进度的各项问题,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以下简称中线干线工程)是一项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多目标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是解决京津华北地区缺水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项目法人)一直致力于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涂集:关于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4(2).
[2]姜仁贵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代建制”的实践与研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5).
[3]王卓甫、邱德华:工程项目管理[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4]《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温博段I标资金监管协议》(ZXJ/ZJJG/001)
[5]鄂竟平.求真务实,迎难而上,全面开创南水北调工作新局面.―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2
[6]石春先.激流勇进,迎战两期,全面掀起中线干线工程建设新高潮―在中线建管局2011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3
[7]宋慈勇,赵新宇,张泽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管理系统[J].中国水运,2009,9(1):172-173,175.
论文作者:黄光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南水北调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中线论文; 单位论文; 干线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