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还原法、比较法读《六月,我们看海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还原法论文,比较法论文,看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教版必修一收入了潘洗尘的《六月,我们看海去》,现有的资料只可查到一些作者简介、时代背景,而相关的赏析文字几乎看不到,备课受阻。孙绍振先生说:“要揭示其内在奥秘,还有一种方法,不是凭借现成的资料,而是把艺术形象中的情感逻辑和现实的理性逻辑加以对比。”[1]受此启发,不揣浅陋,试用还原法、对比法解析此文。 这首诗较长,将近五百字。诗歌结构接近李白的《蜀道难》,主题句出现三次,贯穿首尾: 开头: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中间: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结尾: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尽管形式有变化,但其核心信息依然稳定,就是标题“六月,我们看海去”;抓住这一句,我们就能顺藤摸瓜来赏析。如何用它一以贯之地赏析这首诗呢?“分析之所以是分析,就是要把原来统一的成分,分化出不同的成分。”[1]我们要做的就是先找出矛盾:为什么非要“看海”?为什么非要选“六月”?为什么不是“我”,而是“我们”?这个号召式的句子,为什么要变着法儿地出现三次?能把这些问题解答了,基本也就理解了这首诗的奥妙。这里我们用到的就是还原法和比较法,把诗句恢复成生活的逻辑、散文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 比较一:六月,我们看山去 为什么不是“六月,我们看山去”?原因在于:第一,山,是我们常见的;即使某些地区人们不常见,但在我国传统诗文里太常见了。比如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翻开诗文典籍,山处处都有。第二,山还常常有着出世隐居的意思。所以,若换成“山”放在此处,与全诗青春、昂扬的色彩不合,与开创、追求的语意不合。所以,很容易比较得出:“看山”不行。 为什么“看海”才好?如果读者是在大海里捕鱼为生的渔民、从事海运的水手,或者是海边生长的人呢?那不是一点新奇感都没有吗?但我们可以这样推理:第一,这首诗是生长在内陆的人写的,是写给内陆的年轻人读的。这样就能达到一个共识:大海是远方的,是难得一见的,可能代表着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迥然不同的一种生活、一个世界。第二,海,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意象——远方,指另一种生活。表达的是对现在的、身边的、司空见惯的生活与世界的厌倦。不管你是不是生长在内陆,也都会有所触动,因为你在阅读,阅读就会进入一个意象系统。 大海,是一个怎样的意象呢?在我们这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度里,大海向来就代表着世界的边缘、另一个世界。比如《逍遥游》里遥远神秘的北冥、南冥;比如《秋水》篇里得意扬扬的河伯看到大海后的望洋兴叹;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写“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山云霞明灭或许还能看到,但海里的瀛洲可太缥缈难觅了;再比如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日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看到光风霁月、海天明澈的奇崛景象,感慨死而无憾了;又如,《孽海花》借大海的天涯阻隔,想象出千奇百怪的海外国家。海,阻挡了人们的脚步和视线,却解放了人的心神和想象。“海外奇谈”“海外仙山”“山奔海立”,海,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常是遥远、神秘、新奇的标志。 因此,“六月,我们看海去”这句话的意义是:我不满意现在,我不想局限在狭小的世界,我要追求与现在不一样的未来,一种新鲜的、自由的世界。而且,在诗中也是这样交代的:“大海呀大海离我们遥远遥远该有多么遥远”,强调了遥远;“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图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现实生活单调枯燥,也可能是在为将来储备,但现在的单调、令人厌倦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强调不甘心于现实枯燥、固定的生活。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要“看海”去。 比较二:六月份,我们去看海 首先,为什么是“六月”而不是“六月份”?“六月份”是散文化的现实生活语言,是个物理时间,指某年的第六个月,那一个月有三十天。而“六月”,则潜藏着丰富的信息,当然也包括“六月份”,此外还多了“热烈”“明朗”,青春的色彩和蓬勃、热浪般的气息。为什么? 我们换别的时间试试看。“二月”也是经典的时间啊,“二月春风似剪刀”“草长莺飞二月天”,“二月”去看海,怎么样?不行,显得太早,太嫩。“三月”如何?“烟花三月下扬州”“报得三春晖”,“三月”温暖、明亮,但温暖有余,热度不足,力度不够,难以匹配斗志昂扬的青年。那么“四月”如何?“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是人间四月天”……太温暖太温柔,也缺乏青春热烈的力度。换成“五月”呢?五月虽接近六月,但“五月”是忙碌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播种的季节,正是收割麦子、播种玉米大豆的季节,正是紧张、忙碌、疲劳、灰头土脸地劳作的季节。例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所以“五月”也不合适。那么“七月”呢?“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七月太凄切、浪漫、绵软,也不适合青春的热烈。那么“八月”“九月”呢?中秋是收获的季节、团圆的季节,温凉、舒爽、团圆,太温情了,不合适;“九月”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满地黄花堆积”,太凄凉了,不合适。那么“十月”“十二月”这风雪与蜡梅的月份更不必说了。 所以,只有“六月”,能透露出热烈、奔放、如日中天的感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六月”有着迥异、特殊的地位。只有六月才配得上“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因此,才用六月代表如日中天的青年,代表蓬勃向上的力量、热烈激越的情怀、长久沉默后的爆发,不可遏抑的冲锋与改变。 另外补充一个小问题:为什么是“看海去”,而不是“去看海”?“去看海”,目的性太强,出去就是看海。而“看海去”,则是开放性的,看海是目标,而“去”省略或隐含了丰富的信息,看海这件事连带的信息、飞扬的情绪、洒脱的出门上路的动作、一路丰富的见闻与遭遇等信息,自然而然,汩汩冒出。这也是作者对规定于“坐标轴”枯燥单调生活的反抗。所以,一定选择开放的语义表达,而避开狭窄固定的“去看海”。 比较三:六月,我要看海去 这个诗句的主语,也很值得玩味。如果只说“六月,我看海去”,显得斩截有力,冷峻严肃,不如“我要”舒缓,有节奏感。那么,我们就用“六月,我要看海去”来跟原诗句做比较。 如果说,“我”是个体,而“我们”是群体,那么,这个理由不充分。因为,以“我”也能代表全体,比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能召唤起那个时代里许多人的想象与思考;又如郭沫若的“我是一只天狗啊”,代表了一代人的情绪和心声。这个“我”虽然含有全体的意思,但首先是个体,是对每一个个体的呼吁,所以,“我”暗含与“我”志同道合的群体。而“我们”就是一个群体性概念,它直接代表一个群体的心声。 《六月,我们看海去》,选择更带号召色彩的“我们”,让读者轻松地进入角色,跟诗人一起激情澎湃,诗意奔涌。而“我们”也使得这首诗有了更广阔的时代背景、更广泛的代表意义和更强的号召力。这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缺乏的,古典诗歌几乎都是一个人独自抒情,少有号召、呼告的运用。偶尔会有“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只是少数。进入现代以后,白话的兴起使得诗歌语言更富有号召力,而“我们”的使用即是一例。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舒婷《致橡树》),“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食指《相信未来》),等等。“我们”具有天然的包容性和感染力,让读者轻易地就跟诗人以及许多读者站在同一行列。此外,这首诗也代表了一群人一个时代,“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这首诗的创作和发表都在1983年,那是在黑夜里寻找光明的“一代人”之后的一代人。大时代就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一切都充满变动与希望。而这首诗,正是这个时代的呼喊声。也因此,不同于沉重压抑的过去,未局限于个人的小悲喜,而是高扬着奋斗、向往、变革的激情。而这些时代的烙印,装在诗歌里,贴在标题上,“我们”就是一个标志性的语言。 比较四:我们六月去看海 原句“六月,我们看海去”,如果改成“我们六月去看海”,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会失去时间的强调、青春的力量,会平淡,会缺乏节奏感。对这句诗进行音韵分析,就更能加深体会。“六月,我们看海去”,“仄仄,仄平仄仄仄”;“我们六月去看海”,则是“仄平仄仄仄仄仄”。诗歌原句,平仄相间,音乐美感强;修改后则后半句全是仄声,显得单调。这也是诗句时常使用倒装、超常搭配、超常断句等手法的原因之一。 “语言的节奏是自然的,没有规律的,直率的;常倾向变化;音乐的节奏是形式的,有规律的,回旋的,常倾向整齐。”[2]作为具有音律的纯文学,诗歌必然讲究音乐性。主题句出现三次,有点类似李白《蜀道难》的结构,这个主题句的三次出现,像一条线,把全诗贯穿起来,并体现整首诗明显的音乐性。主题句“看海去看海去”,在全诗有反复、有变化地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诗歌开头,“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随后诗句展现,小雨拍打,路途遥远,我们不是空想,我们丰富多彩,我们热烈,我们匆忙,我们有淡淡的忧伤;但我们自信,我们坚定相信——“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蓄势已足,等待第二个高峰。于是,主题句“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再次炸响。第二个主题句,引出想象中在海边的景象,沙滩多情抚摸赤裸的我们,海天苍茫与我们的心灵空旷同构,我们捡拾、串联对别人平常但对我们意义非凡的贝壳。这些想法、做法可能是幼稚的,但我们厌倦了平淡甚至贫乏的现在——“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向往的不一定特别美好,但我们更厌倦固定的轨迹、贫乏的生活、平淡的现在。期待了那么久,蓄势蓄了那么久,这个主旨终于表达出来了。这时,主题句该出场收束全诗了。于是,“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再次上场,首尾照应,强调主题,突出了音乐上的反复,奏出了旋律。 另外,“我们”是用法多变、意味深长的。除了做排比句的标志,还时常单独重复,如“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为什么呢?有什么效果呢?三个表示强调,是情绪情感意念的叠加强化,表现出自我的发现与觉醒、自知与自信、坚定与高扬,是那个时代的特征。没有这三个“我们”,诗中的激情就会显得盲目,显得衰弱,也因此会削弱诗歌的时代价值和思想含金量。反复这一手法在此诗中频繁使用,比如,“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两次出现,首尾照应,而且在诗句中也反复,可以说是反复里套反复,强调里面再强调。这种手法,主要承担意义、情感的功能,此外,也包含音乐的美感。再加上响亮的“ang”韵一线贯穿,把全诗涣散的声音结构成一个完整的曲调。 “音律是一种制造‘距离’的工具,把平凡粗陋的东西提高到理想世界。”[2]诗人采用主题句贯穿、押韵等手段来召唤读者,实现了最恰当表情达意的目的。 这样,对诗歌标题或者诗歌的主题句进行了还原、比较、解读,我们就会发现,意象的鲜明、语序的变动、状语的精细、主语的选择、强烈的节奏,都属于这首诗歌的“有意味的形式”。 以上,我们主要抓主题句,用还原法、对比法来尝试赏析这首诗歌的特征。当然,还可以对诗歌进行分节(甚至逐句)还原、对比来欣赏。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阅读“六月,让我们来看看大海”,通过缩减和比较的方法_看海论文
阅读“六月,让我们来看看大海”,通过缩减和比较的方法_看海论文
下载Doc文档